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伦敦书评》四十年︱在兔子面前晃胡萝卜
从1979年10月25日《伦敦书评》第一期问世至今,已经四十年了。《伦敦书评》是在《纽约书评》的帮助下创立的,起先作为别册搭售。这两份大刊的缘起故事在业内早已耳熟能详,《纽约书评》是在《纽约时报》罢工停摆时创立的(出版社和作者们都盼着有什么新刊物能补《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缺),《伦敦书评》创刊则是瞅准了《泰晤士报》集团劳资纠纷的机会——《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停刊了半年,劳资纠纷尚无解决的迹象,大教授弗兰克·科莫德(Frank Kermode)在《观察家》上写了一篇文章,替“这半年里所有出新书的作者”叫苦,不过考虑到他自己就有一本新书《秘密的起源》(The Genesis of Secrecy),难保不是出于私心。《纽约书评》注意到了科莫德的抱怨,立刻仗义行动,开始筹备《伦敦书评》,兼顾英国作者和读者的需求。
《伦敦书评》的创刊主编卡尔·米勒(Karl Miller)形容两刊最初的关系像“袋鼠”,《伦敦书评》藏在《纽约书评》的袋子里。大概因为寄人篱下,心高气傲的米勒总觉得《伦敦书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为此时常哀怨。第一期刊物销量一万八千份,可以说相当不俗了,然而第二期出街时,《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也回来了,《伦敦书评》的销量立刻跌到了三千份(如果有广告商来问,他们就心虚地说一万五千份)。米勒碰到不如意时,老是威胁要关门大吉。
四十年后的《伦敦书评》已经成为欧洲影响最大的书评刊物,发行量逾七万六千份,现任主编玛丽-凯·维尔梅斯(Mary-Kay Wilmers)不像米勒那样爱自怨自艾,“世界对我们友善多了,宽容多了,现在的人不像以前那样吝惜赞美。四十年前像我们这样一份发行量又小、只有学术圈和左翼圈才有兴趣看的刊物,经常被笑话,被俯就。现在《伦敦书评》被形容为‘传奇’——大概人们对它的存在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从10月起,《伦敦书评》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为期一个月,包括出两期四十周年特辑,组织多场作家对谈,费伯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本《伦敦书评不完全史》(London Review of Books: An Incomplete History),其中收录了卡尔·米勒的笔记,许多知名作者与编辑的私信,像一本剪贴簿,既重现了刊物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也没少抖落幕后的鲜活八卦。
《伦敦书评不完全史》卡尔·米勒很依赖小本本,所有的工作计划比如版式安排、约稿计划、封面想法都会记在上面,每一期刊物付印后,他会把定稿的目录贴在之前手写的草稿上。从1979年创刊到1992年他离开,这样的小本本记了满满五本。
卡尔·米勒小本本里的《伦敦书评》方案
《伦敦书评》没多久就和《纽约书评》分手了,分手的理由有很多,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宣传和销售上的逻辑冲突(差不多等于左右互搏)。维尔梅斯写道:“西尔弗斯(《纽约书评》主编)要比卡尔直接得多(大部分人都比他直接),而且卡尔脑子里反讽太多,又老惦记失败的可能性,这让参与合作的美国人感到不太舒服。此外,《伦敦书评》给许多西尔弗斯也想发表的作者造成了压力,双刊加在一起的销量也不是那么让人兴奋。反正,在袋鼠的袋子里出了几期之后,对负债的‘担忧和紧张’日益加剧,《伦敦书评》被推出了袋子。这时我得到了一笔遗产,我很愤怒,我不想要钱,不想成为那个继承人。于是我给钱找到了用处。”1980年5月15日,卡尔·米勒在《伦敦书评》上宣布,从下一期开始,“我们将单独出版,一月两期”。
文人编杂志拿手,搞经营可是另一码事。1982年尼古拉斯·斯派斯(Nicholas Spice)成了缺雇员、缺营销知识的《伦敦书评》的出版人,从来没干过杂志出版的他说,这完全是一种信念之举。从起步时主编瞎吹发行量(五千吹成一万五),到1984年春天刊物终于站稳了脚跟,从此逐年稳步上升。最初的一年多里,刊物只有五六个人,挤在伦敦大学学院旁边的一个小书店的一间房里。第二个办公室在贝德福德广场的一个阁楼间,冬凉夏暖,逢雨便漏,屋里堆报纸的地方长了一个能当椅子的大蘑菇。门一点儿不结实,有一晚被毛贼敲了个大洞,打那以后编辑们就把小额现金藏在书架上庞德的书后面。今天,《伦敦书评》的四十多号员工在百花里的小罗素街28号占了整整三层楼,不远处还有自家书店和蛋糕店。2018年,伦敦书评书店开到了上海的思南书局,今年又开到了上海中心的朵云书院。
《伦敦书评》早期的广告价目卡
有一类作者被编辑们戏称为“老改犯”,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就是。他的文章总是发来一稿又一稿,一会儿补遗,一会儿删节,一会儿勘误,总改个没完。1984年药学史讲师迈克尔·尼夫写了萨克斯新书《单脚站立》(A Leg to Stand On)的书评,他不太相信萨克斯讲的自己在挪威山里突然间一条腿短暂失去知觉的故事。卡尔·米勒看完书评后问尼夫,“你确定就要这样发表吗?”尼夫表示确定。米勒问他用什么标题好,尼夫从“单脚站立”的书名得到了启发,书评标题叫“铃儿响叮当”(It’s Got Bells On,铃铛有提醒注意的意思,也有容易触发警戒的意思)。萨克斯再也没有给《伦敦书评》写过稿。看到这里我想编辑们心里大概也舒了一口气,后来他就去折腾《纽约书评》了。
艾伦·贝内特也是“日记”栏目的常客。《住货车的女士》最早就是贝内特的日记素材,后来改编成了话剧和电影,电影版里玛姬·史密斯出演了那位在他家门口的货车里住了十五年的流浪老女人。除了“日记”专栏,杂志每年的第一个月还会摘登一部分贝内特前一年的真实日记,他经历的人和事,对新闻时事的评论。有了播客之后,粉丝们还能听贝内特朗读自己的日记。贝内特评价《伦敦书评》“是少数不愿向肤浅的大众口味低头的刊物,唯一读者友好的是彼得·坎贝尔的水彩画封面”;他也有小抱怨,“它喜欢足球,太遗憾了。我希望日记栏目能更闲话家常一些;我希望写政治的能多照顾一些我这样傻呆呆的金发男子,作者们能开点古怪玩笑活跃活跃气氛就好了。”其实爱耍宝的作者并不少,比如塔里克·阿里就经常假扮穆加贝给书评办公室打电话,或者假装成盛怒的某国大使给编辑部写邮件威胁要起诉。有段时间编辑们甚至怀疑所有的读者来信都是塔里克伪装成各色人等写的。
1991年皮埃尔·布尔迪厄给维尔梅斯写信,问《伦敦书评》是否愿意与他主编的《利贝尔》(Liber)法语杂志合作,在《伦敦书评》里加入《利贝尔》的部分文章或全部。维尔梅斯回信说:“亲爱的布尔迪厄,我们对您建议《伦敦书评》成为《利贝尔》的英语伙伴深感荣幸。《利贝尔》代表的理念令人钦佩,但编辑上亦是挑战。恕我直言,我们无法加入因为无力承担。在现有工作之外,我们既没有人力也没有经济来源能支撑起《利贝尔》这样的体量;申请外部资助也无可能。如此直接地拒绝您的邀请实在不好意思,但理由很充分,您肯定能理解。”
布尔迪厄写给维尔梅斯求合作的法语信有作者拒绝稿约,当然也有编辑退稿。维尔梅斯约安妮·阿普尔鲍姆评大卫·雷姆尼克(后来成了《纽约客》的现任主编)的处女作《列宁的坟墓:苏维埃帝国最后的日子》,结果收到了一篇控诉斯大林的陈腔滥调。维尔梅斯在给阿普尔鲍姆的退稿信里说,没有几个读者需要被重复提醒斯大林、古拉格的历史有多恐怖,很多人一写苏联就好像自动站上了非黑即白的道德舞台,“我原本希望你能写一篇色彩更丰富的书评,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灰色地带’,更多分析雷姆尼克书里描写的年代以及他采用的语言。我们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是对刊物应该发表什么样的文字有不同看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伦敦书评》很少发表写苏联的文章,就是因为很多作者的冷战腔太重。后来发表的作者里,米利亚姆·道布森、托尼·伍德、希拉·菲茨帕特里克展示了描写俄国的人、事、生活也能像描写别处一样。
1991年7月11日《伦敦书评》的封面是一张印有叛逃苏联的剑桥间谍金·菲尔比头像的苏联邮票,这让从苏联逃到西方的约瑟夫·布罗茨基怒不可遏,他在《新共和》上发了长文,说没人会同时订阅《伦敦书评》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明示人人要站队,而且他知道该站哪边。维尔梅斯给《新共和》的主编写了一封信,“布罗茨基在贵刊上写了‘叛国的新意义’,还说没人既看《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又看《伦敦书评》,平心而论,只是他不知道而已。他文章里大谈的金·菲尔比就同时订了这两份刊物。而且金可是个双面间谍呢。”我记得钱锺书先生也同时订阅了两份刊物,看来布罗茨基不懂“言有易,言无难”的道理。
维尔梅斯对非黑即白的表态站队没有兴趣,但非常在意作者的忠诚度,她说:“每次看到我们的好作者名字出现在《纽约书评》或《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上就会不高兴……作者们想要人人爱——谁不想呢?这就造成了挑战。”她经常给作者写信要求他们不要给对手刊物写稿,尤其要避开默多克的魔爪,被抓了现行的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回信说:“嗨甜心,很抱歉你不喜欢我给鲁珀特(默多克)的表演……你确定你不是占有欲太强了吗?你确定我值得你这样吗?要是有人注意到我的文章,我敢肯定他们觉得我只属于你。真的,无论如何。”
爱德华·萨义德从1980年代初开始给《伦敦书评》写稿,除了巴勒斯坦和后殖民之外,他还写古典音乐、康拉德、海明威、霍布斯鲍姆。每次书评一发他写巴勒斯坦问题的文章,就会有一群读者取消订阅,义愤填膺地写信指责刊物一边倒。热衷犹太复国运动的以赛亚·伯林就给卡尔·米勒写信抱怨:“我真心想问问你,你为什么就只选狂热之徒(zealots)来写中东问题呢?……真是扎心啊,你的刊物其他都那么好,就除了这一点。”可是生活中的萨义德渊博风趣,打扮入时,大家都喜欢跟他玩。有一晚在伦敦他问书评特约编辑杰里米·哈丁(Jeremy Harding)借了英镑零钱打车回宾馆,第二天寄回一张支票和便条:“昨晚太谢谢你救了我们!也感谢给我一大堆《伦敦书评》,我会打包邮寄回家。今天早上我想在骑士桥附近分发一些给路人,可是一个路人说:‘你一点儿不像流浪汉!’”萨义德的衣着翩翩可见一斑,即便在马路上派发免费报纸也不会被误认成流浪汉,何况他用的便笺还是文华东方酒店的信纸。
萨义德的便笺
2004年《伦敦书评》庆祝了二十五岁生日,“我们经常说我们不关心周年庆,比如什么什么百年的时候一定要发点文章以示纪念;但我们挺喜欢给自己过生日的,因为把我们喜欢的作者放进两份生日特辑里就像在兔子面前晃好吃的胡萝卜。二十五周年特辑里有科尔姆·托宾、希拉里·曼特尔、特瑞·卡塞尔、杰奎琳·罗斯、艾伦·贝内特、朱迪斯·巴特勒和伊恩·桑塞姆……”最后这位伊恩·桑塞姆一听说有派对,立刻给编辑部写信,问自己是不是已经错过了,“如果还在计划中,请一定告诉我,我会把平日的谨慎抛到九霄云外,离开我的隐士洞穴,把小孩卖去当白奴,修剪我蓄积已久的胡子和毛发到社交场合能够接受的长度……我现在不能空腹喝酒了,所以很想知道派对上有没有小吃。”去谷歌上搜一下桑塞姆(Ian Sansom)的模样,你就懂了。
《不完全史》里还有许多名篇诞生的背后故事,无法一一详述。此时此刻,遥祝四十岁的《伦敦书评》生日快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