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师者|李家声:僵化地强调“背诵”,会伤害语文的“魂”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吴玉蓉 实习生 王至月
2019-10-27 06:41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李家声直言“伪教育”会把学生的才气、兴趣、创造力磨掉。澎湃新闻记者 权义(02:15)
怎么能让中学生背这么多?怎能一味强调“多读多背”学语文、教语文?高考怎么能让15%的学生做不完试卷?

中学语文教育名师、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对语文课改有“一千种焦虑”。近日,他在北京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呼吁——如今有人一味提倡阅读量,却不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样是一种走偏了的形式主义。他直言“伪教育”会把学生的才气、兴趣、创造力磨掉。

李家声希望,在大家越来越重视语文教学的今天,让语文教育能真正走上正道——即通过“高贵的语文教育”,让学生真正明事理,明白如何做人,这才是目的。而不是通过各种“学习技巧”与“应试技巧”让学生拿高分、上名校。“心眼好,学养足,比什么都重要!”

尽管退休多年,但李家声一刻也没有闲着。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北京四中,不久前刚给高一人文班上了古文专题课,本月底还将同他们一起游学四川并讲苏轼;作为北京西城区教委聘请的“导师团专家”,他过去在北京56中、北京15中等中学做教学顾问,今年是北京七中。

以下为澎湃新闻和李家声的对话。

李家声接受专访。澎湃新闻记者 权义 图

语文学习“不可替代”,它与思想情感交流结合在一起

澎湃新闻:如今语文被前所未有地重视。以前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今天却说“得语文者得高考”。怎么理解这一巨大的变化?

李家声:一切都要与时俱进。新时代对语文的教育需求也发展了,这是语文的特质决定的。语言文字是交际工具,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我们现在提倡综合学科的培养,多个学科交叉、跨学科培养,这是新时代提出的一个鲜明特点,以前没有认识到。此外,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现在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在很多方面,将来人工智都能够代替人的工作,可是唯有语言文字,因为它和思想情感的交流是合在一起的,所以这方面无可替代。

澎湃新闻:时代飞速发展,语文课改也在变。语文教学是不是会有一个跨时代的变化?

李家声:是的。今天我们面临一个语文教育教学转向的问题——要提升学生的能力,要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原来主要侧重老师教什么,现在转到学生能够学到什么,习得什么。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乃至将来能够终身学习。语文还要重视文化的传承。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把文化传承作为非常重要的事情来看待和运作。

澎湃新闻:有人说高考要将语文分值从150分提高到180分。你怎么看?

李家声:最先提出来的是北京。大概是五六年前,有这样的设想,后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搁浅了。

过去一段时间,教育偏重学科,学习重“技”与“术”,所以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说。很多人口头上重视语文但行动上并不把语文当回事。现在这么强调重视语文的情况下,很多人的认识还是不够,他们仅仅把语文的学习当工具、当考试的敲门砖,学语文更多地是考虑怎么能够短时期突击一下,怎么见成绩。这种心态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其实语文教育不是技能教育,而是真正的学养与素质教育,语文修养是让所有人一生受益的。我觉得高考如果将语文总分提到180分,可能会对人们重视语文起到一点促进作用。

澎湃新闻:从根本上重视语文,可能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李家声:从根本上重视语文是个综合任务。语文的教材、教学、教师,这三个方面就很重要,都应该抓起来。语文某种程度上就是四个字,听说读写。一方面是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一方面是阅读理解,还有一方面是运用能力,包括作文,鉴赏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能够具有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接下来的高考,已经不出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了。考试大纲或多或少促使人们针对性应试,所以现在的语文,也把应试教育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应试应该是和促进教学质量二者兼顾的。

考试只强调阅读量而不给人思考时间,还是一种形式主义

澎湃新闻:语文高考有一种趋势是阅读量增加,怎么看这个现象?

李家声: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因为阅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环境。我们语文学习,主要是学习文本,阅读文本中受到思想情感的渲染,也培养了能力,所以增加阅读量很重要。但再重要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比如现在高考语文出题量在加大,这当然是希望有正向的引导。但有一种说法强调,高考选拔性考试,就是要让一部分孩子阅读题都做不完,这样对于真正有语文学养的学生更公正。这种认识可能就存在另一种偏向。还是要有一个把握度的问题,适度是合理的,过度是不合理的。

过去的语文试卷,哪怕一个题的标点符号、题干的要求,最后都算入字数,不能超过1万字。这1万字是普遍的高中生的水平,学生阅读了还要思考。如果只追求阅读量,没有给人思考的时间,这会“逼”着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应试技巧上,学生可能根本没有读完阅读的内容,但是只要有技巧把阅读后面的题目快速做对就行。这就不是对素养的考试,成了对应试技巧的考试。这个考试水准就很粗糙的,还是一种形式主义。

澎湃新闻:可是,现在的学生更普遍的状况,还是阅读量不够、阅读习惯也欠缺,怎么处理好,增加阅读量的同时,又能够不增加教育负担呢?

李家声: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与学习密码。语文学习从粗线条上看就是阅读,然后习得生成能力,认知生成思想情感。平时的阅读、养成勤奋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有这种素养的人才能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语文教学的阅读怎么做最合适?我认为,主要是要提供优质的教材,优质的阅读材料。开卷并非完全有益,只有好书才能不厌百回读。糟粕读得越多越坏事。

教学中僵化地强调“背诵”,会伤害语文的“魂”

澎湃新闻:高考古诗文背诵量从14篇逐渐增加到72篇,背诵大幅增加一度引起热议。

李家声:简单粗暴地强调背诵,还是一种灌输教育,是很落后的。

语文学习要培养实际能力,背诵只是学习的一种入门方式,背诵本身并不是目的。有的人把路径与目的混为一谈,结果只强调其中一种路径,目的是什么反而不清楚了,这也是不合理的。

关于这一学习理念,爱因斯坦有过最经典的阐释。有人问爱因斯坦,你说说光速是多少?爱因斯坦立刻很严肃地说:我拒绝回答,光速在任何一本物理书上都可以查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到现在很多人都理解错了,错在那个“而”上,把这个“而”看成是并列,温故和知新是一样的,其实不是,这个“而”表示递进,温故,而且要知新。

语文教育的实质不是记住事实,而是训练思考、激发高尚的情感。思考、情感与创新表达才是语文的魂。语文教改在明确目的上首先要实现转变。但现在很多东西仍不合时宜,还在走形式。只强调僵化地背诵,这反而会妨碍孩子的想象、思维、接受与表达新的东西,反而伤害了语文学习的魂。我们现在应该侧重创造力、创新力,所以,机械化的灌输、机械化的记忆,其实很坑人。

澎湃新闻:除了“多读、多背”,还有什么更好的语文学习方法?

李家声:现在老师们还有一种惯性。如果你到网上查一查,全国都讲语文学习,就是两个字,读背。似乎学习语文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读就是背。这种观念是很陈旧的。

古人学语文都是在背。古人强调背诵课文,是因为当时他们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阅读方式。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前,买书都论字,一个字多少银子,所以强调每个字都要牢记在心。现在信息大爆炸,查什么都很方便,还死记硬背,不仅学起来苦,也不合时宜。

有时候,我们强调自己基础功底扎实,说欧美中学生连两位数的乘法都不行。其实他们已跨越了一味“死记硬背”这个原始阶段。基础计算用计算机解决,但在高级研究领域与创新力方面,他们表现非常优秀。

澎湃新闻:但欧美也在反思,基础教育是不是也要向中国学习。

李家声:这个事需要辩证来看。如果就看短期的效应,中国的灌输确实见效快,但它不利于人的长远发展。

工业化时代,有一技之长,就对社会作用很大,能够生存生活得很好。现在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是社会乃至家庭的要求。所以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越发受到重视。通识教育中最典型的是语文教育,所以看上去语文教育越发受到重视。其实从培养人的角度看,并不是通识教育或者语文教育一下子变得“牛”起来了,而是我们过去严重偏向于专业教育,现在回过神来,强调对于通识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回归。

《弟子规》绝大部分是糟粕,不应该让学生背诵

澎湃新闻:现在很多地方盛行“国学热”,小学把《弟子规》、《三字经》纳入背诵内容,还有学生回归私塾,你怎么看这些?

李家声:国学这个词本身就不科学。国学的权威是钱穆。钱穆说,国学这个词就不科学。因为学科没有国别之分。但他说,在没有一个更好的概念出来之前,我们就暂时用一用。国学,从现在来看就是传统中华文化。

对待传统中华文化,我们就要用对待文化的态度,那就是两个字,扬弃,该发扬的发扬,该抛弃的抛弃。我们现在很多事做不好,是该发扬的没发扬、该抛弃的不抛弃。比如,中华传统哲学真是博大精深,儒家、道家、墨家,孔孟之道、老庄之道,其中有非常多的人类文明的精华与营养。

但是,糟粕也必须要剔除。有的书本绝大部分是糟粕,有的整体是糟粕,还是抛弃为好。比如《弟子规》,绝大部分是糟粕,全书充满了封建奴化思想,跟我们目前提倡的价值观与创新精神相违背。打着所谓“国学”的旗号而让中小学生背诵《弟子规》,是不合适的。

澎湃新闻:你心目中的语文教学,应该具备那些特点?

李家声:我想用三个词来概括语文教育——高贵、优质、高效。

第一,充分选择利用最好的教育资源,比如教材,人文资源。

第二,就是让学生进入自主、主动学习的状态。刚才说的就是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第三,教学方法是设立情境。好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都能做到这一点。我讲司马迁的《屈原列传》,那就是尽我所知,进入情境,好像屈原就活在我们之中。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