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冲击世界杯在即,别忘了那些一直守护国足的人
文 | 宗城
编辑 | 俞诗逸
作为归化球员的艾克森,搭档武磊形成锋线,他会给国足带来惊喜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足球再次开启了自己的世界杯征程,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首轮,中国踢马尔代夫,这是里皮重返国足的第一场世预赛,也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归化球员(艾克森、李可)的世界杯征程。
国足归化球员,从一开始就引发争议。归化背后,既是足协急于出成绩的压力,也是中国足球十多年青训低谷期埋下的苦果。02年世界杯后,人们本以为中国足球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却没想到是长达十几年的动荡,连续四次无缘世界杯的无奈。中国青训曾经出了郑智、孙继海、邵佳一这样能打入欧洲五大联赛的好苗子,但近十年来,只有蒿俊闵、武磊真正在五大联赛打过轮换。至于曾被寄予厚望的张玉宁,也已经回到国内联赛踢球。
没有系统、良性的青训生态,成了中国足球的阿喀琉斯之踵。为什么做不好青训?因为02年以后,国内足球处在一个非常浮躁又监督不透明的情况下,很多投资商急功近利,他们靠足球挣门面,买巨星,买广告,贿赂官员,但很少人耐心做青训,因为青训出成绩慢。
与此同时,市场化后的足球联赛走在一个“半市场、半体制”的尴尬道路,黑箱操作不断,假球案频发,不公平不透明的环境,败坏了投资者的信心,也葬送了许多年轻球员的青春。08年的谢亚龙案、12年的四大黑哨事件,还有中超、中乙等联赛频频出出的欠薪、默契球,就是这种腐败环境的缩影。
在这种环境下,做青训是拿一辈子的积蓄在冒险。足球名宿徐根宝当年打造崇明足球基地,即便他是两夺甲A冠军的功勋教练,很多投资商也不看好这个青训计划,因为他要负责两百多号人的生计,基地每年光是人均补贴加起来就要四百万元以上,如何回收成本,成为一个实际的问题。
长期耕耘在青训领域的徐根宝,是见证国足兴衰的重要人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后来,徐根宝把这些事揽了下来,他一边努力做着政府和企业的工作,一边在基地里建起足球宾馆、开设旅游景点,想尽各种办法,才勉强维系足球基地的运转。
当同行在顶级赛场上闪耀,徐根宝退出焦点,摸索青训道路。从足球的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时代,他都是足球改革的领军人物。在申花,他确立了“抢逼围”的风格,助申花打出漂亮进攻足球的同时,也促成了中国足球的战术变革;在大连,他复制辉煌,确立了大连万达在顶级联赛的霸主位置。世纪之交,他已经是中国足坛第一流的教练,但在最耀眼的时刻,他卸下冠军教练的光环,投入到在费力不讨好的青训人才培养中。2000年6月1日,根宝足球基地在崇明岛破土动工。徐根宝放下豪言:“我要缔造一支中国的曼联。”
那一年,徐根宝56岁,以他的荣誉和地位,完全可以功成身退,但对他来说,这只是刚刚开始。在中国足坛,他是出了名的一杆子插到底,死不回头。他认定一件事就会坚持去做,做教练如此,做青训也如此,根宝基地他做了将近二十年,刚开始做就赶上中国足球由盛转衰的时期。
赌球丑闻、杯赛梦碎,02年韩日世界杯后,中国足球陷入低谷,许多徐根宝的同代人都放弃此道。七十年过去了,徐根宝亲眼见证了中国足球的崛起和失落。昔日计划经济时代的朋友已离开,他也退出了一线。到如今,他最遗憾的,还是没有看到中国足球重新杀入世界杯正赛。
如今能在西甲立足的武磊,离不开早年徐根宝对他的栽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3年9月,他在做客《杨澜访谈录》时说:“假如能有10个根宝基地,中国足球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他没有能看到10个根宝基地,国足也还没重返世界杯决赛圈,但因为根宝基地,武磊、张琳芃、姜至鹏、曹赟定、顾超、张成林、王燊超、蔡慧康、吕文君等一批球员登陆中超,成了中国足球在低谷时期的生力军。
2019年1月28日,当西班牙人俱乐部官方宣布,球队正式签下中国前锋武磊时,武磊在个人声明上特别感谢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恩师徐根宝。
在中国,有很多球星,很多投资商,但像徐根宝这样长期做青训的并不多,可就是他们这群人,撑起了中国足球的下限,让中国足球在最黑暗的岁月,还能有一些武磊这样的好苗子,给球迷一点未来的希望。
前中国香港代表队成员吴伟超,退役后去上海做青训,他以前在接受《上海观察》采访时说:“为中国足球,是到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的时候了,自己能做的就是搬砖,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中国足球总有人要做愚公。”
为什么他要青训?因为足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足球的发展要先从地基打好开始。吴伟超在亚洲杯上清楚地看到中国和韩国、日本的差距:“日本中场那种穿针引线,韩国人的奔跑和中锋的冲击力,印象太深,但中国队……就是身体好吧……”
日韩足球强势的背后,都离不开稳健的青训体系。很多人看中国有十四亿人口,纳闷为什么选不出十一个踢得过韩国、日本的球员,其实,日本和韩国实际注册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人数,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比中国多的,日本哪怕校园足球都很火爆,中国的校园足球一般只有圈内人看。
2015年,张路在秦皇岛调研校园足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也关注青训。早在1989年,他就发现中国踢球的人越来越少了。他当时拿了一个中国足协的课题,叫中国青少年训练体制改革,要去做调查,他就着课题小组跑了16个城市,“就是点对点调查,座谈,和青少年教练、家长聊,那算是中国迄今为止最详细的足球人口调查了”。
结果发现:“大连有2000足球人口,上海和北京差不多有1000人,总共加起来就是1万人左右。”作为对比,欧洲像英格兰这样的足球强国有几十万踢球的人。
但是,只提高普及率,足球青训也是搞不好的。张路曾撰文《我们如何用3年时间搞垮了青训》,批评中国足球青训存在的问题。他反对在小学中搞校队,提倡更专业的足球学校,“这样也不影响学习和学籍,哪怕将来不能踢职业足球,也不至于废了”。
可惜,过去十年真正引入足球强国先进理念、针对性抓青训的人才还是太少,很多地级市的体协号召青训,但只是片面提高下人数、增加一两块球场,表面上踢球的人多了,却并不能作用到顶尖足球人才这一块上。
像徐根宝、张路、吴伟超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能让中国足球重返世界杯,但没有他们,中国足球可能更糟。这几年,稍微令人欣喜的是,国家终于从基层做起、各梯队做起,系统地抓起了青训。同时,足球学校也陆续引进了很多国外著名的青训教练,虚心向他们请教,并且输送了一些国内教练到欧洲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
很多读者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抓青训,这几年国足的成绩还是很糟糕?因为如今的国家队,用的人才恰恰是十年前的青训苗子,那些年正是中国足球最低谷的时候,也是青训最不景气的时候,假球、改年龄、关系户,青训被弄得乌烟瘴气。前人种因,后人得果,现在的国足,其实是为02年世界杯后中国足球青训的低谷买单。
青训是长久的事,现在踢球的孩子,可能过个十年才能登上中超甚至更高的舞台,到那时,中国足球才能真的有起色。如同张路所说:“2016年以前,校园足球的情况并不是很好,从2016年开始慢慢普及起来了,如果能够抓好普及,踢球人口扩大,就能出那么两三个亚洲顶尖球员,现在这批6岁到12岁的小学孩子,过20年就是26岁到32岁,这是职业球员黄金年龄。”
至少从业内的消息看,近几年青训发掘的苗子,整体素质要比过去十年高,他们在少年组的国际比赛里已经踢出了一些成绩。
所以,现在对中国足球,需要的是耐心。当青训走在正轨上,假以时日,国人的足球梦才有实现的可能。那是几代人绿茵场上的积累,也是球迷们最热忱的希望。到那时,我们记住带领国足崛起的人,也不要忘记,那些在黑暗时代守候中国足球的人,没有他们,不会有国足熬出来的那一天,他们用一生呵护的足球梦想,值得我们去珍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