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昆山之路③|10万台商为什么愿意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编者按】
作为连续14年雄踞中国县域经济之首的昆山,许多人惊艳于其发展之飞速及财富总量之巨,而昆山真正的秘密和价值,在于其身后所展现的中国改革的理念、路径与方法。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初始,开放看广东珠三角模式,改革花开两朵:浙江温州模式和江苏苏南模式。而同处苏南、几乎同一时期崛起的昆山之路则堪称与苏南模式交相争艳。
昆山之路绝非当地930平方公里狭小县域不可复制的独门秘籍,而具有当代中国改革深厚的共性意义:以大开放破冰,以持续改革深化开放,以无畏的勇气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一个个发展的关隘做改革开放的探路者、领跑者。
昆山予以我们的启示还在于,无论站在了多高的山峰,自信但不自满,苟日新更日日新,进而从昆山之路再出发,趟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示范的新昆山之路。
昆山,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三峡间激荡前行的中国的缩影。从一定意义上,昆山之路映射的就是行进中的中国之路。
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历时两月调研,采写了“新昆山之路”系列报道,以期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中国之路贡献昆山经验。本组系列报道共5篇,以下为“台商篇”。
位于昆山市中心的台湾美食街黄河路 来源:智慧昆山工作日傍晚五六点,随着台企下班人群涌入,昆山市中心的台湾美食街黄河路热闹起来。台湾风味的牛排馆、麻辣锅、小吃摊、冷饮店里,台湾腔普通话和闽南语此起彼伏,几乎让人忘了这是在距离台湾近千公里之外的江苏昆山。
昆山,是远近闻名的“小台北”。
截至今年6月底,昆山市累计批准5113个台资项目,投资总额达608亿美元,10万台商台胞在这里安居乐业。台湾排名前100大制造业企业中,已先后有70多家来昆山投资。昆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0%、工业总产值的50%、利用外资的60%、进出口总额的70%,都来自于台资企业的贡献。昆山已经成为大陆台商投资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台商,是昆山外向型经济舞台上的绝对主角。
从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落户至今,作为昆山经济“农转工”的快速助推器、“内转外”的支柱和主动力、“散转聚”的一线践行者、“低转高”的同频共振参与者,台企几乎亲历了昆山崛起的全程。
在昆山台商近30年的“耕耘”历程中,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与压力,他们其中一部分有过动摇彷徨,也有一部分或布局海外或西进北上,但更多的是留在昆山,选择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昆山台商历经近30年发展,面临昆山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的现状,是重新寻找成本洼地,还是植根昆山就地转型?这成为几乎所有台商要做出的抉择——绝大多数台商,选择了后者。”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董事长石静安向澎湃新闻表示。
澎湃新闻试图从纵贯30年的多位台商的风云起落,以及昆山城市管理者的转型实践,探究台商为何愿意留下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以及企业集群与城市共融共生的样本价值。
“初代”台商:发现昆山,爱上昆山
和澎湃新闻聊起昆山与台商的第一次接触,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宣炳龙微微眯起眼睛,回忆起30年前的往事,说:“一碗奥灶面,这是开端。”
1989年,昆山自费开发区已经建设6年,引入外商投资企业11家。但对于台商而言,昆山依旧无人识得。
彼时,宣炳龙的司机请假要去上海虹桥机场接一名远房亲戚。听说这名亲戚是准备来大陆投资考察的台商,嗅觉敏锐的宣炳龙叮嘱司机:“把他们接来昆山,我请奥灶面。”
就这样,几位纺织业台商和昆山首次相遇。昆山用最大诚意,打动了起初并不看好昆山的台商。1990年,昆山第一家台企顺昌纺织有限公司落户。顺昌的成功试水,口碑效应引来一批台商,短短两三年,昆山有了八家“顺”字号台企,“一顺变八顺”。
江苏第一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有限公司落户昆山开发区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台企纷纷到大陆投资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昆山能广受青睐,与昆山对台招商自创的“独门秘籍”密不可分:因台商间素有口碑相传、“老带新”的习惯,所以昆山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时创新提出“以商引商”策略。
顺昌纺织是台商登陆昆山的破冰,1992年昆山第一个投资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项目——沪士电子的到来,则正式拉开了台企大规模投资昆山的序幕。
沪士电子开幕典礼剪彩仪式
沪士电子选择昆山的缘起,也是经“八顺”之一的台商口口相传而来。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后,公司创始人吴礼淦继续发扬昆山以商引商的“传统”,主动做起招商义务推销员。他常奔走于昆台之间,向台商推介昆山、带台商考察昆山,引来了数十家台企投资昆山。
经吴礼淦牵线搭桥来到昆山的台企,包括捷安特。
当年,捷安特轻合金董事长涂季冰从第一次与昆山接触,到拿到公司注册批文,仅仅2个多月就以传奇般的“火箭速度”落户。昆山的良好投资环境、官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在台商界迅速传播,以商引商显示出“葡萄串”效应:仅捷安特带来的台湾自行车配套厂家,就达到七八十家。而这一效应的另一直观优势,是产业链迅速整合促成了昆山强大的产业集群。
由此,昆山的台企发展进入快车道: 1993年是第一波高潮,约有100家台企来到昆山。之后很快形成良性循环,1996年开始呈现台企纷至沓来云集昆山的态势。1996年—1999年,每年都会新增台企90家。
到2000年,昆山台企集聚已初步成型。这一年,时任台湾研华科技公司高管的陈顺浪和5名同事到华东考察投资地,把上海和周边的工业园区跑了个遍。最后六人投票,因为昆山的地理优势、服务理念、政策优势,这六票毫无悬念全部投给了昆山。
像研华科技这样,在2000—2007年这个时间段来到昆山的台企总数超过了2000家。
数据显示,2001年昆山全市外资企业共计2500余家,其中来自台湾地区的企业1250家。2007年,台企涌入昆山的势头迅猛,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新落地的台企注册。至同年底,昆山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3500家,占到所有外资企业总数的60%—70%。
昆山基因融入台商血脉:“我们都是昆山人”
“既然来了昆山,就没有想过离开。”研华科技已经落户19年,现任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顺浪也在昆山待了19年。他说的“离不开”,是指研华科技,同时是指自己。
陈顺浪笑着和澎湃新闻说这番话时,他刚和太太、儿子、媳妇、三个孙辈结束在浙江的周末游回到昆山。他在昆山工作的19年里,陈太太隔段时间就来住一阵,孙辈暑假也常来。
陈顺浪觉得,现在昆山反而更像家乡,每月回一次台湾,反而像探亲,“我在昆山还有一群台商朋友,是刚来办厂时就认识的。十几年了,大家平时会讨论企业运营、政策走向,也常约打球、喝茶,举家一起自驾游。”
如果说陈顺浪是昆山10万台商生活状态的一个普通缩影,那么生活印记更深深嵌入昆山的,是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怡秀。
郭怡秀1953年生于台湾高雄,1994年跟随丈夫在江苏南通办了第一家工厂,2000年到昆山,投资设立了龙灯化学。2012年,龙灯化学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第一家在昆山发展壮大后回台湾成功上市的台企。
在昆山生活的第8年,郭怡秀把25岁的儿子罗俊霖从台湾接了过来。“肯定是我们认可了昆山,认为昆山更适合儿子发展,才会让他来。”郭怡秀告诉澎湃新闻,儿子在苏州大学深造时认识了一名苏州姑娘,之后两人一起去英国留学,2015年成家,生了宝宝。
“我们现在三代同堂住在昆山,亲家也定期来照顾宝宝,生活特别美满。”郭怡秀对大陆儿媳妇赞不绝口,完全感觉不到有任何文化、生活习惯差异隔阂,“我们都是中国人,也都是昆山人。”
像郭怡秀这样,作为一个移民群体但对昆山“异乡感”越来越少、“故乡感”不断滋生,背后离不开昆山政府各个部门对台商诉求的积极响应、关切。
昆山市台办副主任张琴向澎湃新闻表示,昆山台办始终以台胞需求为导向,“我们不仅服务台企,而是服务全部在昆台胞;服务工作也不止是台办一个部门在做,而是已经渗入到昆山各级、各部门。”
用宣炳龙的话说,服务台胞“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要真诚,要赋予感情,没有感情的服务是不会到位的”。
在昆山,台胞子女可以和昆山本地孩子一样享受义务教育,还有华东台商子女学校、开发区国际学校、星空幼儿园等一批台商投资的学校可以选择;全面采用台湾医院管理模式、并参照大陆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创立的综合医院,极大解决了台商的就医难题;连换发大陆驾照这种“小事”,昆山都做到经苏州车管所放权,只需在本地一周办妥……
在政府与台商间搭建起重要沟通桥梁、共同参与解决这一件件“细碎”之事的,还有被称为昆山“第五套班子”的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昆山台协会成立于1998年,是国台办特批的第一家县级市台协会。
除沟通政企、引导台企发展转型、解决台商生活问题外,台协会也非常重视台商的精神文化需求。“经济是无根的,文化却能让人有家的感觉,有家的感觉就会想到扎根。”昆山市台协会荣誉长孙德聪告诉澎湃新闻。
台湾民俗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昆山慧聚寺天后宫举办在台协会与昆山市委、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昆山慧聚寺于2008年重修。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就有超过50万台商及家属会经常前往慧聚寺参拜,将其视为“精神家园”。
变局中的抉择:扎根昆山、共谋转型
但昆山舒适、安逸的生活并不会让10万台商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他们不止生活在昆山,更是与昆山联动发展的主力军。
事实上,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台资台企聚集著称、以国际代工见长和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昆山,新的挑战与压力接踵而至。
因外贸对GDP贡献率高达70%以上,昆山离世界很近,离“震中”也很近。2008年,昆山在金融危机中有37家企业关停,其中台企就有22家,大多为中小规模或配套企业。但因昆山台企向来注重内功修炼,政府及时推动企业转型,又不遗余力给予政策支持,阵痛之后,昆山出口形势当年即在全国率先突围。
数据显示,2008年昆山实现出口38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6%。2009年,在全国出口总额大幅下跌16%的情况下,昆山出口总额仍然取得5.4%的增长。昆山在关停22家台企的同年,实现新增台企177家。
但不可否认,危机始终存在。国际方面:全球化退潮并转向,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趋势日渐趋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需收缩;周边国家低成本竞争。国内方面:人力成本增加、技术迭代、环境压力,以及中西部城市的快速崛起等等。
以最典型的笔记本电脑行业为例。昆山依靠出口加工区为载体,在2000年后吸引台湾主要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进入,包括仁宝系、资通系、富士康三大巨头,并密集布局1000多家笔记本上下游配套厂商,快速实现“散转聚”转型升级。2010年,昆山出产的笔记本电脑达到峰值的1.2亿台,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此后,随着中国中西部城市急起直追,湖北、重庆等地城市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优的政策大力吸引电子信息产业,昆山部分笔记本电脑产能开始“搬家”。到2014年,昆山笔记本电脑产量下跌至6000多万台,产值较峰值减少千亿元。
“一边是全球经济变坏,一边是人力成本上涨一倍、原材料上涨两倍多。”2000年在昆山成立电子公司、2011年离开昆山的台商朱世明说,对于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迫于经营压力挥别昆山是不得已的选择。
但更多的台商选择留在昆山,坚守昆山并转型升级——原本逐水草而居、善于“游牧“的台企作出这个选择,除了情感上的难以割舍,当然是算过一笔账的。
“为寻找价格洼地就放弃在昆山已有的发展,这需要投入搬迁、再投资成本,而五年十年后的中西部城市、东南亚再次成本上升,难道我们要继续游击?”陈顺浪表示,从昆山大环境看,政府的服务水平、区位交通优势、产业链优势、生活人文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不转移,就意味着转型,留下的台商必须从惯常的“加工代工”模式就地转型。而同时,随着一部分代工企业离开,昆山的产业特色和主导产业也逐步明晰,着力于推动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递进,即“低转高”,谋求价值攀升。2015年起,昆山又把切实提升台企自主创新能力纳入工作重心,并以此带动本地民企的同步转型升级,将地方发展的动力从外生拉动转为内生驱动,推动“大转强”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机器换人”和自动化改造,以“智变”应万变成为诸多昆山台企的共识。
2010年,昆山台企广兴电子率先实施“机器换人”,2016年产量与五年前相比实现翻番。2011年,昆山富士康科技集团就推出“百万机器人”计划,在营业额攀升的情况下,将员工数从11万人减少至5万人。数据显示,仅2015年,昆山就有35家台企实施重大“机器换人”项目,总投资40亿元。
2018年,昆山全市1003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台资高新技术企业占了208家,更有500家台企正积极创牌定标,打造自主品牌。“微盟电子”的电竞笔记本电脑智能制造车间、“沪士电子”的印制线路板压合智能制造、“友达光电”的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成鑫制程智能车间、“正新橡胶”的轮胎检测智能车间均上榜2018年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名单。
总部经济也是昆山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台企们用“投资在各地,总部在昆山”的形式,进一步植根昆山。近年来,特别是《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20)》发布并实施以来,昆山市总部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服务业总量增长的集中区。
捷安特轻合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昆山聚集了许多世界知名的自行车整车及零配件供应厂商,有着完整的产业链,有条件成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聚集地。经过多方考察、慎重考虑后,2009年捷安特决定把大陆总部设在昆山,这不仅顺应了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昆山在新的发展阶段的产业要求。”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宝堂表示。
据统计,截至2018年,昆山市已申报和获批的功能性投资机构、采购中心、销售中心、区域总部等各类台企总部超过50家。
不难看出,原本“游牧式”属性的台企正在昆山转化为具有扎根性的“类本土企业”,一步步努力实现从代工模仿到自主创新的模式转化,从高强度要素投入拉动到高能级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化,走向高质量发展和内生动力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发展。
台商转型背后的政府服务转型
能让台商从最初来到昆山、爱上昆山、融入昆山,再到历经挑战、穿越风雨,依然扎根昆山初心不移,重要的原因无疑是昆山有着最亮的一块金字招牌——高效、贴心的政府服务,以及政府对转型升级的强力引领。
回想起1992年选择昆山的原因,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吴礼淦说:“当初看中昆山,是看中了昆山的人。昆山的领导干部有个人担当,有发展的急迫愿望,一定能把事干好!”
1997年,吴礼淦和昆山政府官员交流时提到“昆山什么都好,就是通关速度太慢了”,一语点醒梦中人。随后,昆山相关负责人赴京84次,申请材料写了几麻袋,终于在2000年获批大陆第一家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
不仅仅是吴礼淦对此有强烈的印象。多位台商在采访中向澎湃新闻这样评价昆山的政府官员:对于认准的事,他们不会把自己困在某个僵局中。只要对台商台企发展有利,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穷尽所有的可能性,不断捕捉随时出现的新机遇,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种服务精神已经渗透于一代又一代的昆山政府官员的血脉中,时代在变,服务的方式在变,但服务的理念却绵延不变。正是在这股精神力量的鞭策下,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为昆山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和转型升级中赢得了主动权。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设立5周年座谈会现场梳理近30年来台企集聚昆山的历程,每一个发展阶段,政府服务的重点和方式都在转变:早期主要着力点在于改善台企投资的硬件环境以及精心细致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2000年后,政府服务从台企生产环节向台商社会生活领域全覆盖;2008年始,重心移向助推台企转型升级;2015年至今,助推转型升级进入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的高目标阶段,力图以新的政策优势加速培育创新力,持续保持产业发展优势。
台商能否安心留在昆山,关键在于台企能否与时俱进转型升级。昆山地方政府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以更好更优的服务主动推进制度创新、结构升级,往往比静待企业自发转型升级更能获得先机。
早在2006年,意识到代工模式的不可持续,昆山政府就“快人半拍”提出转型新思路,进入“预热期”。2008年,转型升级快速切换为昆山的政策重心,政府部门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台企难题、痛点和需求,及时提供政策支持和政府服务。同年,昆山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台企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试行)》,设立引导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建立担保贷款机制、举办专题指导讲座等,帮助企业将危机转化为发展新机遇。
同时,昆山市委市政府在2010年积极对接台湾电电公会,大力引进台湾电子电机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通过实行一系列“专案”辅导计划,点燃了昆山台企转型升级的“燎原之火”。
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昆台合作再次升级。五年来,借助国家层面为昆山试验区特别设立的“部省联席会议”机制,一系列由昆山发起、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的探索试验,逐步转化为一大批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助力台企转型升级的突破性政策。昆山地方则以创新政务服务落实试验区建设的各项政策,上下联动,催生了台商在昆山的新一轮投资热潮。
2014年,昆山提出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2015年,昆山市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动员大会举行,重点部署了以台企为重点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明确聚焦于“创新力”的培育和锻造。为此,昆山成立专门机构“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多部门协力合作,共同营造转型的浓厚氛围。
2018年,昆山市委市政府又制定了《昆山市加快创新转型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及《推进昆台融合发展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力推昆山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放眼于全国,昆山与台商无疑是城市与企业集群良性互动、携手共赢的最佳样本:台企作为举足轻重的市场主体对于环境变化敏感、适应、进取;昆山地方政府则以一系列预判性的战略规划、精准策略和政策引领,建立起一种边界清晰、权责明确但又相互依托推动、共谋区域发展的新型政商关系。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对10万台商来说,在昆山的每一天,都将是充满希望的新的开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