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戳这里,深度了解IEC——第83届IEC大会倒计时34天!
第83届IEC大会倒计时34天
今天,距离第83届IEC大会召开还有34天。
本次大会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承办。
IEC大会是IEC最高级别会议,负责对IEC重大国际标准化战略和政策等管理事务进行决策,研究通过IEC章程修改决议,批准发布IEC战略发展规划,进行IEC主席、副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选举,审议通过IEC秘书长的工作报告等。IEC的工作体系由标准制定体系和合格评定体系两个方面组成。
成立一个多世纪以来,IEC得到了政府、行业、学术界、终端用户等世界各地伙伴的支持,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权威的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之一。IEC从初建、探索,逐渐向着成熟、成长与成功迈进,为全球电子电气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目前,IEC参与国达到173个;办公地点遍及世界五大洲,包括IEC亚太中心、IEC中心、IEC拉美中心、IEC北美中心和IEC澳洲秘书处;拥有超过2万名技术专家;与近200个国际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
截至2018年底,IEC成立207个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下设236个项目组、625个维护组、566个工作组;拥有4个合格评定系统;发布10771个出版物,包括6755项国际标准、338项技术规格、576项技术报告、41份洲际标准,以及联合ISO发布3046项出版物。2018年度,IEC发布出版物661项,在编1594项。
IEC发展沿革
成 立
1904年9月15日,国际电气大会在美国召开。与会代表所通过的一项报告中论述了一个重要观点,“应当采取措施保证世界技术团体的合作,通过建立一个有代表性的委员会来考虑电气设备和电动机械的词汇和额定值标准化的问题”。
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IEC于1906年6月26日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由此,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标准化组织诞生了。
发 展
第一届技术委员会
1914年,IEC组建了4个技术委员会,分别负责电动机械和原动机的名词术语、符号、额定值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此后,IEC发布了第一份包括电动机械和电气设备在内的术语和定义一览表;一份国际量值用文字符号和单位名称符号一览表;一项铜电阻国际标准;一份与水轮机有关的术语定义一览表以及一些有关旋转机器和变压机的定义和建议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IEC的活动。从1919年恢复工作到1923年期间,IEC技术委员会的数量增加到10个。随后,IEC理事会建立了执行委员会,目的在于更好地协助实施理事会的决议,支持中央办公室的工作,并协调各国家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的工作。
建立国际单位制SI
1930年,IEC规定了频率、磁场强度、磁通量、电抗功率等七个有关电学计量单位,并将当时已有的实际单位扩展成综合的物理单位制,成为“Giorgi单位制”,以意大利科学家和工程师GiovanniGiorgi(1871~1950)的文字命名。随后IEC又对此进行了进一步改进,现在统称为“国际单位制(SI)”。
第一版电工词汇
由于早期国际上没有电工相关词汇,IEC名词术语委员会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最终于1938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国际电工词汇(IEV),共收录了2000多条术语和定义,IEC的这一突出功绩不仅在电工领域而且还在其他国际技术组织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迫使IEC活动自1939年进入停顿状态,并达6年之久。1948年IEC中央办公室从英国伦敦迁至瑞士日内瓦。
设立分技术委员会SC
1950年以后,IEC许多技术委员会(TC)的工作范围得到了迅速扩展,同时拥有了更多的技术专家。为了把相关的技术专业合理细化,分技术委员会(SC)以及大量工作组(WG)也不断涌现出来。
1957年TC39(电子管、真空管和类似半导体器件)组建了SC39-2(半导体器件)。随着1955年TC40(电子设备用元器件)的创建以及所属SC的相继出现,使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向前跨越了一大步,这些SC涵盖了电容、电阻、高频电缆和连接器、压电开关、插头、插座和开关以及磁性材料等专业范围。
实施管理机构改革
为了充分体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公正性,IEC实施了一项有关机构管理方面的改革。此前,一个技术委员会发展目标制定以及所有技术项目的进行均由主席一人掌控。改革后,秘书处开始管理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而主席则必须以中立公正的立场主持工作。
为了避免某个国家委员会(NC)拥有掌控某个TC的权力,所有技术委员会的主席和秘书必须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这已成为IEC的一种惯例。
壮 大
20世纪中叶以后,IEC相继组建了TC46(通信设备用电缆、电线及波导)、TC47(半导体器件)以及与集成电路相关的SC、关环境试验的技术委员会TC50。与电子设备与元器件专业的技术委员会TC48(机电元件)、TC49(压电晶体和相关器件)、TC51(磁性材料)、TC52(印制电路)、TC60(记录)和TC67(模拟计算设备)等。
IEC还及早预测到了信息时代即将到来与发展趋势,于1961年成立了TC53(计算机与信息处理)。1968年,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有关工业自动化方面的TC成立了,就是TC65(工业流程测量和控制),该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对工业流程控制系统的最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电子电气产品市场的迅速拓展以及用户对其产品安全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与家用电器相关的新技术委员会的诞生,如建筑电气安装(TC64)、家用电器性能(TC59)、家用电器安全(TC61)等。
1970年IEC成立了TC72(家用自动控制器)以及TC62(医疗电器)、TC69(道路电动车辆)。另外,激光作为一个重要器件已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因此1972年TC76(激光设备)应运而生。为了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计算技术安全性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TC74(数据处理设备和办公机械的安全)于1973年成立。
20世纪80年代,IEC首先于1980年组建了TC80(导航仪器),使其在运输系统标准化方面的重要性得以进一步显现,该TC的工作范围现已扩展为海上导航与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特别是1987年,IEC将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所有硬件标准化工作与ISO软件标准化工作结合在一起,成立了ISO/IEC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的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ISO/IECJTC1(信息技术)。与IEC所有技术委员会不同的是,JTC1的主席和秘书均来自美国。在此阶段,TC82(太阳光伏能源系统)、TC86(纤维光学,前身为TC46中的电信分技术委员会)和TC90(超导)的相继成立充分反映了当时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随着对能源替代技术的不断研究,风力涡轮机已逐渐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该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也于1987年伴随着TC88(风力涡轮机)的成立而正式启动。
20世纪90年代,对IEC来说是夯实基础的非常10年,许多由SC所承担的工作已发展成为相当重要的技术科目。为此,IEC将若干SC之间密切相关的部分进行了整合,把原有的一些SC调整为TC,为以后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1992年,随着微电子技术普及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芯片设计技术的进步,推动了TC93(设计自动化)的成立。1994年,TC97(用于机场照明和信号标志的电气装置)的成立使IEC在航空技术领域标准化方面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消费类电子方面,由于不同的音频、图像和视频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IEC于1995年将这些分散而又关系密切的工作集中纳入了多媒体技术领域这一单一的管理结构,这就是众所周知的TC100(音频、视频和多媒体系统与设备)。
进入21世纪,IEC瞄准高新技术的开发不断拓展新的工作领域。2000年TC107(航空控制系统过程管理)成立,紧接着于2001年组建了TC108(音频/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电子设备的安全)和TC109(低压设备的绝缘配合)。同年,IEC又重新汇编了国际电工词汇(IEV),出版了最新版IEC多语词典,其中包括18500个电工术语和定义。为确保IEC标准在环境领域的实施寻求一条可行之路,IEC于2004年设立了TC111(电工电子产品和系统的环境标准化)。
2016年,IEC在CA系统中新增设了IECRE,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行业使用的设备和国际贸易服务,同时保持所需的安全水平。
进 步
IEC 一直在不断完善并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IEC始终重视组织扩展、产品与市场相关性、缩短标准制定周期等问题,并通过改革完善不断进步。
组织扩展
组织扩展是关系到IEC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对此IEC一直坚守着这样一个理念,只有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才能使IEC不愧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组织。为此,IEC始终将自己的大门向有意参与其活动的人们敞开着。2001年IEC又将这一理念进一步付诸实践,启动了“联盟国家计划”。该计划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免费参与IEC活动的机会。截至2018年年底,已有87个联盟国家。
产品与市场的相关性
一方面,IEC把制定满足世界各国特殊要求的国际标准作为其标准化战略中的一项重要目标。为此,IEC于2003年提出了一项计划,允许各国在制定IEC标准时尽可能将其国家的基本差异要求(EDR)纳入国际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将各国在技术基础设施、气候条件以及基于其他特征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分别纳入国际标准。该计划的推行,可有效地缩小和消除各国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增强IEC标准对世界各国的适用性。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标准的实用性,IEC还扩展了标准与可供使用的文件种类,增加了可公开提供的规范(PAS)、工业技术协议(ITA)、技术倾向评定(TTA)以及《指南》等多种文件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的各类需求,使IEC标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缩短标准制定周期
过去,IEC标准的制定周期大约在五年以上,很难满足市场对标准的需求。为此,IEC在其技术工作程序中对标准制定过程的各个阶段确定了目标日期:提交工作草案(WD)为6个月;提交委员会草案(CD)为12个月;提交询问草案(CDV)为24个月;提交批准草案(FDIS)为33个月;提交出版的标准(IS)为36个月,并明确规定,凡超过5年仍未进入批准阶段的标准项目将被撤销。
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CDV阶段的标准项目自动转为可公开提供的规范PAS文件,从而有效控制了制定周期拖延的问题。
另外,由于电子化服务水平的逐年提高,也大大加快了标准文件和表决意见的传递速度。经过多年努力,2018年,IEC标准的平均制定周期已缩短为33个月左右,使标准滞后的问题有了明显改观。
IEC治理体系
86个成员国
成员国资格分为两个级别,即“正式成员”(Full Member)和“准成员”(Associate Member)。
根据IEC章程规则有关评定标准,按照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会费比例来确定正式成员或准成员。目前IEC 86个成员国包括62个正式成员和24个准成员。
正式成员国有权参加IEC所有技术活动,并承担有关管理职能。每个正式成员国在IEC的各机构中均有一票表决权。
准成员国拥有IEC所有工作文件的完全访问权,但一般情况下,在技术工作中没有投票权,其代表也不能在IEC管理中承担任何职务。
87个联络国成员
2001年,为鼓励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IEC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使这些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IEC有关资源,而不必承担成员国会费,从而减轻了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负担。因该计划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标准和贸易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得到了世贸组织的高度赞赏。
目前,已有87个国家成为IEC联络国成员,合计使用IEC国际标准超过7000项。
常任理事国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国际标准代表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是一国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落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积极参与IEC等国际标准组织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我国于1957年正式加入IEC,2011年成为IEC 6个常任理事国(Group A members)中、法、德、日、英、美之一。目前,在所有国家中,我国参与IEC技术委员会数量居第2位(仅次于德国),活跃专家人数位居第3位(仅次于德国、日本)。
国家委员会
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NC)是各成员国根据IEC章程成立的国家电工委员会,是各成员国在IEC所有领域的全权代表。目前,IEC 86个成员国均成立了NC。
各国NC要积极践行IEC宗旨、支持IEC工作、采用和推广IEC国际标准,并充分代表该国在电工标准化和合格评定等领域的所有各方利益。
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NC,各国专家、学者等个人必须通过NC参与IEC有关工作。NC没有固定可循的组织形式,我国NC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承担。现任IEC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
IEC主要现任官员
IEC主席:James M. Shannon詹姆斯·香农 任期2017年至2019年,曾任美国众议员、马萨诸塞联邦司法部长
IEC候任主席:舒印彪 任期2020年至2022年,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董事长
IEC司库: Jo Cops乔·库布斯 2018年成为IEC司库,比利时电工委员会秘书长
IEC副主席、CAB主席:Shawn Paulsen肖恩·鲍尔森 任期2018年至2020年,加拿大标准协会(CSA)合格评定主任
IEC副主席、SMB主席:Ralph Sporer拉尔夫·施波雷尔 任期2017年至201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标准化和法规部经理
IEC副主席、MSB召集人:Kazuhiko Tsutsumi小岛康彦 任期2019年至2021年,日本三菱公司顾问
IEC秘书长:Frans Vreeswijk弗朗斯·弗雷斯维克 2012年10月起任IEC秘书长,此前曾任荷兰电工委员会主席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国际标准化组织(IEC)联络处
大家都在看
敞开大门唠家常 市场监管伴身边
执行编辑:刘琦 编辑:庞仙
《中国市场监管报》征订进行中!
全年均可订阅~
2019年1月1日起,《中国市场监管报》采取纸媒+数媒复合订阅方式。支持智能手机端同步原版阅读,当期报纸当天看,往期报纸即翻即览,价值文章随手评论、收藏、转发,附赠百余种期刊杂志、有声读物。
请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92,全年定价420元。订阅咨询热线010-63720696。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