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路上⑥|重庆:拆掉围墙建广场,从“烂棚棚”到宜居地

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实习生 苏日娜 刘春燕
2019-09-22 06:5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西起上清寺转盘,东接大溪沟街与北区路。重庆市政府、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建筑均坐落于此。70年来,这里的变化非常大。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视频编辑 柳婧文 实习生 李强(03:00)
【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成就斐然。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宏观数据中,也浓缩在每条大街小巷的变化之中。一条路,见证一段历程。澎湃新闻派出多路记者,寻访全国多个城市的人民路,记录路上承载的国家记忆和变迁,呈现新中国的发展成就。

腿脚利索的时候,90岁的余兰君每天都要去重庆渝中区人民路上的人民广场上转转,有时能待上大半天。她是附近的老住户,见证了人民路从穷苦劳动者的聚集区,到亲民便利的宜居之地的巨大变化。

最典型的是人民广场的修建。1997年,重庆市委、市政府顺民心,纳民意,决定“拆除人民大礼堂围墙,修建人民广场”。当时,群众对修建工程热情很高,政府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门前设立了捐赠点,8天内,市民共计捐赠800余万元。真正体现了人民广场人民建。

渝中区人民路也是重庆的政治文化中心。这条路全长约2公里,总体呈东西走向,西起上清寺转盘,东接大溪沟街与北区路,毗邻重庆市委,除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重庆市政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等均坐落于人民路上。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路牌。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图(除署名外)

见证建设新中国的峥嵘岁月

隔着围栏,张晓宇拿着手机,不停变换姿势,试图拍出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

今年27岁的张晓宇是山东人。趁着中秋假期,他和两个朋友一起来到重庆旅游。9月15日,三人逛完了解放碑和洪崖洞,来到了位于渝中区人民路173号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以下简称“大礼堂”)。

大礼堂。  大礼堂官网 图

张晓宇眼前的这幢建筑气势恢宏,建筑面积达3.15万平方米,主体部分为仿古重檐园攒尖和重檐歇山屋顶造型。如果天气晴好,绿瓦、白墙、红柱组成的大礼堂在蓝天的背景下,格外悦目。

相比解放碑和洪崖洞而言,喜欢古典风格建筑的张晓宇一直想亲眼看下大礼堂。来之前,他就把大礼堂列为重庆之行的必到“打卡点”。

不过,张晓宇有些遗憾:“我们运气不太好,(大礼堂)在修,又碰上阴雨天,要是能进去看看就好了。”

大礼堂官网这样介绍这座有着65年历史的建筑:它是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主持修建的世界知名建筑,是重庆的象征和最具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礼堂)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

大礼堂始建于1951年,三年后竣工。附近居民、现年90岁的余兰君告诉澎湃新闻,大礼堂所在的地方原来是占地40多亩的马鞍山和蒲草田。修建的时候,政府还征了50余亩土地。

史料记载,1951年6月,西南军区官兵和广大民工、机关义务劳动大军配合,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利用推土机、空压机和铁锹等工具,还有十多吨炸药进行爆破。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处理掉了土石方30余万立方米,让昔日的马鞍山变成了平坦大道。

余兰君回忆,当时大礼堂的名字叫“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后来因西南大区撤销,(1956年)更为现名。

大礼堂官网写道:(大礼堂)见证了历届重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光辉历程;见证了重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建设新中国的峥嵘岁月……

姚珈娜在讲述人民路的变化。

人民广场人民建

姚珈娜,今年63岁,原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大溪沟派出所民警,2011年退休。1995年,姚珈娜从大坪派出所调至大溪沟派出所。对于每天都要打交道的人民路,姚珈娜再熟悉不过。

姚珈娜记得,1997年设重庆直辖市以前,大礼堂门前的马路,是沙坪坝到解放碑的必经之路。当时,大礼堂的四周尚被砖墙围住。

大礼堂官网记载,1997年,重庆市委、市政府顺民心,纳民意,决定“拆除人民大礼堂围墙,修建人民广场”。

拆除围墙之前的大礼堂。 资料图片

据《重庆晚报》报道,拆除大礼堂围墙是1997年设重庆直辖市后的第一项重点工程,当时的草案建议分3步实施,前期拆围墙,搬迁部分与广场无关的建筑物,保护古树和牌坊。中期扩大演出平台规模,将广场与规划建设中的“市人大活动中心”连为一体,增加旅游观光、休闲设施,包括喷泉、叠水、灯光效果。远期,还将跨越人民路,沿大礼堂中轴线西延。包括现在的重庆博物馆月亮形状的整体造型,也属于当时的远期规划。

前述报道显示,广大群众对这项工程相当热情,政府在大礼堂门前设立了捐赠点。因为百姓的热情,原定于4天的集体捐赠时间被延长到了8天。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学生还是企业主都为建设人民广场献上了自己的心意。真正地体现了人民广场人民建,现场在《春天的故事》歌曲声中,让人尤为感动。最终,市民共计为拆墙建广场捐赠800余万元。

时任重庆市政协常委的李晞朦曾在一段口述中回忆:“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天我看到一个老婆婆带着两个孙子来捐款,娃儿长得很乖。我问为什么来捐款?娃儿回答为尽快把广场建好,以后好来耍;我又问,捐款的钱哪来的?娃儿说是压岁钱。两个娃儿捐了20多元,婆婆捐了四五十元。婆孙三人是专程从南岸区赶来的。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对普通家庭来说,有点含金量。”

1997年5月25日,拆除围墙后的人民广场对外开放。2005年6月,广场建设三期工程完工,大礼堂牌楼外公路被移至地下,公路“加盖”后改建成广场。至此,人民广场面积达4.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

腿脚利索的时候,余兰君每天都要去人民广场转转,有时能待上大半天。余兰君说,每当有重大节庆日,人民广场都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很庄严”。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和人民广场。

从“烂棚棚”到宜居地

余兰君7岁那年跟随家人来到重庆,虽多有搬迁,但始终在她现在居住的人民村小区半径不到1公里的范围内。

《街巷渝中》一书中记载,重庆解放后,国府路改名为“人民路”,并一直延续至今。

上世纪的上清寺街景。 资料图片

说起过去的人民路,余兰君感触最深的就是“穷”。她回忆,解放前,这条路沿街住的都是穷苦的百姓,以干苦力活为生,“吃了上顿没下顿”,住的地方也是破破烂烂,一点都没有家的样子,日子过得十分凄惨。

余兰君说,解放以前住在周围的最多也就几十户人家,人民路上没什么人,现在已有成百上千户。住在人民路71号今年86岁的老人胡明富回忆:“人民路小学旁边,那里以前有个大溪沟电厂,烧煤的。煤炭通过水路运到江边,再由人挑到电厂。这些苦力大多数就住在电厂附近,也就是人民路周边,住的房子都不叫房子,是‘烂棚棚’。”

随着大礼堂、人民村小区的建设,大溪沟电厂的搬迁,人民路的面貌逐渐焕然一新:马路拓宽了,栽种的黄桷树慢慢长高,将马路遮挡在树荫下,临街商铺和住宅也都得到翻新修整。

人民村社区居委会副书记李霞介绍,人民村小区所在的人民村社区现有住户2300余户、6000余人。

胡明富说,如今的人民路,交通四通八达,生活便利。胡明富临街居住,出门即是公交车站,不远处就有菜市场、超市,沿街餐馆也多。尽管屋内面积不大,住着却很舒服,他跟老伴都不愿意搬到子女那去住。

“一个(原因)是习惯了,干啥都方便。有啥急事,街坊邻居都能来帮个忙。他们(注:指子女)房子宽是宽,都是高楼大厦,门一关谁都不认识谁,还是住在这里舒服。”胡明富说,他住在一楼,但白天基本不关门,邻里之间来串个门十分方便。

人民路街景。

人民路上的红色记忆

人民路121号,有一处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法学校。

资料记载,中法学校是共产党在重庆地区第一所干部培训学校,也是重庆最早的中区党组织中共重庆支部的诞生地。1925年9月,吴玉章、杨閣公、冉钧等人创办了中法学校,培养了杨尚昆、罗瑞卿、阳翰笙、任白戈、徐彦刚(红军第三军军长)、张锡龙(红军第七军军长)等一大批革命志士。1926年1月,冉钧、周贡植等人在中法学校成立重庆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中共重庆支部。同年2月下旬,在此成立首个中共重庆地委——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杨閣公当选为第一任书记,统一领导全川党团工作。

位于人民路上的大溪沟电厂,也有过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据《重庆晚报》报道,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在撤离重庆前准备炸毁包括大溪沟电厂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在共产党领导下,大溪沟发电厂护厂斗争展开。1949年11月29日中午,国民党特务将炸药车开到厂门口时,发现迎接他们的是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黑洞洞的枪口。电厂工人与敌武装对峙的同时,连施巧计,坚守一昼夜,拖垮敌人,确保全市在光明中迎接解放大军入城。

报道称,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宇专门挖掘过这段历史。他说,后来重庆电力公司向护厂人员颁发了“护厂有功”奖章和奖金。西南军政委员会特别召开庆功会并宴请护厂队代表,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他们。电厂修配股股长杨如坤后来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劳模大会。大溪沟发电厂成功护厂反爆破斗争,成为重庆整个护厂斗争中一面耀眼旗帜。

    责任编辑:宋蒋萱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