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艺术家丨麦克尤恩:天真与性可并存
原创: 温萝 YT新媒体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 )作为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擅长以细腻、犀利而又疏冷的文笔勾绘现代人内在的种种不安和恐惧,死亡、爱欲和善恶是小说里萦绕不去的话题,充斥着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氛围,许多作品反映欲望对人的主宰力量以及人性在性欲作用下的扭曲。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 ) 图片来源:云图原创©YT
出生于一个组成复杂的家庭,在自小严苛的语言环境里成长,成年后迷恋上弗洛伊德和写小说,在自己的摸索下,1975年麦克尤恩的处女座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First Love, Last Rites)一经问世,便将他推上风口浪尖。一举成名之外,猎奇和批评纷至沓来。“人性阴暗面”、“道德禁忌区”和“题材敏感带”总是能博人眼球。但即便争议颇多,甚至是在“以文惊世”的指责下,麦克尤恩夺得了1976年毛姆奖(Somerset Maugham Award)。在与主流文学圈的作家有着密切往来的同时,他的作品并没有变得主流。弗洛伊德的影响并没有在他的脑海中淡化,另一方面,他的妻子也为他提供了神秘主义的参考。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First Love, Last Rites) 图片来源:Heritage Auctions1978年,麦克尤恩发表了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床笫之间》(In Between the Sheets),自此他又有了“恐怖伊恩”(Ian Macabre)的绰号。同年他出版了小说《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在这座水泥构筑的孤岛中,四个孩子成为一个部落,亲眷死亡,母亲的尸体被钉入不见天日的地窖。社会伦理消失,姐弟乱伦,幼弱的孩子以写日记和睡摇篮的方式逃避现实。一方面麦克尤恩用极端的手法残酷地呈现成年人在孩子成长中缺位的后果,另一方面又温和地追问社会伦理存在的合理性。读者很难对《水泥花园》定义悲喜剧的性质,它更像是一场社会实验:如果把四个孩子放在一个完全真空的社会,会有什么后果?而小说发生的一切正是麦克尤恩的猜测。事实上这个实验后来被社会学家真实进行过:一群男孩在别墅里被允许干任何事情。在经过大量进食甜品零食,拉帮结派抢占资源,最后恼羞成怒毁坏别墅中的所有家具,生活无法支撑,实验宣告结束。而麦克尤恩的结局则是愤怒的外来者砸烂了他们母亲的水泥坟墓,最终以四个孩子等待警车到来将他们带走的场景告终。
《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1993。图片来源:IMDb《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1993。图片来源:IMDb
《水泥花园》是孤独童年投射下的阴影延伸进他的文学作品里,《赎罪》(Atonement)则是想象力过于丰富的后果。《赎罪》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罪恶和战争的故事。主人公由于幼年的一次误会导致姐姐与其恋人分离至死,自此花费一生时间创作小说《赎罪》,以求为自己早年的错误赎罪。《赎罪》发表于2001年,被认为是伊恩·麦克尤恩最具成就的小说之一,并获得布克奖等多项奖项的提名,并最终获得W·H·史密斯文学奖。该小说于2007年改编为电影并获第65届金球奖。《时代周刊》将其列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百部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麦克尤恩让想象力被罪恶地滥用,没有给美好的感情留半点存活的余地。小说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它把这个故事放进了二战的背景,将个人恋曲谱进在波澜壮阔的战歌中,其中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等战争场景的刻画让人身临其境。
《赎罪》(Atonement),2007。图片来源:IMDb
《赎罪》(Atonement),2007。图片来源:IMDb
麦克尤恩对于情欲的探讨十分深刻。 《在切瑟尔海滩上》(On Chesil Beach)讲述了一对新婚夫妇数个小时里劳燕分飞的故事。 二人在长期的相处间积累的矛盾在新婚之夜因为性事爆发。 一段仅存在了八个小时的婚姻,其中却渗透了主人公对自我的追寻。
《在切瑟尔海滩上》(On Chesil Beach),2017。图片来源:IMDb中国作家余华曾高度评价麦克尤恩:“这就是伊恩·麦克尤恩,他的叙述似乎永远行走在边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温暖、荒诞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等的边界上,然后他的叙述两者皆有。就像国王拥有幅员辽阔的疆土一样,麦克尤恩的边界叙述让他拥有了广袤的生活感受。他在写下希望的时候也写下了失望,写下恐怖的时候也写下了安慰,写下寒冷的时候也写下了温暖,写下荒诞的时候也写下了逼真,写下暴力的时候也写下了柔弱,写下理智冷静的时候也写下了情感冲动。”
“我在《水泥花园》中处理了一个悖论的场景,男孩和自己的姐姐上床了,这是禁忌,他们又十分天真,并不残酷也无人看见,这一行为是十分私密的,同时它也终结了小说。”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 ) 图片来源:云图原创©YTYT:《水泥花园》里的孩子自动放弃进入社会,选择留在自己的世界里,捍卫天然、原始的本性,那是他们的“纯真”,你是如何理解“纯真”的?
麦克尤恩: 我并非再制造一个有关“天真”的社会案例,长期以来关于天真和性有种微妙的关系,好像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性你就是天真的,《水泥花园》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的延续,一旦有了性你就远远谈不上了天真了,我是反对这种看法的。
《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1993。图片来源:IMDbYT:“纯真”,或者失去“纯真”,对你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母题吗?
麦克尤恩: “天真”确实是母题之一,我甚至还写了一部小说叫《无辜者》(The Innocent),但关于“天真”有不同的打开方式,《赎罪》里布莱奥妮和《无辜者》里伦纳德二人,“天真”的失落便截然不同。不只是在我的小说中,更是在每个人的经验中,都能找到一个可以对应“天真的失落”的模式,不止和性有关,与对世界的看法也有关,有时是悲剧性的,虽然如此关于天真的失落的主题还是弥漫在我的小说中,尽管有时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无辜者》(The Innocent),1993。图片来源:IMDb
YT:《赎罪》里罗比和塞西利亚无法在一起,是否也包含着你对英国阶层差异的不满?
麦克尤恩: 有趣的问题,我认为可能比“不满”要更深一些,这也和我个人经历相关,我自己在英国社会不同阶层的穿梭,我现在住在一个大房子里,恐怕也不能叫自己是工人阶层了,地球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创造一个无阶层的社会,至于我在阶层旅程中的那些经验,都已自行播散,纷纷进入到我笔下的人物身上,所以可以说我把自己“分发”出去了,有的给了男性角色,有的给了女性角色,大部分是男人,底层的男人,但我也可以同样理解那些女人。
《赎罪》(Atonement),2007。图片来源:IMDb因为《赎罪》这本小说其实更多的是想反应,在我们生活中文学的力量以及想象力的力量,以及想象力的力量有可能会被滥用,所以这本小说把整个对过去的回望,以及反省集中到一个人当中,所以她这一生都在写这无数的版本,但是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作家扮演上帝这个角色,谁能原谅上帝呢?为了赦免,她像一个小说家那样去撒谎。
《赎罪》(Atonement),2007。图片来源:IMDb最后,麦克尤恩向我们分享了他开始写作的心境。
“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那是1972年,他们当中大部分是男人,那时还可以开车安全驶过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我们开了一辆小巴士。关于阿富汗,我最深的印象是那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国家,人民非常穷,苏联的入侵,或者美国塔利班的入侵还没开始,虽然它有不少问题,但仍处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我对那段时光有非常深刻的记忆:每周都有爆炸发生,五十个、六十个、八十个无辜平民丧生,对后来的事情深感遗憾,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那是趟美好的旅行,而且是最好在二十出头时进行的旅行,我们穿越沙漠的时候,一小时只能开十英里,在我抵达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时候正好迎来了21岁的生日,那是一个象征性的时刻,玩够了,我想,回去组一个小房间继续写作吧。我后来也是这么做的。”
- E N D -
▼点击阅读原文探索更多故事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