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参考报:今年年内债转股资产交易平台可正式上线

向家莹 张莫/经济参考报
2019-08-20 08:08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作为降杠杆的重要手段之一,市场化债转股多个关键配套政策已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表,其中至少五项重磅措施将于年内落地。按照《2019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的要求,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成为债转股主力军、拓宽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债转股渠道以及提高市场化债转股资产定价市场化水平、加快推进市场化债转股资产交易等政策落实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培养银行系股权投资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将成为下一步政策的发力重点。现有AIC必须将各自的人员配置、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向专业股权投资机构靠拢,并在9月底前制定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并上报有关部门。与此同时,监管层将尽快选择若干家交易场所开展市场化债转股资产交易相对集中交易试点,预计今年年内债转股资产交易平台可正式上线。

当前债转股“落地难”现象正在逐步改善。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约2.4万亿元,实际到位金额达到1万亿元,资金到位率提升到41.5%,涉及资产负债率较高的200多家企业。其中,2019年以来,市场化债转股新增签约金额约3900亿元,新增落地金额约3800亿元。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市场化债转股可以在降低企业负债的同时增加权益资本,见效快且对企业生产运营冲击小。通过引入外部股东,市场化债转股为企业提供了完善治理结构、清理资产、业务调整的良机,可以实现去杠杆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剥离低效无效资产、聚焦主业的有机结合。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债转股潜力仍待深入挖掘,这有赖于相关政策继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如拓宽债转股资金来源、推进债转股股权流转交易等。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将成为下一步政策的发力重点。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体系的资金量最大,要想推动市场化债转股进一步增量扩面,必须发挥银行的投融资能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也表示,AIC参与市场化债转股具备一定优势:很多债转股的企业本身就是银行的贷款客户,AIC对这些客户更为熟悉。另外,AIC受益于降准效应的影响,表内资金相对较多,未来补充资金的渠道也相对充足。

目前,五大行AIC无疑是债转股的主力军,数据显示,以五大行AIC为实施主体的债转股项目金额占债转股整体落地金额的比例超过七成。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监管部门已要求五大行AIC必须将各自的人员配置、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向专业股权投资机构靠拢,并在9月底前制定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并上报。

与此同时,《工作要点》也进一步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用所属具有股权投资功能的子公司、同一金融控股集团的现有股权投资机构或拟开展合作的具有股权投资功能的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推动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单独或联合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这意味着,未来银行系AIC有望进一步扩容。

不过,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商业银行传统上以信贷业务为主,缺乏股权投资经验,颁发股权投资牌照实际上是赋予其更大范围的投资权限,无形中增加了风险,因此监管层仍会本着较为审慎的态度批设该牌照。建信投资研究主管韩会师撰文指出,根据五大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经验,从机构筹建到正式开业至少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因此,2019年预计新设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难度较大。

加快推进市场化债转股资产交易是未来政策的另一重要着力点。《工作要点》要求,将推动具备条件的各类交易场所依法合规开展债转股资产交易,尽快选择若干家交易场所开展相对集中交易试点。一位熟悉债转股业务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要求相当于给债转股建立了一个“A股市场”,通过交易试点进行股权交易,从而使不具备债转股业务牌照的机构也能够入场交易。建立集中交易场所有利于监管和管理。

韩会师表示,虽然根据《工作要点》,交易场所不必唯一,但预计最终的交易场所不会很多。预计2019年债转股资产交易平台就可以正式上线,首单市场化债转股资产挂牌交易为时不远。

不过,专家表示,虽然当前政策持续加码,但债转股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有待政策进一步发力。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债转股目前落地率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募、投、管、退”四个方面仍需要不断完善。如在投资方面,债转股客户央企国企偏多,与AIC双方谈判难度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易对价。管理方面,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运行效率是债转股的核心。如何通过引入AIC改善企业效率是难点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通过其他产业资本入股,AIC进行财务投资,是处理问题机构较好的一种方法。

(原题为《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有望扩容 市场化债转股关键政策明确时间表》)

    责任编辑:郑景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