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进博会举行临战综合演练,确保极端大客流时30分钟内可入馆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2019-10-15 13:22
来源:澎湃新闻
进博会在线 >
字号

大客流均衡快速入场演练10月15日早上在地铁2号线徐泾东站4号口举行。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如何让进博会的展客商和观众“少走路、不绕路、快抵快离”?进博场馆局部地区线路短路停电时,应急抢险保障处置是否到位?极端大客流时需要步行多长、耗时多久才能进馆?

10月15日,是第二届进博会倒计时20天,第二届进博会临战综合演练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此次综合演练获悉,通过采取多点布局交通服务设施点位、均衡进馆大客流、开放红线内轨交出入口、增辟车辆即停即走点位等措施,今年进博会入场高峰时段只需步行250米至550米,极端大客流也仅需步行850米、30分钟以内即可入馆,平峰时段10分钟内即可顺利入馆。

缩短参展人员的进、离场时间

本次临战综合演练是在进博会执行委员会架构下进行的第三次临战综合演练,以重大活动和城市服务保障重点任务为工作场景,按照全流程、全天候、全要素的要求,演练内容包括大客流均衡快速入场演练、离场大客流疏散演练、标志标识设置志愿者精准引导、“三停”应急处置、通信应急处置、医疗急救演练、气象环保实时数据监控演练等,旨在通过演练再次检查流程、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实现“四个检验”“六个确保”的目标。

“去年进博会期间为了安保工作需要,入馆人员需要先绕行到国家会展中心之外,再进入馆内,步行距离长、耗用时间长。”参加演练的市公安局驻国家会展中心前方安保指挥部民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今年以来,进博会交通保障组通过优化交通设施,采取多点布局交通服务设施点位的举措,均衡进馆大客流、开放红线内轨交出入口、增辟车辆即停即走点位等措施,实现“少走路、不绕路、快抵快离”的目标,着力提升展客商的体验度、感受度、满意度。

今天主要演练了开放红线内轨交出入口、能开尽开,将红线内地铁2号线徐泾东站4号、5号口作为展客商进场、离场主要出入口,4条常规人流引导线路及2条极端大客流引导线路,缩短参展人员的进、离场时间。

演练人员在地铁2号线徐泾东站4号口旁严阵以待。
“去年进博会,入场观众需要步行较长距离,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入馆,今年通过采取上述便民措施,入场高峰时段只需步行250米至550米,如果出现极端大客流,也仅需步行850米,30分钟以内即可入馆。而在平峰时段,10分钟内即可顺利入馆。”演练现场民警透露,今年进博会还将采取增辟车辆“即停即走”下客点的举措,方便展客商就近入馆。在国家会展中心红线内及外围道路增辟了5处车辆“即停即走”临时下客点,一般只需步行50米至300米即可到达验证、安检区域,最多15分钟即可进馆。

观众通过安检口进入展馆。
今天还进行了离场大客流疏散演练,主要演练均衡东西北三个方向离场客流,离场阶段出租车保障及地铁大客流疏散应急预案。检验出租车现场调度、公交短驳、71路延伸、地铁2号线、17号线等交通保障措施均衡客流是否高效、快速,控制区内交通保障与控制区外交通联动保障能力。

检验标识设置等保障措施

进博会场馆那么大,标志标识设置是否清晰准确也是影响体验度、感受度、满意度的一个关键环节。

进博会安保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可以同时监控到当天演练的各个场景。
展会保障组工作人员透露,今天演练的“标志标识设置志愿者精准引导”,主要检验国家会展中心场馆内标志标识设置、咨询台布局、志愿者场馆现场导引、咨询、翻译、智能机器人启动现场服务等保障措施,优化完善重点岗位安排,提升志愿者服务保障水平,确保服务工作有序、安全,检验现场标识体系的科学性、人工导览指引的准确性、翻译服务保障的专业性、功能点位设置的合理性。

此外,参与今天综合演练的餐饮保障组还演练了大客流情况下,进博会特色餐饮的供应保障能力,2500人论坛嘉宾热链模式供餐以及开展工作人员热链盒饭配送演练,检验特殊特色餐饮保障能力是否充足,论坛嘉宾午餐菜品及配送线路是否合适,日间热链盒饭馆内外配送线路、馆内卸货点设置是否合理。

医疗急救演练项目在国家会展中心场馆内演练有人员晕倒时的现场急救措施。
贸易便利化组演练科目演练了进博会展客商到达机场后,通过进博专用入关通道、快速通关、提取行李,检验机场迎宾接待、行李转运、海关检验检疫、通关速度便利及边检总站热情、周到的服务保障。

市容保障应急演练主要演练了场馆内就餐高峰时段道路保洁、大量干湿垃圾分类及转、外运,从而检验对大客流生活垃圾分类驳运实际操作能力和大客流状况下道路两侧废物箱满溢及道路保洁的垃圾快速处置能力。

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表示,本次主要演练场馆局部地区线路短路停电时的应急抢险保障处置,检验保障队伍和保障装备应急保障能力,推动措施更精细、精准,完善能源保障组3+3+1模式,推动能源保障措施更加精细、精准。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