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堡垒》不能证明流量的票房价值,《诛仙I》才能
原创: 顾 韩 娱乐硬糖
作者|顾 韩
编辑|李春晖
不出预料,《GQ》为自己十周年人物盛典的收官报道中这一段: “而今年故事的主角,从鹿晗变成了李现、王一博、蔡徐坤、朱一龙”,又激起了一轮讨论热潮。
呵,还真是赤裸裸的名利场呢。 但按说你们名利场不是最讲究遮遮掩掩的体面嘛,就这么直剌剌地说出来啦?
既然你们都说了,硬糖君也就不避讳了: 对着《上海堡垒》大喊“流量票房末日”的,是真糊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鹿晗粉丝是在微博卖力宣传了,还是在电影院集资包场了? 什么都没干,这片儿怎么就“流量电影”了? 《上海堡垒》分明是“流量未遂”!
一个非常主流的论调是: 《上海堡垒》惨败→6000万粉丝的鹿晗失效→流量电影已经不行了。 亲,9012年了了解一下; 鹿晗2017年就公布恋爱了解一下; 市面又出了几轮男团选秀、爆了几个热剧男神了解一下。
早在2017年10月鹿晗公布恋情导致微博瘫痪,当天硬糖君就撰文《鹿晗证明了自己顶级流量的价值,可能是最后一次》。 此后虽然经历了粉丝嘴硬、实绩证明等等,但缓慢脱粉是肯定的。
以《上海堡垒》判断流量明星对电影的作用,从根子上就站不住脚。 起码,粉丝需要为爱豆电影做的事,鹿晗粉丝没做到。 为什么这样说呢? 你看看人家肖战、孟美岐粉丝是怎么为《诛仙I》摇旗呐喊的。
《上海堡垒》真毁于流量吗?
网友: 错怪了鹿晗
流量一词,黑红兼备。 《上海堡垒》未上映时,便有人声称鹿晗参演拒看,或者跟风打低分。 关于影片的差评,起码在导演“用错了鹿晗”的发言之前,几乎也全针对鹿晗。
这几天影片网播之后,又一波人慕名观看,这才发现——还真就是传说中那么烂! 但似乎“错怪”了鹿晗。 (硬糖君要骄傲的说,我们当时的影评就是真看了片儿的,这电影最大的毛病绝不是鹿晗)
小说是科幻背景的爱情故事,电影宣传中则主打战争、科幻元素。 但在成片中,两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爱得不合时宜,打得迷迷糊糊。 鹿晗的表演没有为其加分,也谈不上哪里减分。 整部片子从剧本到制作都bug不断,即便找个影帝来演,也改变不了烂片的本质。
《上海堡垒》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比如科幻真不是什么人都能拍的; 比如电视剧导演跟电影导演之间或许也有壁。 但是,我们真可以判定流量电影整个模式失效吗?
以“大IP、小鲜肉”为经典配置的流量电影,割韭菜的逻辑简单直白,但一度十分有效。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为其拉开序幕,顶点可能是2016年的暑期档: 既有吴亦凡的《致青春2》《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又有AB的《微微一笑很倾城》,以及狂收10亿、登上年度票房第八位的影版《盗墓笔记》。
然而之后许多如此搭配的影片都表现不佳,如血亏的《爵迹》、粉丝“锁场”保排片的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久而久之,观众不再上当,甚至一听流量就心生反感。 业界也发现,原来流量的核心粉丝并没那么多,还是要老老实实、内容为本。
再说回《上海堡垒》。 原著问世已有十年,作为一部短篇小说,在江南作品中不算热门,横向里也不一定能比过那些女频小言、耽美神作。 赶在《流浪地球》大爆后上映,其科幻题材比本身更吸睛。
主演鹿晗是初代流量“四大三小”之一。 2014年,粉丝曾齐力将他某条微博的评论刷到13163859条,拿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多评论的博文”的认证。 可以说,内地娱乐圈里“流量”概念的建立,和吴亦凡、鹿晗的归国有直接关系。
2017年,鹿晗与关晓彤官宣的消息直接导致微博瘫痪。 据说当时江南还在作家群里嘚瑟过自己片子用了鹿晗。
呵呵,江南老师还是不如硬糖君懂饭圈女孩啊。 这时候明明该哭吧!
果然,在恋情曝光、退出《跑男》之后,鹿晗的影响力早就不同以往。 跟着一路走过风雨的粉丝不能说佛系,但明显已经没有过去鸡血上头的做派。 也可能,她们所求的不再是凡事一定要争个高低,而是一个清清静静的转型路。
可以说,鹿晗虽然在大众看来尚背负着流量的“恶名”,但已经名不副实。 可谓是“枉担了这个虚名”。
2017年官宣时的《上海堡垒》,的确是个典型的流量局。 但待到2019年上映时,它在很多方面已经不再符合流量电影的定义,又如何能根据它的失败给流量电影宣告死刑呢?
流量进入2.0时代
答案要问《诛仙》找
光鲜亮丽的偶像是有生命周期的,吴亦凡、鹿晗之前所在的EXO早就是前辈师哥团,成员开始转型演员或者solo活动。 国内流量也一样,年纪到了选择转型,流量的更替成为必然。
专业化的流量和流量化的演员,携手改换了第一代流量的江山。 在微博明星超话排行榜上,吴亦凡、鹿晗、李易峰、杨洋、宋茜等,都已经落到了二十名之外。新秀则是蔡徐坤、朱一龙、肖战等。
蔡徐坤来自互联网平台造星。 2018年起,三大视频网站先后推出101模式偶像选秀。 从节目之初便培养粉丝应援打投集资,砸进时间精力与真金白银,换取自己pick的排名、镜头与资源,并将这一模式延续到成团出道之后。
选秀大潮造就了一批专业流量。 他们没有刻意追求大众层面的曝光度,而是着重面向粉丝,做见面会、出团综、卖专辑以及和品牌合作,通过购买力和“带货能力”证明其价值。
朱一龙、肖战则来自观众自下而上的推新。 打榜、轮博、控评等饭圈流程成型之后,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后援会、反黑站、数据组、前线个站等基本成为标配,相声圈、体育圈也不能“幸免”,影视演员更是如此。
这一类造星的成果莫过于去年的朱一龙、邓伦、白宇、罗云熙,今年的肖战、李现。他们是演员,但享受着顶流的待遇。
所以说,想要知道流量电影模式在2.0时代还行不行得通,一个现成的案例近在眼前,不是《上海堡垒》,而是中秋档的《诛仙I》。
男主角肖战,2019年夏天凭借爆款仙侠剧《陈情令》一飞冲天。 一方面,作为一位非科班出身的演员,肖战对角色的精准塑造与真挚演绎,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另一方面,在人设加持之下,男团出身的肖战也收获了超高人气,微博粉丝高达1770万,在明星超话榜的排名打入前三。 加上《陈情令》刚刚完结不久,CP粉与“三月粉”尚未流散,也贡献了很大一部分购买力。
《诛仙I》碧瑶的扮演者孟美岐是火箭少女成员,在去年鹅厂的女团选秀《创造101》中,以1.85多亿票数C位出道。 目前,孟美岐拥有2334万微博粉丝,个人超话排在第14名,粉丝数272.5万。
今年四月,她的个人首张数字EP《犟》在20天内完成了QQ音乐销售量155.9万张、TME全平台销售额超800万元的成绩,并一举拿下QQ音乐数字专辑畅销榜2019年度销量第一,也堪称流量惊人。
《诛仙》作为一个有十年历史的老IP,核心粉丝大多已经成家立业,娱乐消费有限。 而经过《青云志》与题材类似的影版《三生三世》的伤害,路人对这次的影版《诛仙》也未必有太多兴趣。
始终高度关注、兢兢业业进行宣传安利与口碑维护的,只有主演的粉丝们。 从这一点上看,《诛仙I》比《上海堡垒》更像一部流量电影。
这一届流量粉丝
这样迎接偶像的电影首秀
从目前片方的宣发节奏看,《诛仙I》的烂片概率挺大。
不仅不敢点映,连媒体看片都不搞。 而且特意将档期挪后一日,让人怀疑是担心口碑失利,寄望于在假期当日一举冲高票房。 当然,也没准是片方在通过降低观众心理预期,达到一看觉得“也不差嘛”的口碑平衡效果,那就是宣发新思路了。
不过,《诛仙I》的档期运还是不错的。 9月13日中秋档全国公映,《罗小黑战记》提档一周之后,同档期竞争对手还有彭昱畅《小小的愿望》、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绀青之拳》、献礼片《决胜时刻》等。 《诛仙I》的各项数据都相当靠前,截止9月9日发稿时间,预售总票房已突破1400万。
这千万预售里,两位主演粉丝的功劳应该不小。
国内饭圈文化业已成熟,分工精细,在各种情况下要怎么为偶像应援,早有一套标准流程。 不仅业内天天分析,粉丝自己也清楚得很。 后援会或者大粉会进行行业角度的科普、列出一些注意事项,对粉丝群体进行引导与约束。
在上映前的宣传期主攻哪些阵地,在不同平台用何种方式安利,粉丝也早吸取了前人经验。
在淘票票、猫眼等购票APP点击想看,争取曝光与推荐位; 线下在熟人之间推荐、赠票,邀请朋友一同观看,避免造成粉丝包场/锁场的情况; 在微博,带相关话题、集体换头像、转发抽奖,为重点物料轮博控评,撑起排面。
视频时代,粉丝少不了以片花为素材,在B站等短视频社区投放饭制剪辑进行安利。
尽管碧瑶造型曝光以来,孟美岐多次被吐槽,粉丝还是赶着电影上映之前推出了古风同人曲,不得不说,这一手还是相当大气的。
能够影响后续排片的预售票房,更是粉丝冲击的重点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集中资源、高效利用,肖战、孟美岐两家均采用了集资的方式,筹备的钱款将用于预售、包场、赠票,首映礼及路演的线下应援、线下宣传投放等。
很难说这届粉丝究竟是更多情还是更无情,不整虚的那一套,而是习惯了用氪金表达爱意。
其实,粉丝也知道这部电影IP虽大、但不是什么“好饼”,反而容易背锅。 造型、海报更是丑得一言难尽。 只是,各家都有背水一战的理由。
肖战虽然是男团出身,但很明显有志于转型演员。 是离了CP和“魏无羡”便光环消失,还是能够凭演技再次征服观众、打动业内,进阶升级,要看新戏表现。 没想到正经接的电视剧还没来,早先拍的《诛仙I》已经定档提档。 大银幕首战,粉丝势必要给予强力支持。
孟美岐方面,火箭少女成军已满一年,成员之间的对比一直是媒体和吃瓜群众钟爱的话题。 代表两种成功路径、三观标准的孟美岐与杨超越,比赛时便一直有围绕两人的论战。 双方粉丝之间摩擦不断,也在近日升级成撕逼大战,期间更牵扯出一桩涉嫌诈骗和非法集资的案件,从娱乐新闻一跃变成了财经新闻。 对于孟美岐来说,这的确是个多事之秋,再经不起更多败绩与嘲讽。
自打大家发现流量可以人工甚至批量制造后,“流量”的含金量便下降了许多,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保不齐什么时候流量3.0时代就来了,谁也不想做最先倒下的那一批。 可能因为如此,时常能从这一代粉丝身上看到一种危机感,促使她们更投入、更努力。
流量和IP的意义是什么? 不就是一种可以直接兑换为话题度、粉丝自来水、粉丝票房的生产要素吗。 “哥哥演啥我们看啥”“哥哥已经拍了,我们就要帮他做好宣传”,感不感人? 如果片方不是拿到流量就以为万事大吉、急功急利,而是用流量艺人扎实拍电影内容,那不是皆大欢喜吗?
从去年开始,《偶练》《创造101》出道的这批选秀偶像,很多都投入了影视拍摄中,网剧很多,电影也有几部。二代流量资质如何,二代流量的粉丝能做到哪种程度、流量电影模式是否能维系,《诛仙I》将率先给我们答案。
▶ 阅读往期热文
90后还在努力卡位,00后已经全面逐梦演艺圈了
你嗑的CP,都是如何“造”出来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