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家大使①|再会程永华
【编者按】
新中国外交70载,许多令人难忘的“高光时刻”历历在目,既有耀眼的亮度,也有十分感人的温度。
在新中国七十华诞到来之际,澎湃新闻专访多位曾经代表中国出使海外的大使。他们曾是新中国外交不同发展阶段的见证者,是祖国实力不断壮大、在国际舞台上愈发“举足轻重”的亲历者,更是在世界多个地区、各个大洲代表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实践者……
作为“国家大使”专题系列的开篇,今天刊发中国前驻日本大使程永华专访,他担任驻日本大使的时间达9年3个月。
程永华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从东京飞返北京的那天,程永华所乘的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
在日本的近10年时间里,他在北京与东京之间不计其数地往返,唯独这一次,他等待得最久。
这次飞离,也是他对日本真正的告别。
9年零3个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岁月,在今年5月写完了最后一笔。程永华说,这也是他40多年外交工作生涯的最后一站。
他想起2010年的2月28日,他飞抵东京,出任驻日大使。那一天恰好是元宵节。
从那天起,他的每一个正月新春,便都留在了日本。
现在,他归来,带回了白发与皱纹。
“波澜起伏,迂回曲折,爬坡过坎,势头向好。”离任归国后,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程永华总结已经结束的这9年零3个月,提到了这几个词。这也是这段时期中日关系变化曲线的最直接说明。
这段岁月之于程永华,也是一枚永恒的印记。
历经中日关系的最严峻节点,也迎接了正在改善回暖的当下——每一个时刻,他都是站在最前端的人。
程永华不知道这场告别是否圆满。他说,这只能留给别人去评论。
但对自己来说,他完成了驻日大使的职务使命,所交上的这份答卷,不辱使命。
19岁起留学日本,程永华40多年的外交工作足迹遍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再会程永华,已是功成身退的时刻。
他终于踏上了真正的归途。
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近日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最长的任期
2010年2月至2019年5月,9年零3个月,程永华刷新了中国驻日大使最长任期的记录。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至今,历经47年,程永华一人的大使任期,便占了近五分之一的时间。
近段时间以来,“任期最长驻日大使”的评价,也伴随着他离任回国的消息一直在刷屏网络。
实际上,程永华从事中国对日外交工作的时间远不止于此。
从9岁那年开始学习日语,到19岁以公派留学生的身份踏上日本,他与日本之间的关联便伴随半生。
1963年,程永华作为长春外国语学校建校的第一批学生,进校学习日语,并度过了9年的学习时光。
1973年,中国外交环境改善,为培养新一代外交官,外交部开始从全国各地选派出国留学生。成绩优异的程永华,成为了新中国派出的首批赴日留学生。此时,中日两国刚刚实现邦交正常化。
1977年,程永华从日本创价大学毕业,留在中国驻日本使馆工作,成为一名普通职员。
工作6年后,1983年,程永华回到国内,在外交部亚洲司从事了5年多的对日基础工作。除此之外,他当时还曾担任我国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日语翻译,其中,给邓小平当翻译的次数最多,每年至少要十次以上。
1989年,程永华再次来到中国驻日本使馆,担任秘书工作,随后出任参赞、公使衔参赞、公使,直至2006年赴马来西亚出任大使,2008年任中国驻韩国大使,2010年重返日本出任中国驻日大使,直至今年5月离任。
“我1973年作为新中国首批公派留学生来到日本,至今总共在日本学习和工作了30年,见证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和日本社会的变迁。我遍访日本47个都道府县,留下了许多难忘回忆,收获了与各界友人的珍贵友谊。”5月7日晚,东京,离任招待会上,面对前来相送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800多名日本政财界人士,程永华动情道别,“我不会忘记,在大学校园里给予我谆谆教诲的老师和与我亲切相处的同学,看到在场的来宾里也有他们的身影,恍如过去的和现在的时光在此交错,不由得感慨万千”。
迄今在使馆工作以及此次任大使期间,程永华充分体验了日本从山间到海边、从太平洋到日本海的秀丽风景,以及各地与中国渊源深厚的民俗文化;在政界、经济界、大学校园、农村、工厂,在自然灾害发生地,远至北海道和冲绳,他与日本各界人士广泛对话。
“尽管有时双方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我致力于通过对话增进理解和信赖,并成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与信赖。”精通日语,深悉日本,交游广阔,程永华因此被日本媒体评为“知日派”。 程永华告诉澎湃新闻,在外交工作上只有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思路和想法,才能掌握主动。
4月初,程永华刚开始对外联系辞行拜会的事宜,他离任的消息就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参考消息》援引今年4月3日全日本新闻网的报道称,“日方不少人表示,程永华十分了解日本。”该节目还播出了程永华用流利的日语接受媒体采访的影像,强调他很好地胜任了驻日大使工作。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专门设宴为程永华饯行,并同800多名政财界人士出席了5月7日晚的程永华离任招待会。当晚,日本21名部长级官员之中有11名到场,还有140多名国会议员同时出席。
不仅于此。
外交部官网发布消息称,5月9日,程永华偕夫人汪婉辞行拜会日本德仁天皇及雅子皇后,对德仁天皇的即位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在日本履职的感想。德仁天皇对程大使任内推动日中友好所做工作予以积极评价。
他是德仁天皇即位后首次会见的外国客人。
这足以说明日本各界对中日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和期待。“他们明白,这些年间中日关系走到现在不容易,他们也期待今后有更好的改善。”程永华说。
骇浪之上
大使难当,驻日大使难当。
“波澜起伏,迂回曲折,爬坡过坎。”程永华用这三个词来总结这9年零3个月的工作经历。这也是这段时期中日关系变化曲线的最直接说明。
2011年,日本爆发3·11大地震。地震、海啸、福岛核泄漏三灾并发。此时,程永华出任驻日大使刚满一年。
这场重大灾害,无论是对他,还是对于中国使馆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
“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余震不断,我们的使馆立即组建起了临时指挥部,成立6个小组现场办公,了解灾情,掌握情况,尽最大的力量去救助中国公民。”程永华回忆,当时从国内打来使馆的寻人电话有3万多个,还有4000多条网上传来的寻找信息,“使馆里,每个人的手机都是在边充电边对外联络,手机很烫,大家就垫一块布在脸上,坚持不断联络,同时根据以前的登记记录一条一条地查找信息,然后出去寻找,最终我们找到了1万多人。”
最感动人心的是,在不少其他国家使馆都在灾区纷纷撤离的时候,只有中国使馆选择“逆行”,“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像战士走向战场,坚持去一个个避难点寻找,用大巴车转移了7000多名中国公民。”20辆悬挂着中国国旗的大巴车朝着别人逃离的相反方向开进灾区解救受困同胞的场景,连日本当地政府的官员都感慨万分。
“面对海啸的挑战,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完成了使命。”程永华说。
海啸的惊涛过后,程永华又迎来了新一轮的严峻挑战,且骇浪接连不断。
2012年、2013年相继发生的钓鱼岛领土主权、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等领土和历史问题,使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严峻、最困难局面。
这也是程永华9年零3个月的驻日大使历程中,面临的最大压力。这一次,他仍旧果决地迎着骇浪,走向了最前端。
“出现问题的时候,我要第一时间去应对,该抗议的去抗议,该交涉的去交涉,严肃表明我的态度,坚决表达中国的立场。同时我也要去联系日本各界,向他们阐述中国的主张,努力去促进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共识的增加。”这两项表达,都是在同一时刻进行的。“那时候时常有人对我说,你这个大使实在是难当,一天之中要面对这么多事情,精神状态和表情都是各种各样的。”
面对媒体疑问的聚焦,程永华西装笔挺,表情严肃,步履铿锵,语调坚决。但抗议之后的下一场活动,是要参加日本友好团体的交流。这一刻的程永华,立刻整理心情,切换了表情,“面对友好团体和普通民众,我们不能去横眉怒目。他们的本意都是想与中国友好发展的,所以与他们相处时,就要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说事情,充分体现我们的善意。”
自我调整,已是他多年一线外交工作所养成的习惯。
他讲述起钓鱼岛事件发生那一年驻日使馆举办国庆招待会的场景。
面对台下2000名的日本各界代表人士,程永华严正地讲述起中国关于钓鱼岛的坚决立场,并以历史与现实来完整说明为什么钓鱼岛是中国的。“我边讲边观察台下人们的反应。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听得很认真,包括端着盘子的服务员都站住不动了,静下来听着我讲。讲完之后,我让使馆工作人员去了解一下,我和这么多日本人讲钓鱼岛是中国的,他们是什么反应。馆员回来之后告诉我,他们都在很认真地议论,还说中国大使讲得也有道理。”
程永华说,这就达到了效果预期。“在关系困难严峻的时候,我们该发声的事要发声,既要理直气壮,也要晓之以理,我们的外交,就是要以理服人。”
破冰时代
历经了冰冻与湍急之后,中日两国的关系,终于迎来了向好的局面。
2014年,中日两国政府开始在“水面”之下进行密集磋商,探讨处理和改善关系的突破口,并于当年11月份达成四点原则共识。
2016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晤,促使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进入了正式轨道。
本次会晤之后,两国关系的整体气氛逐步向好,日方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展示积极姿态,包括2017年日本代表团赴北京参加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程永华说,此后,安倍晋三也多次公开表示,“一带一路”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构想,日本愿意提供合作。
2017年9月28日晚,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东京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招待会,前来参加招待会的安倍晋三用中文对在场观众问候“晚上好”。
日本媒体报道称,这是安倍晋三执政之后首次参加这样的活动。
针对日方的一些积极表态,中方也给予了积极回应。一系列的互动,也在实际上推动了2018年李克强总理与安倍晋三的互访,这也标志着,中日关系重新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今年6月,在日本大阪举行的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与安倍晋三进行了一场深入的长时间交谈,再次为两国关系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2010年至2016年,从疾风骤雨到风雨渐停,再到如今天晴见日,程永华始终在最前端见证着两国关系改善向好势头的不断稳固,也在通过文化、商业、学术等多领域的交流方式,在其中不断斡旋、推进。
“我们的几个总领馆,经常会开展春节、中秋节等中国文化节,将此作为让日本普通民众在身边就能接触、了解中国的窗口,以此来增进交流,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不仅如此,“以民促官、以经促政、以地方促中央”,程永华一直与日本的政界、经济界、文化界、地方政府积极交流,“中日之间有250多对友城,日本友城的知事长们都表示,无论两国关系如何,他们也都要开展交流。”因此,程永华始终支持他们开展友好活动,并通过这种互动来带动日本的中央政府转变对中国的认识和政策。
如今,中日两国关系已重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并呈现出了改善向好的势头。处于潮头最前端的程永华,也终于功成身退。
在离任招待会上,他深情地说,“我最高兴的,还是作为中国驻日本大使,和中日两国有关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中日关系跨越了邦交正常化以来最困难的时期,重新回到正常轨道,中日和平、友好、合作事业再次起航并正在不断取得新的发展。能够在卸任之际交上一份不辱使命的答卷,无悔地传出接力棒,我对此感到安心。”
目前,两国之间的各个领域都在对话,交流合作也在深入。程永华从去年开始明显感觉到交流合作频度的增加,“各个部门之间,尤其是地方省市之间的交流显著增多,开辟出了新的渠道,探讨对双方有利的合作模式。”
中日两国之间政治安全上的互信,也在逐渐恢复。程永华认为,两国关系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增进互信,特别是日本一些人,需要摒弃冷战思维,摒弃以邻为祸的思维。此外,两国关系此前的不稳定,也对国民感情造成了伤害,“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还是不够”。今后还需要继续努力管控分歧和风险,逐渐减少不稳定因素,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我期待改善进程能不断持续下去,而且在持续向好的势头上再向上深入发展。”在程永华看来,经历了此前的风风雨雨,中日双方都已总结了经验教训,并且已经探索出了双方互惠的新的交往渠道,“希望今后中日关系能处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改善向好的时期”。
海阔天空
从东京飞回北京的那天,程永华的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
抵京时,已是清晨。
隔着窗子,看着云层上的朝阳铺满云层,他心潮涌动。
这是属于祖国的日出。
40多年的外交岁月,程永华与爱人汪婉始终相携辗转在海外,每年回国不出五次,也大多是因为工作。
乘车回到北京的家,打开大门,卸下行李,看着伴在身边的汪婉,他淡淡地感叹,“这次是真的回来了”。
回国之后的这段日子里,除了应邀去一些部门和高校进行讲座,闲暇的时间里,程永华还保留着他在日本时的习惯,尽可能不坐电梯,坚持爬楼梯锻炼。
他每天还是会很早起床。习惯性地浏览海内外各大媒体的新闻,思考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从外交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应对。
40多年的职业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和精神紧张还是在持续。以至于很多不经意的时刻,程永华会羡慕现在的年轻一代外交官,“和过去相比,中国的外交事业,天地是真的大、真的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正是年轻一代外交官可以大展身手的时候”。
但他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
“我现在可以自由自在地晨练,到处转转。”在国外的这些年,因为工作的缘故,程永华很少随意外出走动。
“我正在学着使用国内的无现金支付,还有地铁公交的手机扫码。”辗转海外40多年,归来就已步入退休生活的程永华,一时间还不能适应国内不带钱包就可以出门的生活。
回国之前,他的手机只用于接打电话,连短信都很少发,使用网络时主要就是收发邮件和浏览新闻。
现在他用起了智能手机,注册了微信,在学习使用支付宝,还用起了电子交通一卡通。
他可以多和此前聚少离多的女儿相处了。外孙女也正在长大,他不想再错过她的成长。
他打算带着爱人去国内的旅游景点看看,体验一下新兴的“智慧旅游”。走遍了日本的河山,祖国的美丽版图,也该“打卡”了。
一切都是熟悉的,也是崭新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