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一场笼罩韩国社会33年的“杀人回忆”

澎湃新闻记者 刘栋
2019-10-24 06:4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我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

说出这话的,是韩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案嫌犯——一个让几代韩国人陷入噩梦,与英国“开膛手杰克”、美国“十二宫杀手”这些历史上最“知名”罪犯“齐名”的人。

2019年9月18日晚上7点36分,韩国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DNA比对,韩国历史上首起、也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连环杀人案嫌犯的身份被确定。只用了22分钟,“华城连环杀人案”就登上了韩国网络热搜的第一位。

次日,正是华城连环杀人案第一起受害者被发现整整33年周年的日子。在1986年至1991年的6年时间里,10名从13至71岁不同年龄的女性在首尔以南70公里的京畿道华城地区遭到野蛮强奸和杀害,犯罪手法之残忍,震惊韩国。

10月22日,据《韩国先驱报》报道,已有韩国国会议员针对已过公诉时效的华城案正式提出一项特别法案,旨在将嫌犯绳之以法,对此,韩国国家警察厅已表示了支持。

33年来,警方为侦破此案投入了创纪录的200多万人次警力,前后调查2万多人,比对4万多份指纹,然而真凶迟迟没有归案,成为韩国警界的巨大耻辱。找到真凶,俨然已成为韩国公众的“国民心结”。

根据这一案件改编的影视作品屡次被搬上荧幕。2003年,韩国导演奉俊昊拍摄的《杀人回忆》更是成为韩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之一,也因着这部电影,华城案被中国观众了解。在电影结尾,演员宋康昊闪着泪光的眼睛死死盯着镜头的凝视,让许多人难以忘怀。这里面既包含着渴求真相的呐喊,也有着苦苦找寻真相无果的愤怒。凶手到底是谁?这个被无数人问了无数次的“灵魂拷问”,终于在2019年等来了迟到的答案。

电影《杀人回忆》最后一个镜头

嫌犯浮现

金时根(音译)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居然亲手抓到了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嫌犯。

据《韩国时报》报道,1994年1月15日,韩国忠清北道清州警局接到了一起报案,一名两天前失踪的年轻女性的遗体在一家五金店的仓库中被发现。

案情并不复杂,受害者的姐夫、31岁的李春在成为了最大的嫌疑犯。1月13日,李春在给受害者打电话,让她来家中见面设法劝说之前吵架离家出走的妻子回来。

据上述报道,警方在李春在家中找到了受害者的血迹,在审问中,他很快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根据当年的判决书和搜查证词,李春在在妻妹喝的果汁中混入安眠药,在其意识不清之际对其实施强奸,在实施性暴力后,用钝器击打其头部将其杀害。

报道称,今年已62岁的金时根回忆起当年的这起案件时,有一个细节仍记忆犹新。当时尸检时在遗体头部发现了3处凹陷部位。但李春在一直称自己“分明打了4下”。 最终,经过全面尸检,发现有一次是打偏的,李春在的记忆是正确的。“当时我就想,他怎么能把残忍杀害人的过程记得这么准确呢?”金时根说。

在一审与二审中,李春在都被判处死刑,然而韩国最高法院在终审时认为其并非蓄意谋杀,而改判无期徒刑。这一改判,为日后找到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提供了可能。

2019年9月19日,在宣布找到华城案嫌犯身份的次日,为了回应举国上下巨大的关注,警方再次举行记者会披露了更详细的内幕。警方表示,尽管该案的诉讼时效早已在2006年到期,然而由于案件的特殊性,警方并没有停止调查。在两个月前,调查组委托韩国国立科学调查研究院对现场的部分证据重新进行了DNA鉴定。结果发现,在目前可供鉴定的10件物证中,在连环杀人案第5、7、9起案件等3件现场证物中检测出的DNA与在押犯人李春在的DNA一致。警方表示,DNA证据的误差可能性极低。

此时,李春在正被关押在距离华城300多公里的釜山监狱服刑。也就是说,在华城连环杀人案最后一起案件发生3年后,他就因为另一起命案而被“阴差阳错”地逮捕收监,至今已服刑25年。

韩联社的报道称,在釜山狱警的眼里,李春在沉默老实,服刑期间从未受到过任何惩罚。如果不是因为无期徒刑,以他的优异表现早可以假释出狱。直到被认定为华城案嫌犯时,监狱的工作人员和狱友都无法相信这名“模范囚犯”可能就是韩国历史上穷凶极恶的连环杀手。

起初,李春在拒不认罪。警方调集了57人组成的专案组,再次对案发时的15万余项调查记录和证据进行分析,并派出9名经验丰富的犯罪心理分析师与李春在进行对话。

根据警方的说法,DNA铁证、此案公诉时效已过、假释可能性几乎为零以及犯罪心理分析师强大的攻势,最终击溃了李春在的心理防线。

“我知道自己做过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败露。”在10月1日的第9次询问中,李春在终于坦白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他不仅承认犯下全部10起华城连环杀人案,而且还交代了强奸并杀害另外4名女性的犯罪行为。此外他还声称,在华城案发前,自己曾犯下30次强奸或强奸未遂的犯罪行为。对此,警方表示正在逐一核实。

在交代自己作案的过程中,李春在通过画图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部分案件的行凶地点、时间和周围的情况,这也使得警方认为他的供述可信度很高。

10月15日,警方宣布对嫌犯李春在正式立案,尽管华城案已过诉讼时效,即便定罪,也可能无法再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但警方表示无论如何,还是会将此案所有的真相调查清楚,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场笼罩韩国社会长达33年的“杀人回忆”,再一次被召唤回来。

电影《杀人回忆》场景

华城血案

所有的噩梦都要从1986年9月15日那个清晨开始。

那天清晨6点,71岁的李某在女儿家住了一夜之后,因为惦记家中忙碌的农活,连早饭也顾不上吃便匆匆踏上回家的路。

第二天,她被发现陈尸于田地中,下半身赤裸,手脚以X字被捆绑,趴在田地上。

仅仅一个月后,第二起案件接着发生。受害者是25岁的朴某,她和第4起案件的受害者、21岁的李某分别于1986年10月20日和1986年12月14日在回家途中失踪。几天后两人的遗体被人们发现,手法如同一人所做:双手被胸罩反绑,头被盖上紧身短裤,朴某的胸口还有4处类似螺丝起子造成的伤口。事后调查发现,这两起案件的发生地点距离当年李春在的住处不到7公里。

第3起案件的受害者、24岁的权某的遗体在遇害131天后才被人发现,发现时遗体已经腐烂,死者的脸上也被盖上内裤,与此前的案件一样,死因也是勒死。尸检推测她的遇害时间应该是在1986年12月12日。

就在这个时候,已在京畿道警察厅担任30多年刑警的资深警员河升均(音译)被派至华城案专案组,正式开始涉入调查此案。从此,他的一生就和这起连环杀人案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2019年9月18日,当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嫌疑人李春在的身份被披露后,整个华城都轰动了,当地人纷纷聚在一起,谈论着当年发生的事情。

如今已是《韩国时报》社长的李俊熙(音译)当年曾采访过华城连环杀人案,他在《韩国时报》上撰写的一篇回忆当年报道华城案的文章中写道,“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案件,但是在现场看到遗体后,我被残忍的景象所震惊,此后便一直关注着警方对该案的调查。

33年后,当嫌犯的身份终于浮出水面时,《韩国时报》再次派出记者走访了当年案发地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我抓起一坨稻草,准备去喂牛,结果发现草堆下面露出一条女性的腿。”83岁的崔载文(音译)回忆起30多年前的那一幕仍感到不寒而栗。1987年1月10日,第5名受害者——刚刚高中毕业的18岁女生洪某,在从邻近的水原市回家途中被害,次日遗体被发现在田地中,双手反绑,嘴巴被袜子塞住,衣服被脱掉后再盖到身体上,死因是被围巾勒死。

“自那天后,村里的气氛就一直很不安,发现那孩子(遗体)的路,我再也没有去过。”她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说道。

“在这起案件之前,(韩国)是没有什么‘连环杀人’概念的。当年警方投入了特别多的人力去查此案,只要是20至40岁间的华城居民,基本都接受过警察的调查。”李俊熙回忆称。

居住在当地的李春在也不例外,根据警察的说法,在第6起案件发生后他甚至一度被认为是犯罪嫌疑人,但是最终因为血型和脚印不匹配而将其释放。当时警方认为,疑犯的血型可能是B型,而李春在的血型是O型。

李春在被放走之后,华城地区的杀人案仍在继续。1988年9月8日,第7起案件的受害者、54岁的家庭主妇安某在回家途中遇害,遗体在小河附近的草丛中被发现,双手被胸罩反绑,嘴巴被袜子和手帕塞住,死因是勒死,凶手还在她的下体内塞入了异物。在这起案件中,有巴士司机和乘务员称目击到了搭车的嫌犯。

据韩国《东亚日报》的报道,第8起案件和第10起案件发生时,警察还对李春在进行了讯问,但因没有确凿的证据最终不了了之。事实上,直到最后一起案件发生4个月后的1991年8月,韩国警方才开始首次引进DNA鉴定技术,然而此时李春在已搬离华城地区。

30多年来,最备受煎熬的,莫过于调查此案的警员和受害者的家属。2006年华城案所有案件的诉讼期限即将到期,而追查凶手一辈子的河升均也行将退休,那一年,他带着满腔的悲愤和羞辱给华城案凶手写了一封数千字的公开信:

“作为刑警我觉得自己是受到恩惠的人。1971年当上警察开始,我抓到了292个杀人犯,送进牢房的犯人达数千之多。可是,这又能怎样,我始终没有抓到你。

“我和同事们曾经几个月不回家,在誓死要把你抓捕归案的念头下疯狂调查,哪怕忘记了妻儿的生日也不会忘记你全部的犯罪日期和作案手法。

“我有部下过劳倒下,至今半身不遂。还有另一个部下因为对疑犯刑讯逼供而犯下了致其死亡的悲剧。我也曾因此被解职。

“就在这期间你像是要嘲笑我们似的,从容地再次作案。为什么呢?

“你一定已经到了中年了吧,你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

“受害人中连70岁的老婆婆都有。你没有想到过自己的母亲?还有刚结婚的女性,年轻的20岁姑娘,尚年幼的女初中生、高中生。她们肯定有向你哀求饶命吧。你怎么下得了手呢?

“请千万不要比我先死,我一定要见到你!”

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位73岁的老刑警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据《韩民族日报》报道,9月18日,他曾经的下属在看到新闻后马上拨通了他的电话,在得知嫌犯身份终于查明的消息后,两个人拿着电话像小孩一样哭了好一阵子。

许多人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这个让成千上万人念念不忘的凶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河升均接受媒体采访

李春在其人

“嗯,我觉得这很像我的孩子(李春在)。”这是75岁的金某看到警方提供的凶手素描后说出的第一句话。

李春在的身份曝光后,正在京畿道华城医院接受治疗的其母金某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表示,对于儿子被警方指认为华城案嫌犯感到震惊,她至今仍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

“他是个很听话的儿子,没怎么让我担心,他的童年很普通,青春期也不反叛。他已经为自己的冲动(1994年杀害妻妹的案件)付出了20多年的代价。如今你们告诉我他是华城案的嫌犯,我无法相信……”她说。

随着媒体的调查和警方披露的信息,李春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据上述报道,出生成长于华城郡泰安邑济南里地区的李春在,在当地学校读书长大。1986年1月,服完兵役后,他在离家约4公里的一家电器厂工作。华城连环谋杀案发生期间,他就住在当地。

李春在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和邻居们都无法想象我们村里会有这样的杀手。”他说,“突然之间,有许多记者来找我,告诉我我的儿子被确认为罪犯。我不相信,对我来说,春在是个好儿子。是一个温柔的孩子,不是一个做这种事情的人。”

这种印象也在李春在曾居住村庄的村民中得到了印证,据SBS电视台的调查,大多数认识李春在的人反映称:他内向、安静。 一位在济南里居住了一辈子的80岁老人说:“我和(他们家)住在同一个街区,对李春在非常了解,我不认为他会是犯罪嫌疑人。他的家庭环境虽然不富裕但也不错,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都很善良,都是好人。”

曾经一起服兵役的同伴也表示,李春在在军队生活中表现很平凡,人际关系不错,性格并不暴力。他的中学同学回忆称,他是一个安静的人,没有什么特点,记忆中甚至好像想不起他讲过什么话,也从来没有看到他抽烟或与其他人打架。

据上述报道,1990至1991年之间,李春在搬到距离华城110公里的清州,成为了一名挖土车司机,并与当地一家建筑公司的一名女员工结婚。与此同时,华城连环杀人案在1991年4月之后没有再发生新的案件。直到1994年1月,李春在在清洲的家中强奸并杀害了妻妹,被捕时,他已有了一个3岁的儿子。

在1991年到1993年的3年时间里,李春在经历了新婚、生子,这些变化是否使得他暂时停止了继续作案,还是有其他犯罪发生,目前仍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从警方披露的调查资料和媒体的报道中可以得知,李春在在结婚后经常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甚至包括性变态行为。1994年9月,上诉法院在起诉李春在的起诉书中将他形容为“有暴力倾向的性格”。调查显示,他甚至会虐待年幼的儿子。当妻子离家出走威胁要离婚时,他曾向周围的人说:“我要在妻子身上刻上纹身,这样她就永远无法再嫁给别人了。”

首尔数字大学前警察专业教授、犯罪心理分析师裴相勋(音译)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表示,“李春在显示出的是暴力连环杀手的特征:在比你强的人当中保持安静,而在比你弱的人当中显示出过分的暴力。”

韩国京畿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秀贞在接受CBS电台采访时则认为,追求变态的性满足被认为是李春在的犯罪动机之一,这从华城案的受害者都是女性,年龄从13岁初中生到71岁的老妇人都有,大部分遗体都有被强奸的痕迹等特征看出。根据一位狱友的证词,他一直偷偷地保存着10张女性私密部位的照片,他印象中李春在唯一一次发火,也是因为他向李春在索要其中的一张照片遭到拒绝。

“他并未停止残忍的杀戮,而他的邻居们根本没有注意到。”李秀贞指出,“他所涉及的犯罪行为中的关键词是 ‘变态性行为’。虽然有许多方式可以解决性的需求,但是他却选择对他人造成可怕痛苦的变态行为。在他的所有罪行中,都涉及性侵或性侵未遂,他是一个仍然可能进行性犯罪和谋杀的人。”

李秀贞认为,另一个可能的作案动机是嫉妒之心。根据连环杀人案发生前的连环强奸及强奸未遂案的警方记录,李春在曾向被害女性提出以下两个问题:第一, 你老公是干什么的? 第二,你有几个孩子,几岁?专家分析称,从中可以推断他的犯罪动机不仅仅是追求性满足,还有想破坏别人生活的嫉妒之心。

此外,《东亚日报》报道称,李春在曾在调查中向警方透露自己在小学的时候被同乡的一个姐姐性侵过。警方表示,儿时经历的强迫性性经验有可能会扭曲性取向,并成为成人后的犯罪动机。不过目前这一点尚无法证实。

李春在真人照片

华城案影响

33年来,华城连环杀人案对韩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城连环杀人案”发生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对于韩国人来说,是一段令人难忘、记忆深刻的时期。那个年代,正是韩国体制混乱、人心迷茫、社会失序、技术薄弱的年代。

韩国导演奉俊昊2003年上映的电影《杀人回忆》是记录这场“国民谋杀案”和其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中的佼佼者。直到今天,人们仍经常通过电影中关键的场景来记住该案。

在多次接受采访中,奉俊昊说过:“华城连环杀手案对韩国人来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它给韩国社会造成了很多创伤。当我拍这部电影时,我对罪犯有很多思考。我竭尽全力以不同于其他谋杀案的方式来表达它。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死亡如何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悲伤,而这其中反映出当时时代的无能,是整个社会的缺陷,这是我这部电影要极力说明的。”

影片中有个细节颇能透露这一点。当命案发生前有人常点的音乐在广播中响起时,天也下起了雨,警官们知道凶手又要杀人了。但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阻止。

奉俊昊在电影结尾留下的办案警官对着镜头的凝视,其实也有相同的意味。在电影海报上,写着一句“疯狂地想找到”,这既是奉俊昊自己的心里话,也是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的心声。2013年,《杀人回忆》上映10周年时,奉俊昊曾专门组织过纪念活动,甚至一度认为凶手有可能来到现场。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2003年电影上映时,李春在已经在监狱里服刑9年,电影结尾那个死死的凝视,他很有可能从未看过。

而16年后,正在威尼斯参加电影节的奉俊昊收到了比获得最佳影片奖更让他激动的消息—— 嫌犯终于找到了。

曾经看过《杀人回忆》并留下深刻印象的韩国人申在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从电影中,人们可以更多感受到的是对于那个时代的批判, “华城杀人案”中的凶手一直未能被“抓住”,跟当时韩国的刑侦体系、办案人员的素质以及刑侦技术装备的落后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一个小细节如同滚动的雪球,越滚越大导致了这个案件无法告破。”他说。

当年正是在华城案侦破过程中,韩国警方首次使用了DNA鉴定技术。只是当时,韩国还未掌握此项技术,而不得不将样本送往日本进行鉴定。而33年后,DNA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的建立是警方得以破获华城案的关键。

据韩国法务部的数据,根据2010年7月份开始实施的DNA法,直至今年7月为止已经从17万6960名犯罪分子身上提取了DNA。根据犯罪类型,涉及暴力行为的犯罪分子最多(71485名),其后分别为强奸罪(29101名)、盗窃抢劫罪(24043名)、贩卖毒品罪(14359名)。

所采取的DNA则在解决包含华城案在内的多起未解案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韩国检察部门在其官网公示的数据显示,通过提取的DNA,检方解决的未解案件从2010年的33件升到了7583件(截至2016年)。自从韩国警方创造了DNA采取及管理系统后,直到去年为止,重新开始调查的案件也高达5679件。

从2000年2月起,韩国还引进了犯罪分析调查法,设立犯罪心理分析师一职,协助警方预测罪犯行动。此制度的引进最初目的正是为了解决华城连环杀人案。韩国媒体认为,华城案中李春在最后的认罪,正是由于犯罪分析师的参与,最终使李春在心理上发生了变化。

而33年来公众对“华城杀人案”真凶追查的持久关注与热议,更是推动韩国司法体系中对“公诉时效”制度的改革的原始动力之一。

韩国2007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韩国杀人犯罪的诉讼时效为25年、盗窃10年、强奸10年(情节严重者15年)、放火15年。在2015年7月24日,韩国国会以199票赞成、0票反对、4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订,此后25年杀人犯罪公诉时效被废除,杀人犯罪案件将被永久追诉。

华城案因为发生在修改法律之前,而且追溯时效已于2006年失效,所以李春在即使最终被认定为真凶,也可能无法受到起诉,但富戏剧性的是,李春在最终因为自己的恶行而锒铛入狱。虽然现实对所有人都开了一个长长的“玩笑”,但正义的审判最终还是没有缺席。

电影《杀人回忆》海报

(李林娜、实习生沈雨若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