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城文韵】古皮城,演绎多少历史传奇
作者:孙福军 改编:中年小学生
总是想起那满载辉煌的古皮城。于是,在一个收获的季节,约上几个文友,去探访这座被历史湮灭千年的古城。在一个叫张三卜村的地方,沿着一条弯弯曲曲布满荆棘的小路蹒跚而行,歪歪斜斜的足迹踩在野草之上,然后,一头撞进了这座周身布满岁月的历史古城。
一古城早已消失,但遗迹尚在。漫步在这片高大、古老的土丘之上,脚下是密密麻麻的野草。也许是缘于历史的根脉,野草茂密丛生,有的地方甚至疯长到齐腰高,甚至将土墙下树立的保护标志碑牌遮盖住。也许,这些野草还留有2000年多前的根系,以至于站在这里都不忍心去踩踏这柔弱的生命。站在高处远眺,是长势茂盛的庄稼和散落的村落。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气味,似乎就在这一朝一夕的鼻息吐纳之中。
此地的别致廻异,在于其历史的久远与文明的多元。历史上,这里是南北往来的交汇之地,是北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豪放的草原之风与深邃的中原之风接洽成型,包括南皮在内的社会文化胡汉杂糅、兼收并蓄,永健与儒雅交织、彪悍与文雅并存,写下了中华文明史色彩斑斓的一页。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燕国的北部是一个非常强悍的民族——山戎。这是一个古老的部族,他们发明了羽箭,因而能骑善射,习惯在山林狩猎。但他们不从事耕种,经常南下侵扰燕国北部地区。每次南下,抢粮抢物,连青年男女也都被抢走,弄得燕国北部常常不得安宁。一次戎主亲自率军打进燕国内地,燕庄公派去进剿却被打败了。燕庄公见形势十分危急,派使者向中原的霸主齐桓公求援。
而此时国力强盛的齐国也亟需在诸侯中立威,于是齐桓公亲自带兵赴燕地讨伐山戎。齐军一路向北进发,大队战车在空旷的田野里逶迤而行,旌旗招展,尘土飞扬。齐军于今德州地区进入沧州境内,在齐国北部边境做了一次停留。为给军马修制皮革盔甲,齐军住下来建筑凉皮亭,修缮皮革,冶炬盔甲,遂称此地“古皮城”。又因为同时在离此向北50八里的章武县(现在黄骅境内有遗址)有个“北皮城”,所以,就把此地叫“南皮城”。这就是古皮城的来历。养精蓄锐的齐军兵强马壮、盔明甲亮、士气高涨,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大军势如破竹,一直将山戎的军队赶到孤竹国,彻底平定了山戎和孤竹部族。二
从春秋时期齐桓公助燕伐戎在此筑城,这个当时的齐燕边地便开始热闹起来。古皮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军事基地和战略前沿。其实,齐桓公当年在此建城,并非北伐山戎的权宣之计,实是看中这北部边境进退可恃的战斗堡垒地位。由此可以看出他争霸天下的宏图大志。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横扫六合,将天下九州归为一体。他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南皮首批入围置县,由此,南皮古城成为沧州境内最早的一座城,而且唯有南皮保留县名至今,而且是秦代置县存留至今的全国仅有的56个古县之一。这样算来,从齐桓公在此筑城算起,南皮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置县始至今则已有2240年的历史。古皮城遗址就是南皮悠久历史的见证。三从齐桓公在此筑城到秦在此置县,古城经过数百年的修缮、扩建,成为名镇一方的军事要塞。城墙之上,威武骁勇的军士腰配刀枪,身背箭镞,日夜守卫这一方的安全。城下是商贾如云的商贩、摊点、人流,一派繁华景象。东汉延光元年(122年);当时的统治者看中了这一重要所在,将渤海郡府由浮阳(今沧县旧州)迁到南皮,一直到北魏太安四年(458年),渤海郡治由南皮迁至东光,南皮作为勃海郡的郡治前后达500年之久。
从齐桓公在此筑城到秦在此置县,古城经过数百年的修缮、扩建,成为名镇一方的军事要塞。城墙之上,威武骁勇的军士腰配刀枪,身背箭镞,日夜守卫这一方的安全。城下是商贾如云的商贩、摊点、人流,一派繁华景象。东汉延光元年(122年);当时的统治者看中了这一重要所在,将渤海郡府由浮阳(今沧县旧州)迁到南皮,一直到北魏太安四年(458年),渤海郡治由南皮迁至东光,南皮作为勃海郡的郡治前后达500年之久。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在北方曹操与袁绍的争斗中,曹操经“官渡之战”一举将袁绍击败,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自相残杀,被曹操逐一击破。袁熙、袁尚逃到辽东被杀,袁谭也成了强弩之末。他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退守南皮古城。这里是他最后的一个根据地了,袁谭自恃城池坚固,军粮充足,于是深沟高垒,顽强死守,以待曹军粮尽兵疲不战而退。曹军经过远途征战,粮草确已不足。于是,加快围城步伐,力求速战速决。而袁谭只是坚守,任凭曹操在城下怎样骂阵,就是不出来和曹操交战。曹操正处在进退两难之际,偶见齐桓公北伐征讨山戎时筑的“射雉台”遗址,其形状好似粮垛一般,深受启发,于是令军士连夜在城南筑起数十几个土丘,上面封上草席,外观酷似粮垛一般,假作长久围城的准备。袁谭中计,以为曹操在屯粮围城,非常恐惧,城中的军士更是恐慌,于是打开城门想突围出去,结果正中了曹军的埋伏,袁谭被曹军俘杀。这就是传说中的“假粮台”的故事。当我们在废墟之上向南遥望,果然看到散落着几个较小的土丘,但是否如人们相传的三国时曹操留下的“假粮台”,有待进一步考证。四曹操灭袁之后,北方基本平定,人们十分珍惜和平。南皮作为文化古城,又是渤海郡治所在地,有九河烟草、五垒斜阳诸多胜景,又有“一勺清泉古帝开”的美好传说,倍受文人学士青睐。于是,曹操的儿子曹丕携一干文人名士,在一个万木葱茏的夏日,乘船沿当时的大清河到南皮,清谈赏乐、弹棋博弈、吟诗作歌,他们策马扬鞭在南皮城北“射雉台”游赏射猎(后人称为“燕友台”),累了就到南馆歇息进餐。
关于曹丕游历南皮,还有一段美妙的历史故事。说的是南皮古城西南百步有一口古井,相传为黄帝穿凿、伯益所修,井水清澈甘冽,故名“寒冰井”。“魏文帝”曹丕为中郎将时与吴质等文朋诗友来南皮相伴同游,饮酒赋诗。每食果品,先将甘瓜、朱李掷于“寒冰并”中,再取出后食之,倍感清凉可口,祛暑解热,并因此而津津乐道。有趣的是,将甘瓜投入井水后浮于上,而投入朱李则沉于下,遂成轶闻,即所谓“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浮瓜沉李”的典故便由此而来。曹丕等建安才子在南皮古城的文学活动,深深地影响了南皮的文化发展,并为后世留下了成语“浮瓜沉李”的典故,留下了“燕友台”、“射雉台”、“寒冰井”、“曹公固”、“太史河”、刁公楼”、“莲花池”、“覆盆井”、“钓鱼台”等胜迹。其后,众多文人骚客纷至沓来,赋诗著文,凭吊怀古,并使得“南皮朝宴”、“南皮之游“以及“寒冰井”、“燕友台”等胜迹景观都屡屡出现在历代诗作中,成为文人笔端诗赋酬酢的一个典实。五停车欲考前朝事,碑卧斜阳不辨铭。不用剖开这片古老的土地,仅这些历史典故以及诗词歌赋、美丽的传说,就足以说明悠悠古风、浩浩历史。这方神秘而又久远的城池,在超越了一段长长的时空之后,愈加显示出文明的强盛气脉。
南皮县是河北省沧州市的下辖县,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距北京250公里,距天津160公里,距石家庄和济南均为220公里。属环京津、环渤海城市群。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邯黄铁路过境建站。
南皮县是沧州境内载入史籍最早的城邑。历史悠久的南皮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了人类活动。张之洞、张之万、霍殿阁、刘喜奎、贾耽皆为南皮名人。
在看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