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边疆党旗红|“融合党建”助力下的林西脱贫攻坚之路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位于蒙、冀、辽三省份交汇之处,距首都北京公路距离仅有39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距今6000余年的红山文化曾在这里留下诸多印记,其中最著名的红山文化象征——“中华第一龙”碧玉龙便出土于此。
但赤峰也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贫困地区之一,全市12个旗县区中有8个国家级贫困县、2个自治区级贫困县。这其中,林西县于2018年率先退出国家级贫困县,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脱贫出列的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日前在赤峰市林西县采访时看到,融合党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大有助益。
联合党委整合资源,产业园区快速发展
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有7个行政村,一个达康产业园区带动了其中4个村——西山根村、苏泗汰村、十二吐村以及乌兰沟村的村民脱贫致富。
2017年时,达康产业园区还仅是一个小的扶贫产业园区,2018年改名为达康产业园区,取“到达”“小康”之意,同时扩大了园区规模,规划占地2万亩,投资1.2亿元。
同年,十二吐乡党委以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按照产业相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带动的原则,牵头将有共同愿景、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西山根村、苏泗汰村、十二吐村、乌兰沟村以及德青源公司、农牧业局等部分县直机关单位共22个党组织,合在一处组建了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区联合党委。
联合党委的主要工作是做好服务、管理,引领成员单位共促达康产业园区发展壮大,从而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产业园建设初期,总是在协调关系。”十二吐乡党委书记谢艳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西山根村有水、十二吐村有地,产业园想要发展就要扩大规模,既要用地又要用水怎么办?
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别说是村和村之间,就是一户村民和一户村民之间也不能随便动一块地,占一点水。但联合党委让事情变得容易起来。
4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同时又是联合党委成员。他们在一个联合党委中讨论一个产业园的发展问题,就是讨论自己家的事。西山根村让出水,集中存在水塔里,十二吐村和产业园都可以用;十二吐村让出地,供产业园区扩大规模,带动周边4个村村民脱贫致富。
西山根村。“每隔一段时间,联合党委就把成员单位组织起来定期召开一次会议,大家提最近有什么问题、需求,各支部说我能做些啥。”谢艳丽说,“最近大家开会的时候讨论,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该怎么做?园区内的蛋品生产企业德青源公司党支部提出,他们正好下架了一批鸡。把这些下架鸡免费发给贫困户,一家发10只鸡,养活大了到年底还有1000块钱。”
联合党委通过联席会议明晰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不过在谢艳丽看来,开会也不是说一下就拉倒了,关键还得看落实,解决得怎么样。
除此之外,联合党委成立后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谢艳丽对此深有体会:“以前我是乡长的时候,一年要给技术人员打几十个电话,跟人家搭交情,请人家来。现在有了联合党委,这就是他们家的事,自己就来了。”
林西县农牧业局机关党支部是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区联合党委成员之一,他们派技术人员定期到达康产业园的750栋日光温室暖棚里“转悠”,帮老百姓解决技术难题。
这750栋日光温室暖棚里几乎种满了西红柿。一个棚一年大约产4万斤西红柿。每年3月初、9月初是西红柿成熟的时候,近3000万斤西红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到这里收购。
“那时候没有一个交易市场,就比较混乱,这个空地一块,那个空地一块。”谢艳丽说,“后来为了更加规范,2018年园区盖了一个占地50亩的西红柿收购市场。这块地就是十二吐村的地。”
此后,年产值2800万元的西红柿都在这里达成交易,继而发往北京、上海、安徽等地。
产业园让农民变工人,人均增收1.5万元
“融合党建在引领整个达康产业园区产业发展上,贡献了巨大力量。”谢艳丽说。而达康产业园的发展,对当地百姓致富增收又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达康产业园区内的德青源公司。今年8月,在达康产业园德青源公司里打工的苏泗汰村村民王军,拿到了9190元的工资。
最近这一年多,王军不仅从农民变成一名产业工人,最高一个月的收入还拿到近万元。相较于一年多以前,在家耕作那十几亩“看天吃饭”的薄地,现今一年4万余元的收入,用王军的话说是“做梦也没敢想”。
北京德青源公司是一家年产蛋量5.8亿枚的蛋品生产企业,经林西县政府招商引资进驻后,2017年底在达康产业园区正式投产。
公司和联合党委达成协议,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比例不低于总职工数的30%。此外公司和林西县政府签订协议,约定公司的玉米订单种植、蛋鸡养殖、临时性劳务、物流运输、有机肥生产、包装材料供应等7个方面的关联业务交由林西县推荐的企业或合作组织承担,贫困人口的参与受益面积达到70%。而公司在园区租用厂房的租金,扣除相关费用后,90%用于设置公益事业扶贫岗、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就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事宜。
今年德青源公司预计产值达到4.53亿元、净利润突破4000万元。公司员工187名,其中贫困户57人。员工平均每人每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以上。
位于苏泗汰村40兆瓦的光伏电站。
除去德青源公司,园区内还有日光温室暖棚750栋、40兆瓦的光伏电站以及1个肉羊养殖小区、2个肉牛养殖小区和3个移民安置点。
先前住在十二吐乡乌兰沟村的刘贵荣,就是去年搬迁至达康产业园集中安置点的140名贫困户之一。政府在园区分给她一套房子、一栋暖棚。
为了形成规模效应,达康产业园区联合党委规划750栋暖棚全部种植西红柿,并有统一的种苗和技术指导。2018年,刘贵荣便试着在自己的暖棚里种了一季西红柿,尝到甜头后来年又租了两个暖棚,扩大了种植规模。
刘贵荣在大棚给西红柿“打头”。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图8月19日,在大棚里给西红柿“打头”的刘贵荣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种完一季之后一个棚毛收入就达到1万余元,3个大棚6茬西红柿的纯收入为2万元。而老家那20来亩“望天收”的杂粮地,总共收入不过1000余元。
现在达康产业园里,像王军、刘贵荣这样参与打工、种植、养殖的农户共有450人,他们中60%都是贫困户。平均每人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人均增收1.5万元。
十二吐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17户、1965人。截至目前还有67户124人没有脱贫,预计今年年底全部脱贫。
同时,党建融合有力助推了达康产业园区内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2018年园区实现产值达2亿元,2019年预计产值将达到5.23亿元。
达康产业园区联合党委常务副书记、西山根村党支部书记刘占林总结:“林西县脱贫攻坚能够顺利摘帽,融合党建功不可没。通过一系列工作,回过头来看融合党建可以这样说:他正饥渴我未饱,我未富足他正少,送他一池清凉水,百姓富足有依靠。如果没有融合党建,也没有这片产业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