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工业化造星,演员就位,然后呢?

2019-10-22 10: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七月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单一的舞台标准并不能满足“工业化造星”的发展需求。

文/七月

演员的“原形毕露”。

2016年,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第一次尝试120帧拍摄,掀起了新技术浪潮。但在软硬件跟不上的窘境下,影片遇到了拍摄、制作等流程上的挫折。

通过长时间的摸索,采用了4K+3D+120帧高格式的《双子杀手》,再次革新了工业化电影技术,终于解决了《比利·林恩》时期演员不能化妆、容易穿帮等技术难题。

但同样的,“观众可以看清演员的每一个毛孔”,使得演员的“裸演”直接呈现给观众。这也对演员演技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倒逼着演员表演“升级”。

与《双子杀手》打造了一个“新的”威尔·史密斯类似的是,国内电影市场的“工业化造星”也在发展当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高演技演员的“新”演员“凭空而降”:杜江已新鲜晋升为国内票房百亿演员中的第五位;吴京也凭借一系列商业大片独揽近160亿元票房,占据第一位。

“杜江”、“吴京”的出现代表着国内工业化造星的如火如荼,其背后《演员请就位》等演技类综艺节目却在热火朝天地为产业“选星”。

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这些“就位”的选星输出并没能与电影产业衔接起来,演员演技体系与整个产业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断层。

1

“裸演”的未来式

倒逼升级。

2016年,李安首次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尝试了120帧的高格式拍摄。但《比利·林恩》偏剧情的属性,加上软硬件跟不上的窘迫,导致李安说的“这种技术带给影像的美感”并未淋漓地展现出来。

因此,李安团队进行了长时间的摸索,在《双子杀手》中“革新”了这种先进的技术。

首先是数字化。《双子杀手》在拍摄时,特制了新的视觉捕捉设备,解决了演员带妆穿帮等问题,完全实现了克隆真实演员的全片数字化。

威尔·史密斯佩戴的下图这个头部装具,可以更近距离地对演员进行百分百的视觉捕捉,使得年轻版威尔·史密斯有了更丰富变化的表情、情绪细节。

除了数字化人物,《双子杀手》的技术革新并不满足于此。李安曾在《比利·林恩》试水120帧,在这部影片中他希望这些新技术能融合的更好。

模糊的画面、卡顿的动作,这些观感上的问题一一被高帧拍摄解决,观众对视听体验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例如电影中,威尔·史密斯在两公里外射杀高速火车上的人,普遍的24帧中,只能看到列车快速行驶中的模糊车身;而到了60帧,能清晰地看到火车上坐着的乘客。

毫无疑问的是,《双子杀手》在技术上的全面升级,自然会带来更多的精彩。但问题是,李安在技术革新上为何如此执著冒险?

实际上,近年来已经普及的电影技术仍旧存在缺陷,已经不足以满足观众的视听体验,影院消费也出现了“平庸化”等问题。

因此,无论是创作者对新技术的探索、影院对于新技术带来的变革,还是观众对超强视听体验的需求,技术不断升级便成了保持三者相对平衡的一个必然。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了4K+3D+120帧高格式的《双子杀手》的出现,完全顺应了技术的发展与市场、大众的需求。

而且由此可以预见到,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双子杀手》出现,去尝试先进技术、革新技术发展。不过,电影技术的革新将成为必然趋势,这也意味着内容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所改变。

不同于拍摄、制作等,演员表演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比如,120帧下所有演员、景别的细枝末节在电影镜头下展露无余,观众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动作,甚至是“情感”的细节。

就像李安说的,清晰本身成了一种美感,能直接从人物的眼神中看到他的灵魂。如何在“裸演”的情况下放大自身演技的优点、规避缺点,已经成为工业化长期发展趋势下对演员的新要求。

2

“工业化造星”的现在时

拐点。

那么,回归到国内市场,又该如何看待当下的工业化进程与演员之间的关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国内电影市场被唯流量论和浮于表面的词汇所支配,陷入了仿佛走“流量+IP”的公式就能拥有票房的误区。随之而来的直接影响便是票房跳水、口碑下滑、股市暴跌,整个产业经历了一次残酷的震动。

过了这一段粗放的“狂奔期”,产业化水准开始不断提升,整个市场已经逐渐回落到了一个相对理性的发展阶段。

不难发现,在这个回归的过程中,“流量”地位开始被削弱,大众市场对整个市场的专业要求归位渐趋高涨,口碑为王的发展现状决定了——优质的内容和过硬的演技成为市场的硬性需求。

不同于之前演员可以借助自身的流量热度来拉动票房增长的时期,现阶段的演员正在通过影片获得一定程度的票房号召力和产业地位。

但如同《双子杀手》倒逼这威尔·史密斯的“升级”,随着“内容时代”下国内产业工业化的日趋成熟,演员作为影片最直观的表现载体已经迎来了新的“拐点”。

随着国庆档的一波强势收割,除了大盘的急速提升外,关于演员的各项数据也在不断刷新。

根据猫眼实时累计数据显示,最年轻的票房百亿演员杜江成功晋升,位列榜单第7名;而吴京更是以累计158.74亿元的票房,稳居第一。

诚如虎扑论坛里过于影星票房统计讨论里的所说的,相比于黄渤、沈腾、邓超被业界公认有着好演技,杜江这个“特殊案例”确实缺少了一些存在感。然而,杜江的出现、吴京的飙升正是当下国内电影产业工业化发展下的新产物。

不难看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高演技演员,除了必备的好演技之外,以杜江、吴京为代表的演员身上还具备一定的商业属性和市场潜力。这无疑是国内电影产业已进入了“工业化造星”现在时的直观表现。

未来,工业化的日新月异已经成为国产电影市场的必然趋势,势必将会有更多的“杜江”、“吴京”不断出现。

3

演员就位,然后呢

共同增长。

流量体系崩塌之后,国内电影产业进入口碑为王的发展现状,当下的大众更关注好演技、好演员。因此,演技类综艺节目便成了大势。

近日,随着在演技外放与收敛、该不该拿手表、琼瑶剧怎么演等方面引起热议,现场还原、诠释诸多电影片段的《演员请就位》从导演选角的视角评判表演,成为新的关注点。

但《演员请就位》等演技类综艺节目真的为国内电影产业提供了“就位”的新鲜血液吗?目前看来,并不是这样的。演员演技体系与国内电影市场并不衔接。

《演员请就位》在努力规避其他节目中以影视表演的标准评判舞台表演的问题,但舞台+镜头的“双考核”评价标准也并不接近真正的幕后,更像是“一条过”的试戏,或是拍摄的舞台剧,仍是偏舞台剧式的表演。

此外,即使《演员请就位》在不断创新,但它需要兼顾专业性和娱乐性的属性,使得爆发力强就是好演技的共同标准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一部电影中,演员并非要“爆发着”拍完全程,大多数时候需要收着演。通过演技类综艺以具有戏剧点的爆发戏码做考核选出的蓝盈莹、周一围、韩雪等好演员,似乎暂时也并没有什么脍炙人口的电影代表作,并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可见,单纯以舞台表演为标准进行“选星”并不能满足产业对演员的需求,也并不能契合电影本身属性。

出现同样问题的还有开心麻花输出的舞台表演实力充足的演员。像是凭借《羞羞的铁拳》获得知名度的艾伦不是没有好演技,他与沈腾、马丽的组合便具有不错的杀伤力。

但在他其他作品中那话剧式表演却并未得到观众认可,“演技浮夸”的评价不难见到。原因无他,艾伦的演技与其他演员的演技并不在同一个维度。

毫无疑问的是,电影工业化进程给了演员更加“平等”的竞争机会,也给了演员更加“便利”的成功机会,但单一标准的演员演技体系已经与技术不断革新的电影工业化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断层。

工业化造星追求的不是舞台爆发力超强的传统演员,也不是突显个人超高演技的绝对主角,而是多元化标准的评判下与电影属性契合、与电影内容相辅相成、与电影技术匹配的新型高演技演员。

总结来看,对于国内电影产业来说,除了寻求技术革新的同时,演员体系也要随着实现“鸡与蛋同增长”的升级,才能匹配得上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原标题:《工业化造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