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09岁南苑机场结束民航运营:中国首座机场,开创多项历史

澎湃新闻记者 姚晓岚
2019-09-25 22:49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9月25日16时35分,由大兴飞往延安的KN5631平稳起飞,中国联合航空圆满完成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首航任务,顺利转场至大兴国际机场。

中联航最后一架位于南苑机场的调机飞机,按计划于9月25日22时40分起飞。这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机场——已经109岁的南苑机场圆满完成了最后的历史使命,正式结束民航运营,在中国航空的历史舞台上谢幕。

从9月26日起,中联航将整体搬迁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行。原北京南苑机场始发及到达的所有航班均改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联航将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面起航。

中联航9月25日晚无缝转场至大兴机场

中联航转场期间共组织搬迁物资设备6000余箱,车辆30余量,涉及飞机49架。

作为大兴机场前期运行的主力军,9月24日,中联航完成了城市主题系列彩绘机队——安顺黄果树号、包头创梦号、日照号、兴义万峰林号、庆阳号、连云港号彩绘和1架标准涂装共7架飞机从南苑机场至大兴机场的调机工作。

其他19架飞机的调机工作将在9月25日全面完成,计划在外站过夜的飞机,将在后续执行航班任务时飞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时,中联航各运行有关单位,也将在9月25日晚,保障完南苑机场最后的航班和调机任务后,无缝转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保障接下来的航班投运。

据中联航方面介绍,投运初期,为保障开航运行顺畅,首航至10月1日,中联航日均航班80班左右;10月2日至9日,日均航班90余班;10月10日至26日,航班量恢复正常,日均为134班。10月27日冬春换季后,中联航每天将在大兴机场运行131个航班,开通70条航线,通航国际、国内74个城市。

随着转场投运顺利完成,中联航未来将形成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为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核两翼”战略运行格局,同时与佛山机场形成南北呼应,全方位打造立体航网布局。到2020年,中联航机队规模力争达到60余架。

南苑机场正式结束民航运营

南苑机场始建于1910年8月,距今已经有109年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机场,也是中国民航业的发源地,在我国航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航空事业发展史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历史。

作为军民两用机场,中联航在南苑机场运行中,特殊地拥有自己的航空管制、气象、通导等保障队伍(空管负责中联航航班的起降指挥、滑入滑出、机位调配等航班保障工作;负责气象保障数据的提供;负责自有通讯设备的简单维护)。

随着中联航的发展壮大和南苑机场的不断建设,2018年,南苑机场运行规模达到航班起降44468班次,旅客吞吐量约651万人次,运输货邮约2.51万吨。

南苑机场拥有中国航空史上的很多个第一:

建于1910年的南苑机场,距今已经有109年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机场,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最早的军用机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军用机场)修筑于1909年,而日本的首座军用机场则到了1911年才建成。

1913年8月,当时的北洋政府参谋总部在南苑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最早的航空工厂也在此成立,与之相比,日本到1916年才有了第一所民间飞行学校,1919年日本政府才创办了第一所正规航空学校——所泽陆军航空学校。

1914年3月10-11日,南苑航校进行了从北京至保定的首次国内长途试航飞行。1920年,南苑机场开办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广州、北京至成都、北京至哈尔滨以及北京—张家口—库仑(今乌兰巴托)等民用航线。

1921年南苑机场实现中国第一次空中游览飞行,当年3月3日,北京航空署以“游览飞行,足开民智”为由,在南苑航空学校创办空中游览飞行活动,并向公众发售空中游览券,吸引了大批北京市民前往购票。

1921年8月11 日,南苑机场开通北京—北戴河的中国第一条旅游航线,这也是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便利政府官员和驻京外国使馆人员前往北戴河避暑而开通的特别航班,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航空公司——中英航空公司雏形。

9月25日,南苑机场最后一天民航运营,当日出港航班37架,进港航班38架,共安全保障75架次航班起降,旅客吞吐量约为11500人。

中国第一座机场即将落下帷幕,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据中联航方面介绍,为了确保最后一班航班运行万无一失,做到保安全、保稳定、保大局,中联航选派政治可靠、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资深机长执飞此次航班,机长为资深五星机长、公司飞行部党委书记聂增义,并实行双机长,三人机组执飞的配置原则。

在乘务组的挑选中,公司从经历2005年开航的资深乘务长中,优选组建此次航班的执行队伍。同时,为确保空防安全、运行安全,公司对涉及到的空防安全各项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工作,提高了转场投运期间的安全管控措施。

    责任编辑:孙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