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赛迪智库|2025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缺口将达230万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城市、企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各省(市、区)相继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从提供落户、购房津贴、安家补助吸引人才流入。一线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也越演越烈,尤其各类科技型人才是各地区抢夺的焦点;同时,各企业也在高薪招引人才,如华为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等与大数据紧密相关的领域,用百万年薪招聘顶尖毕业生。目前,人才是城市、企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人才引进可推动引才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企业竞争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口结构改善等。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实施加快,我国亟需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战略,培养符合发展需求的大数据人才,为大数据相关领域发展提供支撑。
一、什么是大数据人才
大数据人才指从事大数据相关领域工作的人才。主要包括拥有算法设计、程序编写、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的核心人才和既拥有某些行业背景又具备一定大数据专业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大数据技术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工具,需要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因此,产业发展对大数据人才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既懂大数据技术又懂相关产业,市场对大数据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大数据人才定义二、大数据人才现状
大数据人才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引领者,阿里、百度、腾讯、滴滴、美团、小米等老牌互联网企业和新兴独角兽企业都集聚在这五大城市,这些城市拥有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土壤,聚集和培育了大量的大数据人才;同时这五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薪酬待遇好、大数据企业聚集度高,为个人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条件,吸引并留住大量资深的大数据人才以及全国范围内大数据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截至2018年底,全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约200万人,这五大城市大数据人才总和占比达到47.5%,大数据人才储备属于第一梯队。
大数据人才结构仍需优化。大数据技术众多重点应用领域具有前沿性,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需要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来保障,以免大数据产业发展受到核心领域技术突破不足的限制。然而,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大数据人才中本科学历占比达到67%,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仅22%。
贵阳大数据人才储备属于第三梯度。贵阳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已成为贵阳的城市名片和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几年,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技术市场成熟度、数字产业增长力等人才储备要素能力方面与一线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目前,贵阳正通过各种政策保障大数据人才:一是大力培育本地人才,支持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建立大数据相关学院培养大数据人才;二是发布人才引进政策,2019年5月印发《关于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若干措施》,实施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建立全球招才引智平台、大力培育本土人才、加强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甲秀工匠”、优化提升人才服务环境这六大重点任务,高标准全方位的给予人才服务绿卡、科技资金资助、人才引进补贴、服务平台和环境等,助力大数据人才的引培。
杭州大数据人才储备能力处于全国前列。由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杭州大数据产业联盟汇编的《2018年度杭州市云计算与大数据发展报告》显示,杭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每年保持较高的增速。同时,杭州对大数据领域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由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猎聘网联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人才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杭州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指数首次超越北京,位居全国第一。目前,杭州人才政策也不断加码:一是落户政策放宽,全日制普通高校紧缺专业大专及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符合要求都可落户;二是高层次人才补贴标准提高,补贴标准由硕士2万元、博士3万元调整为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人才生活补贴,人才引进政策在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杭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储备更多后备力量。
三、大数据人才缺口将持续扩大
大数据人才缺口截至2018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大数据核心人才仍存在60万人的缺口。并且,大数据人才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金融两大领域,导致制造业等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极度缺乏大数据人才。从整体看,数字中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企业上云用云,这些都对大数据人才产生巨大需求量,且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人才培养的数量和速度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导致大数据人才缺口持续增大,预测到2025年全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缺口达230万人。
从城市角度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属于大数据人才储备的第一梯队,大数据人才数最多,但需求量也最大。目前,这些城市的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特别是人工智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亟需大量会编程、懂平台开发的专业大数据人才。河南属于大数据人才储备的第三梯队,大数据人才储备少,而建设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需要大量大数据人才,因此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河南全省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才市分析报告显示,河南各地方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升级,大数据相关领域新兴岗位的需求不断增加且增速较快,岗位缺人明显,供给不足,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薪酬明显高于其它领域。大数据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多个城市存在大数据人才缺口。
从专业角度看,编程能力、数据分析、算法设计等专业技能是企业招聘大数据人才最为关注的点。近几年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大数据人才的专业技能、实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市场上大数据人才数量供给及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紧缺能够编写程序、设计算法、搭建系统架构、理解大数据产业的综合性人才。
四、赛迪建议
(一)高校要完善学科体系,创新培养模式
完善学科体系,创新培养模式。高校一是要充分调研大数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申报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开设相关课程,重点院校应同时加快相关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与建设,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二是要依据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设置大数据课程体系,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鼓励其它专业学生辅修大数据相关专业,扩大大数据人才培养规模;三是要创新培养模式,建设与大数据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紧密结合的教育课程体系,构筑“学科+行业+企业”的实践基地,组建跨企业、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型导师队伍等,促进教学实践体系与行业技术及应用发展的动态融合。
(二)企业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一是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推进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工作,提升中层大数据人才核心技术技能水平;同时企业要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提供端到端的大数据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打造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生态;二是要与职业院校共建人才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对大数据中低层技能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教育;三是要支持大数据龙头企业、大型骨干企业独立建立或参与建立职业院校,提升大数据人才职业教育水平,推动大数据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大数据产业发展。
(三)职业教育机构要打造定制化培养模式
面向数字技能需求,打造定制化培养模式。中等职业院校要面向大数据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实操性课程安排,提升大数据人才的数据搜集、数据清理、数据分析等技能;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积极与企业对接,为企业设计定制化培养方案、输送专业程度高、定制化的大数据人才;职业培训机构要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健全涉及人才培训、数字化实训、技能认证、就业指导等多个维度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政府要优化政策环境,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优化政策环境,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政府一方面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出台大数据人才相关政策,加大对大数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大数据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创新培养模式并给与政策扶持;同时,设立大数据人才专项资金,完善数字经济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大数据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团队、个人的奖励范围和力度。政府另一方面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推动高校、研究机构、职业教育结构、企业间人才的良性互动;鼓励高校和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引入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培养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人才交流活动,加强大数据领域人才互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