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那些臭脸的苍蝇馆子,你为什么就是放不下?

2019-10-24 12: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彭梁洁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01.

上世纪70年代初有一首流行歌曲叫《我为革命下厨房》,歌词里有几句是这样的:

我为革命下厨房,热情更比炉火旺。不分白天和夜晚,一心专为群众想。

顾客到店如到家,热菜热饭热心肠。平凡工作意义大,身在厨房心向党。

这首歌原唱者叫邱子敏,是一位饭店服务员。

那个年代,饭店都是国营,做服务员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热情更比炉火旺,顾客到店如到家”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饭店服务态度的美好愿景,但现实并非如此。

“扫街嘴”陈晓卿在一文章中提到,据说当初北京有饭店在进门的墙上贴着“郑重承诺”,内容是醒目的八个大字:

绝不无故殴打顾客。

可见当时动手这事并不新鲜。

过去,“恶劣”的服务态度主要由供需关系决定:餐馆就那么几家,你不去总有人去,生意不愁,自然眼高于顶。

另一方面也是源于服务意识匮乏——劳动人民的优越感嘛,加上“大家都是同志”这一说法根深蒂固,根本不吃“顾客就是上帝”舶来思想这一套。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消费者选择目不暇接,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服务态度被视为餐饮行业比拼的重要战场,这才受到重视。

不过,如今要是有哪家餐馆沿用传统,将这一标语贴在大门口,也算是别出心裁。因为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绝不无故殴打顾客”这几个字都有助于吸引客流:前者是因为人身安全得以保障,后者则是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见过态度差的,敢殴打顾客的还真没见过。

在一则吐槽自己家乡西安的餐馆服务糟糕的文章下,留言里一家名为“莉莉大盘鸡”的店不断被点名。

如果有人跟我一样,看到这里反而被这家店勾起了好奇心、计划下次去西安旅行一定要前往打卡“受虐”,这也正说明:服务态度差正在成为一种“网红”体质。

大概正是基于满足人们调侃态度和猎奇心理的原理,这种“反向营销”已有成功先例。

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前几年借纪录片《寻味顺德》走红的那家煲仔饭馆牛展,如果仅靠画面上令人垂涎欲滴的腊味煲仔,而少了那位性格牛气哄哄的老板出镜,这家不起眼的馆子引发的关注度一定远不及现在。

“45块钱,这么贵?”一位顾客对价格提出质疑。老板回一句:“如果有困难的话,你可以下次再来,研究一下好不好?” 

这位大哥还乐于指导客人享用一锅煲仔饭的正确流程:先不要用匙羹挖饭,用筷子,先吃外围,再吃中间;闻一下米,看颜色、完整度,每边嚼15下……

对方忍不住:可以吃了吗?他又回怼:吹一下子,烫死你了啦,老板!

点餐慢了会被骂,哪一步做得不对甚至可能被赶出门,只收现金……这些条条框框丝毫没有阻挡千里迢迢赶来“体验刺激”的粉丝们的脚步。

一档美食节目主持人去牛展探店,一路上抑制不住兴奋不停念叨:那家店的老板是出了名的脾气暴躁,分分钟是要打架的状态,是很难相处的一个人;在某点评类网站上,一位食客到店听说老板不在,形容自己的心情是“庆幸又失望”,这种怕被怼又想被怼的心态也是非常准确了。

美国芝加哥甚至有一家主打“找骂”概念的热狗店,已经成功晋升为当地小众猎奇参观点,游客如潮。大家为挨骂而来,店员们自然尽职尽责,保证给每句话配上脏字且情绪饱满,保证每一位顾客的挨骂体验都酣畅淋漓。

02.

很多餐厅服务态度差,可能只是因为老板脾气真的不好,或者供需关系使然。“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首要条件无非是味道好、性价比高,不愁没顾客,这反倒可能更加助长了小店的“嚣张气焰”,如此“恶性循环”。

有人以地理位置为依据,对餐厅服务态度进行了划分:中国餐厅的服务态度越往南越好,越往北越差。我在想,得出这个结论的人大概是北方人,对“细腻的南方人”开的餐馆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的一位东北朋友遇到过这类“趾高气昂”的小店。一家湖南苍蝇馆子,味道正宗,价格良心。有一次问老板:可不可以少放点辣?被怼一句:去别家啊。赶紧噤声,照去不误。

这位老板大概是有底气的,对自己的手艺足够自信,深知食客不舍得离开。一位湖南朋友闻此大笑,看,这就是我们湖南人。想来湖南人的脾气大概跟他们爱吃的辣椒一样火爆。

陈晓卿曾提到过五棵松一家叫林静小吃的馆子,“一天到晚门口永远是人山人海,这儿的麻辣烫和凉面都非常好,更可贵的是,尽管它紧挨着四环路,却是门头沟的价格”。这直接导致这家店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

他有次小声嘀咕两句:这里的服务员厨子也太狂了吧!没想到旁边等座儿的哥们儿接话:大会堂服务好,但不让咱们进哪!

这颇有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意味:“受虐者”和“施暴者”结成了统一战线。毕竟美食当前,只能向不尽如人意的服务态度低头,忍气吞声,心和胃口都要足够包容才能尽兴而归。

在“吃”这件事上,食客们“双标”得明目张胆:不好吃的餐馆才叫服务态度差,好吃的那叫有个性。

对于后者,没人去计较到底谁是“上帝”,老板才是这里真正的主角,从座位到口味,愣是在自己面积狭小的领地里,轻轻松松把顾客们安排得明明白白、服服帖帖。

上海一家面馆霸气的提示语

更有甚者,那些曾经被装潢精致、服务上佳但味道一言难尽的网红餐厅蒙蔽了双眼的食客们,痛定思痛,总结出一个经验:一家餐馆的好吃程度与服务态度成反比。虽然颇为极端,但用来避坑相当有效。

当然,走这种路线的风险极大,一来“态度差”之度很难把握,毕竟就像有人说的:看别人被虐好玩,自己被虐就不好玩了;二来你的性价比这一长板必须突出到足以让人忽略其他短板,否则很难留住回头客,生意怕是不会长久。

这也是人们对小餐馆如此包容、而对众多知名老字号不留情面的原因:性价比和服务,您总得占一头啊!某个深入人心、如今在北京只剩两家店的老字号,大概就是因此而日子难过的。

03.

除了性价比这个决定因素,人们对服务糟糕的餐馆宽宏大量,或许还得益于“情怀滤镜”。

例如位于英国伦敦唐人街的旺记中餐馆以服务态度恶劣闻名,被媒体封为“最粗鲁餐馆”。旺记管理者表明今后将“改进形象”,一名老顾客闻讯后在网上留言:“在这里,坏服务必不可少。要是服务员态度变好了,那将令人失望。”[3]

大概是这种典型的茶餐厅文化,让这位老顾客如同置身故乡,回味无穷。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各种吐槽自己家乡餐馆服务态度的文章中,几乎都能读出明贬实褒的意味。每个地方都有一位“脾气暴躁的老阿姨”,本地人的留言中回忆多过吐槽,他们对陪伴自己从小到大的味道有无限亲近感,老阿姨的暴脾气已经成为童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一则汇集泉州臭脾气但美味小店文章的评论中,有当地人传授经验:我属于吵架从没输过的那种,服务员大姐对你凶,你就要凶回去,感情倒深厚了。

还有人积极为故乡辩护:xx家老阿姨脾气是不好,但有一次自己经过时电动车没电了,这里给免费充了电。

据说在泉州,有点年头的人都知道“看侨光,吃远芳”这句话。中山南路上的侨光电影院和远芳饭店当年风光一时,是老泉州最时髦的娱乐标配。[5]远芳饭店如今更名为“远芳小笼包”,一笼不到10块,老阿姨脾气照样臭,当地人在包子的每一道褶里都能尝到怀旧之味。

另一方面,味道没有随“臭脸”传统原样传承下来,是这类小餐馆多数会遇到的困境。

老家有一家快餐店叫夏记,记得从我小时候起,用钱换一个小铁牌子、然后去排队领吃的老方法就一直沿用至今。收银大姐极其冷漠,在我的印象中对方面目模糊,大概就是因为大姐任何时候都是低头收钱找钱,从不拿正眼看人,服务员们也总是懒洋洋的。

但这家店味道真是无可挑剔,价格也实惠,靠一道豆皮(当地一种小吃,不是豆制品)就能打遍天下,生意好到爆,任何时候去基本都要排队。

最近这些年不知怎么的,装潢虽然精致了些,味道却越不越不比从前,加上价格水涨船高,家人也很少去了。

至于那些虽然脾气臭但一直坚持物美价廉的小餐馆,当然是选择原谅它们啦!

资料来源:

[1]. 《西安的饭馆老板凭啥这么皮干》 够西安

[2].《至味在人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晓卿

[3].《英国伦敦“旺记”中餐馆因员工“粗鲁”走红》 新闻晨报  作者:欧飒

[4].《想吃热狗得先挨骂?芝加哥最少儿不宜的餐厅是什么样的?》 芝加哥吃货小分队

[5]. 《泉州这7个臭脾气小店,个个都是经典》 舌尖上的泉州

*头图购自视觉中国,其他为网站、视频截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