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文学艺术奖|辛丽丽:芭蕾需要很多养料,才能长得茂盛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9-09-25 11:41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获奖名单9月23日揭晓,共评选出文学、影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五个领域的“终身成就奖”五人、“杰出贡献奖”五人,并有30人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是:王文娟、何占豪、陈少云、周慧珺、黄宗英(按姓氏笔画排序)。获得“杰出贡献奖”的是:辛丽丽、张静娴、陈燮阳、茅善玉、韩天衡(按姓氏笔画排序)。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资料图

得知自己获得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时,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正带团在兰州进行《闪闪的红星》和《白毛女》两部剧的巡演。近一个月来,从澳门、香港到比利时,再到西安、兰州,她一直带团在外“连轴转”,中途只在上海停留了短短3天。

“知道得奖之后,脑中自然而然过了一遍自己从10岁开始的芭蕾生涯。”56岁的辛丽丽几乎把一生都给了芭蕾,从演员到上芭艺术总监,再到现在的上芭团长,一路走来,她记得所有帮助过她的人,也记得自己对后辈的培养,“芭蕾是一门群体艺术,靠的是传承和培养,这个奖虽然是颁发给个人对艺术的贡献,但我觉得,它是给我们这一批芭蕾舞台艺术家的。对我来说,拿到这个奖是重新开始,前面路还很长。”

2014年8月21日,上海市芭蕾舞团,舞团团长辛丽丽(左)在指导舞团男首席吴虎生舞姿。澎湃新闻记者 孙湛 资料图

“一跳舞就开心”

“我总说自己一跳舞就开心,一路走来,从领导到同伴都很宝贝我,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觉得我是为这个事业而生。”辛丽丽1973年考入上海芭蕾舞学校,从10岁开始学舞,她就一直是班里的尖子,她身体条件好,身段颀长、头小、脚背漂亮,学起舞蹈也很快。

舞蹈学校的时光是艰苦的,学校就在上海市中心现在文化广场的位置,学生们却半年才能回一次家。每天都在无休止的练舞,比身体疲劳更苦的是老师的严格要求,启蒙老师胡蓉蓉总是追着辛丽丽指出各种问题,辛丽丽很委屈,多年后回首这段经历,她才明白“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是追得最紧的。她是想把你培养成一个很专业的芭蕾舞演员,而不是跳跳玩玩的业余爱好者。”

17岁,辛丽丽进入上海芭蕾舞团任主要演员。一进团,她就开始跳《天鹅湖》,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上海观众喜欢西方高雅艺术,辛丽丽很快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随着她开始参加国际比赛,荣誉也随之而来。1987年6月,她参加第二届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夺得女子组银奖(金奖空缺);1988年11月参加第三届巴黎国际芭蕾比赛,她和舞伴杨新华荣获双人舞大奖。

芭蕾舞是足尖上的舞蹈,舞步优雅但艰苦也异于常人,辛丽丽也曾经跳到脚指甲磨掉,疼痛难忍,只能在后台拼命跺脚,“跺木了就上台。”但跳着跳着,一切疼痛都忘记了。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带着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展示芭蕾魅力。资料图

从演员到艺术总监,再到团长

芭蕾舞演员的职业生涯很短暂,最好的时光只有十几年。2001年,辛丽丽转任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她全情投入到了艺术总监的角色之中,开始了崭新的艺术阶段。

担任艺术总监后,辛丽丽把自己做演员时的那份好强心,寄托在了编出中国原创芭蕾和培养学生的工作中。

虽然跳过《天鹅湖》《吉赛尔》《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一批经典西方芭蕾,辛丽丽却一直把民族芭蕾放在心头,“芭蕾是西方舶来品,要让中国芭蕾被世界了解,还需要原创芭蕾。”

在担任演员期间,辛丽丽是上芭的第二代“白毛女”,担任艺术总监之后,她第一部独立编导的舞剧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希望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情感通过芭蕾讲给全世界听。”

近年,她策划并创排了《花样年华》《简·爱》《长恨歌》《闪闪的红星》等多部原创芭蕾舞剧,赴世界各地演出,用芭蕾向世界倾诉“中国故事”。

在辛丽丽的手下也带出了一批青年演员。 她把芭蕾舞团的演员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从训练到生活到营养,事无巨细地关心。像当时自己老师要求自己一样,辛丽丽对手下的孩子时常“恨铁不成钢”,订一百天的集训计划,演员们偷懒半天她就要“开骂”,“他们自身的技术都是很好的,但是老缺一点点就成不了‘家’。我就是想让他们艺术上更上一层楼。”

“我觉得他们挺恨我的,但是反过来他们真的拿了金牌,抱着我眼泪要出来了。”在这样的“逼迫”下,辛丽丽带出了一批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演员。

2000年,范晓枫和孙慎逸获得第19届保加利亚瓦尔纳国际芭蕾比赛青年组金奖;2000年11月,季萍萍拿到了第九届巴黎国际芭蕾比赛青年组女子金奖;吴虎生则拿下了第九届美国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男子组第一名及依戈·尤斯科维奇评委会特别奖……

2011年,辛丽丽又担任了上芭的团长,成为团里的“大家长”,团里的大小事务,事无巨细,她都要过问,这比艺术总监又增加了很多难度,“怎么在国际舞台上和别人对话,怎么做选题,怎么去管理,怎么对标国际……这些都特别难。”

“但一路这样走下来,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就要放弃一些常人的天伦之乐,忍受孤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辛丽丽说。

这个奖“更多是让我感受到责任”

回首46年的芭蕾生涯,回顾自己的三个身份,辛丽丽觉得最开心的是做演员的时光,“比较捏得住,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做艺术总监难度就上了一层楼,不仅仅要关注跳舞,还要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团里的新人并培养他们成材。当团长更考验一个人全方位的能力,要涉及到整个团的发展和管理,和做艺术家时候完全不同,“我觉得当团长是最难的。”

从当舞蹈演员起,辛丽丽就认识到,想做一个好的芭蕾舞演员,要忍受的不仅仅是训练中的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清苦”,“特别是作为一个女演员,很寂寞。必须做到没有其它的业余爱好,要放弃一切才能成为一个最好的芭蕾舞女明星。”

如今问起辛丽丽的爱好,她说自己“没什么爱好”,唯一可称得上爱好的,是和舞蹈有关的音乐,“听到好的音乐开心得不得了。”但当了团长之后,这唯一的爱好也有些“靠边站”了,至于自己的生活,她更是直言,比起芭蕾,“生活要让位”。

拿到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辛丽丽开心的情绪只是一瞬,紧接着,“所有学校、老师给你的养料和教育,团里给你的培养,都浮现在心头。”

辛丽丽回忆起自己最初练芭蕾的艰苦,回忆起在巴黎第一次拿到双人舞大奖,回忆起培养范晓枫、吴虎生等一大批青年演员,回忆起自己的老师教育自己如何做人、告诉自己要为芭蕾舞事业永远奉献……

“这个奖对我来说并不是承认你能干,更多是让我感受到我的责任。“辛丽丽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我是代表芭蕾中生代拿到这个奖,更多的感觉是,接过了老艺术家的旗杆,继续往前走,路还很长。芭蕾舞这个事业发展就像种树,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材,要很多养料才能长出茂盛的叶子。我今天很感慨,我的启蒙老师已经走了,校长也走了,现在责任到了我们这一辈人手里,这个沉甸甸的奖项绝不是说仅仅是奖励你为芭蕾的奉献,是一种厚爱,更是一种力量。”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