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大学博物馆不能闹低级笑话
目前,校方、捐赠者、文物局各方都已表态,调查正在进行中。更多信息不断涌入舆论场。比如有前同事披露,争议展品的捐赠者吴应骑教授曾有销售假画的“前科”,吴应骑女儿吴晓妮对媒体表示确有此事。在等待权威调查结论的同时,网上关于“赝品”风波的争议依然不休。
现在有一种声音认为,捐赠者“没拿学校好处”,不应该接受外界的评议。比如曾出席吴应骑捐赠藏品评估会议的一名重庆大学教授表示,“人家能够有这种义举把藏品捐献出来这就是值得歌颂、值得赞赏的,就应该给他鼓励和支持。”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将大学博物馆的专业性问题混淆为捐赠者的个人品德问题。
大学是社会公器,利用学校的资金、设施建设博物馆,自然也是一项公共事业。所谓“拿好处”,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赤裸裸的金钱输送。拿大学名号为个人的信用、品味背书,间接带来某种名利,也是公器私用。重庆大学博物馆现任馆长“碰巧”是吴应骑的儿子吴文厦,更是值得认真调查的疑点。
据重庆市文物局消息,重庆大学博物馆是一个民间博物馆,未在该局报备审批。但博物馆建设管理不能任性。《博物馆条例》规定,博物馆“不得取得来源不明或者来源不合法的藏品”“博物馆应当建立藏品账目及档案。藏品属于文物的,应当区分文物等级,单独设置文物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重庆大学博物馆的这些争议展品被文物专家公开斥责为“假冒到荒唐的地步”。批评的主要指向是重庆大学,而非捐赠者。换句话说,捐赠者可以真假不辨,大学却不可以来者不拒。一所大学的管理者自己不懂文物很正常,但应该为学校博物馆延揽可信的专业人才,帮助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博物馆建设热潮,但许多新兴的博物馆也出现了不规范、不专业的问题,变成了“公开的私人储藏室”。大学博物馆不能加入这股“泥石流”。因为大学在公众心目中代表着知识权威,所以大学博物馆不能闹低级笑话,要么不办,要办就应该成为博物馆中的表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