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南文化的启示:为何“开放与包容”被与会专家屡屡提及

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2019-10-30 08:40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世界日益成为鸡犬相闻、生态脆弱的“地球村”,而人类也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命运共同体,那么在这其中,追溯历史和文化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前瞻性启示?

10月28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上,多位与会专家认为,从江南文化出发,或可给出的答案是:开放与包容。

“江南的文化史就是一部不断融汇的历史,从融汇中国的东西部,融汇徽文化、吴文化、越文化到近代以后融汇东西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武说,现在上海很多人在研究海派文化,其实海派文化就是江南文化跟欧美文化融汇的产物,它的精神也是融汇,“有容乃大,可以跨越吸收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这样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

周武介绍说,这种文化的开放属性,有其地理因素。江南,从地理空间上讲,就是高度开放的。这里有庞大的太湖水系,把安徽、江苏、浙江乃至上海联系成一个区域共同体,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长江把西部的文化和东部的文化融合,同时勾连大海,跟外部世界紧密勾连在一起。

作为生长于斯的地道江南人,著名经济学家、东南大学资深教授华生也认为,江南文脉绵延千年不衰的秘诀正是在于“开放与包容”。“江南文脉来自中原,在名山秀水中不断发展,在历史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的体系和风范,而近代以来,江南文化开放胸襟,从近现代文明中吸收营养兼收并蓄,才有今天的繁荣和绚丽。”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表示,“和合”二字可以体现江南文化的底蕴,这也是如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坚持的。“典型的小江南,最多的人才是文人和商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是讲和气能生财,也能静下心做学问。”

“所以我们现在一直说要怎么样保存和发展江南的特色,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体现一种开放性,保存和发展正是在对外开放中跟其他文脉进行交融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自然地保存,自然地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讲座教授黄勇表示。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江南从原本的地理概念逐渐扩展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江南,正说明江南文化的价值在于其范本作用,“要尊重这一片土地,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政治和社会哲学讲座教授Hans Bernhard Schmid认为,了解其他文化,最重要的是尊重人性,尊重人性的不同面。

“最通用层面上,人性是连接我们所有文化共同的部分,它是一个最核心的内容,它需要一个最开放的方式去发展,不管是有新的概念还是去发展新的思想的时候,我们的人性都是一个共同的基石。”他说。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