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湖北港口乡行政手段禁塑:3万人5个月没有使用一次性餐具

牛泰/上游新闻
2019-10-14 15:50
绿政公署 >
字号

“用过的一次性餐具占全乡每日垃圾总量的四成,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占两成,后期处理时燃烧会产生毒气,填埋几百年不降解,对环境危害太大。”10月11日,湖北咸宁市崇阳县港口乡党委书记张朝晖对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说。

今年4月6日,该乡发出《关于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倡议书》后,工作人员采取入户宣传、扼住源头、日常巡查等措施,全面杜绝一次性餐具的出现。

该乡采取一系列行政手段促成了3万人习惯的改变。餐馆老板对有疑问的顾客说,消了毒的餐具,比一次性餐具要卫生;村民办酒席时,桌上摆的是厨师带来的餐具。习惯变了,环境也跟着变,道路边树枝上,再也见不到废弃的一次性餐具了。

湖北咸宁市崇阳县港口乡,自从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后,全乡街道干净整洁。本文图均为 上游新闻 图

港口乡禁一次性餐具取得了成效,还未开展禁塑料袋。张朝晖介绍,塑料袋充斥着生活各个方面。即便村民不再使用塑料袋,但各式各样的塑料包装袋还在,“有没有新材料可以替代塑料?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关键。”

清华大学教授、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对上游新闻记者介绍,聚羟基脂肪酸酯有像塑料一样优异的聚合物性质,容易被降解。生产基地已投产,但大规模的生产受限于价格,“两毛钱的塑料袋,这种新型材料要卖一元钱。”

推行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后,港口乡超市、商铺、早餐店上交的一次性餐具。

乡里废弃的一次性餐具占垃圾总量四成

拥有13个行政村3万多人的港口乡,境内大小河流众多。2017年4月,港口乡落实河库长制工作,清理河道垃圾成了日常工作。

10月11日,港口乡党委书记张朝晖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清理上来的垃圾,几乎全是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退水后,塑料垃圾更多。受此影响,他找到了乡环卫所负责人,得到了一组数据:一次性餐具占每日垃圾总量的四成、塑料袋占了两成。

基于此,张朝晖动了在全乡范围内禁塑的想法。今年4月,咸宁市启动“五线五治”工作,其中一项为:村庄沿线,治脏、治乱、治差、治污、治本。

“我们乡大部分垃圾是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塑料袋的替代品难找,一次性餐具不一样,可以禁下来。”港口乡乡长汤明春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今年4月初,落实“五线五治”工作时,张朝晖在乡党委会上说出了上述话语,党委班子全部赞成。旋即,乡里出台了《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集中攻坚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上游新闻记者梳理该方案发现,围绕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这个目标,该乡成立了专项行动小组,乡、村两级干部全员上阵。整治内容分为集中整治一批、建立检查台账、建立长效机制。《方案》强调:“对拒绝配合执法行动的,依据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张朝晖介绍,该乡超市内售卖的一次性餐具,有很多是三无产品,经不起查。

港口乡党委书记张朝晖

落实不力者将被问责,已有村干部检讨

《方案》出台后,乡干部们忙着抓落实。

“一些一次性餐具的材料有问题,里面含有有害物质,有害物质遇高温会挥发,你就吃到嘴里去了。”小东港村村支书汪正介绍,4月底,他在村民广场上召开了“湾子夜话”,会上着重讲了一次性餐具的危害。此外,他还发了很多份倡议书。

在汪正召开“湾子夜话”的同时,全乡13所学校也召开班会讲解禁塑,学生还将倡议书带回家,让家长签字、提意见。

除广泛宣传外,该乡在扼住源头方面也想了很多办法。

乡民婚丧嫁娶办酒席时会请流动厨师。该乡共有20多名流动厨师,刘义军是其中一位。他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4月30日,流动厨师被叫到了乡政府开会,并宣布以后酒席用的碗筷由他们提供。乡政府给予了流动厨师每人1000元补助款购买碗筷。酒席吃完后,碗筷由流动厨师负责清洗,“以前都是办酒席的村民自行购买一次性碗筷。现在清洗碗筷加大了工作量,人工成本也高了。禁塑之前我们每桌收加工费50元左右。禁塑之后每桌涨了10元钱。”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早餐店也拿到了200元的补助。

村民金敏慧介绍,以10桌酒席为例,她要比平常多支付100元。但购买塑料碗筷也需要50元左右,“差价不多,能接受。”

沈女士开的家福批发超市,是乡里的大超市。沈女士称,逢年过节,一次性餐具的销量最好。即便如此,利润也在70元左右,“不太在乎这个利润,市场监管所来我店里宣传禁塑时,我就答应了。没卖完的,全都退货了。”

10月11日上午10时,港口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微信群活跃了起来,专班工作人员正在超市、餐馆检查“禁一次性餐具”工作。

张朝晖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针对落实不力的行为,乡纪委会视情节采取约谈、处理等措施。目前,已有干部作过检讨,暂无被约谈和被处理的。

“5月中旬,一户村民办酒席,桌上铺了一层透明的塑料布,我认为这不要紧,结果在大会上念了检讨,禁塑工作马虎不得。”一位村干部说。

港口乡居民请客用上了不锈钢餐具

每年近亿吨一次性塑料制品成垃圾

5个多月下来,港口乡已无人再使用一次性餐具,这超过了张朝晖的预期。

“以为会遇到阻扰,没想到这么顺利。”张朝晖总结出了三个原因:通过行政手段禁塑、村民意识到对自身和环境的危害、一次性餐具本就是碗筷的辅助品。

张朝晖下一步想在全乡推广禁止使用塑料袋,但有个问题在困扰着他。张朝晖说,塑料袋与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来看不可替代。举个例子,可以带着布袋去超市购物,但还是要把菜放进一次性塑料袋中去称重。退一步讲,即便不用塑料袋了,可太多商品用了塑料包装。

“乡镇地域小,人际关系密切,禁一次性餐具容易。限塑这么多年,效果不是很明显,关键还是没有替代品。”张朝晖介绍。

塑料暂不可替代,白色污染随之而来。

10月12日,清华大学教授、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港口乡用行政手段推行禁塑工作,对减少“白色污染”的危害有积极意义,“可放眼全球,这个意义有点杯水车薪。”

陈国强介绍,1907年,美国科学家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注册了专利“Bakelite”,这标志着塑料时代的开启。从此之后,塑料以其良好的材料性能迅速普及。在过去的50年里,全球留下了高达70亿吨的塑料垃圾,被称之为“白色污染”。

陈国强称,目前全球每年一次性塑料制品就达1.2亿吨,回收利用的超10%,12%被焚烧,剩下的近亿吨塑料制品全留在了土壤、空气和海洋中,成为垃圾。

陈国强介绍,塑料最大的危害在于,它是高分子聚合物很难降解,“每年800多万吨的塑料垃圾冲进海洋中,形成了相当于法国那么大的“塑料垃圾群岛共和国”。更可怕的是,塑料垃圾产生的微粒,通过海产品进入人体,给健康带来巨大伤害。”

港口乡街上随处可见的倡议书

替代塑料新材料全面铺开受制于价格

禁塑,遏制白色污染已成了全球的共识。

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10月24日,欧盟会议批准,从2021年起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018年3月,海南省发布禁塑令:分行业分类别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举行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指出,积极应对塑料污染,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找到塑料的替代品成了突破口。陈国强在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成就,这是一种可降解的“生物聚酯”材料,“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

陈国强对上游新闻记者介绍,聚羟基脂肪酸酯有着和塑料类似的结构,因此有着和塑料一样的物化性质。早在2017年,这项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生产基地已经投产,可以生产低成本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如果普及开了,完全可以替代塑料,那就能遏制住白色污染。”

“全面普及还是受限于价格,超市里2毛钱的那种塑料袋,用聚羟基脂肪酸酯要1元钱。塑料价格低,但没有计入环境成本,全部由社会承担了。”陈国强说。

(原题为:《湖北港口乡行政手段禁塑:3万人5个月没有使用一次性餐具》)

    责任编辑:李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