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戏节”最佳导演徐小朋:低产低调,做有品质商业戏剧
由徐小朋编剧、导演的话剧《爸爸的马拉松》,经过一轮全国巡演回到创作地北京,在8月中旬登上了北京保利剧院的舞台。在此之前,徐小朋的作品履历只有《办公室有鬼》、《禁止掉头》、《合伙人》、《水面之下》、《醉生梦死》五部小剧场话剧,其中《禁止掉头》让他获得第四届北京“青戏节”最佳导演奖。
入行十余年作品屈指可数,一因他从中戏导演系毕业之后,做了中央音乐学校歌剧系的教师,平日要写电视剧,戏剧只是副业;二是除了2008年与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编剧秦雯合作的《办公室有鬼》,他的话剧都是编导合一,但他创作剧本讲究慢工细活,《醉生梦死》的剧本构思了两年才开始动笔。
不过这也造就徐小朋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表达。由于打小便学音乐,现在又近水楼台拥有得天独厚的音乐资源,他常将现场乐队和外人叫不上名字的奇怪乐器搬上舞台,让作品具备鲜明的形式感和节奏感。
《爸爸的马拉松》一如既往,小老百姓折腾不止,音乐元素贯穿始终,只不过,第一次把故事背景放在了当代,并尝试了大剧场。
全剧的故事从东北下岗工人赵志刚与徒弟们庆祝自己“光荣退休”开始,但却在同时接到北漂的儿子赵雷的“出事”电话,当他心急火燎借钱来到北京,却发现一切都是赵雷为了实现创业梦的骗局。两人为了赵雷应该留在北京还是回到老家争吵不休,赵雷突然犯病真的成了残疾人,失去活着的希望跟父亲回到东北。赵志刚想起儿子一直希望参加长跑比赛,为了让儿子重新振作,他和徒弟们精心策划了一场马拉松。
《爸爸的马拉松》剧照《爸爸的马拉松》剧照谈及新作为什么不同以往放在了当下社会,徐小朋说,赵雷的原型是他刚过而立之年便去世的堂弟,亲人的突然离世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问题。
第一次转战大剧场,徐小朋坦言,是因他看似游离在戏剧圈外围,其实一直希望成为职业戏剧导演,做出有品质的商业戏剧。
他认为,高品质与商业性并不矛盾。英国国家剧院制作的诸多戏剧,《我不是药神》等国产电影都作出正向的示范。创作跟进上来、明星参与进来、包装鲜活起来、销售顺畅起来,对于行业的发展会大有裨益。
徐小朋也清楚,《爸爸的马拉松》的最终呈现与理想形态存在差距。但他努力靠近他心目中高品质的商业戏剧。
这位1970年代末出生的导演说,戏剧是他的爱好,却很难靠其生活。他所期盼的戏剧业生态是,“什么样的戏剧都能卖票,各有各的观众群体和价值空间。”
【对话】
澎湃新闻:你作品的主角都是小人物,但除了《办公室有鬼》中的现代职场时代背景都与当下无关,为什么这样?
徐小朋:是在有意回避。我想戏时,脑子里会先出现视觉形象,没有任何台词只有画面。如果这个形象不吸引我,我不会去做。我很难在脑海描绘今天中国社会的具体样貌,大家都说城市正变得雷同,但如果深入研究城市的肌理,城市之间的差异很大。上海与北京的两条普通街面,便像两个世界。
过去的时代与城市,譬如民国时期的上海或天津,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小城镇,能够抽取出符合大众共同记忆的符号、元素,它们跟真实的历史也许有出入,但这种共同的认知里包含能让观众强烈共情的能力。创作者很容易从某个小角度,借助小人物撬动大时代。
澎湃新闻:《爸爸的马拉松》涉及当下不少元素,小城镇、成功学、北漂、失败等,这次为何选择现实题材?并把当下中国颇有话题性的父子代际冲突作为内核?
徐小朋:做完《醉生梦死》,我有四年时间没有排戏,找不到方向。直到和我一块长大的堂弟,在他三十多岁时过劳去世。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属于躲避不了的现实问题。
我弟弟是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跟我叔叔关系一直不好。他考到北京念大学,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跟小时候很不一样。我请他吃饭,他也很少开口讲他的生活,我相信他的父亲对他了解得更少。参加工作后他开朗了一些,可惜很快就去世了。
有次我在楼下公园锻炼,看到一个五六十岁的大爷带着自己估计有九十岁的父亲慢跑,听到他们聊天,两人有特别多的沟通。我就想到了叔叔和弟弟,如果能够重来一次,让他们重新适应和学习天然存在的亲缘关系,可能弟弟的人生不会那么早就结束。
徐小朋:这次做成大剧场,是因戏里几个跟我多次合作的演员,张海宇、陈玺旭、李铮等,现在都有名气。但小剧场怎么卖也卖不出他们的劳务。
从小剧场到大剧院,我不存在转化的痛苦。我在学校里排的歌剧都是大剧场,只是那些歌剧没在社会上公演,大家不知道。
戏剧应该有极其严肃的部分,可能只针对纯知识分子群体,但更应该有面对小老百姓的部分。所有观众都能在剧场看懂你的包袱,可是包袱之外,要有一颗糖,特别简单和特别复杂的两三句话,说给不同的阶层听。
我希望不同文化能力、欣赏水平的观众,能看到不同的分层,就像鸡尾酒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口味。这也是我觉得戏剧有意思之处。
我漫长的学生生涯,一直认为莎士比亚不可撼动。直到有一天去看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演出,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里面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包袱。我就想,这才应该是莎士比亚应有的样子,要不然他当年怎么能活下来?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他的戏就是当年的《复仇者联盟》。
大戏剧家也要混饭吃。朱生豪先生是位文化人,把他的剧作全翻成了诗,包括荤段子也被诗化了,这是本事。
徐小朋:大导是我的偶像。我签约在了“丰硕果实”,他也在这个公司,但他能任艺术总监其实挺让我意外的。
他来看过我们的联排。因为知道他是老顽童性格,经常看戏看个十几二十分钟,就会说“挺好挺好”,边说边下楼抽烟,其实是撤的意思。我们就计划铆足劲演20来分钟,听他讲讲就休息了。但是过了半个小时,他还没走的意思,我们就集体慌了,互相对眼神“什么情况”?结果他看到了结尾。
看完联排,他说有些地方删删就能演了。问他具体删哪儿,他又说你自己弄。接着他就把这事忘了,跟几个新演员玩了一会,下楼抽烟了。
徐小朋:大导根本性地改变了我看待戏剧的角度。以前都是用戏剧学院教的特别传统的模式化的概念,认识表演、第四堵墙等等,他的很多观念突破了这些。我的戏受他影响挺多的,虽然我俩戏的形态很不一样。他老说戏得是活的,这个我非常认同,这是剧场艺术跟电影的根本区别。我爱在戏里加入乐队、互动,也是想追求强烈的现场感。
他关于表演的观念,我最早是从太太身上间接感受到的。我太太给他当了很多年演员,我慢慢从她身上看到许多有别于传统戏剧仪式化表演的成分。后来有机会看他跟演员工作,弄明白了那是从焦菊隐先生的表演体系里继承而来,是从中国戏曲中化过来的,像中国戏曲又像西方戏剧,处在两者的临界位置。
我每天排练时间不长,也是受他的影响。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排练场,那时他快七十了,正在逗小演员。我上学时对他的印象瞬间改变,原来这个行业最牛的导演这么排戏。那天他是从下午两点开始工作的,到了四五点钟,他说累了排不动了,“散”,我特别吃惊。等我做了导演,发现他是对了。
我的戏有很多肢体动作,加上动不动就会来上一段音乐,演员玩命排练一下午,到了饭点体力基本消耗光了。如果吃过饭又排,他们的状态就会很懈怠,人每天的精力和体能是有限的。我没大导那么有魄力,处理方式是吃过饭和演员随意聊聊天说说问题,假装联一遍,也算对得起排练场的租用费。但大家心知肚明都在躲避晚高峰。不过这个方法是推广不下去的,老板会觉得你们在“磨洋工”。
徐小朋:海宇靠综艺节目成名之后,本可以沿着综艺路线更红一些,但他有非常明确的艺术追求,跟经纪公司协调了将近50天回来演话剧。虽然他不是顶级流量,但也费了很大的劲。他是真喜欢戏剧。
我的创作和演员班底都很固定,海宇演过我的《水面之下》《醉生梦死》。大伙能每隔两三年凑在一块弄个戏,主要是信任我,我挺感激的。
澎湃新闻:这几年像张海宇这样,回归舞台的明星越来越多,一方面帮助行业提升了社会认知度,另一方面明星的表现普遍没有得到认可。
徐小朋:明星回来演话剧,难道不是好事吗?以前人家不理你们,各种抱怨;现在回来演了,又牢骚满腹。其实改变要一点点发生,明星回来是第一步。戏剧行业现在没有人才,都去拍影视剧去了。人才留不住的行业,是什么行业?
现在之所以反响不好,是因为明星没有找对方法。他们能在影视行业做得那么成功,一段时间内又没被市场淘汰,一定是好演员,只是表演的观念还没有调整过来,没有找到和剧场契合的方式。
如果把影视与戏剧表演比作咖啡和茶,明星比作可以打出各种饮料的机器,他们目前在舞台上打出的还是咖啡,但给他们一段时间,他们会打出茶的。话剧演员去演影视剧,一样会有问题,表演容易过火。
我觉得行业内的人应该宽容一些,包括对一些用心尝试的中文制作。我们应该允许“不一样”存在。如果一直打击“不一样”,那就不会再有人去做“不一样”。要是中国戏剧变得跟中国足球一样,都不愿意理会,没有投资、明星、观众,只有圈内的孤芳自赏,该是多么悲哀。
NT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里的很多演员,同时也是影视演员,他们的加盟,是英国戏剧能够广泛传播开来,让品质与商业完美融汇的基础。
做有品质的商业戏剧,是我的职业目标。
徐小朋:尽可能去接近这个标准吧。戏剧是我最重要的兴趣,但我没法靠它生活。
我做电视剧的公司有位副总,无法理解我对戏剧的狂热,他觉得性价比非常低,直到他看完现场,热泪盈眶地问我戏剧怎么才能挣钱。我说挣不了钱,就是愿打愿挨,尽可能商业化。
商业戏剧这件事,有点像社交恐惧症。就是你不和这个社会沟通,最后会变成在家里待着,只和家人接触。如果整个戏剧圈的人“齐心协力”,成为一家人关起门来弄艺术,戏剧就会变成自己跟自己玩的事。
现在中国电影行业已经把艺术和商业的关系理顺了,出现了《我不是药神》等爆款好电影,但戏剧行业还远远不行。包括影视明星来演话剧,会盲目相信外国导演,因为这事对他们来说是一场赌博,是拿在横店积累的口碑人气来赌博。归根结底,都是行业离专业化相距甚远造成的。
我希望什么样的戏剧都能卖票,各有各的观众群体和价值空间。现在中国不缺剧场,但缺能把各种各样的观众吸引到剧场里的戏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