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和祖国共成长】快来围观!云南法院人用一首词深情表白祖国

2019-09-24 23: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 点击上方“云南高院”关注我们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云南高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起了

“我和祖国共成长”活动

邀请云南法院人

一起表白祖国!

征文活动开展仅仅一个星期

小编就收到了很多篇

来自全省多家法院的投稿

这些投稿形式多样

有征文、图片、诗歌

还有燃情三行诗

微视频、微动漫和微电影

不论哪种形式

都可以看出

我们云南法院人

对祖国和法院深深的热爱

今天

小编就带着大家来一起看看

永胜县人民法院的李丽庄法官

有哪些话想对祖国说

☟☟☟

沁园春•七十华诞

龙吐瑞云,虎跃峻岭,鸾凤弄姿。望九囿盛典,法徽闪烁,亿民欢歌,遍地正义。四海升平,八荒沐露,燕舞莺歌花斗奇。东风劲,正春耕秋硕,一派生机。

岁月白驹过隙,忆疾苦争衡血泪飞!颂远征饮马,魂埋原野,逐鹿中原,魄筑丰碑!诗赋沧桑,歌讴太平,旭日东升照爀曦。共圆梦,汇万言一语,中华崛起!

永胜县人民法院 李丽庄

看了李法官的深情表白

你是不是也有满腔的话想对祖国说

别着急

接下来

咱们一起来聆听

南华县人民法院的王建林法官

和法院那些说不尽的故事

我和法院的故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在致敬新中国70年辉煌岁月的同时,讲讲我和法院那些说不尽的故事……

1985年12月30日,退伍后怀着对法官职业的崇敬,只有高中文化的我通过招干考试幸运进入南华县人民法院工作,并被分配到文笔法庭任书记员,法庭当时就我和50多岁的审判员老刘,办公室和住宿都是借区公所(龙川镇政府前身)的房屋,法庭管辖文笔区26个乡(村委会前身)的民事案件。到法庭工作的第二天,我背着军用挎包、水壶,跟着老刘到供销社买了辆“金鸡”牌载重自行车骑着去办案,来回奔波十多天成功调解了赡养、离婚等6起案件,在下乡途中,吃住都是在老刘的熟人家里。老刘是从司法所调入法院工作的,解决纠纷的办法多、不拘一格、反复耐心疏导化解矛盾纠纷效果好;办理案件回来,起草好法律文书给院领导签发后交办公室打印,去送达调解书时就能把案件顺利执结,来回再办理沿线新收的案件,这样循环往复,日复一日。为加快记录速度,我坚持每天早上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六点三十分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练习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忽然发现,终于提高了记录速度和笔录质量;工作之余,我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直到现在。

1987年4月,文笔区被撤销划归龙川镇,文笔法庭也随之撤销,我被调入民庭(现民一庭前身)工作,在开庭审理及外出办案中,我感受到了法院干警团结协作和老干警对新同志传、帮、带的良好氛围。

1989年初,我被调整到刑庭工作,先后任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在审判工作中,我和同事严把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确保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的刑事政策至今仍在坚持;如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向纵深发展,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深入人心,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1997年初,我被安排到执行庭(现执行局前身)任庭长,当时,执行庭共有4名干警,而执行工作责任大、任务重、难开展,每天上班就有很多人来询问、质问、催促执行案件,打开档案柜熟悉那一摞摞卷宗的案件情况就需要好几天,针对当时的执行状况,南华法院率先组织了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对历年沉积的418起案件开展分类执行,通过执行员的艰苦奋斗、全院上下的支持、相关部门的配合,摸清了案件底数,大批案件得到执行,扭转了被动执行的局面。而如今,执行工作人、财、物得到充分保障,执行员已增加到13人;执行惩戒、网上财产查控、网络司法拍卖、网上划拨存款等执行措施已经广泛适用,执行指挥中心、执法记录仪、执行车辆等这些对过去来说似乎神话的执行装备和人员已成现实,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已经实现。

1999年10月,组织安排我到雨露乡挂职担任党委副书记,两年多的挂职锻炼,我对基层农村工作有了全新认识。2002年2月,我回法院负责办公室工作;2004年3月,组织决定我任南华法院副院长;2013年11月,我年满50岁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仍继续担任机关党总支书记到届满。2015年12月,组织决定我到审监庭工作至今。2018年3月,组织决定我任司法行政党支部副书记。无论从事审判执行或是司法服务,在法院33年的工作中,我爱上了法院,在组织的培养中同法院一起成长,见证了法院审判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进法院时装备简陋,没有审判法庭,办公办案、开庭审理等诉讼活动都在300多平方米的一幢砖混结构的三层办公楼内进行。没有打印机,法院的文书打印靠仅有的一台老式铅质字模打字机,将字模敲打到蜡纸上,再把蜡纸平铺在油墨箱里,用类似刷墙用的滚筒蘸了油墨一页页地印文书,通过艰难的校对、更改,仍避免不了文书上要盖许多校对章。而现在,法院的物质装备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两幢审判综合楼拔地而起,办公室、档案室,大、中、小法庭、数字法庭、调解室、远程提讯、远程立案一应俱全,视频会议室、电子签章、法官语音转写助手、扫描打印一体机、摄录机已投入办公办案,良好的物质装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刚入法院时,由于法院恢复不久,干警结构基本都是落实政策归队、从相关部门选调、招干考入和院校毕业生分配,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法律专业人员奇缺;院里每星期三个晚上的集中学习政策及法律法规、集中讨论案件,通过相互提问、探讨、解答等形式,成了全院干警提高素质的有效载体。“全国法院干部法律业余大学”的开办,成了干警们工作解惑、学习成长、提高学历教育的摇篮。1988年9月,我考入“全国法院干部法律业余大学”,坚持学习、工作两不误,系统学习了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并于1991年7月取得了法律专科学历证书。2000年5月,我又考入云南省委党校法律专业函授班学习,2003年7月,我顺利取得了法律本科学历证书。在法院工作的33年来,学习对我来说不仅是做好工作提升素质的需要,更是对党忠诚、司法为民、公正廉洁的本领要求,在每一次的学历提升、学习培训中,我都珍惜机会、倍加努力,带着问题、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始终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通过上级法院的组织培训和干警个人的努力学习,很多低学历的干警都取得了大专以上毕业证书,南华法院干警的学历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干警学历为法律本科以上的已经达95%以上。如今的南华县人民法院,每周一次集体学习的良好作风一直延续到现在,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互联网+”给学习载体和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给智慧法院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南华法院学习法律、钻研业务已蔚然成风,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是干警们孜孜不倦的追求,谁的业务能力强、办案效率高、社会效果好,谁就会受到法院和干警的好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活动正在全面落实,南华法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南华县人民法院 王建林

听了王建林法官的故事

是不是也勾起了你的无数回忆

你是否也想把它们记录下来

悄悄告诉你们

征文活动还在继续哦

来吧!云南法院人

咱们一起表白祖国!

来源: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编辑:飞云

更多精彩

↓↓↓

在看点这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