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卡神回归联手施瓦辛格,《终结者》能拿下多少票房?
原创: bobby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国产片的档期变动,某种程度上撕裂出一个新的“变量空间”。文/bobby
贴片大战。
在国庆档尚未开打之前,春节档重点影片的贴片大战已经开始。从《紧急救援》、《中国女排》、《唐人街探案3》再到新加入战局的《熊出没7》、《急先锋》,在国庆档重点影片“龙标”出现前已经开始了争夺。
在这个细节的背后,其实是国产片在档期选择上的一个“趋势变更”。去年,整个后国庆档就已经难获国产大片的身影,虽然也有《无名之辈》这样的黑马涌现,但本质上在国庆档和次年春节档之间形成了一个“变量空间”。
以往,11月份也大多由进口片主导。去年《毒液》领衔的11月创下了37.3亿的单月票房成绩,而《毒液》也成为了历年来此阶段最高的单片。
在这种“一退一进”的档期变动中,其实整个后国庆档的市场环境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昨日,北美定档11月1日的《终结者:黑暗命运》发布了新的预告,确定引进内地。这个曾经影响了无数华语电影人的科幻经典系列,终于在28年后迎回了詹姆斯·卡梅隆。
也正是因为卡梅隆、施瓦辛格、汉密尔顿“铁三角”的重现,让这部电影尚未定档就引发了外界极大的期待。但从目前来看,这部电影同步上映的概率较高。因此在后国庆档,《终结者:黑暗命运》也成为有望带热大盘的“新种子”,也是最近明确引进的影片中最值得期待的科幻动作大片。
1
“终结者”的不同
在国产科幻电影人起步的节点上,《终结者》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
很多电影人都表示,《终结者》是其科幻电影的重要启蒙作品。而在《终结者》本后,本身就有着相对传奇的经历。例如詹姆斯·卡梅隆在郁郁不得志的早年,1美元卖出了《终结者》剧本,用640万美元的成本换来了北美7800万美元的票房。而在《终结者2》中,詹姆斯·卡梅隆奠定了这个系列在科幻电影史上的地位。不仅以1亿美元的制作成本换来超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还在奥斯卡中收获4项大奖。
这个系列之所以能够在90年代引起强烈反响,根本上不是电影本身的视效奇观,而是在人与机器关系的深刻探讨和视觉体验本身的相对平衡。一直以来,《终结者2》都被看成是商业电影的一个“范本”。
在经历了30多年后,詹姆斯·卡梅隆重新拿到了这个系列的版权。在这部电影中,担任制片人和编剧。也因为詹姆斯·卡梅隆的回归,所以《终结者·黑暗命运》的故事从《终结者2》的结尾开始承接,因此大众认为这部电影与《终结者》1和2共同组成了“终结者三部曲”。
此外,好莱坞系列电影在“延伸”上基本上遵循着“外扩”逻辑,不断的新人加入来冲淡系列电影带来的审美疲劳。而《终结者》在第二部之后,也基本上选择了这样的开发策略,一度连施瓦辛格都没能参与其中。而卡梅隆回归的前提,源于点名施瓦辛格回归。在两人回归后,卡梅隆四度邀请前期汉密尔顿出山加入,最终促成了《终结者》三位开创者的再度联手,这也是这部电影目前能够吸引全球观众目光的原因所在。
其实这种“复古”浪潮在好莱坞电影中极为关键,这不仅仅是情怀,而是保证电影“正统”的一个选择。在此前的致敬视频中,几位在“终结者三部曲”亮相的角色对比,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剧情延续”。对于影迷来说,显然这种“流畅感”要远比情怀更重要。
2
观众究竟需要一部什么样的《终结者》?
“回春”。
去年在内地上映的《头号玩家》,算是“复古硬核”的典型代表。在前期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在内地大获全胜。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而今年2月份,詹姆斯·卡梅隆编剧并担任制片的《阿丽塔》同样表现不俗,在后春节档拿下了8.95亿票房。
就在超英大片当道的当下,全球电影市场进入到了系列片的2.0阶段。无论是斯皮尔伯格还是詹姆斯·卡梅隆,因为其漫长的“间歇期”导致其主控作品的缺失被观众所忽略。
詹姆斯·卡梅隆在《阿丽塔》之前的主控作品,还要追溯到2009年的《阿凡达》。近10年时间的“空窗期”,其实也是中国电影市场“一个时代”的更替。
但这两年,观众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审美同样发生了一次变化。传统的超英大片已经很难通过单一手段“淘金”,而回归到电影本身的“视效”却又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看似矛盾的组合,其实是观众对于院线电影消费的一次悄然转变。在基本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视效奇观是能够将观众摁在电影院的最佳方式。这就让传统做系列延伸,寻求剧情吸睛的超英大片失去了机会,而“求变”的新好莱坞电影成功在内地崛起。
对于《终结者》的影迷来说,卡梅隆+施瓦辛格+汉密尔顿绝不仅仅是一次情怀释放,在此前公布的预告片里,无论是剧情、台词还是动作场面,“铁三角”带来的更多是一次质量上的“回春”。
《终结者2》的经典,也正是因为其内容“深度”和场面“高度”的相对平衡。在预告片中,新型的终结者“浑身是武器”的漫天杀戮,施瓦辛格长枪对脸扫射的毫无办法,都象征着新型终结者以更加“无解”的方式回归。
而在《终结者:黑暗命运》中,麦肯兹·戴维斯饰演的格蕾丝是外界热议的重点。原因在于这个人物身上,某种程度上涵盖了卡梅隆对于人类与机器的思考。3
后国庆档的“进口季”
“进口季”。
从2013年开始,过去6年的11月单月票房冠军全部归属于进口片。上一个由华语电影拿下11月票房冠军的年份还是2012年,当时《寒战》以2.47亿夺得单月票房冠军,但当时单月大盘仅为9.75亿。而2018年,《毒液》单月拿下17.47亿综合票房,单月大盘成绩为37.3亿。
市场大盘的“扩容”,导致单片和大盘票房水涨船高并不稀奇。不过从近两年市场反馈来看,真正能够带动大盘提升的是多部影片的集体发力。
由于缺乏足够的国产片支撑,2017年11月份的单月票房甚至低于2016年。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调档在此,作为一部文艺电影还是跻身到了单月前三
2018年由于《毒液》的头部效应和《无名之辈》的黑马突围,成功将大盘推升到了一个新的量级。
今年,10月份的“献礼属性”也会让多部国产片档期后延。目前,在国产片方面10月底上映的《催眠·裁决》和《解放:终局营救》将会顺延至整个11月,而《一生有你》和《受益人》则属于“轻量级”国产片。从国产片方面来看,今年市场的填充基本合格,这也是今年11月大盘能够被看好的原因所在。不过《终结者:黑暗命运》和此类国产片相比,其本身科幻动作的大片感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即便是与国庆档几大种子影片相比较,《终结者:黑暗命运》自身的“硬核属性”也是在整个后国庆档持续带动观众入场的原因所在。
在最为关键的进口片上,目前最受关注的是刚刚定档10月25日的《好莱坞往事》。这部昆汀新作此前就引发了业内极大的关注,但是放在整个大众市场,这部电影本身有着较高的壁垒,想要“破圈”的难度并不小。
那么,11月能够独领大盘的“领头羊”从现在来看并没有落定。从往年票房成绩来看,11月份强类型的“大制作进口片”是一个标配。
刚刚发布新预告的《终结者:黑暗命运》确定引进内地,但是在具体的档期上尚未公布。不过从目前的迹象来看,这部电影准同步甚至同步上映的概率极高。
另外,和《终结者:黑暗命运》同等体量的好莱坞大片很难顺利赶在这一档期内上映。而已定档的影片和《终结者:黑暗命运》并不在同一体量。倘若这部电影进驻11月,自然也会成为单月大盘最有希望的“领跑者”。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