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既要吃猪肉,又要猪过得好?这并不矛盾
“在运动场上,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猪只的悠闲自在或活泼的神态,这些猪只即使在陌生人面前也不会感到害怕而是主动接近,这与一辈子见不到自然阳光的许多舍饲猪表现出的无神眼光与惊恐怕人是完全不同的。 ”
延庆山脚下的养猪场
2001年冬,湖北。许多养猪场遇到了断奶仔猪腹泻导致大量死亡的问题,当时的普遍做法是使用抗生素治疗,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彼时刚刚从中农大的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内退、转职为养猪咨询服务的万熙卿老师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听到一位学者介绍美国著名兽医专家汉克博士的新理念: “最好的治疗是把生猪放在适温、干燥、干净的环境下饲养。 ”
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彻底颠覆了万熙卿的养猪观念。
跟人一样,动物的健康也不应该靠吃药维持。举例而言,猪趴着时腹部贴地,如果地坪是潮冷的环境势必会受凉,极易引起腹泻等症状,此时只需要在地面铺一层垫草使之干燥,其效果就比大量地在饲料饮水中加药要好得多,另一方面,抗药的减少使用也进一步保障了食品安全。
2001年秋,万熙卿和他的合作伙伴一起研制出断奶仔猪地坪式水暖保温配套技术(该项技术一年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武汉市重大技术成果),该项技术推广后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养猪人的断奶仔猪腹泻问题,为众多生猪带来了福音。
在亲身体会到福利养殖的效果后,万熙卿成为坚定的动物福利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广者。2008年3月,在北京延庆区东部山区,他租了169亩荒地,开设了自己的清泉湾养猪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福利养殖。
猪猪福利知多少
科学家曾以猫、狗、猪三类动物为观察对象做过实验,发现猪的窝总是相对干净的,他们会三角定位,区分休息区、饮食区、排泄区,猫狗就比不上。
“动物也是有喜怒哀乐和感知力的!”万熙卿介绍道:在观察猪的福利是否得到满足时,可以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居养环境等进行评价。
你很容易从猪的行为观察出猪的喜好。安徽农业大学著名的地方猪研究专家张伟力教授曾经做过一项十分有趣的实验:
“在野外放牧条件下,有三间庇护房舍,供猪只避雨和休息之用。这三间房舍内地坪设计各异,分别为铺垫草、铺垫沙土和水泥地坪。 下雨时观察到,有垫草的那间房舍最先被抢占,占满后其他的猪只会选择另一间铺有沙土的,又占满后余下的猪只没有选择了,只好进入水泥地坪那间房,甚至有个别猪只宁愿淋着雨也不大情愿进去躲避。 ……一目了然,就地坪而言,有垫草是猪只的最爱。垫草尤其是稻草对母猪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有干爽的腹部舒适感,更好地保护蹄部健康,还可以满足其天生的啃咬等探究行为。”
猪的肢体语言也传递了许多信号。一个非常直观的细节是:当尾巴向上蜷曲,表明猪很快乐和满足;尾巴自然垂下,表示沉闷、无聊;如果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则说明猪非常不安甚至恐惧。
遗憾的是,在许多集约化舍饲猪场的环境下,猪只表达自然天性的行为极大地被限制,苦闷及刻板行为可想而知,而这些能够用来解读猪的语言的特征也经常被人为地去除——猪有探究周围事物的天性,而高度机械化的猪舍环境限制了猪的行为,让猪感觉无聊,自然会被“动”的尾巴吸引注意力,因而在小猪出生之后,通常会进行剪牙与断尾,养猪人希望以此措施防止小猪咬伤母猪乳头及相互间的尾巴。
然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猪被剪掉的八颗焦牙和尾巴有着无可替代的生理功能 (焦牙帮助初生仔猪固定母猪乳头,便于吸吮初乳) ,剪掉不仅会使得功能消失,而且会造成猪的损伤和感染,从而引起猪的心理创伤及健康问题。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如欧盟国家),给仔猪断尾、剪牙是被禁止的行为。只要用其他的东西吸引猪的探究行为,让他们的天性得到表达——比方说建造较宽松的栏舍、营造舒适的环境,提供稻草、树棍子、玩具——自然能够减少猪的无聊,降低咬尾巴的频率。万熙卿的农场11年来出栏了约11.5万头猪,不剪牙不断尾,几乎没有发生母猪乳头被咬伤的现象,咬尾现象也只有零星发生。
万老师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个别栏圈发生的咬尾现象通常是这个栏圈里比较弱小的猪所为。他推测也许是平时弱小的猪在吃料饮水或玩耍时遭到同群强壮个体的欺负,于是产生报复行为,不断摇动的尾巴就成了发泄的对象。猪有从众行为,如果不及时处理,发生咬尾后会很快导致互咬。发现此况后只要迅速把那只“闹事”的弱小猪请出单独隔离饲养即可恢复平静。
广遭诟病的操作还有母猪的限位栏,小猪的阉割、剪耳等操作。由于投入低且易于管理,中国绝大多数的集约化养殖场都在使用母猪限位栏。然而在限位栏中,母猪无法自由站卧、无法转身,无法自由移动——想象一下,换作是一个人终其一生被禁锢在地下室中,三餐按时提供,这是什么样的体验?
免受饥渴的生理福利:
引入智能设备精准饲养和电子耳标,及时知悉母猪的个体状态(品种、年龄、历史生产记录、孕期时段等信息),通过智能饲喂系统实现精准投放饲料,保持合适膘情,改善妊娠母猪的福利待遇(同时降低饲养员劳动强度)。
表达天性的行为福利:
低密度的宽松饲养 & 提供运动场:采用小群饲养的方法,打破妊娠母猪的限位牢笼。舍内每只母猪平均4.2平米,育肥猪2.5平米——密度比常规猪场减少了约一倍;室外设有一般猪场没有的运动场,给猪提供阳光、自然的空气,每头妊娠母猪占地4.5平方米左右,每头育肥猪占地4.0平方米左右。
为母猪提供垫草,并为临产母猪提供少量稻草供其咀嚼以适当照顾其筑巢天性;为生长育肥猪提供发酵床,满足猪只的翻拱寻觅习性。
享受舒适居住休息的环境福利:
为仔猪提供自动循环供暖的水暖温床式地坪,使得仔猪生活区尤其是休息区保持干燥和适温。
设计宽体位产床并成功应用:在自由产仔系统没有被广泛应用之前,为防止仔猪被压伤挤亡,目前采用限位产床用于母猪哺乳期是不得已的选择。清泉湾通过创新设计,使得侧平卧时的宽度达到0.9米(一般是0.6米)。
研究并应用饮水节水装置,减少漏水和地坪潮湿现象,在节水40%以上、减少污水排放的同时也营造干燥、舒适的环境,减少猪只患病风险,且低头饮水更加符合猪只的自然饮水习惯。
自动的通风装置以减少舍内氨气(控制在15ppm以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灭苍蝇老鼠。
免受伤痛及疾病困扰的卫生福利:
两点饲养,间隔三千米,将断奶后的仔猪和母猪分开饲养,大大减少了仔猪被母源垂直感染疾病的风险。
为母猪和育肥后期猪只提供青饲料(苜蓿草、南瓜等),满足猪只的天然食性,减少便秘症状。
设置隔离栏,方便为需要的猪只提供观察与治疗。
免受恐惧压力的心理福利:
在母猪上产床前给予温水洗澡洗蹄(15分钟时间),这样可以缓解母猪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应激反应,降低仔猪因母猪体表携带的病原菌而致病的几率。
时有放音乐,因为猪的听觉很敏感。
改良前的母猪限位产床 / 万熙卿供图
改良后的宽体位产床 / 万熙卿供图
保育小猪垫草栏圈 / 万熙卿供图
育肥猪发酵床一角 / 万熙卿供图
不难看出,清泉湾所采用的福利措施非常以猪为本,从细节处入手改善猪的待遇。在许多情况下,提高动物福利实际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经验来看,照顾动物的感觉是有利于生产的。增加的成本投入以猪群的健康度、饲料利用率及生长速度的提升来回报。”
一个猪场的生产成绩主要由三个重要的指标来衡量,即母猪的年生产力、饲料利用率(反过来即为料重比)及增重速度。在这几项指标上,清泉湾猪场都取得了超过一般猪场的成绩:国内猪场的母猪年生产力平均水平在18头左右,清泉湾达到22.8头;饲料利用率和增重速度也比一般猪场提高10%左右。他透露道,尽管在设施和人力上多投入了近25%的成本,但猪群的持续健康和较高的生产效率反而使其投资回报率比一般猪场提高20%以上。
然而,动物福利的核心不全然是功利地为生产效益服务,其关键在于:把动物作为有感知力、有血有肉、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生命来看待,爱猪才能够懂猪。
除了养殖过程中的福利关照之外,来自昆士兰大学、在中国有多项动物福利认知研究的Clive Phillips教授认为运输和屠宰过程中的福利待遇至关重要。
对于运输而言,提高动物福利的首要关键在于改善过度拥挤的运输条件,其次是减少粪尿对下层动物的干扰,并以更温和的方式驱赶猪只上下车,在驾驶过程中保持平稳,使猪不至于太过惊恐。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定点屠宰的要求之一是就近屠宰,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长途运输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一般运输时间低于8小时)。运输至目的地之后,会有12-24小时的休息时间。这段时间内通常提供饮水,不提供饲料。
目前国内猪屠宰前致晕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电击致晕和二氧化碳致晕。后者一般更适用于大规模的屠宰,且由于操作不熟练而增加猪只痛苦的风险较低。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尽可能减少动物的不安和恐惧感。
展望中国猪市的未来
万熙卿估计,非洲猪瘟之前,中国有80%以上的猪肉产量来自小规模猪场(年出栏10000头以下)及农户散养。
农户散养具有自由的优势,却在猪圈的设计、排泄物处理(环境压力)上水平良莠不齐,且由于环境比较暴露,疫病防控上也存在劣势;相对地,尽管集约化的舍饲养殖在自由方面比不上农户散养,但技术的正确应用、顺应动物天性的环境设计和操作改良都是能够提升动物福利的方法。
万熙卿认为,如果能够结合舍饲和散养的优点,小型农户养殖的动物福利空间余地是最大的。然而,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和环保方面的压力,散户会逐渐减少,家庭农场和规模化猪场会逐渐增多。
猪养殖场的常见模式,一般而言,规模越大的猪场密度也越高,采用舍饲方式。图片制作:Z
他判断,中国养猪业的未来走势可能会是三大阵营分天下。
第一阵营是大型一体化全产业链运作的集团化公司,包括许多上市公司,预计每个集团年出栏量为50万至5000万头,会提供全国猪肉市场约60%的猪肉产量。第一梯队主要会采用集约化舍饲(含楼层饲养),能够基本实现自动化 、智能化管理,实现舍内温湿度及空气调控,对猪(主要是种猪)可以实现个性化监控,比如通过电子耳标获取猪的动态信息,当猪发生异常时可以很快发现而得到及时处理,等等。 然而,这种集约式的大型舍饲对空间的要求比较紧凑,母猪限位栏使用普遍,猪的生活空间相对较小,普遍为水泥地坪,而且很难提供舍外的环境(如运动场)来满足猪只对阳光、运动的需求,因此动物福利水平相对来说会比较低。
第二阵营是大型规模的专业养殖公司。这类公司年产大约在1万至50万头,可能会为猪肉市场提供约20%的份额。和第一阵营一样,这些专业养殖公司也大都会采用集约化、自动化舍饲方式,其他方面与第一阵营接近。
第三阵营,是中小规模猪场、家庭农场和农户。年产出1万头以下,由于从业者基数大,也可能会提供约20%的猪肉市场份额。这个阵营一般会将舍饲和运动场相结合(如大多数地方猪养殖场),实现相对宽松饲养,比较容易实现农牧结合。在这种宽松饲养的模式下,动物福利措施会比较容易实施。
你可能想不到,不同品种的猪往往福利水平也不尽相同。
曾经有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的专家说:“世界上福利最好的猪在中国。”这说的不是别的,正是中国本土的猪种:地方黑猪。
地方猪的福利水平之所以高,是因为他们生长速度慢,不适应集约化养殖,采取的传统饲养方式可以基本满足地方猪的天然习性,如提供青饲料及垫草、设置运动场甚至有限放牧,基础母猪规模一般在200-1000头之间。
地方猪尽管有着生长速度慢的“劣势”,却有着许多优势:
抗病力比较强,不易染病。在非洲猪瘟常态下,安徽省许多地方猪(如定远猪)农场至今安然无恙。
耐粗饲,对主粮副产品(如糠麸)及青绿饲料(包括杂草)均有较高的消化利用率。
肉质鲜美可口。每种地方猪均有其特殊的口感风味,这主要得益于其肌内脂肪含量比外来白猪普遍要高出一倍以上。
优良的猪种源基因库。一个地方品种就是一座优良的猪种基因库,地方猪经过几千年的生存斗争进而适应当地环境而逐渐形成了稳定基因,十分宝贵。如果一个品种消失了,这个品种特有的基因也随之永久消失。
遗憾的是,地方猪种的数量在市场上占比不足5%。
迫于市场的需求,一些专家正在研究通过杂交改良地方猪种,从而提高其生长速度。万熙卿认为这样对其特有的肉质风味会有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杂交猪种如果保持饲养环境及管理方式不变,则猪的福利待遇也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实施大规模集约化饲养,则猪的自由度会降低,福利水平也随之下降。
受非瘟影响,许多地区生猪产能下降(政府公布的信息显示总体下降幅度达35%左右)。为了保障市场猪肉供应,政府鼓励农户养猪及规模猪场增加产能。与此同时,纠正一些地区之前因环保问题超出法律法规的禁养限养行为,让适合养猪的区域复产及扩大产能,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与融资支持。
政策的变动意味着什么?值得期待。万熙卿认为,经过这次非洲猪瘟之后,地方猪种因其抗病性和口感会更受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利于生猪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
我们离更全面的动物福利还有多久?
中国的猪肉数量接近全世界的一半,因为动物福利法的缺失,我们有最好的猪福利(地方猪),也有最缺乏监管的动物福利。
得益于动物保护组织的不断努力——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起草了一个标准,对农场动物福利进行量化指标的评比,每年与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合作评选出福利养殖企业——中国的农场动物福利并非止步不前,养殖企业和农户渐渐看到,福利养殖不但能够帮助提高生产效益,且对于动物福利、食品安全、减缓环境压力都有好处,而这些好处会逐渐被市场所认可。
我们离更全面的动物福利还有多久?如同万熙卿老师所说,农场动物福利水平的不断改善需要养殖人的良心驱动,把农场动物真正当作有血有肉、有感知力、有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生命去善待。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假如对肉类的需求居高不下,那么以牺牲猪群自由为代价的集约化养殖势必会是主流。
在过度摄取肉类已成为健康隐患由头之一的今天,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即便做不到“不吃”,也可以“少吃”,以及更加负责任地吃——选择更有良心的、高福利的肉类产品,为一个更好的世界投票。
*特别感谢万熙卿老师在文章撰写过程中提出的修改意见。 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万老师所著的《中国福利养猪》一书及《改善生猪福利待遇能增加猪场收益吗?》一文。
*封面图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中国的高动物福利产品,
欢迎关注公众号「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ICCAW」
作者 | Z
相信对动物和自然的关怀是人文精神的延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