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漫谈孝道与孝心
文丨刘旭刚
中国“孝"文化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需要弘扬孝道,家庭需要传承孝心。全社会形成“讲孝道,有孝心”的良好风尚,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
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传承孝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早在西周时期,“孝”便成为一个重要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更是对孝的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比如,曾子将仁义忠信礼和孝联系在一起,认为仁、义、忠、信、礼都要通过孝才能实现。
古代典籍对孝的阐释,更是蔚为大观,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给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称:“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为了弘扬孝道,古人还总结出不孝之种种。比如,将“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不娶无子,绝先祖祀”视为“三不孝”。其意思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俭朴生活,不靠勤劳、智慧获得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今天看来,这些观念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每个人都应尽孝心,讲孝道,不做不孝之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传承和发扬。
孝道是一种道德规范,要让其成为每个家庭的家风,成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内核,需要从培养人们的孝心开始。
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人抱怨自己的子女不孝。比如,对父母不关心,不问候,不看望;不尊敬父母,顶撞、呵斥甚至打骂父母;不赡养父母,“娶了媳妇忘了娘”,等等。这些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但与此同时,做父母的也应该反思,家里为何有不孝顺的子女?自己对子女从小进行过孝道教育吗?
孝
孝道教育
人的孝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如农作物一样需要悉心培育,这样才能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要想让自己的子女孝顺,从孩子懂事起,就要在孩子的心灵里栽种孝心的种子,把整个家庭作为培育的土壤,使之生根发芽。比如,从小要让孩子明白家庭成员之间的长幼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爷爷奶奶是老人,是全家人关心照顾的对象,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父母辛劳之苦,学会敬重长辈。
对这一点,有些家长不以为然,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孝不孝无所谓。其实不然,等孩子长大了再对其讲孝道,就像庄稼被耽误了农时一样,再怎么下功夫,作用都有限。
培养孩子的孝心,家长的言传身教尤其重要。俗话说,善有善报,孝有孝报。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以自己的孝行感染孩子,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懂得孝敬父母。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对自己的父母不孝敬,反过来要求儿女孝敬自己,这怎么可能呢?
如今,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社会现象——一些中年人认为自己的父母年龄还不算大,不用特别照顾,就把精力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这样做也不利于孩子孝心的养成,因为孩子在看着你们、学着你们呢!
孝,要看行动。虽然时代在变,但千百年来,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些关于孝的基本行为规范。比如,多关心、照顾自己的父母,帮老人做些家务;常回家看看,利用节假日多陪伴陪伴老人;努力学习、工作,不让父母操心、惦念,不让父母接济、劳累等等。
笔者曾读到一则毛主席的史料,他为我们在当代弘扬孝道做出了表率。1959年夏天,66岁的毛主席回到久别的故乡韶山。第二天清晨,毛主席上山来到父母墓地前祭奠。随行的工作人员就近找了几束松枝,送到主席的手中,主席将其献在坟前,深深地三鞠躬,肃立在墓前,默默地沉思着。数分钟后,他怀着依恋之情,轻声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再来看你们。”当天晚上,他在与时任公安部长罗瑞卿交谈时说:“我们共产党人不讲迷信,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不能忘。”
孝是高尚品行的外在表现,是诸多善念善行的源泉,只要每一代人都做到有孝心、行孝道,孝就会一代代传承下去,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会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