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圳推全国首个稳租金商品房租赁项目,租金年涨跌幅不超5%

吴家明/证券时报网
2019-10-16 08:16
地产界 >
字号

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深圳的流动人口和年轻人口在这座城市里占据着远超其他城市的比例。与房价相比,房租是一个与生活成本更为直接相关的指标。

租金比比看

深圳推出全国首个稳租金商品房租赁试点项目——塘朗城广场西区C座高区248套带装修商务公寓。据介绍,塘朗城广场项目位于南山桃源街道留仙大道,其中建筑面积31至41平方米的一房180套,建筑面积58至61平方米的两房32套、建筑面积84至86平方米的三房36套。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租金,该项目的基准租金标准暂为每平方米每月110元,具体租金还会考虑楼层、朝向等因素来确定,物业管理费为每平方米每月4.5元。

申请稳租金商品房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据悉,只要在深圳市未买住宅、未租保障房,且在深圳市连续缴社会保险满12个月(不含当月)的群体可提出申请,准入条件不限深圳市户籍、不设收入线,满足不同层次人士的租赁需求。此外,稳租金商品房项目首次租期不少于12个月,不超过36个月。首次期满后,允许续租,续租租期不少于12个月,总租期(从首次租赁起始日计)最多可达60个月,租赁期限长期稳定。

南山区是深圳租金较高的区域之一,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深圳全市平均租金上升0.71%至每平方米每月71.8元。福田区的租金水平全市最高,为每平方米每月110.1元;南山租金紧随其后,达到每平方米每月105.2元。记者在南山塘朗和大学城片区调查发现,该片区的普通住宅小区数量并不多,附近的高档小区宝能城的90平方米单位月租高达12000元,而在不远的西丽地铁站附近,普通二手房小区的月租金多数在每平方米每月80元至100元之间。深圳房地产信息平台上的信息显示,稳租金商品房项目塘朗城广场31层的86平方米3房单位,月租金为7606元。

而在塘朗和大学城片区,记者还发现集悦城、万科泊寓、优家等众多长租公寓品牌“扎堆”,位于红花岭的集悦城长租公寓,25平方米左右的公寓月租金也在2300至2500元之间。

说起稳租金商品房,其定价机制不同于公共租赁住房或廉租房,其首次租金以周边同类型、同档次房屋的租赁市场价格为基准经市场评估后定价。租金涨幅受政府监督,年度租金涨跌幅参照首次租金定价原则确定,且涨跌幅范围不超过5%,并通过房地产信息平台稳租金商品房租赁系统予以公布。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首个稳租金商品房试点项目由深圳地铁集团与深业集团共同成立的公司——深圳市朗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经营。不过,深业集团位于香蜜湖片区的深业中城在近日却传出将“转租为售”的消息。

尽快规范房屋租赁市场

“今年这边的租金涨幅太大了。”租住在罗湖区笋岗片区的陈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在附近的小区租住了一套28平方米的单身公寓,去年普遍租金还在2600元,今年的叫价都达到了3000元。“周边的好几个城中村都在城市更新,低价的房源少了,租金自然就不停的涨。”

在深圳,从去年年中至今的平均租金呈现明显上涨、小幅回落,然后再平稳向上的走势,但个别片区的涨幅依旧明显。不过,深圳中原研究中心预计,9月深圳租赁市场需求下滑明显,成交也相应大幅下降。随着市场需求的下滑,整体市场租金预计有下滑预期。

此前,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了《关于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稳定住房租赁价格的意见》,《意见》指出合理确定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供应规模,力争到2022年新增建设筹集各类住房60万套,其中租赁住房不少于30万套;严禁中介机构、住房租赁企业通过自办金融或与其他机构合作,为租房违规加杠杆提供产品和服务等内容。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这个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的稳租金政策,在原有稳地价位、稳房价、稳预期的基础上,重新针对租金进行管控,体现了这个当前较好的租赁市场管控导向。

过去,房租快速上涨被推上风口浪尖之后,有市场人士认为这可能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向消费型经济,因高企的房租将迫使租房者压缩开支。不少市场人士希望能够在“以租为主、租售并举、先租后买”的大背景下,发挥特区立法权的优势,尽快规范房屋租赁市场,探索如何落实租购同权,并加强出租屋的管理。不过,整个住房租赁体系真正完善还需要时间,租金的变动仍由市场说了算。

(原标题:深圳首个“稳租金”商品房来了 租金年涨跌幅不超5%)

    责任编辑:计思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