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区更新·谈|社区新祭典:需要居民参与,更需要行政推动力
【编者按】
在社区更新中,相关部门机构通常用办活动来激发社区活力。办活动不是为了完成一次任务,而是以此培养能持续进行社区营造的在地组织。而社区活力能否持续,不仅取决于在地组织的发展,也取决于公共事业中的行政推动力。对此,日本社区设计师山崎亮分享了两个出发点相同,但效果截然不同的案例。
以活动为契机的社区设计
2009年,发生了件有趣的事。两个抱有同样目的的祭典活动,正好同时找上了我。不同的是场所的特性及后续的发展。
一个是在大阪中心地带,以中之岛为中心举办的“水都大阪2009”。另一项是在栃木县益子町的中心街区举办的“土祭”。水都大阪的活动时间以9月为主,加上前后半个月,共有52天的户外活动。土祭是9月中下旬举行的为期16天的户外活动。二者都不是以举办祭典本身为目的,而在于以祭典为契机培养出后续城镇营造的相关团队。
实际上,并不能用“发生了件有趣的事”这种悠哉的心情来看待此事。在水都大阪活动中,我们必须把370名志愿者合理分配给160位艺术家;而在土祭里活动中,我们必须把260名志愿者分配给28支队伍,并做好祭典的准备工作。
有趣的是后续的结果。尽管社区设计的方法大同小异,作为目的之一的后续城镇营造工作的发展却大不相同。
水都大阪活动并未朝城镇营造的方向发展;反观土祭,已然成立了活动团体,在运营社区咖啡屋的同时,也为激活中心街区开展相关活动。在大阪市中心地带举办的水都大阪活动,后续的发展是主要负责人在博弈期间停滞不前,志愿者的热情也逐渐冷却下来。而另一边,在小地方冷清的中心街区举办的土祭,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形成了关系网,并利用空置的店铺开展城镇营造活动。这两个祭典中隐含着社区设计中重要的关键词,即公共事业中的行政推动力。
水都大阪2009的社团
水都大阪是由大阪府、大阪市、关西经济联合会、大阪工商会议所、关西经济同友会等关西主要组织及中央政府单位的地方办事处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活动。官方成立了执行委员会,并委托我负责志愿者的管理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160 名艺术家齐聚大阪中心地带的中之岛进行作品展示并开展研讨会。我们的任务是招募支持这项艺术活动的市民,组织团队,安排班次,做好为期52天的活动管理工作。
那时,我认为活动的准备阶段是进行团队建设的好时机。兵库县有马富士公园在春天及秋天都有节庆活动举办,以此为契机,各社团的协作精神有了飞跃性发展。鹿儿岛的丸屋花园亦是如此,在开业活动准备期间,团队精神有了质的飞跃。兵库县家岛地区的“探索岛屿”专项及大阪市的余野川大坝的“探索乡村”专项,无论多小的活动,在其准备阶段都能促进团队协作精神的升华。
所以我提议,水都大阪也按上述模式推进,招募志愿者支持艺术家活动,在活动举办的52天里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待活动结束后团队作为大阪城镇营造工作的中坚力量继续活跃。执行委员会方面亦持相同看法,不能让水都大阪像单纯的活动一样终结,而是把取得的成果以各种形式延续到后续的城镇营造工作中。
因此,我们活用关西的各种关系网招募活动的支持者,最终招募到约370名市民。我们用2天时间召开了说明会,向支持者们阐明水都大阪的活动概要,并告知他们本次活动并非单纯的庆典,而是与后续的城镇营造工作相关联。之后进行分组,即根据参加者的兴趣组成相应的支持小组。
我们告知活动支持者们,本次活动与后续的城镇营造工作相关联。本文图片均来自《社区设计》一书我们制作了52天里的小组排班表,形成支援艺术家活动的相应机制。活动中我们的成员必须在场,不仅要支援支持者们的行动,还要做出指导以提高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每个小组都制作了独立的册子在朋友间传阅,该册子不同于官方的活动内容宣传册。活动结束后,大家仍会组织见面,商量后续的活动安排。
但是,水都大阪2009 执行委员会迟迟未能决定后续活动如何开展。大阪府、大阪市、经济界的考量方式逐渐产生分歧,加之使用临水空间的限制太多,在探讨预算及责任划分的过程中,执行委员会最终解散了。
此后我参加了由执行委员会的事务局长以个人名义召开的“关于继承和发展水都大阪的思考会”,与在场的朋友们商讨后续的活动内容,可依旧未决定好方向,只是徒耗时间。活动结束2年后,我还出席过名为“水都大阪推进委员会”的研讨会,但仍感觉事态几乎不可能继续推进了。
水都大阪活动一结束,原本对后续活动内容有想法的支持者们也只好各奔东西,如今已不知去向。支持者团队曾多次向执行委员会询问:“什么时候开展活动比较好?”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组织上还没安排好,还请耐心等待”。后来他们也就不问了。经历水都大阪活动的准备阶段及实行阶段成立的新社团就此解散了,真是可惜。
土祭的社团
土祭是在以名为“益子烧”的陶器而闻名的栃木县益子町举办的祭典。益子町的支柱产业以窑业、农业及林业为主,这些产业的关键词都是“土”,故决定举办宣扬“土”文化的祭典。
由总监马场浩史先生设定土祭的理念。活动期间将展示黏土艺术家完成的作品、举办发光泥团制作的研讨会、开办以当地蔬菜为原料的餐饮咖啡馆、在土制舞台上演奏音乐等。他们想尝试用“土”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并举办一场盛会。
与水都大阪一样,土祭也以执行委员会的方式推进。益子町的大冢町长担任执行委员会的会长,他向我征求意见,我提议祭典全程由市民参与,培养多个团队,在祭典结束后作为城镇营造的中坚力量继续活动,这与水都大阪一致的思路。
以此思路为基础,我们以益子町为中心招募志愿者,约有260 人报名。我们把这些人集合起来召开全体大会,根据运营祭典必要的分工将志愿者分成28个团队,并向他们说明,该祭典并非单纯的活动,也是为后续的城镇营造工作搭桥铺路。
当地的小学生组成的“儿童艺术导游”,即由孩子们在城市里做向导。背景为贴在建筑物上的巨大海报。在祭典开始前,我们会定期召开全体大会,此外还设置讨论会与各团队商讨活动准备事宜。临近祭典时,开办“用心款待客人”主题讲座,主要与大家分享以何种心情及方式款待来自首都圈的游客。同时,再次向大家确认参与祭典后续的城镇营造工作,并向各团队征询想以何种方式继续活动的意见。
祭典持续了16天在距离祭典正式开始只有短短数日时,我一再打断他们的准备工作询问后续的活动计划,想必他们一定很烦躁吧?但即使如此,我依然执着地向他们确认后续计划。因为我认为事前再三确认事后的活动计划非常重要。
历时16天的祭典一开始,每个人都会在接待游客时应接不暇、疲于奔命,可后半段时间大家便习惯了每天的工作。祭典逐渐接近尾声,该讨论结束后的活动内容了。此时,自准备阶段开始不厌其烦地向团队确认后续活动计划的做法便体现出成效。果然,在祭典临近尾声时,团队内部开始自发讨论起后续的活动方案。
土祭闭幕后,来自好几个团队的有志之士成立了名为“土之环”的团体。以土祭为契机将大家串联成环,故取名为“土之环”。栃木绿建团队曾在祭典期间将中心街区的空房子改造成作品展览会场,“土之环”团体又将其改造成咖啡屋及画廊作为活动据点,并举办展览会或其他活动,因此加入“土之环”的人数逐渐增多。
在以土祭为契机成立的“栃木绿建画廊”里,“土之环”团体开了间咖啡屋。此外,他们与町内其他社团联络,合作的情况亦增加。受“土之环”活动启发的商工会制订了促进中心街区活性化的规划。以土祭为契机,人们之间的关系网开始扩散开来。
土祭中居民参与的过程行政参与对于公共事业的重要性
水都大阪与土祭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确实,水都大阪是在大都市的中心地带举办的活动,关系主体众多,因为在临水区域故限制也较多,因此有可能会有后续的活动难以开展的情况。但是,若能在事前一定程度上规划好活动框架,即使不允许在水边活动,也可以选择在限制较少的中之岛公园展开行动。如果参照兵库县有马富士公园的模式进行公园管理,在庆典中成立的团队肯定能成长为专项活动的中坚力量。若考虑大阪中心街区的立地条件,之后也会有许多NPO 团体或同好会集结在中之岛公园里组织五花八门的活动吧?如果能让这些社团作为核心成员支援水都大阪,他们应该会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持续在中之岛公园里开展活动吧?
每当听到“很难协调府、市及经济界之间的关系”这样煞有介事的说辞,我不禁会想:处于时代转换期的大都市,也许真的很难诞生新的事物吧?我知道地方基础自治体拥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应对变化的能力也很强。但如果政府与市民不认真合作,想解决眼前的课题绝不可能。教育、社会福利、产业振兴、城乡差距,不管在哪个方面,现在都过了光靠政府就能解决问题的时代。因此,政府与市民之间的协作必不可少。
我们可以看到,市民参与公共事业的模式已日趋成熟。放眼全国范围,可见诸多实例。现在的问题在于“行政参与”。光靠政府推进公共事业的模式依旧残存至今,尤其是大都市的行政人员不清楚如何参与到公共事业中。在如今这个市民与政府参与公共事业的时代,行政内部的裁决体系必须紧跟市民活动的步伐。如果不能及时改变策略,政府有必要提前构建在制度、预算方面与市民合作的框架。
以活动为契机可以成立新的社团。若该社团向理应承担公共责任的政府寻求协作,政府能迅速做出回应吗?如果得到的回复是“这件事请让我带回去商议并请示上级”,在等待答复的过程中,被退回并要求重新商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只会让市民的热情消磨殆尽。即使半年后得到答复“让您久等了,根据各方多次商讨后的决议,行政方面无法给出这次活动的预算”,社团也早就已经解散了吧。
在公共事业方面,行政参与的积极性远不如市民,特别是在大都市,实在是令人感到力不从心。
《社区设计》(日)山崎亮/著 胡珊/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年1月出版或点击报名链接。
关于“社区更新观察团”
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发起的“社区更新观察团”,希望把积极从事社区更新实践,想要一起完善社区的人们集合起来,一起观察,一起漫步,一起讨论。“社区更新观察团”将对上海五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更新实践深入考察;相关实践者将以“城市漫步”的形式,分享在地经验,并与关注社区议题的更多人,在 “空间正义”与“社区赋权”的框架之下,共同探讨社区的未来。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社区设计》一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