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以为会被“战地”和“记者”的故事震撼 | 有话说
这个世界并不安宁,每天都有新闻发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摄像机和笔上阵,奔赴世界各地,见证着各种灾难与冲突,将新闻报道展露在世人面前,震荡着看似“风平浪静”的日常生活。 库珀就是这群人之一,他把CNN做采访的经历,集结成回忆录《边缘信使》。
在第三期“有书看·有话说”活动中,我们选出了五位读者并寄出《边缘信使》一书,有效回收了四份读后反馈。
他们与“新闻”息息相关:有人已经是记者,有人梦想成为记者,也有人正在学习成为记者。关于“战地记者”这一身份和“灾难报道”这一主题,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很巧我今年24岁,也是一名记者,想在书中窥探一些心路。
期待分:9.5 读后分:8.0
——林徽
在读之前,以为会因为“战地”和“记者”的经历被细节和故事震撼,但书整体读来让人感到平静,没有过多的细节烘染,没有揭开过于隐秘的心理活动。
记者生涯亲历的战争与灾难、报道前后的心理历程、对童年和家庭成员的成长回忆,相互叠扣交叉前行,仿佛平行时空在某一瞬间使现实片刻和历史碎片有了往来。那些亲眼见证的悲惨现实唤起库珀未曾识破藏在内心记忆深处中的痛苦,全都“如潮水一般朝他涌来”。正因如此,库珀书中的痛苦是那么的真实,战地报道融入了极深的个人情感。看他的文字,觉得痛苦是平淡且有力量的、痛苦是深刻又无能的、痛苦是能够渗透到内心深处却又让人冷静的。
在书中库珀写道:“回到家里,等待我的是一叠叠的账单和空荡荡的冰箱。去超市买东西,我会完全迷失…一群女孩一边喝着水果颜色的饮料,一边谈着化妆品和电影,我看见她们的嘴唇在动,看见她们灿烂的笑容和挑染的头发,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我会低头看着自己的靴子,然后看到上面的血迹。”“我们都努力把自己报道的世界与生活分隔开,但是都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它的一部分。”
如果人生注定是一场在奔波中的找寻,那么库珀找到了他最自得的方式,也找到了属于他的答案。尽管库珀已经回不去“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他抵达了世界的边缘,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陈虻曾说过,“用皮肤去感觉新闻。”那么库珀用到的就不仅仅是皮肤,他的眼睛、耳朵、鼻子、心、回忆,甚至他的挂着血渍的靴子也在感受着世界另一个边缘角落里的真实。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库珀要付出自己与第一现场擦肩的距离,双眼要塞满所有血淋淋的新鲜死亡,但又必须在新闻报道面前克制生而为人的情感。在这份职业中,他没有按照新闻标准的严格、严肃、客观、克制。整本书夹杂着自己童年回忆的情感共鸣,报道结束,作为一个人,他是如此不安。
在库珀亲历的边缘现场,痛苦是被感知的,空气中都能嗅到痛苦的存在;但在远方,一条条生命换为新闻报道里的一个个数字,痛苦是透明的,人们习惯性地选择无视。
VCG
严肃新闻的受关注度永远不及花边八卦,仿佛世界再大,也大不过每个人每天24小时亲历的日常。“遭遇即全世界“像一句咒语,于是乎,人们在真实的血淋淋生命面前也因为距离感而无动于衷。“好奇”和“信息”延伸了人们想要了解的世界边缘。库珀作为一名小小信使,竭尽全力为我们展开那些边缘世界长期被忽视或者直接被无视的真实生活着的人们的日常。在那边,灾难、饥荒、动荡、恐惧才是常态。
看完,一声感慨“世界真实的充满各种幻象,不是不存在,只是离我们有些远,或者还没有被我们看见。”我们所感慨的一声,正是那些边缘人们真实生活着的一生。也就是你我这一声小小的感慨,这小小的注意力,是库珀新闻报道的价值,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库珀在书中说,他再也做不到像正常人那样迎来送往,他的心像心形吊坠一样只剩一半。但就是那被弄丢的一半的心,让我们看见了边缘世界的半边天。
新闻传播专业大二在读生,终极目标是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希望这本书给我一个灯塔。
期待分:9.0 读后分:8.0
——依林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理解到,也许正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个记者,见到的事情太多,也太不寻常,他的某种长久以来的价值观甚至是一种语言表达技巧已经丧生在某次枪响与死亡之后了。当作者看过死亡后身体浮肿变白的黑人女子、废墟危楼窗口少女安放的一颗鲜艳的西红柿,他的言语支撑不了他的所见所闻,因为现实过于残酷与赤裸。
VCG
作者说他似乎再也难以融入大城市的生活之中,我想,等到有一天他有了自己的家庭与孩子,他会有新的想法。
作者在书中提到,有时候战地记者就像鲨鱼,血腥味与死亡让他们感到兴奋。这让我一惊,但细想来,历年来一些国际新闻摄影大奖,大多和苦难有关,越是和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相差甚远,越能触动观众、读者敏感的神经,取得重大反响。如果很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的最终目标都只为“一鸣惊人”,那是不是意味着战地记者这个职业道德的衰败甚至是断崖式崩塌?这是难以想象的。
这个世界需要真相,去支撑那奄奄一息的人类文明与道德信念。安德森·库珀是这支庞大队伍中的一个。他告诉那些政客,停止你们互相的感谢与恭维,“拿上裹尸袋,再拉上几个士兵,到现场去啊”!
读这本书,读到的不只是人们的苦难,更是让我看到一个事实的见证者与报道者,对苦难的态度。感谢安德森·库珀。
新闻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是什么呢?想了解看起来离我那么远的边缘。毕竟,万一它什么时候就在我身边出现呢?
期待分:9.0 读后分:9.5
——无小双
看完之后有些无言,觉得这本书离我的生活很远,又离我很近,最清晰的是它让我感受到了生与死之间的联系。都说向死而生,但好像生者永远也无法预测到死亡,也许很久,也许明天,也许是某个尖锐的事件切断了联系着你跟世界的最后一根线,也许是细微的地动山摇就让你无处可逃。
死亡无时无刻不让我们感叹生命的脆弱与生活的无常。我的应对措施是不停地找事情做,不管是否有用处。说起来,仍是不敢去探索死亡的一面。而作者却几乎是放弃了自己的生,一头扎进铺天盖地的悲伤中去探究死。
说实话,当我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作者一个人的救赎之旅时,我有些失望,我害怕他的主观意识太重,无法客观地表述出人们的情感。但越看就越发现我错了。首先,人怎么能客观地表达出他人的情感,作者已经把自己的真实见闻写下,已是不可多得。再者,虽然作者最开始表明确实是因为要逃离自己的生活而去到各个地方,但他却奇妙地在与死亡近距离接触的边缘地带找到了新生——
“说到底,你就是为了被触动、被改变而去那里的。”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生命与生命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交流,能真的改变人心?我记得书中这样一句话:“不穿防弹背心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吹拂在身体上的微风,感受与他人的距离更近,能够在与每个人拥抱时读出失去所带来的伤痛”,我在这句话旁边写道“感官交流”。相比之下,语言显得是被反复修饰的,尽管人们不可能不使用语言。就像伊拉克经常只有战争的镜头;报道要学会比较苦难的程度;政客总是在灾难前相互感谢,而大街上却仍是横尸遍野……
VCG
也许是我阅历尚浅,书中太多镜头我只能通过文字截取一些神经上的刺激,再联想到我看着风平浪静的生活。我不知道人在经历过那么多悲欢之后应该如何安放自己,甚至想是不是正因为作者无法一个人消化太多,所以才写成书,让大家一起来消化。读完之后我只有一个念头(我认为这也许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去感知吧,感知世界的角落与边缘,不经历生理上的心脏骤跳,也许我永远都无法懂得。
生活在和平环境下,我想跟随作者的脚步来体验灾难面前的心灵震颤。
期待分:9.5 读后分:9.5
——自由飘逸的云朵
如果不看书,不看报纸电视,很难想象在我们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灾难深重的世界。虽然书中的事故是发生在十几年前,但我仍然能想到那个悲惨的画面。
作者没有描写硝烟弥漫的战场,激烈的灾难现场,但我照样看到了真相,因为真相就在那里。灾后的场面,更让人心灵震颤。面对受难者我们束手无策。海啸过后无人来解救,任凭尸体随意摆放,是让人愤怒的,痛惜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那样消失了。
VCG
生活本已多灾多难,比如地震、海啸、飓风,却也有人为的灾难,比如战争。虽然这些事件已过去多年,读起来却还是历历在目。伊拉克的战争,使一颗西红柿在埃尔蒂娜的老祖母眼里就是天堂。正如书里写的那样:报道过后,灾难就会被忘记,可那些活着的受难者却无法忘记,我们不忘记又能怎样呢?这本书应该让那些灾难的制造者们看看,不知道他们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呈现内容有所删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