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思想周报|结婚率十年走低的背面;亚马孙大火延烧全球
【国内】结婚率十年走低的背面
近日,国家民政部发布《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13.9万对,较上年下降4.6%,结婚率为7.3‰,较上年降低0.4个千分点。结婚率年年走低早非新事,每每风吹草动皆引热议,仿佛一面放大镜,有人持以看清自我当下的焦虑不安,有人则希冀照见社会的症结。
面对结婚率十年走低,舆论总是难掩焦虑,尤其聚焦于对当下年轻人结婚意愿的担忧。但从全国人口结婚率数据计算公式分析,结婚率下降是一种正常现象。“共青团中央”即从数据统计角度分析,结婚率下降背后最大原因即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结婚率其实是专家研究用的粗结婚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结婚人数与同期年中人口数之比。指标的分母都是总人口,包含了大量不在适婚年龄的人口,对婚姻状态变化的描绘也是粗线条的。一方面,我国正在逐渐进入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加大的社会,人均寿命延长,总人口基数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适婚年龄人口(其中主要是青年)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而就未来的结婚率走势,文章分析称,“根据2000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的两次人口普查、两次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相关预测显示,未来十多年我国结婚适龄人口的绝对数和比重将继续呈下降趋势,结婚率也将随之被拉低。”
图片来源于共青团中央微信号。
那么粗结婚率所反映的数据意义何在呢?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郑启五曾在《对数还是人数——结婚率与离婚率的算法》一文中这样评价道,“粗结婚率比起一般结婚率、按年龄结婚率和总和结婚率来说,有着受到年龄构成影响等等局限性,但它能较为简使、迅速而粗略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的结婚状况,这是它的长处。”
统计方式影响之外,结婚率长期持续下降背后究竟还有哪些角逐?
“新京报评论”刘远举所作《为啥这届年轻人不爱结婚》一文从年龄结构、晚婚现象、经济发展等维度分析结婚率持续走低的正常与必然,并聚焦于高房价等现状探讨如何在当前局势下消除城市化对结婚率的被动效应。就经济发展对结婚率的影响层面,文章认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对结婚意愿有着‘双重挤压’效应,并从欠发达地区与江浙沪地区的结婚率地区数据差异可以得到印证。一方面是主动地使人不愿意结婚,这是城市化对结婚率的主动效应。相比农村,城市中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在陌生人的社会中也没有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婚育劝说’,父母亲戚的压力也鞭长莫及等。另一方面,城市化也使得很多人被动地降低了结婚意愿。或者晚婚,这就被动地降低了结婚率。”其中,晚婚即是城市化致使教育年限上升因而导致初婚时间推迟的结果,直接反映于结婚率下降。同时,城市化工作环境下年轻人无暇恋爱、提升婚姻对双方的经济压力尤其表现于高房价、婚姻所带来的育儿支出均是压力。就如何消除城市化对结婚率的被动效应,作者认为“从城市化的双重挤压效应来看,很难消除城市化的主动效应,但是,采取一系列办法来解决年轻人在大城市中的居住问题,却可以有效消除城市化对结婚率的被动效应。”
就许多年轻人尤其是男性常以“穷”字回应婚事,引发热议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结婚率再创新低 背后原因引深思 一些年轻人为啥不愿结婚》一文采访、分析认为,“一个‘穷’字带着一种戏谑,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一方面,有时过高的物质标准让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相关调查显示,结婚需要的越来越高物质条件,是导致晚婚或者不敢结婚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单身贵族’来说,害怕‘婚后复贫’、‘失去自由’,是其选择不进入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乏观点认为当前婚恋环境对女性不够“友好”,女性独立意识与个人能力等多个层面的提升同样影响着结婚率。“每日经济新闻”采访婚姻法律业务律师观点:首先,女性意识到在传统家庭分工下,她们不仅要工作,还要承担大量家务和生育的义务;其次,婚姻法新的司法解释强化隔离私人财产,反对不劳而获。这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在客观上,由于婚内一方所创造的财富很容易被隐藏、转移,因此走向职场也就成为多数女性认为是最正确的道路——只有自己赚钱,把钱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拥有主动权;第三,因为传统的家庭分工,一些用工的企业担心女性把大量时间分配在家庭里,无法像男性那样工作,无形中就产生了职场性别歧视。如此,一些女性宁愿选择晚婚甚至不婚。
“探索与争鸣杂志”《“结婚难”和“结婚贵”的症结所在》一文就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于婚配的影响,表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造成的男性人口对婚姻市场挤压的影响,相对于婚姻市场的内在弹性而言,是一个问题,但并不构成非常突出的压力。性别比失衡是一个大问题,而性别比失衡对于婚姻的影响,更多地仍然是迁移的问题,还不是出生人口绝对数的问题。”并认为“大量未婚的男性和女性中,并不都是被动地无法结婚,其中也包括了主动地推迟结婚和推迟生育,乃至不结婚和不生育。……在后人口转变的时代,女性的‘剩女’很大程度上本身就意味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意味着女性独立性的增强,乃至意味着性别观念的多元化。”
面对持续走低的结婚率,和网络氛围所呈现的低迷结婚意愿,婚姻对于适婚年龄人口来说究竟是一种“主观不想”还是“客观不能”?武汉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周玄毅微博发表观点道“结婚率创新低的所有原因里,‘不想结婚’最不重要。”“结婚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活动,有着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成本低见效快解约麻烦。这意味着从你达到法定婚龄那一刻起,单以主观动机而论,‘不想结婚’这个念头必须持续并且足够强大,才能一直保证你不结婚。而‘想结婚’这个念头任何时候占上风,再加上合适的条件,你就会结婚。”网络评论中也不乏对于婚恋态度的自嘲段子:“姐,你为什么一直单身啊?”“弟,你为什么不考清华啊?是……不喜欢吗?”而就这一问题,“每日经济新闻”官微针对“我国结婚率创近10年新低,你认为年轻人不结婚的原因是?”投票数据则给出更直观的个人意见。逾72万人参与的投票虽无法准确得到适婚年龄人口的婚姻态度,但在一定程度上或能提供相应的参照范式。投票数据中,有33.1%认为“原因不是单一的”,25.8%认为“经济条件还没达到”,23.7%认为“宁缺毋滥”,12.5万人则持有“享受单身”观点。
面对结婚率持续走低,是家事亦是国事,对此许多学者均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号召“保卫婚姻,需要各方努力”,“半月谈”采访文中即收集多方观点如:“年轻人晚婚晚育盛行,有一部分是因为不懂两性人际交往,难以进入健康的婚恋状态。……建议在高校开设课程或讲座,指导学生恋爱结婚。”“降低年轻人生活成本和生育成本,提高他们的结婚意愿。”“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等。舆论中也不乏顺其自然、焉知非福的态度,“光明网”《结婚率连降、离婚率攀升可堪忧虑么》即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结合,1+1>2是婚姻的正常期望值。……但在独生子女已成为城市家庭主流的情况下,此种家庭结构所对应的社会后果也正在显现:一子化家庭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性别意识淡漠、人际交往主动性不强、自我中心、不必通过争取而得到多方关爱等等人生经验,都对婚姻关系造成了实质性的威胁。而这些人生经验,还很难通过理性教育以及外在示范而得到校正,许多人不得不在婚姻关系中通过实际的“互害”经历,或得到修正而止损,或以离异方式方能停止相互伤害。当然,这其中已生育孩子家庭的代价,或许还要将伤痕永久地留在孩子的身心之中。”
而就当下女性日益独立与自主的趋势及其对结婚率下降的存在的影响,“探索与争鸣”《婚姻家庭制度性变迁下的焦虑》一文则借英国社会学家A·吉登斯的《亲密关系的变革》一书理论提出设想:“吉氏认为在女性性自主和性多元主义(其中包括同性恋的合法化)的基础上,以及在婚姻家庭中两性之间剔除功利,日益获得纯粹关系的条件下,暴力、威胁和虐待终将被平等、关爱和尊重取代。而且,这样的关系并不限于性领域,还会波及社会其他领域,这就是他所称的亲密关系的变革。当然,吉氏的最终意图不在亲密关系本身,而在于全球化时代民主政治的实现。应当说,婚姻家庭向情感的港湾进发与吉氏亲密关系的变革是高度吻合的。在我们正朝着小康式的和谐社会推进的过程中,对两性关系中平等、关爱和尊重的高度关注必然有利于婚姻制度的变革,并向消除婚姻焦虑的方向迈进。”
结婚率变化所引发的众声讨论,或许未尝不是又一种农夫插秧时的“退步原来是向前”,让“围城”内外借此自我观照婚姻于个体、于她/他、于家、于国之意义。
【国际】亚马孙大火延烧全球
上周,有“世界之肺”之称的亚马孙雨林接连不断的大火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和担忧。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据,亚马孙雨林释放了全世界20%的氧气,同时沉淀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调节全球气温有着重要作用。
气候危机与国际政治相勾连,在8月24日在法国南部滨海小城比亚里茨开幕的七国集团峰会(G7)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倡议各国帮助巴西及其邻国抗击亚马孙雨林的火灾以及计划大规模的重新栽种项目,并对助长了雨林火灾的巴西极右翼总统博索纳罗施压。据《卫报》报道,G7峰会附近就有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游行抗议,首次会议也以巴西及其南美邻国的经济影响以及亚马孙如何成为了博索纳罗和西方之间的战场为主题。法国和爱尔兰发出警告,如果巴西不采取措施减缓亚马孙的毁林速度,将封锁欧盟和南美国家之间的南方共同市场自由贸易协定,并得到了欧盟议会主席图斯克的背书。英国首相鲍里斯则声称愿意为提供灭火以及保护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提供帮助,但不愿追随法国和爱尔兰中止贸易协定。而在和特朗普进行交流后,博索纳罗暗示有国家会在G7峰会上针对法国的批评推进巴西议题。
《纽约时报》观点栏目24日的一篇评论提到,本月早些时候,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毁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8%,研究院院长因为这一“不爱国”的举动遭到了开除,博索纳罗称他因被事先告知一些有损巴西国际形象的证据。然而,众多卫星照片很快显示出亚马孙雨林中火灾的惊人数量,其后一张当地消防员给一只犰狳喂水的照片更是在全球引起了愤怒。
数据还显示,今年巴西的火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4%,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亚马孙地区,本周仅仅两天就新增了1300起火灾,几千公里外的圣保罗市出现了黑云蔽日的景象。巴西环境大臣在推特上声称火灾的增多是由于气候干燥,但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反对这种说法,阿克里联邦大学和亚马孙环境研究院最近发布的一份声明称,这些火灾与毁林直接相关,他们很可能是由牧场主、农民和伐木工为了清理耕地而点燃的。在博索纳罗总统反环保主义修辞和政府削弱执行环保规定的机构的允诺激励下,8月10日,巴西北部帕拉州的农民组织了“火烧日”来开垦农地。文章指出,博索纳罗曾威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以对所有气候问题不屑一顾而著称,他声称巴西为一种“环境精神错乱”所折磨,结果是影响了经济发展。他在7月曾说环境问题只和只吃蔬菜的素食主义者有关,还声称巴西和它的资源是“每一个变态的外来者都想要”的“处子”。关于这些火灾,他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声称可能是非政府组织为了抹黑其政府而点燃的。作者还表示,除了对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更令她心痛的是亚马孙雨林大火中失去的地球生物多样性,那些以之为家园的上百岁的栗树、藤蔓、橡胶树、棕榈树、香蕉树、兰花、凤梨花、热情果花;金刚鹦鹉、犀鸟、水豚、树懒、美洲虎、水蟒、蚂蚁,所有口渴的犰狳。列维-施特劳斯笔下的“宏伟的世界”正在变成牧场和耕地。
《大西洋月刊》科学栏目同日刊发的文章也指出了亚马孙大火背后的政治症结:据英国非营利组织“能源与气候情报小组”主任理查德·布莱克所说,今年巴西火灾最严重的三个州均是由博索纳罗的盟友领导的,而在他的反对者领导的州火灾数量反而有所下降。而全球新闻网站OpenDemocracy则宣称根据泄露的文件,博纳索罗政府意图策略性地阻止亚马孙保护项目。当法国总统马克龙声称亚马孙火灾是一场危机,并发推特称“我们的房子着火了”,博纳索罗指责其为一种“不合时宜的殖民心态”。作者认为这种攻击指出了补救的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马孙雨林确实属于巴西人民和当地原住民,但作为二氧化碳沉淀池,它又对所有人的生存至关重要。一旦被摧毁或退化,人类将无法重新恢复亚马孙雨林系统。即便人类重新栽种半个大陆的树木,亚马孙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一经失去,至少需要一千万年才能完成补充,相当于整个人类历史的33倍。
《大西洋月刊》思想栏目的一篇文章则宣称,亚马孙火灾的危险性超过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者认为,问题部分源于当今世界的很多地方都处于博索纳罗的同道中人的统治之下,另一部分则是当下国际机构的凄凉景况,该体系自二战以来从未如此残破不堪。博索纳罗在面对全球批评者停止破坏亚马孙的请求时高喊巴西主权受到了威胁。至少在不久前,当一个国家拥有化学或生物武器,其他国家都倾向于报以盛怒,将其驱逐出全球社区,制裁则接踵而来,在极少数情况下(有时是可怕的误导)甚至战争都被作为正当的回应。亚马孙的破坏可以说比这些情况都要危险得多。如果亚马孙五分之一的森林被毁,将引发“顶梢枯死”现象,释放出新闻网站《拦截者(the Intercept)》所称的“贮存碳的末日炸弹”。
作者认为,一个人不应该拥有破坏其他所有人减缓气温升高的机会的权力,国际社会应该迫使博索纳罗放弃毁林的政策,并通过取消贸易协定和禁止从亚马孙流域的公司进口木材和牛肉和促使其积极应对火灾,并对博索纳罗的小圈子进行制裁。文章最后指出,如果存在一个运转良好的国际社会,它将拼尽全力地拯救亚马孙,并且认识到对抗气候变化不仅需要新的国际合作,也许还需要弱化民族国家的传统观念。现在地球正在被旧的主权观念所扼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