- +1
江南为什么出那么多工商巨子?江浙沪皖专家齐聚给答案
10月29日,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江苏无锡开幕。 荔枝新闻 图
从历史上的商圣范蠡,到现在的苏南模式、浙商精神,“江南”,这一块自古富庶的地方历来就是工商巨子的摇篮、工商文明的发源地。
江南何以与工商有这样密不可分的关系?江南文化与工商文明又是怎样地相互作用?新时代江南工商文明又具备怎样的价值?……10月29日,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上,来自江浙沪皖四地的专家相聚工商业重镇无锡,围绕“江南文化与工商文明”的话题展开讨论。
为什么江南能够“日新又新”?
“江南是一个经济上的富庶繁盛、文化上的精致优雅交织出来的、有魔力的区域共同体。”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武如此说。
据他观察,江南之所以千百年来保持持续繁盛、日新又新,有几点原因。
一是它与生俱来的开放意识,勾通南北有大运河,东西有长江贯通,东面有大海联接国外,在地理上具备高度开放的格局,这使得江南人一直以来就比较能接受新的变化和新的事物。
在开放的基础上,江南超强的融汇主义也至关重要。周武说,江南融汇了东西南北,是徽文化、吴文化、越文化的汇聚之地,江南的文化史就是不断融汇的历史。
举例而言,当前上海的海派文化就是江南文化与欧美文化融合的产物。“有容乃大,不断吸收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优秀文化资源,江南文化才能成其大成”。
此外,是市场化的助推。周武认为,江南是商品经济很发达的区域,这是江南繁盛的动力之源。
对此,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也有认同。
他表示,江南可以说是中国政商关系最健康的地区。历史上,江南既不像云贵川那样“山高皇帝远”,又不似天津河北般“位于天子脚下”,江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既能有主流政治意识,又具备市场思维,既尊重政府又依靠市场,因此长期以来,江南工商文明繁盛兴旺。
江南工商文明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启示
通俗意义上的“江南”,就是苏浙两地的大部,上海的全部,安徽和江西的一部分,这恰巧与今天所说的长三角区域相重合。
因此,在当下,重新梳理江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为当前的长三角一体化工程提供文化共识与借鉴启示。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教授说道,工商文明是江南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同于其他区域文明的特色,非常值得总结,在当前的新时代有必要发扬光大。
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吴国平以自己所创办的企业为例,他表示,灵山文旅集团从成立之初就受到江南工商文明的熏陶,继承了其中的一些特质。
比如,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经世的家国情怀和敢为人先的敢闯敢创精神,以及精益求精、带动一方老百姓致富的向善精神。
“灵山大佛、拈花湾等项目都是‘无中生有’,我们项目发展后,当地一方老百姓每家开起客栈,前来旅游的客人非常多,甚至当地杨梅都比以前贵好几倍。”吴国平说,这当中的工商精神放在当前仍不过时。
杨轶清则表示,江南各地域整体上有一个基本文化脉络,但具体到每个地域又有其多样性,比如浙商跟苏商群体就有很多不同。“浙商很多学历比较低,但创业能力突出,比如义乌人天生会做生意,永康人天生会打铁,江苏的就不一样,大家都会写文章。”
但江南工商文明还有一个词,“和合”,杨轶清说,江南内部的差异性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而“和合”文化使得这种差异性与多样性变成江南工商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
“联合、合作、和谐、和平,这既是江南文化的底蕴,也是长三角一体化需要的方向路径。”杨轶清说。
而在周武看来,“最根本是开放,开放力度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身处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尤其如此。这也是他基于多年对上海及江南开放基因的观察,得出的结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