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土创经济学|干私活这件事还真不好治理
在照料服务这个劳动市场上,常常会有不同的选聘机制。
一个家庭如果需要请家政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注册邀约,也可以直接向家政公司聘请。如果不想通过中介的话,也可以私下请。对于家政从业人员来说,通常都会在某个中介或者平台注册,成为某个中介的签约员工。但这不等于说家政人员就没有自己的选择了,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作为公司员工的家政人员也会通过私人关系获得雇佣机会,俗称“接私单”。
接私单的好处是可以豁免公司收取的中介费,通常这笔费用至少是家政人员收入的20%。假设一个家政人员月薪定在6000元价位,那么客户通过中介聘请该家政人员时,实际上支付的费用是每月7200元,其中多出的1200元是中介费。假定中介费是月收入的20%,接私单时,家政人员和客户之间就有了谈判的空间。对客户来说,只要每月支付低于7200就是划算的。而对于家政人员来说,只要月收入高于6000就是划算的。比如,客户同意支付家政人员每月6500元,那么意味着客户绕过中介可以每月节约700元,而家政人员绕过中介可以多得500元,这对双方来说都是福利增进的。于是围绕1200元的中介费进行谈判,最后可以得到一个帕累托改进的结果。即客户和家政人员双方都福利改进了。
并非每个人都愿意接私单,尽管这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活动。原因在于接私单也是有成本的。对家庭来说,接私单比从公司接单花费少,看似节约了。但家庭会承担私单所引致的成本。比如当月嫂或者育儿嫂有事请假回家时,特别是回家时间较长,家庭将面临孩子无人照料的情形,这种照料成本在公司层面就不会产生,因为通过公司可以要求其他员工替岗,可以避免照料服务缺失的风险。公司会设置督导一职,定期调查公司员工的照料服务情况,这对月嫂和育儿嫂就形成了有效的行为约束,家庭可以通过和督导交流,来督促月嫂和育儿嫂工作。而接私单就没有这种督导机制,导致月嫂和育儿嫂的照料服务缺乏有效的约束。公司还常常设置指导老师一职,家庭可以随时向指导老师咨询相关问题,指导老师也会经常指导员工改进照料服务,共同设计照料服务内容。接私单就不存在这种服务。很显然,这些额外的服务对家庭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新生儿养育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指导服务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养育过程的风险,并很大程度上通过改善宝爸宝妈的心理境况,达到提升其效用的目的。这些是接私单所不具备的。
接私单对员工同样也是有风险的。员工依托公司,可以有效应对潜在的风险。比如和家庭有了矛盾,家庭就可能会解雇员工,薪酬支付的风险就会出现。员工的工作弹性在公司时较大,万一有个啥事情,可以申请替岗,自己就可以请假。而接私单的情况下,没替岗,就很难应对各种意外。员工的其他风险来自信息方面。依托公司,员工可以了解家庭的情况,因为公司已经进行了评估,而接私单完全依赖朋友圈,这种评估就可能不太客观。这也是有风险的。风险是接私单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家庭和员工都必须共同面对的难题。接私单依赖家庭和员工个体的声誉机制,这是朋友圈交易机制的特点。某个人发现某个家庭不错,正好存在照料服务需求,就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接下这单,就是接私单。某个家庭听朋友推荐说某个月嫂和育儿嫂不错,就私下见面,并达成照料服务协议,这就是接私单。接私单的成功率取决于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声誉机制越有效,接私单就越普遍;反之,声誉机制效率不够,接私单风险就大,很多人就不愿接私单。
接私单所引致的风险其实是交易成本的一种。由于家庭和员工之间主要依赖声誉机制,朋友圈的交易成本就显得非常关键。和传统的乡土社会不同,乡土社会同样主要依赖声誉机制,此时的交易成本较低,原因在于乡里乡亲日常相处,信息充分,并且声誉缺失的惩罚机制有效。假如一个人不讲声誉,就会被周围的人一直鄙视,这种生活成本是非常高的。并且一旦声誉丧失,就很难获得新的机会,那么未来的现金流几乎等于零。一个失去声誉的人在当地就没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只能背井离乡了。正是因为惩罚机制有效,才导致乡土社会的声誉机制能低成本运行,这是过去乡土社会有序化的关键之一。
朋友圈并不具备乡土社会的特征。在人口流动程度较高的社会中,朋友仅仅代表了相识,但并不代表相知。因为双方相处的时间并不长,相处的机会并不大。一个员工在某个家庭提供的照料服务好,并不等于在其他家庭能提供同样的照料服务。同样,一个家庭在某个员工看来不错,但不等于其他员工认同。说个简单例子,小张是南方人,其他方面都很好,就是不会做面食。经人介绍,小张来到老李家从事婴幼儿照料服务。一开始老李看到小张干活勤快,很满意,一个劲夸。等孩子半岁多了,该锻炼咀嚼能力了,这个时候做辅食就变得更为关键,而面食是辅食最关键的部分,这是小张的短板。到了孩子八九个月时,别人家的孩子都能吃点面食了,老李家的孩子还在吃米糊。老李受不了了,只能辞退小张。要说双方都非常了解,声誉都挺好,契约就具备了可持续的实施能力。问题出在双方对面食这个事情的认知上,都低估了面食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不是说离不开面食,而是有合理的面食辅食的话,孩子会过得更愉悦些。这是认知局限导致的契约无法可持续执行的例子。
对某些复杂结构家庭来说,契约的可持续执行在接私单时就更为困难。老王家就是这个类型。一开始老王不打算请育儿嫂,觉得自己父母和岳父母帮着带带就行了。但后面架不住老人专业知识缺乏的困扰,最终决心请个育儿嫂,为了省钱,老王通过同事介绍请了小刘。小刘在朋友圈里口碑不错,业务能力也强,在老王家上户后,一开始也挺满意,毕竟老王家境不错,加上有老人帮忙,工作强度倒是不大。但慢慢地小刘开始不顺心了,原因很简单,老人和小刘熟了之后,干预的激励就开始增强了。比如吃盐这个事,幼儿是有严格限量的,小刘按照所学给孩子添加辅食,盐当然得严格控制。但奶奶不乐意了,奶奶认为多吃点没关系,孩子长力气,奶奶带老王就是这么过来的,老王这么有出息,还不是因为盐吃的多?奶奶和小刘之间就为了盐的事不断争吵。老王一看没辙,只好让岳父母来替换。岳父母对吃盐这个事倒是认同小刘的做法,但另一件事又开始不消停了。岳母觉得孩子小,需要呵护,所以平时穿多点,出门盖多点,得捂着。小刘当然不同意,孩子体温本身偏高,不怕冷,捂着反而容易生病,比如出热疹。结果岳母和小刘之间因为要不要捂着又开始不断争吵。老王很是头疼。小刘更是郁闷,在一次激烈争吵后,辞职走人。为此,老王家的老人在朋友圈开始恶评小刘,严重影响了小刘的声誉。小刘自此之后就很少接私单了。
假如小张和小刘不是接私单,那么问题都有回旋的余地。小张可以根据公司的信息找适合自己的活,老李可以从公司挑选适合自己的育儿嫂。同样,小刘可以通过公司的指导老师来说服老人,实在说服不了,可以辞职,即便遇到恶评,公司也可以直面真实情况,还小刘清白。无论对家庭来说,还是对员工个体,在接私单时,都会面临现代社会朋友圈声誉机制不强的特点,这是因为朋友圈缺乏有效维系声誉的惩罚机制,信息本身也不够充分和对称,再加上各方的认知偏见,契约隐含的交易成本就会被凸显出来,契约的可持续实施能力就变得脆弱了。
(作者周业安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