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边疆党旗红|一个甲子两端的乌兰敖都嘎查
赤峰市翁牛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牧业旗之一,位于科尔沁沙地西缘。从东到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约84公里。辖区内有天然草牧场755万亩,截至今年6月末,家畜存栏达255万头只。
1952年,这里曾有一颗“红星”(编者注:“红星”蒙语为“乌兰敖都)闪耀全国,我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乌兰敖都合作社在这里成立。2018年,融合党建又率先在赤峰全市推开,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产业带联合党委整合资源,带领乌兰敖都人继续向前。
甲子往复,乌兰敖都嘎查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探访当地融合党建工作,寻找辉煌延续的“密码”。
全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在这里成立
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嘎查位于科尔沁沙地西部(编者注:“旗”为县,“苏木”为乡,“嘎查”为村。“旗”“苏木”“嘎查”均为蒙语)。
67年前,乌兰敖都嘎查的党支部书记根登,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乌兰敖都合作社。因为效益不错,合作社发展成功的经验很快被推广开来,翁牛特旗一下有了12个畜牧业合作社。
中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纪念馆里展示的《翁牛特旗建立了十二个畜牧业生产合作社,使牲畜大为发展起来》一文。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摄1955年,一篇署名为中共原热河省委办公厅的文章——《翁牛特旗建立了十二个畜牧业生产合作社,使牲畜大为发展起来》,经毛泽东同志阅后批示:“这一篇写得好,可供一切畜牧业合作社参考”。
据记载,乌兰敖都合作社成立6年后,牲畜总头数增长了4.5倍。除了养殖牛、马、羊等牲畜,根登外出学习到猪、鸡、鸭、兔子的养殖方法,回来便也在合作社里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养兔场。
再往后,根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合作社又相继成立了缝纫厂、乳粉厂、马奶酒厂、拖拉机修配站,率先建起了沼气池,并治理沙地、种植人工牧草场……在根登书记的带领下,乌兰敖都合作社创造了草原上的种种之第一,牧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因为工作成绩优异,根登先后4次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中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纪念馆里展示的老照片,最早加入合作社的部分成员合影留念。 阿什罕苏木提供如今,距离我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成立已过去了60余年,一甲子的风沙吹尽了多少物是人非。今天在乌兰敖都嘎查,根登书记当年工作过的几间平房已被改建成中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纪念馆,展示着乌兰敖都合作社曾经的辉煌。“根登精神”也代代相传,鼓励乌兰敖都人继续拼搏,带领嘎查村向前发展。
2018年,乌兰敖都嘎查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产业带联合党委正式成立。联合党委下设了“属地链”“产业链”“服务链”3 个党总支,实现了包括村级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党组织和旗直单位党组织在内的17个党支部联动链接。
按照不分门别类、不划线设界、不强行结对、不固化模式的原则,综合考虑产业相关、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等多方面因素,17个党支部汇在一处,整合资源、互促互融、共享共赢。
联合党委带领乌兰敖都继续前进
8月21日,蒙古族党员盛装出席联合党委第三季度会议。 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摄现实生活中,联合党委如何开展工作、破解难题?
澎湃新闻了解到,乌兰敖都嘎查辖区内有丰富的沙地、沙漠资源。近几年一直想把旅游业做起来,但碍于资金困难,计划一直搁置。
2018年乌兰敖都产业带联合党委成立后,“服务链”党总支下辖的旅游服务党支部积极帮助乌兰敖都嘎查规划旅游项目,并协调了200余万元资金,建成宝门银沙海沙漠生态旅游景区。景区建成当年便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收入达100万元。目前已有17户33名贫困户在这里就业,人均增收1000元。
沙漠路标。不少沙漠越野爱好者来到乌兰敖都嘎查驾驶汽车沙漠“冲浪”,他们穿越沙漠时,必须要找到这棵位于巴彦敖包嘎查界内的树,才能安全驶出沙漠。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摄此外,阿什罕苏木总土地面积960平方公里,其中80%是沙地,而沙地中的80%已经得到了治理,长满了沙生植物。2014年阿什罕苏木因治沙成绩优异,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而尚未治理的沙地仍旧保留,规划发展旅游产业。
得到治理的部分,有60万亩白柠条适合加工为牲畜饲料,这也是阿什罕苏木下一步重点打造的产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循环发展,阿什罕苏木政府决定每年只加工20万亩。目前初步测算每亩地的收益可以达到200元,如此一年就有收益4000万元。
2018年,林地服务党支部协调了120万元的项目资金,帮助联合党委中包括乌兰敖都嘎查在内的3个嘎查,各建了一个沙生植物加工厂。
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产业带联合党委书记、阿什罕苏木苏木达(“苏木达”为蒙语,乡长之意。——编者注)僧格介绍:“2017年时一个嘎查村的村集体经济才有2万元,2018年平均达到了10万元,其中乌兰敖都嘎查达到18万元。收入主要得益于沙生植物加工厂和旅游景区的建设。”
沙生植物加工厂建成后,也解决了当地牧民饲草料的一个大难题。阿什罕苏木那林高勒嘎查的百岁养殖了130头基础母牛,去年单饲料费用就有40万元。有了沙生植物加工厂加工牲畜饲料,百岁的饲料费用省去了一半。
不过,现在加工厂产量跟不上成了问题。
8月21日,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产业带联合党委第三季度会议在乌兰敖都嘎查宝门银沙海沙漠生态旅游景区的一个蒙古包里召开。僧格主持会议,联合党委中的各相关党支部代表参加,探讨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让产量跟上。同时,当天的会议还解决了“属地链”“产业链”党支部提出的其他问题。
可以收割的沙生植物。 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摄在融合党建的推进过程中,联合党委的作用明显、成员收益不少,乌兰敖都嘎查同样受益不少。
2018年,乌兰敖都嘎查已经脱贫出列,当年年底当地百姓的年人均纯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0139元。僧格说,今年乌兰敖都嘎查的百姓年人均纯收入预计能接近13000元,主要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和沙生植物加工厂。不仅如此,今年乌兰敖都嘎查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有望突破30万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