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韩之争只因历史问题难解?美日韩四年来的政局变动才是关键
因为日本“敲打”韩国,这两个美国在东亚的盟友最近又“掐”了起来。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已经难以形成新闻热点的“历史问题”,而是“经贸问题”。日本为什么突然“敲打”韩国?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时机和这些商品?日本最终试图产生什么“效果”或达到什么目的?分析上述问题,是笔者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日本选择了一个能让美国闭嘴的理由
日本“敲打”韩国,当然不是兴之所至。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分析时机和事由。之前日本政府宣布,从7月4日起,对出口韩国的光刻胶、氟化氢、氟聚酰亚胺三种化学物质采取管控措施。若有日企想对韩国出口相关商品,必须经过日本有关部门审查,并取得许可证后方可出口。随后,又将韩国从安全保障出口管理的“白名单国家”中移除。
笔者认为,韩国之所以挨这一记“闷棍”,还是得怪韩国政府过于实诚,干了一件“自讨苦吃”的事,被日本抓住了“把柄”。韩国政府宣布,过去4年间,韩国查处了156起将半导体原材料出口伊朗、叙利亚案件。韩国产业通商部强调,“公布这些数据是为了证明韩国在加强管理”。
将从日本进口的半导体材料,转手卖给了伊朗、叙利亚是一些商人作为中间商赚差价的行为。但这些半导体材料,可用以制造武器,属于军民两用物资,犯了“大忌”。韩国产业通商部虽然声明韩国对上述行为加强管理,但却授人以柄,成为日本认定韩国政府管理不严的证据,并进而限制半导体材料出口韩国。
日本以将半导体材料卖给伊朗和叙利亚,影响日本国家安全为由,对韩国进行制裁,主要当然不是因为韩国自己的“交代”,而是想以此堵住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嘴。安倍身边的智囊当然清楚,要想让美国在日韩之争中理解日本的立场,就必须拿出能让美国认同的理由。指控韩国违反美国制裁伊朗的禁令,美国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果然,7月中旬,特朗普亲口透露,韩国总统文在寅要求美国居间调停。但日本如此“理直气壮”,他能说什么?只能说“希望双方改善关系”这种正确的废话。实际上,韩国声称要废弃8月下旬必须更新的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也是为了让美国出面调停。因为,协定若被废弃,将影响日美韩安保合作,进而影响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因此,特朗普不得不表态:“如果日韩双方均提出这一要求,我或许将出面干预”。问题是,日本怎么可能主动提出请美国调停要求?
损人亦自损,日本图什么?
日本首先从上述半导体相关材料开刀,是因为对韩国的产业结构和目前的经济形势,洞若观火。光刻胶、氟化氢、氟聚酰亚胺,既是韩国产业链中的要件,也是韩国产业链中的“软”件。韩国贸易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光刻胶和氟聚酰亚胺对日本的进口依赖都占到90%以上,氟化氢对日本的进口依赖也有43.9%。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害人”之处,就是使韩国对日本形成了“路径依赖”,在短时期内根本无法找到替代品。何况这三类物质不仅在世界市场上也有相当高的占有率,更是对作为韩国支柱产业的半导体产业须臾不可或缺。
韩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东亚模式”的共同特征:出口导向。在韩国的出口商品中,半导体占比最大,而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近期却仿佛在一起“减肥”。三星电子2019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利润同比锐减56.3%。更令韩国企业界担忧的是,同样作为韩国支柱产业的化工和汽车工业,也对日本有较高依赖性。
日本在韩国经济不太景气时“雪上加霜”,对其支柱产业采取“釜底抽薪”式的做法,并不是“无本获利”。目前韩国掀起抵制运动,也使日本也遭受经济损失。
那么,日本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不少分析指出,这是对韩国在劳工赔偿问题上的做法进行报复。对这种分析,笔者并不完全认同。况且仅仅将日韩之间的矛盾归结为历史,不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其实并没有意义。因为,这属于常识。日本这是对韩国经济的“命门”下手,迫使韩国“服软”。
历史问题说到底还是现实的政治外交问题
不少分析认为,日本此举是针对“劳工赔偿问题”采取的报复措施。所谓“劳工赔偿问题”,是2018年10月至11月,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两度判决日本企业对其强征的韩国劳工给予赔偿。但日方认为,根据日韩两国1965年邦交正常化时签署的《日韩请求权协定》,韩国劳工的请求权问题已经解决。
“劳工赔偿问题”确实是此次日本“敲打”韩国的原因之一。但必须明确,劳工赔偿问题不是个案,也不是突然产生的新问题,而是涉及长期影响日韩关系的战争赔偿问题。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争执而不是具体的审判结果,才是问题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日韩邦交正常化标志的《日韩基本条约》中,没有类似“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这样的文字表述。
日本认为,根据作为《日韩基本条约》附件的《日韩请求权协定》,日本已向韩国提供了总计8亿美元的赠与及各类贷款。因此,日本强调,根据《旧金山对日和约》第四条(A)款的规定,两国政府及民间的财产、权利及利益的请求权问题,已经获得解决。由于双方各执一词,“赔偿问题”迄今没有解决。
必须强调,去年12月22日,日本称韩国海军驱逐舰用火控雷达照射日本海上自卫队军机长达数分钟。日本强烈抗议,韩国防部则矢口否认,最终成了各执一词,真相扑朔迷离的“罗生门”。但是,这一事件在日本人心理上留下的“阴影”,绝不会小于“劳工赔偿问题”。
历史问题,说到底是现实的政治外交问题。2012年12月16日,日本自民党在大选中完胜民主党。作为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再次成为首相。两天后的12月18日,韩国新国家党的朴槿惠,击败民主党的文在寅,成为韩国史无前例的女总统。同属右翼保守政党的自民党和新国家党同时成为日韩两国的执政党,不仅意味政权交替,更意味内外政策调整。对解决“历史问题”无疑是个契机,事实也确实如此。
2015年日韩建交50周年之际。日本《外交蓝皮书》提出,“韩国是日本最重要的邻国……日韩关系虽存在难题,但双方因从大局出发,共同努力,建立面向未来的关系。”朴槿惠也在庆祝建交50周年的贺词中表示,“重要的是放下沉重的历史包袱,怀有和解与共生的理念。”
当年12月28日,双方达成了“慰安妇问题协议”。根据该协议,日本在韩国成立“和解与治愈基金会”,向受害“慰安妇”支付由日本政府提供的“治愈金”。日方宣布此协议“最终和不可逆”。朴槿惠试图就慰安妇问题同日本达成谅解,而这与美国奥巴马政府欲建立“美日韩军事同盟”的“重返亚太战略”,也有关联。美国的施压,使表面上对慰安妇问题持强硬立场的朴槿惠,获得了能说服民众的理由。
然而,按照韩国MBC电视台的评论,“朴槿惠为了尽快解决‘慰安妇问题’,最终酿成外交惨祸”。
2017年5月10日左翼的文在寅执政后,美国白宫的主人在当年年初已经换成了特朗普,美国“亚太战略”也被所谓“印太战略”取代。作为“亚太战略”重要内容、将日韩包括在内的“强化和盟军的合作”,似乎已成为“历史”。以此为背景,文在寅刚走进青瓦台,便下令对“慰安妇问题协议”进行调查。韩国外交部专门设立了“慰安妇问题”协议审查专案组。12月27日,专案3组公布了调查结果,指出该协议未充分听取受害者意见,而且对公众隐瞒了多条“保密内容”。整个谈判过程,韩方都处于被动应答地位。于是,文在寅“顺应民意”废除了这个协议。此举当然引起日本强烈不满,并且也成为日本对“不遵守协议”的韩国进行报复的原因之一。
那么,日本是否会将双方的贸易冲突继续升级?笔者认为不会。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8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宣布,批准向韩国出口半导体材料光刻胶,同时强调对出口韩国的3种半导体材料,是加强管控措施,“并不是采取禁运措施”。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称,已提出双方在不采取新措施的状态下,进行谈判的调停方案。说到底,安倍的目的只是想“敲打”韩国,并不想“打死”韩国。笔者相信日本会“见好就收”。
(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