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挂号难,是1:100000的矛盾

2019-10-25 17: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19年7月

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

实现了全号段全号源挂号预约

各大医院也都开通了

自助挂号和网上挂号

挂号看病

真的变简单了吗?

01

挂号难,网络预约的挂号方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前段时间,因为阻生智齿去某三甲医院挂号,因为属于水平阻生的复杂牙,就决定找这方面的专家进行拔除。

医院官方APP挂号,官方微信挂号,114电话和网络预约平台挂号等多种挂号方式,看似使得现场排队挂号成为了历史。

提前一天,我准时打开了医院官方APP,提示系统正在维护

好在医院官方微信仍能正常使用,从第二天6点50开始,我就反复刷新号源。7点钟一到,却发现提示限流。直到7:02分,系统才逐渐显示正常,但专家号均已被抢光。

第二天早上七点,打开114网络预约平台,惊喜的发现某医生的所剩号源数量为1,但犹如双十一抢购一样,最终抢到的并不是我。

经历了一周如此的循环往复,我只能选择排队挂号,信息显示该专家APP+微信+自助机+窗口提前三日所有可预约的号源数量为3。

02

号源紧张,病患比数量失衡

在该三甲医院官网上,我爬取了该医院750条主治医师以上专家号的号源数量、出诊时间,去除空值,其中有效数量为562条。

在该医院43个科室中,眼科放出的专家号源最多,54位专家每周放出2575个号源;美容医学中心的专家号源最少,每周仅为15个;口腔科共有21位专家出诊,每周放出596个专家号。看口腔科的号源总量,其实并不少。

但是为什么口腔科的号还是那么难挂?21位专家都有不同的方向,科室号源的数量并不能完全衡量某个专家的号源情况。那么,如果我只想挂一个特定的专家,每个科室的放号情况又有什么不同?

各个科室专家的出诊能力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专家平均放出号源数量为20.58个/半天,最多的生殖男科专家平均每位半天可诊疗60名患者,周诊疗人数近350人,专家每周出门诊次数超过5次;而心理咨询门诊每位专家每半天平均仅可诊疗6人,周出诊次数不到2次;口腔科专家周诊疗人数平均为35人,但单次放出号源数量仅为7个。口腔科牙齿拔除、根管治疗等门诊手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门诊限号较其他科室更少。

说了这么多,如果我想进行复杂牙(阻生智齿)的拔除,到底可挂的号源有多少?

在口腔科的号源中,网页信息显示累积出诊医生数达150/周/人次,但口腔号源被分成了9个不同的专业,其中复杂牙的拔除属于额面外科专业号。医生共计4人,累计出诊次数为10人次/周,其中专家门诊(非特需门诊)仅为4人次/周,专家门诊(非特需门诊)整周号源数量约为28个。如果算上普通号和特需门诊,整周号源数量总数也不会超过100个。

每周不到100个号源能否满足大家看病的需要?阻生智齿的发病率到底有多少?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第三磨牙(智齿)的萌发概率在59%-94%,而发生的阻生率可能为25%或者更高。也就是阻生智齿的发生率至少为15%。

以北京2018年常住人口2150万计算,至少有260.5万人患有(曾患有)阻生智齿,而北京共有147家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我们大胆的进行估算:按照147*4=588位医生,4430:1的医生患者比例,这样的计算真的能说明问题吗?

而根据统计,世界上发达国家口腔医生和民众的人口比例为1:2000,中国只有北上广达到1:5000,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有1:100000。

从额面外科的医患比来看,整体与统计数字差距不大。但北京的绝大部分医院不仅仅承担了市内的诊疗任务,还覆盖了周边乃至全国的疑难患者,全国与发达国家相差50倍的口腔医生比例,1:100000的医患比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部分科室的“一号难求”。

0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做些什么

1.尊重“信息化”挂号平台的各种问题。我们试想一个堪比阿里巴巴强度的网络预约挂号系统如果开启,7点整所有号源统一放出。这势必又是一个票贩子和脚本猖獗的契机,双十一前一千名半价你都抢不到,一天7个的专家号就更不要提了。因此线下挂号虽然增加了部分患者的成本,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挂号的公平性,为真正的患者提供了排队抢号的可能性。

2.根据笔者的挂号经历,放号时间为医院窗口>院内自助机>微信公众号。虽然官方宣称放号速度一致,但微信公众号一般在7:02分才可以正常进入,对于部分专家号来说,准时刷入就可以挂到号源,院内自助机在7点整高峰挂号时会有30s-60s的排队与卡顿时间,而人工窗口则基本没有卡顿,对于热门的科室和专家,还是只能现场挂号,对于更加紧俏的科室和知名专家,仍然摆脱不了半夜排队挂号的窘境。

3.倡导“医院-社区”双向转诊预约平台,强化合理的分诊制度,社区全科医生已经能够为患者优先预约大医院号源,促进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下沉基层。社区医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专家号的病人进行了分流,首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出诊的医生层级,把知名专家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疑难重症患者。

写在最后

归根到底,还是医患比例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医生的超负荷工作、普通大夫过大的门诊量,让患者心里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反应,对于社区医院的诊治水平,也有一部分人抱着怀疑的态度。在三甲医院中,我们在专家号大夫中可以看到明确的特长诊治方向,在网络中有众多的评价,而在普通号中并没有办法选择方向,也不能选择医生。

在如此现状情况下,合理的分诊制度,透明的医生信息,公平的资源分配,可量化的医生评价,是不是能在医患比例短期无法平衡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医疗条件的公平分配和患者更加理智的医生选择。

参考文献

[1]谢迎总主编,新编临床口腔科疾病诊疗学=New compilation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s of clinical stomatological diseases,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09,第455页.

[2]周艳妮,曹宝成,袁学顺,潘晓婧.不同垂直骨面型与第三磨牙缺失率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05):701-704.

[3]Lee SH,Lee JY,Park HK,et al.Development of third molars in Korean juveniles and adolescents[J]Forensic SciInt,2009,188(1-3):107-111.

[4]Goren S,Tsoizner R,Dinbar A,et al.Prevalence of congenitally missing teeth in Israeli recruits[J]Refuat Hapeh Vehashinayim,2005,22(2) :49-53,87.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