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中国70年】饮食: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
来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变化吧
“民以食为天”
可以说人们将“食”
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
同时人们也将“食”
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
2018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比1957年增长了83倍,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却从1957年的61.0%下降到2018年的27.1%,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从贫困走向全面小康。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主食以糙米、小米、大小麦、玉米、高粱、番薯、芋艿等粗粮为主,肉禽蛋及水产品消费量普遍较低,糕点、糖果、水果、小食品等,也只有为老人、孩子、病人或走亲访友和春节等节日偶尔买上一点。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吃饭问题开始好转,许多农村居民家庭开始吃上了大米饭。
1949年杭州解放后,余杭县一户贫农第一次吃上白米饭(《浙江20世纪图鉴》下册第380页)1953年开始,国家对粮油统购统销,粮食和副食品凭票证供应,一般居民每人每月大米13公斤左右,重体力劳动者每人每月16.5~21.5公斤。此后,粮票、油票、肉票、蛋票、糖票、豆制品票等伴随居民生活近40年,如果缺少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办起了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等多项福利措施,部分地区农民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饭,农村居民过上了供给制生活,但大食堂仅维持了一年左右时间,就因粮食供应不足无法继续。1958年居民在人民公社食堂集体用餐(《浙江20世纪图鉴》下册第491页)1959-1961年,浙江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农业歉收,粮食和副食品供应严重短缺,政府压缩了城镇人口粮食和副食品的供应标准,1959-1961年市场销售的肉类按全省人口平均分别为0.75公斤、0.14公斤和0.59公斤,蛋类分别为0.14公斤、0.23公斤和0.30公斤。大多数居民家庭常年餐桌上见不到肉,蔬菜成为“救荒食品”,粮食作物的叶、秆、根、皮、壳,薯类作物的叶、茎、根,野生植物的秸秆、根、叶、皮、果实等都用来充饥。农村部分地区不断发生人口外流、浮肿病、甚至饿死人的情况。
即便到了70年代,很多人还是不能吃饱,一日三餐,番薯干、土豆、玉米搭着大米煮饭煮粥吃。改革开放后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生产逐年增加的同时,农业生产多种经营经济全面发展,市场农产品供应量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量逐年增加,饮食结构不断优化,营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农产品供给的进一步好转,凭票、证供应范围逐步缩小,1992年6月1日,杭州市区取消猪肉凭票定量供应,1993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实行了近40年粮食定量供应制度被彻底取消,其他各种副食品票证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居民的饮食消费逐渐从主食型过渡到副食型,粮食在食品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明显下降,城镇居民购买食品支出中,用于粮食支出的比重由五十年代的50%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10%左右,农村居民则从60%左右下降到20%左右,粮食消费追求有机、精细和多样化,肉禽蛋和水产品讲究鲜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南北文化的融合,八十年代以来浙江的饮食文化也发生较大变化。国内传统的八大菜系先后入浙,以杭帮菜为主的浙菜独领风骚局面开始打破。川菜、京菜、湘菜、粤菜、鲁菜等名店纷纷在杭、宁、温等城市开分店推招牌菜,为美食爱好者和长年在浙外省籍人群提供家乡菜创造条件,在各地名餐馆招牌菜进浙江时,全国各地美食小吃也齐聚浙江。进入新世纪后进入了新世纪以后,食品市场更加繁荣,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食品市场也不断细分:出现了母婴食品、休闲食品、绿色食品等各式各样的分类。
肉、禽、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显著增加,烟、酒、茶、糖果糕点等其他食品消费量也逐步增加,在外饮食消费比重越来越大。2000年以后,食物消费更讲究合理用膳,均衡营养,五谷杂粮消费逐渐增多,野生的、原生态的、没污染的食物,甚至野菜、南瓜藤、番薯藤等摆上餐桌。
图源网络以前是“有啥吃啥”,现在是“吃啥有啥”,如今的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吃遍世间美味。
“新疆的哈密瓜、三亚的椰子、烟台的苹果、进口的车厘子……”超市、农贸市场食品供应丰富,水果、蔬菜、生鲜、熟食、半熟食等按照区域划分摆放得整整齐齐,食品市场划分更加细致。
人们在“食”上更讲究营养均衡,绿色食品、健康食品逐渐被摆在愈加重要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也重新回归大众视野,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福利
时
间
1
浙江美食地图
2中国美食地图
“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小的饮食中蕴含有大智慧
食品的变化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繁荣,是新中国70年发展重要的历史见证。
来源:总队综合处、台州调查原标题:《【新中国70年】饮食: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