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度假途中吃了路边野果,这名医生差点命丧当场

2019-10-19 19: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圆的方块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作者:圆的方块

编辑:Yuki

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尼古拉·斯特里克兰平日异常忙碌,1999年的夏天,她决定去加勒比海,度一个难得的假期。

这天清晨,她来到海边散步,看到一棵高大的果树,结着饱满的绿色果实。也没多想,有点口渴的她就摘了一个果子吃。

加勒比海边的一棵“普普通通的”果树 | amazing.zone

这种学名为Hippomane mancinella的高大树木,中文译名“毒番石榴”。西班牙语叫Arbol de lamuerte——“死亡之树”。

它是吉尼斯纪录认证过的“世界上最危险的树”[1]。

误吃了毒番石榴果,尼古拉立刻出现了中毒反应,出于医生的本能,她扮演了一回“当代神农”,完整记录了自己的身体反应:“这个果子初尝起来十分甘甜......但紧接着,我的口腔和喉咙出现了剧烈的灼烧感和撕裂感......[2]”

这种剧痛来自于毒番石榴果实中一系列毒素,其中最厉害的是佛波醇(phorbol)。

佛波醇能与人体中的蛋白激酶 (protein kinase)发生反应。而蛋白激酶调控着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经过佛波醇的干扰,蛋白激酶失去原有的功能,从而对人体造成破坏,甚至还会诱发癌症[3]。

除了误食,人的皮肤稍微与毒番石榴树接触,就会引起严重的烧伤状水疱。更可怕的是,佛波醇高度溶水。下雨的时候,绝对不要站在毒番石榴树下躲雨。雨滴携裹挟着树液,落在皮肤上,绝对让你痛不欲生。

假如你想使用火来报复毒番石榴,也最好作罢,因为燃烧毒番石榴产生的烟雾能让人失明。

毒番石榴果实 | potomitan.info

所幸,尼古拉只吃了一小口,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大难不死的她,把这个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了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文章题目就叫《吃下一个毒番石榴果》(Eating a manchineel “beach apple”)。

Nicola Strickland后来成为了英国皇家放射医师学会主席 | rcr.ac.uk

加勒比海这种地方,终归离我们有点遥远。估计这辈子也没机会尝尝毒番石榴果是酸是甜。 然而,平日生活中,陪伴你我的一些看似清新的植物,其实也暗藏危险。

“滴水观音”, 也叫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os),是天南星科的大叶子植物,占据着很多北方人家的盆栽C位。这或许是普罗大众最常见的一种“有毒植物”。

一盆家中常见的滴水观音 | huabaike.com

滴水观音的浆汁里有很多种毒素,其中一种名为“皂毒苷(Sapotoxin)”[4],它对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误服后会刺激口腔,严重者会心脏麻痹。

它的白浆如同北方冬天的铁栏杆,舔一次悔一生。

除了滴水观音,另一种“喜闻乐见”的有毒植物是夹竹桃(Nerium indicum)。因其叶子像竹子,花朵像桃花,因而得名。中国很多省市的公园或是道路两旁,都种着这种美丽植物。

夹竹桃挺拔,花朵美艳,得到了广泛种植 | zjol.com.cn

夹竹桃的花朵虽然令人艳羡,但它花语却是“注意危险”。

夹竹桃整株中都含有毒素,特别是含夹竹桃苷(Oleandrin)这种物质。中毒后,会影响心脏,造成心悸、脉搏不齐、严重者会抽搐死亡[5]。

不过,甲之毒药,乙之蜜糖,夹竹桃苷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作为强心剂。

除了滴水观音和夹竹桃这样的观赏类植物,有些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植物也可能具有高毒性,蓖麻就是其中之一。

蓖麻和蓖麻籽,遇到了千万别塞进嘴里|cdph.ca.gov

蓖麻籽可榨油,所得到的蓖麻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和医药原料。世界范围内,每年蓖麻油的产量高达50万吨[6],从香精到肥皂,它的身影无处不在。

不过,大家也用不着过虑,在榨油加热过程,蓖麻毒素早已失去了毒性。蓖麻油还是可以安心使用的。

未经加工处理的蓖麻才是需要警惕的“天然杀手”——蓖麻的植株和种子里含有大量的蓖麻毒素(Ricin),这种毒素是一种高毒性蛋白,能溶解红细胞,损伤肝、肾、抑制呼吸中枢[7]。仅需2mg蓖麻毒素,就能杀死一个成年人[8]。

1978年,流亡英国的保加利亚作家奥尔基·马尔科夫,在上班途中,被一名“路人”用雨伞刺了一下。当时,马尔科夫不以为意,但是他当晚就突发高烧,四天后不治身亡。

法医解剖发现,在马尔科夫右脚里有一粒针尖大的圆珠,圆珠上有两个小孔,内部是空的,还残存有蓖麻毒素的痕迹。警方推测,两个小孔原本是用蜡密封的,杀手用改装过雨伞尖,将圆珠注射进马尔科夫体内。随后,人体的温度使蜡融化,蓖麻毒素流出,杀死了马尔科夫。

这起“雨伞毒杀案”也成了近代著名的悬案之一。

马尔科夫体内取出的小圆珠,两个开口中存在着蓖麻毒素 | CNN.com

归根到底,植物的毒素不过是一种防御机制,让自己在危险的自然界中得以保全,让嘴馋的动物对其敬而远之。

所以,大家在旅游途中如果遇见陌生的植物,请收起“这果子看起来很好吃”的念头,安静地欣赏它们就好。

排版:凝音

题图来源:potomitan.info

参考文献:

[1] https://www.guinnessworldrecords.cn/world-records/most-dangerous-tree-

[2] Strickland, N. H. (2000). Eating a manchineel “beach apple”. Bmj, 321(7258), 428.

[3] Blumberg. "Protein kinase C as the receptor for the phorbol ester tumor promoters: sixth Rhoads memorial award lecture". Cancer Research. 1988, 48: 1–8.

[4] 何孟恒. 香港有毒植物. 香港: 市政局. 1988年

[5] Inchem. Nerium oleander L. IPCS Inchem. 2005.

[6] http://news.wugu.com.cn/article/1007874.html

[7] "EFSA Scientific Opinion: Ricin (from Ricinus communis) as undesirable substances in animal feed – Scientific Opinion of the Panel on Contaminants in the Food Chain". EFSA Journal. 6 (9): 726. 2008.

[8]蓖麻毒素能不能杀死美国总统奥巴马,馒头老妖,(2014),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8086/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