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造风景|高架桥下的萨克斯
为打发退休后的剩余时间,中老年人群体在城市公共空间演奏乐器的场景并不鲜见,他们通常会出现在公园的凉亭,或是广场的角落。但高架桥下的萨克斯,还是头一次看到。
对于表演而言,这里着实算不上“舞台”,而且抗拒观众。他们的头顶是隆隆作响的南北高架,两侧是车辆川流不息的公路。下班高峰时段,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趟地铁携带巨大的噪音驶过,将他们发出的声波完全覆盖。他们显然毫不在意,始终专注于自己的练习。
地铁口溢出的人流行色匆匆,至多对路灯下的萨克斯手们瞥上一眼,很少有人愿意停下脚步,隔着马路,欣赏这免费的演出。当然,偶尔也有一两张青春的面孔出于好奇,驻足站定,举起手机,录上一小段视频,作为街头偶遇的谈资。
其实,上海人对萨克斯情有独钟。
萨克斯进入中国,最早就是出现在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歌舞厅中,伴随爵士乐团和舞女的曼妙舞姿而被大众熟识。在大众的感官印象里,萨克斯似乎也能诠释出这座国际大都会的迷人气质。
比如,上海著名作家程乃珊就回忆过萨克斯留给她童年的深刻印记:“五六十年代的上海之夜,在我记忆中就是这样,伴着一片低迴温柔的萨克斯旋律,合家围着收音机各做各事:看《新民晚报》,结绒线,做功课,聊天……平实中充满温馨,我就是这样走过我的童年,我的花样年华。直到‘文革’打破了这一切!我心目中的上海之夜,就是《新民晚报》加萨克斯风。”
甚至直到今天,南京路步行街的临街阳台上,还长年飘荡着萨克斯的旋律。永安百货这座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与每天响起的萨克斯便无意间构成一种合奏,十几年来,更塑造了那条地标性商业大街的声音记忆。
据说站在永安大楼阳台上,为路人吹奏萨克斯的“老克勒”名叫戈瑞清,原是一位江南造船厂技工。“文革”时期,萨克斯像其他西洋乐器一样,被贴上了“黄色”乐器、靡靡之音的标签,愿意学习的人很少。当时戈瑞清为了加入厂里的文艺宣传队,自告奋勇学习萨克斯演奏。没想到时过境迁后,萨克斯竟成了他借以成名的傍身之技。
高架桥下的萨克斯演奏者。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萨克斯之所以和上海的气质相匹,多半由于它一度被国人赋予了现代性想像的符号功能,这正是上海近代以来“摩登”化的外在表征。滑音、颤音、吐音、喉音等灵活多变的演奏技巧,也让萨克斯逐渐适应了紧张快捷的都会生活节奏。
其实相比于小号这种西洋传统乐器,萨克斯的历史确实不算太长。自从1840年被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发明以来,它在很长时间里服务于军乐队合奏或人声伴奏,没有获得独立的演奏地位。等到20世纪初爵士乐在美国兴起之后,萨克斯才真正确立了主角光辉。
可以说,爵士乐赋予了萨克斯灵魂,萨克斯也成就了爵士乐的血液。
遗憾的是,如今大部分国人还是只把萨克斯当成一种演奏流行音乐的乐器,关于萨克斯在爵士乐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大多知之甚少。不少国人心目中的典范演奏家,就是创作出《回家》的那位美国萨克斯手肯尼·基(Kenny G)。更为可笑的是,国内举办的某些商业活动还给肯尼·基冠上了“萨克斯之父”的名号。然而只要听过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等爵士乐大师的唱片,不难发现肯尼·基的演奏实在是过于初级了。
爵士乐的即兴成分,使萨克斯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和内在语言。那根如抛物线般弯曲的圆锥形粗管,不仅流淌着浪漫柔情,还能制造出尖锐爆裂、疏离冷漠的情感,直抵精神层面的幽暗与救赎。
改革开放的年代,萨克斯代表的是“洋气”和时髦,现如今却显得有些“土气”和过时,热衷于吹奏这种乐器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群体,愿意学习萨克斯的小朋友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少。一方面,这是几十年来国人对“肯尼·基”审美疲劳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国内爵士乐普及率低的现实。
或许因为爵士乐的欣赏门槛较高,在中国,它依然属于极其小众的音乐类型,这无疑大大限制了普通人对于萨克斯的理解和想象。
同样是东亚国家,邻国日本对待爵士乐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众所周知,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就是一名骨灰级的爵士乐发烧友。自从明治维新拥抱西方文化以来,日本历经大正、昭和时代,彻底完成了对爵士乐的本土化接受与改造,并且发展成当今世界上爵士乐氛围最好的国家之一,甚至在1970年代出现了像阿部薰这样传奇的自由爵士萨克斯手。
尽管国内的爵士乐普及率整体较低,但上海无疑是最适合爵士乐生长的城市。从民国年间的百乐门传统,到近十几年来每年举办的爵士音乐节,爵士乐手和乐迷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相信普通人对于萨克斯的感受也会随之慢慢更新。
萨克斯的英文名是Saxophone,它还有一种音节完整的译法,叫做“萨克斯风”。多一个字,这个乐器仿佛就拥有了吹拂世界的力量,足以抚慰城市中失意者的心灵。
循规蹈矩的生活每天都在轮回,某些时刻,不妨像爵士乐那样加入一些摇摆和即兴,就如同高架桥下的萨克斯风,混合着车水马龙,突然有了几分声音实验的味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