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大官网刊文追忆丁石孙任北大校长前后往事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2019-10-13 12:53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丁石孙

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第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原会长,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丁石孙同志,因病于2019年10月12日14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丁石孙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北京大学官网12日当晚就发布了一篇由北京大学教授袁明撰文的文章《精神的召唤——记与丁石孙先生35年的交往》,文章披露了不少20世纪80年代丁石孙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前后的细节内容。

袁明教授在文章中记录,丁石孙在担任北大校长前夕曾表示说:美学、社会学、心理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北京大学有责任把这些重要学科恢复起来并努力建设好。

丁石孙于1984年至1989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北大官网披露,2019年10月13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等专程赴原校长丁石孙家,看望慰问其亲属,并表示深切哀悼。党办校办、党委统战部、数学科学学院,民盟北大委员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一同前往。

袁明教授文章全文如下:

1983年夏天,我从加州伯克利大学到哈佛大学查中美关系史档案资料,期间曾去汤一介、乐黛云先生的临时住所做客。当时有5至6位中国访问学者在座。席间,一位满头银发的北大教授侃侃而谈文科需调整改革之处,一问才知这位教授是北大数学系系主任丁石孙。我当时心直口快地说:“丁先生,回国以后,我们选您做主管文科的副校长!”那天乐先生好客留饭,吃完聊足,天色已晚。我本计划乘地铁回波士顿市内临时住处,大家都说不安全。丁先生讲:“你就到我那个公寓住一晚吧,那里还有你的同行,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的张也白老师。”果然,我见到张老师以及另外两位合租房子的老师以后,大家又聊了不少有关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外交政策的话题。丁先生则微笑地倾听着,适时加一句:“我妹妹也是做国际问题研究的。”那天丁先生把他自己的房间让给我,他住客厅。第二天一早,张也白老师告诉我:“丁老师上街给你买蛋糕去了,他平时自己吃早点都没有这么讲究。”

转眼到了10月份,我回到加州伯克利大学将近两个多月以后,突然接到北大校方的信,说学校领导研究,要我陪同北大代理党委书记项子明先生访问美国,学校不再另外派陪同翻译,决定由我来担任这个任务。20世纪80年代初,北大虽是名校,但是经费也十分紧张,能节省就尽量省。我十分理解,一口答应。在去东部的路上,项先生告诉我,此次去波士顿,主要是见丁石孙教授。我告诉项先生夏天时的故事,孰料他哈哈大笑说:“你这个人,人家都要当北大校长了,我这次来,就是约他和我一起回去,好好办北大的!”到达波士顿时,丁先生一个人到机场接我们,看得出来,他们并不熟识。那天项先生和丁先生长谈到深夜。具体内容我不得而知。在2006年出版的丁石孙《自述年谱》中,关于这次访问有下面这一段话:“到机场我才知道,来的人是项子明,他当时是代理党委书记,还有袁明,当他的翻译。袁明当翻译估计是学校临时抓的。项子明来那天,哈佛专门挂了中国的旗子,以示重视。项子明‘文革’前是北京市委的秘书长,是彭真的很得力的干将。我到机场接了他们送到faculty club, 这时他就告诉我,要我回去当校长。那天晚上,他从十点多钟跟我聊到两点,他说我当校长,他当党委书记,我们两个合作,他谈了他的很多想法。”

1983年12月初,丁先生应当时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陈省身先生邀请,在回国途中到伯克利大学访学一个月。当时他要出任北大校长的消息还没有太传开,他十分低调。李克政安排他住在Durant Ave. 一个小套间公寓。他除了到数学研究所做一场报告之外,平时就和我们这些在伯克利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谈谈天,基本就是微笑倾听,偶然插一两句话。其中唯一一次外出是去加州圣芭芭拉分校,是应旅美数学家樊㼄的邀请,樊先生准备把毕生藏书捐给北大数学系,丁先生很重视这件事,要亲自去面谢。我正好要去圣芭芭拉分校拜访历史学家徐中约先生,于是就和丁先生同行。丁先生在《自述年谱》中这样写道“我跟袁明相约,坐火车去了一趟圣芭芭拉,我去看看樊㼄,袁明是去看一位历史学家。从伯克利到圣芭芭拉坐火车也就是四五个小时,坐这么一次火车,我就发现美国的火车衰败了,也不大准时,主要是给一些年纪大的人坐。”来回路上,丁先生谈了不少关于学科的想法。他说美学、社会学、心理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北京大学有责任把这些重要学科恢复起来并努力建设好。丁先生在伯克利还结识了陈鼓应先生,我陪陈先生到Durant Ave. 丁先生的临时公寓拜访,陈先生谈兴很高。丁先生后来也对此记录道:“在伯克利我还认识了陈鼓应,那时他表示,他发现我跟北大的这些教师关系都非常好,台湾大学校长一般高高在上,很少和普通教员熟悉,他很羡慕我们的关系,表示以后要到北大来。我当校长以后他果然经常来北大访问。”

丁先生于1983年12月底伯克利回国,我是1985年3月从伯克利回到北京的,期间我曾多次收到他的来信,主要就是介绍学校情况并要我回去“一起好好办北大。”这些信我一直珍藏着。其实,我当时就是北大法律系一名普通的年轻讲师,而北大校长工作的繁忙则绝非常人可以想象。在1984年4月托化学系谢有畅先生带到伯克利的信中,丁校长说到上任后的种种艰难,说谢先生会当面把这些困难告诉我,但是也强调,学校班子成员主要都是“老百姓出身”,了解北大的情况,可以在一起合作共事。在1985年1月12日的信中,丁先生这样写道:“成立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报告已经送到我这里,下周即可批准。这个研究所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是要逐步聚集力量,开展研究工作,一方面是打开国内外渠道,等你回来后再认真商量。我是横下一条心,把中青年骨干拔上来,让他们来打开北大5—10年的局面。学校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外部条件顺利,我估计也得化2—3年才能渡过最困难的阶段。看来,我的身体与精神系统还能够坚持下去。我希望把北大的工作理顺之后,尽快为自己创造一个下台的条件,让我重新当个普通的教员,我是非常喜欢教书的。”

凡事认真做了,一定会有沉淀,而后来的历史会展示这些沉淀。那些敷衍的、应景的做法,沉淀不下来。丁先生在校长任内,做的事情,扎扎实实。记得1986年我在北大组织“中美关系史学术研讨会1945—1955”,周围众说纷纭,难度很大。丁先生有一次给我打电话说,要我做一下准备,跟他去外交部汇报一下情况。北大校长出面,外交部领导也很重视,朱启桢副部长和我们谈了半小时。北大当时邀请的是中国和美国的一批中青年学者,直至今天,这一批学者仍然在中美关系研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90年代初,国际政治系一批年轻教员组织了一个读书会,那时丁先生已经回到数学系当一名普通的教员了。因为他在年轻人中威望非常高,他们希望听听他的想法。我就去请,他一口答应,专门到二院给年轻人讲了一下“数学史”。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大家穿着厚厚的羽绒衣,听得兴致盎然。我不仅想,一位在北大的讲台上有着如此好口碑的好老师,就是眼前这样的长者。他传播的,是知识,更是精神。精神的召唤力,是持久的,真正入人心的。当时参加“读书会”的年轻人,现在都已经人到中年,他们都在心中珍藏着这一份记忆,也保留着当时的照片。他们会把这种精神的召唤,传递给更加年轻的一代。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