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分析|全球16万亿美元的负收益债券已成新的“有毒资产”?

项梦曦/金融时报
2019-09-19 18:12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本月12日,欧洲央行迎来了近3年来的首次降息,宣布下调存款利率10个基点至-0.5%。在经济增长面临衰退风险的大背景下,欧洲央行再次叩响“负利率”的大门并不意外,但却是对全球资本市场释放出的重要信号。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此前,欧洲央行已经执行了长达8年的存款负利率以及长达近4年之久的零基准利率。此次再度调降存款利率,被市场认定为是“负利率”时代的重启。

事实上,今年以来,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风险,全球已经有近30个经济体相继宣布降息,或将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希望借此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重返扩张轨道。目前,欧元区、瑞士、丹麦、瑞典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基本实行负利率。即使是通过此前8次加息已经逐步迈向货币正常化的美联储,如今也面临着重新跌入负利率区间的可能性。美联储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坦言:“现在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负利率,那么在美国出现负利率只是时间问题。”

负利率,如今已经一跃成为了全球金融界的热词。一般而言,负利率包括以下3种情况:负政策利率、负存贷利率和负债券利率。具体来看,一是金融机构在央行存款是负利率;二是储户在银行存款或贷款利息为负;三是债券收益率为负。由于资金会产生机会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正常来说,利息率应为正以对冲成本。而负利率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方式,央行借此实现拉升下滑经济、提高通胀、提升货币政策效果等目标。但效果如何,目前仍难有定论。

曾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认为,如果财政政策能够分担央行稳定经济的压力,负利率是完全有益的。即将就任的欧洲央行新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此前也曾为负利率背书。拉加德认为利率为负时,银行可能会决定将负存款利率转嫁给储户,降低储户的存款利率。但是另一方面,储户同样也是消费者、工人和借款人,在利率为负的情况下,经济会更加强劲、失业率会更低,借贷成本也会降低。从这方面考虑,引入包括负利率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有助于提升欧元区的经济增长。

但不少金融从业者对于这种看法并不认同,他们对于负利率普遍持悲观态度。不少机构的研究表明,并没有证据表明负利率能够提振经济,降低失业率。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欧洲和日本都希望通过零利率来刺激银行放贷,倒逼量化宽松带来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相反的是,有证据表明,银行因为负利率受到了影响。负利率带来的负收益资产正在不断侵蚀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

目前,全球负收益债券规模高达16万亿美元,由于这些负收益债券主要在金融机构之间流转,最终损失将由金融机构承担,已成为新的“有毒资产”。数据显示,2018年欧洲前十大银行的净利润仅520亿欧元,收益不及经济规模大致相当的美国银行业的一半。这表明在超低利率下,欧洲银行业盈利能力已经受到严重侵蚀,这将抑制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索英(Christian Sewing)警告称,欧洲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将对这个已经陷入负利率长达5年的地区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索英曾表示,在这个水平上再次下调利率作用有限,而客户们也不会因为利率下降10个基点而增加任何投资。索英认为,从长远来看,负利率会破坏金融体系,再次降息“可能会降低各国的再融资成本,但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事实上,央行的负利率和政府的负收益债券更像是一种征税,是对金融机构的征税,是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分配,政府所得就是金融机构的损失,因此双方对于负利率的看法难以统一。而作为本世纪的新鲜产物,尚无充足的证据来对这项政策工具的效用盖棺定论。

“股神”巴菲特曾将负利率描述为一个“奇迹”,是从未有人设想过会发生的情况。他直言:“当前没有人能了解负利率的全部影响,但负利率并不是世界末日。所以我希望能延长我的寿命,可以有时间了解负利率。” 诚如巴菲特所言,负利率并非“洪水猛兽”,但要如何规避风险,用好这一“利器”,仍是摆在全球央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原题为《【金时国际观察】“负利率”时代的喜与忧》)

    责任编辑:郑景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