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踩“黄道婆纺车”,秀古代手工棉纺技艺
居委概括
园南一村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造的老居民区,小区占地面积49300平方米。东至园南二村,西至龙川北路,北至百色路,南至上中路。小区共28幢楼,67个门牌号,共1365户,实有人口近3750人,60岁以上老人占小区33%。园南一村居委会成立于1986年,管辖范围龙川北路4号、上中路458弄1-6号,园南一村1-60号。建立居民区党总支1个,下属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93名。居委会地址:园南一村1号103室。
居委合照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身着蓝衣花布,脚踏棕色纺车,在园南一村的“心园汇”里,黄道婆的“后人们”手执棉卷,熟练地轻捻纱线,在纺车的摇动中,展现黄道婆流传六、七百年的手工棉纺技艺。
徐汇区是元代手工棉纺技术革新家——黄道婆的故乡,她对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进了上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2015年7月,在徐汇区文化局李局长来社区调研工作的契机,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给园南一村居委出资提供了4台“黄道婆”纺织机,并请来了“黄道婆”传承人李晓明老师指导小区居民学习纺车技术,传承传统文化。
↑园南一村纺车学员与李晓明老师的合照。→
李晓明老师认真地传授棉纺技术。
不仅如此,园南一村的“黄道婆”纺车文化在园南片区还有着更深的渊源和联系,黄道婆祠“黄母祠”就坐落于上海植物园内,从上海植物园到园南一村“心园汇的“黄道婆”纺纱文化再到园南中学的“黄道婆”棉纺织布,形成了整个园南片“黄道婆”非遗文化传承的系列阵地。刘迺静、张新芳、李文其是园南一村的居民,也是土生土长的长桥人,年轻时就和家人们学习过纺车棉纺的技术。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纺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如今,“家门口”就有了纺车,阿姨们的手艺终于又有了用武之地。
→
几位能人阿姨将纺车棉纺技术传承给社区居民。
←老少传承,园南中学学生与社区纺车能人一起纺棉纱。
为了传承非遗文化,园南一村还以弘扬黄道婆文化为基础,在社区里开展了一系列纺织、编织,制作手工艺品活动。用蓝印花布做成各种手工艺品。
今年,园南一村“心园汇”装修一新,纺车被放在了“心园汇”的一角,以便促进更多居民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对非遗传承活动意义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在“心园汇”里,与纺车同一空间的还有一个“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为解决小区老人的心理慰藉,给他们提供一个倾诉解难的场所,2012年1月,园南一村居委成立了由居委干部、小区志愿者、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医师、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服务团队,由小区能人王永凤作为自治项目的负责人,坚持7年的服务记录下了厚厚4本接待手册,共接待居民700余人次,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倾诉家常的温馨港湾。
心灵驿站成立多年来,坚持每周二上午9点至11点志愿者坐堂为民服务,做好接待登记工作,满满四本心灵驿站记录本,近700个案例,内里详细写明了倾诉对象、时间和地点、诉求和意见,处理结果满意率达90%以上,将大多数的民事案件消化在社区。社区矛盾主要在于赡养老人、婆媳相处、邻里纠纷,更多的时候并不是需要为居民解决哪些问题,而是心灵的沟通和慰藉,与居民谈心,为他们解开心结,令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
心灵驿站宣传手册
每年年底,心灵驿站志愿者都会对当年前来咨询、谈心比较突出、特别的居民进行上门回访,了解其目前的状况,相互交流、沟通,形成“来访”“回访”的良好机制。与此同时,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会不定期开展心灵讲座,为志愿者传授沟通心得和技巧,志愿者在化解来访者矛盾的同时,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处事能力,帮助他人也是在帮助自己,达到助人自助。2018年在街道自治办的支持下,与社会组织“心灵花园”签约服务,加入专业心理医师的力量,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与此项目2015年被列为上海市妇女之家示范点,为小区稳定、家庭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园南一村“心灵驿站”受益人群辐射范围遍布整个园南片区,通过搭建平台,帮助小区居民排忧解难、调解纠纷,使老年人心情更加舒畅,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提供了倾诉、谈心、休憩的场所,从“小家”和谐到“大家”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者:长桥街道
原标题:《踩“黄道婆纺车”,秀古代手工棉纺技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