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辽博“又见大唐”策展人:让书画名迹器物自己“说话”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2019-10-09 18:02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由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委宣传部合办的辽宁博物馆“又见大唐”书画文物特展因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以传世书画呈现唐代的绚丽而备受关注。

从被认为是最接近王羲之书风与真迹的《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 卷(万岁通天帖)》、《唐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到见证大唐贵族生活情趣、写尽“曲眉丰肌,艳丽多姿”唐代仕女的《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传为阎立本《孝经图卷》等经典传世书画,辽博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开阔而绚丽的大唐气象。在前天接受“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专访时,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刘传铭首次详细介绍了展览策划的缘起、定位、难点等话题。

刘传铭对澎湃新闻表示,这个大展原来想起的名称是“缤纷大唐”,后来改成了“又见大唐”,“因为有代入感,就是希望今天的人通过这个展览梦回大唐,用唐朝的绘画、书法、器物,让它们自己说话,让观众与大唐有一个直面的对话。”

“又见大唐”特展展期自2019年10月7日至2020年1月5日,由“盛世画卷”和“浩荡书风”两大部分组成,共八个单元,分别以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与唐代有关的珍贵的绘画和书法展品为主线,辅以唐代金器、三彩器、木器、雕塑等多种品类文物,全面展现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民族融合及丝绸之路带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体现出大唐盛世的繁荣昌盛。展品共计100件,其中56件为辽宁省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藏品,44件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以及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考古研究院、旅顺博物馆、朝阳博物馆的鼎力支持。展出地点为辽宁省博物馆三楼21号和22号展厅,展厅面积2502平方米。

展览现场

策展人刘传铭在辽博

对话|刘传铭

澎湃新闻:能否谈一谈“又见大唐”展览策划的缘起,为什么要在辽博策划这样一个展览,最初的定位是什么?

刘传铭:中国有句古话叫“天时地利人和”。对于此次展览,这个天时是一个时代的时间节点,这个时间节点是两个,1400年前大唐王朝(公元618-公元907),截至去年,时间正好1400年。去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所以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里,人民自然会想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那个最强盛的时代,所以汉唐雄风,大唐王朝是一个中国人心中抹不掉的记忆,要梦回大唐,要寻找我们复兴的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那个辉煌,这个我认为是天时。

所谓地利,就是刚才你问的为什么这个展览要在辽博。首先辽博是共和国的第一个国立博物馆。第二,辽博的馆藏是以中国古代书画作为她的优势,她的典藏,按照我们国家的博物馆分类,中国的博物馆里面有八大博物馆,包括故宫、陕历博、辽博、上博这些馆藏品的品质、数量在国内都是非常杰出的。那么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辽博也是名列前茅,与故宫、上海博物馆齐名。

辽宁省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展出现场

澎湃新闻:辽博的唐代传世名迹由于历史原因确实非常让人向往。

刘传铭:历史上,东北三省比关内解放要早一年多,将近两年,这一时期东北是一个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四十年,依托港澳的地理优势,东南沿海经济,尤其是整个长三角、珠三角发展迅速,在这个大背景下相对来说辽宁就滞后了。但是辽宁的底子厚,现在辽宁的上上下下,省委书记、省长,分管的常委部长等相关领导意识到东北的振兴又到了一个新时代的节点上,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辽宁的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辽宁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丰厚底蕴的再利用、再认识、再研究。所以此次“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他们都是非常支持的。这就是所谓的人和。

所以作为一个策展人,选择辽宁省博物馆是基于以上的考虑。同时,这个展览的定位是文物为载体为骨干;文化解读为延伸为传播;艺术审美为愉悦为服务;学术研究为延续为深化。

澎湃新闻:我听说,这个展览是从今年3月份才正式开始策划,然后到现在展出差不多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

刘传铭:其实真正干活儿的不到三个月,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前期的酝酿过程,涉及体制上方方面面的领导对你的策展思路的认知、理解、认同和支持。所以我要感谢这个时代和所有参与这个工作的人,这就使这个展览变成一个集体的智慧,变成了国家意志的一部分。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此次展览策划的难点在哪?

刘传铭: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因为人们有一个习惯思维,行业有行业的定向思维。文博界由于它的特殊性,它相对来说是一个学术性比较严肃的高地,但同时,它又是相对保守的。那么我们当代的人文环境是什么样?我今天在论坛上也讲了,一方面是过度的娱乐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采取消费性的态度,为我所用。对此,尽管我个人不赞同,但是由于消费人群的全民化的倾向,一定程度的娱乐化,一定程度的降低门槛,我觉得也可以的。但是作为博物馆,其学术底线,包括历史感的叙述,文化的严肃性,我们要守得住。

第二个方面,现在我们都在强调对传统优秀文化重视,但同时,我们对经典的解读还远远不够。所以这个展览既要避免那种穿越式的、戏说式的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又要保持时代感。因为毕竟我们这个展览是为当代人做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一个新的历史人文环境里做的。首先是做给辽宁,做给沈阳市市民看的,其次才是做给中国人看,做给世界人看,所以我们要找到展览与观众沟通的这个桥梁。所以从一开始做这个策划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保持心中有观众,心中有民众,心中有大众的初心。如此一来,对于原来思维定式的博物馆文博事业单位来说,是个挑战。

展出现场,唐彩绘陶载丝囊骆驼,唐三彩胡人牵驼佣

澎湃新闻:我今天在观展的时候注意到,展厅里面有几件来自故宫、上博书画的摹本和复制品,故宫博物院的《步辇图》、《五牛图》,上海博物馆的《高逸图》,都不是原迹,这还是有些遗憾的,当时有没有想过向他们借展原迹?

刘传铭:故宫与上博也有一些原件过来,但是因为我们国家出于文物保护的政策,有一个典藏文物高级别文物的休眠制度,就像我们的土地每年都耕种,这个土地的肥料无形之中就受到损失。所以我们种了几年之后这个土地要休耕,文物也是这样,这是对文物保护很有利的措施。这些名迹有的在展出中,有的属于休眠期,所以没有办法,还有时间的原因,以及各种原因。

澎湃新闻:与唐代名家相关的传世名画中其实还有一些,比如在美国波士顿还有一幅工笔重彩设色的《捣练图》。

刘传铭:《捣练图》是在美国。原来策展方案里还是有欧美博物馆的东西的,我今年3月份跟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博物馆都联系了,他们说今年不行,明年3月份是可以的。但因为我们要赶在七十周年呈现出来,咱们等不起,所以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最后就放弃了。

澎湃新闻:您刚才提到时间问题,我也想问您一个时间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展览要定在10月7号?如果说定在9月30号或者9月下旬,或者10月前几天,可能不少观众会有更充足的时间来看这个展览。

刘传铭:这个时间问题看上去是个技术性问题,但是也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量。第一,因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诞辰,从广义讲我们今年所做的事都是七十周年大庆的一部分,在心理上,国庆盛典、国庆大阅兵是所有人期盼。前几天10月1号,我们也看了天安门广场,如此宏大的阅兵式,如此让人难以忘怀的七十周年大庆活动。所以在做这个展览的时候,中央相关部门的领导,包括国家文物局、辽宁省委领导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时间就自然往后移动了。在第一次方案里,我们也有过9月28号,但考虑到那个时候一些具体操作的工作尚未完成,所以就延续到10月7号,这里面你要说偶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也有必然性。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作为策展者,你们在展陈上做了哪些努力?

刘传铭:前面也说到了它的背景、相关材料。我对所有的入展作品,我自己心目中有标准,和辽宁博物馆的同志也反复交流过,因为具体细致的展陈工作是辽宁博物馆来完成的。我举一个例子吧,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第一部分是唐画与画唐,基本上以红色为主的暖色调。第二个是以青为主的冷色调,中国绘画我们叫丹青。如果我们非要找一个源头的话,从唐代绘画的视觉形象上来讲我们的色彩是有根据的。丹和青的冷暖对比,可以让人们联想到这是一个唐朝的文化,唐朝的基调。

那么提到唐朝的基调,大家很可能会想到唐三彩。但我在讨论的时候跟我们的团队讲,尽管唐三彩是典型的唐代色彩,但这是19世纪末以后人们对唐代的认识,真正的唐朝文化是色彩斑斓的,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也因为此,这个展览原来的名字叫“缤纷大唐”,因为大唐是一个多元文化,这个“缤纷”既是视觉形象上的丰富,更是一个精神上的斑斓、缤纷的气象。

“浩荡书风”展出现场
澎湃新闻:那最后为什么又调整为“又见大唐”?

刘传铭:从语言的语性及语调来讲,“缤纷大唐”是一个第三者立场的叙述,就是我告诉你,我们中国1400年前有这么一个辉煌的时代。“又见大唐”就有代入感,就是希望今天的人通过这个展览梦回大唐的时候,跟大唐有一个对话,所以叫“又见大唐”。而且我一方面觉得我们当代的观众,包括年轻观众,需要补课,就是真正有历史感的叙述性补课。一方面我又相信他们的智慧,所以给他们提供一个真正和中国这个曾经辉煌强盛的时代对话的直观机会。这也是辽宁省委宣传部领导和国家文物局反复考量以后,做的这样一个调整。

“浩荡书风”展厅

以数字技术重现敦煌石窟的布景

澎湃新闻:其实像这种对大唐文化的阐释,尤其是在影视作品、电视作品里都有很多阐释,包括前不久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它从服饰、建筑、生活用品等多维的角度较好的向观众呈现一个大唐气象。正好,今天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也是“又见大唐之多维透视”,那么,对此我们该如何理解?

刘传铭:大唐作为中国的一个最强盛的时代,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今天去好好体会与感知。对于目前文艺界用不同的艺术方式,关注到唐朝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时代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就我个人来说,到目前为止包括《长安十二时辰》,他们又有多少这种去掉浮华的,以今推古的,这样一种望文生义的想象,真正能够让我们回到大唐?不是以今天的个人叙述,缺少历史感的叙述来代替大唐。也不是我说的,也不是你说的,我们就让文物说话,我们让唐朝的绘画,唐朝的书法,唐朝的器物,让它们说话。我认为目前我们整个时代的文化的浮躁,过分的对经典的消费主义态度是我们要警惕的,因为真正持久的文化力量不是一哄而上,只有回到那个历史语境里去反复体会,它的开放为什么这么开放,它的自信为什么这么自信?它的全面为什么这么全面?它的智慧怎么处理这么多复杂问题?所以让文物说话,这个是特别特别重要的。

唐三彩陶俑局部

“又见大唐”展览期间发行的新书

在此,我特别想推荐,我们为了这个展览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了一个“纸上延伸”——《又见大唐》,这本图录跟所有图录的编制都不一样。这本图录就是整个展览,没有机会看展览的人,通过这本图录可以看到一个纸上的“又见大唐”展览。另外我自己也写了一本《一眼识大唐》,这是对文字展览里面涉及到的最重要的作品,做的一个深度解读。

澎湃新闻:对于此次展览,到现在为止有没有一些遗憾的地方?

刘传铭:肯定有啊,总体来讲,此次展览只是在大的格局底下做了一点小小的丰富的、探索式的创造。其实这个展览原来的结构是三块,不是我们今天呈现给大家看到的两块。第一版块基本上还是现在的以绘画为主的,第二版块基本上还是以书法为主的,但是“唐画与画唐”“唐书与书唐”在现在看到的结构里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清拓颜真卿书《大唐中兴颂》轴展出现场

此外,原结构的第三块我起了个标题:“天空传来马蹄声”。大家都知道我们甘肃省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马踏飞燕”,我跟他们谈过要借展,以这个为主反映丝绸之路的主题,单独使它成为一个章节。因为丝路太重要,丝路,今天研讨会的老师讲学术报告里也提到了,虽然是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凿空”西域,使整个西行这条路线成丝绸之路的一个原点。可就它的影响力而言,真正丝路的影响是成于唐、兴于唐。所以我就想用一个章节来呼应我们国家倡议“一带一路”,因为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整个人类世界性发展的一条线索,那么做历史回顾的时候,当然应该把它的人文精神更多的发掘出来。后来因为这个太庞大了,所以在做最后考量的时候就把第三章去掉了。所以你们现在在第二展厅看到一点点,保留了这么一个影子,如果说到遗憾的话,这当然是个遗憾。

展出现场

澎湃新闻:听你提到了丝绸之路,那之后你会策划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展览吗?

刘传铭:这个目前具体展览还没有考虑,但我个人工作,会把我90%以上的精力投入到丝绸之路的田野考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学术研究,跟丝路相关的这些话题里面来,大概就是这样。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