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中国城镇化七十年演变路径

2019-10-20 08: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城镇化历程已走过70年历程。在此过程中,我国经历了“严格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再到“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的动态演变历程。

纵观这一历程,对于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学界一直存在两种思路:一种是主张分散式发展,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另一种是主张集中式发展,优先发展大城市,依靠大城市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不论选择上述两种方式的哪一种,都是和当时的特定国情和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可以说,每一时期的路径选择都是在当时经济发展阶段、理念追求更新、国际背景变化等内外因素综合考量下作出的复杂判断。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着重发展重工业城市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基本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城镇化模式,即政府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直接干预城镇规划和建设。当时,为了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在冷战背景下,为保障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政府不得不牺牲农业、农村的发展机会,优先保障重工业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这一战略进而带动了一批能源资源型城市率先发展。

“一五”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武汉、太原和洛阳等城市也进行了扩建改造,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城市数量和城镇人口持续增加。进入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一大批新设置的市退回县建制,一部分地级市降为县级市,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逐渐形成,人口流动受到户籍政策的严格控制,城镇化进程有所波动。

计划经济时期,位于广州的一家石化工厂。

1964年,由于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为防备战争爆发,我国开启了“三线建设”,即通过将工业设施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迁移,实现了以工业转移拉动城镇快速发展的目标。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有所增加,区域协调性也相应改善。到了196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49年末的10.64%提升至17.50%,年均提高0.34个百分点。

但这一时期重点建设的不少城市,现在都面临收缩的局面。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杨国安认为,这一时期的经济布局是国家行政命令的体现,并不符合经济自身发展规律。例如,“三线建设”中的一些企业,到了改革开放后就逐渐转移到自然资源条件更好、交通区位更优的大中城市去了。

从空间布局来看,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表示:“计划经济时期,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重工业也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一带,这些地方的工业化水平更高,铁路交通更发达,城镇化率也更高,此时的大城市也是北方居多。”

经济转型时期(1978—2000)

严控大城市,发展小城镇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近30年时间里,我国城镇化进程提升相对缓慢。但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速度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的发展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农村实行承包制改革,释放了大量劳动力。这一时期,城市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政策整体上仍在延续,只是发生了轻微调整。

彼时,城乡户籍制度尚未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通过兴建乡镇企业转入非农产业,由此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模式。这些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乡镇,由此造就了我国小城镇的空前繁荣。

改革开放初期,苏南地区以乡镇工业带动当地城镇化。

1983年,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一文的发表,为中国城镇化以小城镇为主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论证,以小城镇为主的分散式发展道路成为学界和政策层面的主流思潮。在此基础上,一系列政策不断深化。1990年,《城市规划法》第一次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以法律形式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理论研究的影响下,国家政策也进一步充分肯定了小城镇的重要性。1998年,《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又提到“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小城镇,大问题”,上升到90年代末期的“小城镇,大战略”,小城镇在我国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这一时期的城镇化也开始以年均增长0.83个百分点迅速发展,到2000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了36.21%。

新经济发展时期(2000—2012)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在长期“严格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基底下,我国的小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也显著提高。但在此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也开始呈现出诸多问题。国家也意识到城镇化道路转变的必要性,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将城镇化发展路径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

2000年,“十五”计划提出,“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

到了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道路仍然强调小城镇的重要性,但已发生了从“重点发展”到“有重点地发展”的重心转变。

与此同时,对于大城市发展的控制也在逐步放宽。一方面,更加强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城市规模控制上,也从“严格控制”转为“防止盲目扩大”。政策层面的细微调整,体现出国家对城镇化道路的新一轮思考,大城市在我国城镇化中的集聚作用开始受到重视。

这一时期,随着苏州、宁波、温州、厦门、东莞、深圳等一大批东南沿海城市的崛起,大量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也流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之下,东北、华北等地的重工业城市的发展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受到冲击,经济与城市发展相对缓慢。至此,我国北高南低的城镇化格局被打破,南方城市的发展水平、城区人口规模已明显超过北方。

到了201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这也意味着工作和生活在城镇的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我国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步入城市时代。与此同时,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也逐步成形,城市集聚效应开始凸显。

现代化建设时期(2012至今)

城市群和都市圈重构经济版图

从2000年到2012年,过去的十多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36.21%提升至2012年的52.57%,年均增速达1.36个百分点。

到了201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9.58%,与发达国家75%—80%的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之前,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核心带动城镇化进程的策略,已经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城镇化路径选择的重心。

不少学者认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城镇化格局中具有“纲举目张”的独特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开始进入以人为本、规模和质量并重的新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港珠澳大桥是连通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枢纽,如同湾区的脉搏。图片摄于珠海加林山。

今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我国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并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现在中心大城市的发展比较快,辐射范围早已超过自身的行政边界,在行政区划调整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打造城市群和都市圈可以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把周边地区也纳入中心城市一起发展,包括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让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实现共赢。”

回顾我国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历程,我国城镇化虽然取得显著成就,但进程远未结束,推动其继续向前稳步发展,仍前路漫漫、任务艰巨。

文章选自《凤凰品城市》2019年9-10月刊

来源:凤凰品城市

注: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原标题:《新中国城镇化七十年演变路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