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梁文道:当社会秩序不存在,人性到底是什么?
曾经有这样一个时代,有一些人感觉到世界的末日到了。于是,出现了七个女孩和三个男孩,他们决定逃荒。
他们逃到了郊外的一座小别墅里。在那里,他们聚在一起,每天寻欢作乐,希望忘记现实世界带来的种种灾害。
他们是如何“寻欢作乐”的呢?那居然是讲故事。每个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所以加起来就是一百个故事了。
在这种末日来临的境况下,讲出来的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故事呢?
可真吓人!
居然是一连串的挖苦世界、嘲讽道德,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败德的东西。
然而,就是这样一百个故事,构成了文艺复兴时代其中一部最伟大的杰作。
第二百二十夜
《十日谈》:禁书的逆袭
1.充满“段子”的故事,可以算是文学经典吗?
薄伽丘这本《十日谈》,我相信听过的人太多了。曾经有人形容,如果但丁写的是《神曲》,那么这部《十日谈》,写的就是“人曲”。
德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曾说:是但丁和薄伽丘,奠定了整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为什么呢?因为是但丁首先开路,薄伽丘继之于后,一起想办法:怎么样把人类的所有的复杂性,我们所生存世界的全景,用一部作品去囊括起来。
可是问题是,这么一个大名鼎鼎的作品,很多人看这本书又觉得——啊?这就叫做文学巨著?这能够叫做经典吗?
那些故事写得不是没意思,其实挺好玩的,但是你就觉得,这怎么有点像“段子”?
比如,《十日谈》里有一个挺有名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叫马赛托的人,他听说,城里有一个修道院,里面住着十个修女,这个修道院要请园丁。
他就觉得,哎,我有好机会来了,于是就装聋作哑进去这个修院。修女们看到他长得挺健壮、能干活,就把他留下来了。
虽然说这些人是修女,要守清规戒律、不能碰男人,但是到底青春年少,难免芳心难耐。修女们觉得,
既然这个园丁是哑的,跟他无论发生什么事,大概也无所谓。于是就一个个接起来,跟他发生了关系。最后连这个修院的院长,也跟他搞上了。
于是,一个男的,就把这个女修院的十个女人,都给征服了。直到后来他终于忍不住说话,是因为他累垮了!
听完这样的故事,你觉得这能叫做文学经典里面,该出现的故事吗?
为了解开这个谜,我们先讲一点背景。
这是一部14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的作家——薄伽丘,写出来的作品。
薄伽丘出生于一个还算有钱的一个家族,他的父亲当时服务于佛罗伦萨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巴迪家族”。
薄伽丘虽然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他父亲希望他学商业或者学法律,但是他对那些没兴趣,他就爱文学。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是私生子的原因——私生子一般不被认为要去继承家业,可以稍微开拓一下自己的兴趣。
有意思的是呢,就像我们上一次介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那本书里所谈到的:
这个时代的意大利,是一个私生子的黄金年代。
当年意大利,很多有钱人家,在外头跟女人生了私生子,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达·芬奇就是私生子。
私生子也会接受教育,
而恰恰因为,他不被人预期有资格继承家里的产业,所以他从小反而显得会很自由。
能够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能够拓展自己的兴趣跟爱好。
薄伽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他对文学的爱好,他喜欢研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一辈子写下了大量作品。
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部写于他年轻时代的《十日谈》。
《十日谈》的结构并不太复杂。
它讲的是,1348年的佛罗伦萨遭遇了一场非常严重黑死病后,七个女孩冒着生命危险到教堂,决定逃出城里的事。
到了教堂后,女孩们又议论,光是我们七个女孩逃出去,恐怕有点危险。正好这时候,教堂来了三个男的,这三个男的,正好是一些女孩的情人。
于是,女孩们跟他们商量好,一起结伴出逃,然后到了一个荒郊野外、风景美好的地方去避难。
因为他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佛罗伦萨公民,于是就带上了一帮自己的佣人一起去。有人做饭、有人洗衣、有人打扫家务,他们开开心心地在那儿唱歌跳舞,每天欢乐度日。
那么左右无事,干些什么才好呢?
于是他们决定——每一个人,每一天负责说一个故事,那十个人,一天下来就有十个故事,十天加起来,就是一百个故事了。
这就是整个《十日谈》的一个基本的结构。
2.不止是“故事会”
我们表面上看可能以为,这就是个故事会。可是,薄伽丘不止是收集这些故事,他还给了它一个大的结构。使得这一百个故事,是一个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一个“故事盒”的情况。
我们想象,这十个人讲故事。一个人说完了,下一个人接着说。他们有点像在对话、在对答,只不过是用故事来对话的一种手法。
其次,这一百个故事分成十天,每天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题,而每一天跟另一天谈论的的主题,也是互相对应的。
比如说,有一天谈到的是,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我们不可测的东西;
第二天,则反过来强调,人类即便面对着天命机运的不测,可是我们每一个人,仍然有自己的能力跟资源,去应对这些环境。
再来一天谈的呢,是人类的爱情生活中的不美满,一些不幸的结局。再下一天呢,则讲的是,爱情生活中美满的结局的故事。
这样子加起来,这一百个故事林林总总,就基本上展现了人类在生活中各种处境的面目了。
但是请注意,这里探讨的不是所谓的人性或内心——在现代小说兴起之前,文学都没有那么关心人的内在世界。
薄伽丘在这里关心的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当中怎么样「互动」。在某个意义上,我们的行为、言语都是一种彼此沟通的方法,比如说我向你鞠个躬,你也会不自觉地向我回礼鞠躬,这时候我们就是在用一套动作来沟通。
那么在这里面,我们看到,这一百个故事分布的场景,有宫廷、有王室内部、有一般的权威的教会,也有躲在深山的隐修院,有农村、有市场,基本上把当时意大利人生活的种种场景写了进来。
这本书跟我们上一集给大家介绍过的《神曲》一样,它们都不是用主流的拉丁文来书写的,而是用了佛罗伦萨当地的方言
(也就是后来的意大利语)
来书写。
为什么薄伽丘这么一个热爱希腊跟古罗马著作的文人,放弃了他本来应该驾轻就熟的东西,而要用俗语来写作呢?
一方面是因为薄伽丘非常崇拜但丁。《神曲》,这本书一开始写出来的时候,其实但丁给这本书起的名字就叫《曲》。而“神”这个字是后来薄伽丘加上去的,因为薄伽丘觉得这首曲子,这首史诗太伟大了。由此可见薄伽丘对但丁的崇拜。
他就仿效着但丁的法子,只不过但丁写的是天上的事情跟广奇的世界。但薄伽丘,却写的是一个今时今日,当时意大利人看到的世界。
3.一本献给广大妇女群众的书,第一部「女性主义」作品
薄伽丘跟但丁又有一个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整本书都是为了女人而写出来的。
他说,他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当年曾经经历过一些爱情上的困扰,但是有人安慰他,使得他得到慰藉——那就是可爱的淑女们。所以,他写这本书,要献给那些可爱的淑女。
他跟但丁不同,他不是要献给一个他心仪的女性,而是献给广大的妇女群众,而这些妇女群众们,该看到这本书的什么好处呢?
有大量的大家觉得诲淫诲盗、讽刺教会、挖苦权威的内容,比如之前讲过的整个修道院的修女们都春心荡漾之类的情节。
这听起来像讽刺,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其实是薄伽丘在相当正面地在歌颂——女性情欲。
这在当时,甚至今天,很多人可能都觉得,读了会让人不自在。
比如,书里就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做菲莉帕的女子,她是个有身份的人,嫁了一个有身份的丈夫。但是,光是她丈夫满足不了她,于是她又跟城中另一位美貌的名流发生了关系。
这件事被丈夫发现了。按照当年佛罗伦萨的法律,为了钱财出卖肉体的,或者给老公戴绿帽的,要被处火刑烧死。于是,她就被押送法庭。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了不起的女士,她在法庭上,是怎么样为自己辩护自己通奸这件事——
“法官大人,里纳尔多是我的丈夫,昨天夜里,他确实看到我在拉扎里诺的怀抱里,我全心全意爱着他,而且跟他睡觉已有好多次了,这点我决不否认。不过我相信您一定知道,法律对男女应当是一视同仁的,而且它的制订,也应当取得遵守法律者的同意。这条法律是行不通的,因为它只是硬要我们这些可怜的女人遵守,而女人却比男人更高明,有时候可以满足许多男人。另外,当初制订这条法律时,并不曾征求过我们女人的同意,从来没有来找过我们,因此可以理所当然地给它扣上一顶‘对女人不怀好意’的帽子。”
“如果您要昧着自己的良心,根据这条法律让我的肉体受害,那就请便吧。不过在判决以前,我请您赐给我一个小小的恩典。请您问一问我的丈夫:他每次对我提出要求,我是不是完全依他,没有一回不满足他,而且从来不曾拒绝过?”
里纳尔多不待法官询问,就立即回答,他每次求欢,他女人没有一回不答应。
“那么,” 菲莉帕立刻接下去说,“法官大人,我要问您,要是他的需要和欲望在我身上已得到了满足,而我还有更多的可以供应,那我以前该怎么办?现在该怎么办?难道扔掉它喂狗吗?与其看它浪费掉或糟蹋掉,还不如赠送给那位爱我比自己生命更甚的绅士,这样岂不是更好吗?”
这一段话,跟书里面许多类似的话,大概是西方文学史上面,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第一次有女人如此直接地、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欲望,然后,还要为自己的这种欲望来辩护,哪怕这种欲望导致她犯上了通奸的罪行。
除此之外,她不止是对女人欲望的伸张,而且很明确地指出,这个国家的所有的法律,是应该要让所有被规管的人同意的。这已经很能够体现出,当时的意大利,像佛罗伦萨这种城市共和国的一些的共识。
就是说,国家可以制定法律来规管我们,但是立法之前,需不需要获得我们同意呢?在没获得同意下,
干犯了我的利益,我是不是有权不遵守你的法律?
像这种非常政治性的问题,在这本故事集里,居然已经用一个女人的嘴巴去提出来了。
事实上,这是《十日谈》里面,一个很重大的一个特点——「女性声音」。
这里的“女性声音”,指的不是十个叙述者里那七位女性她们讲故事,而是指一种用「女性视角」,或者是故事中女主角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
这本书里,我们还能够看到一些这样的情节:一些公主,她私会的对象,是一个地位上要比她低下很多的人,因此遭到她父王的否定。
可是,她就很大胆地提出来:为什么地位卑下就是个问题呢?你把人的身份地位,这些等级的东西全部拿掉之后,你就会发现我的这个情夫,是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
就像这样,这本书把当时社会种种不平等的东西——底层阶级、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都透过很多女性的演说去表露出来了。
难怪后来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欧洲中世纪,乃至到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上面第一个「女性主义」文学作品。
当然,薄伽丘处于那样时代的一个男性,可能不能百分百传达我们今天女性主义的一些想法。比如,故事开头,这七个女孩子,当她们决定要出逃佛罗伦萨时,她们就觉得,光是我们七个女孩还不行,我们是需要男人来当首领的,于是最后请三位男性带她们出去。
话虽如此,整件事情的策划、发动者却是女性,也就是说,是女人选择了男人来当她们表面的领袖,因此这里面就有一种伪装的性格。
4.戏谑故事后的伤痛:黑死病袭击
《十日谈》这本书都弥漫着这样的一种气氛:是一种把社会道德、传统习俗、男尊女卑等种种现象,拿过来嘲讽、挖苦,甚至是批判跟攻击。可是这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背景——黑死病袭击。
黑死病在中古欧洲非常有名,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欧洲好几次遭遇到黑死病大规模的席卷。这个故事里讲的1348年那场袭击佛罗伦萨的黑死病,是
历史上的真事,4个月之间,整个佛罗伦萨有3/4的人口死了。
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每一家庭都死了很多人,尸体随便被丢弃在路边,畜牲没人管,都跑了出来,猪在街上叼死尸来吃,又因此被感染,猪也发狂死了起来。
原来应该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军队,也死了大半。整个城市的治安也垮了,罪犯就在街上漫游抢劫。
所以,当时的整个城市是处于一个秩序崩坏的状态。
而在这个状态下,很多人的反应是两极化的。一些人觉得,那是我们过去恶贯满盈,所以遭受天谴,这个时候我们要更加节制,好好祈祷,请求上天原谅。
可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却认为,宗教不管用了。做了多少的祈祷也没有用,而那些神父、主教、修女,自己也都死光了。
宗教的权威被动摇,社会的结构秩序崩塌。很多家庭里,孩子生病了,父母却因怕被传染而违反人伦常情地离弃子女不顾。或者反过来,子女丢下了父母不管。
这个时候,整个社会人伦就大坏,很多人就觉得,反正我们可能没有明天了,不如我们狂欢作乐吧!
这个就是当时佛罗伦萨,这个北意大利最繁荣发达的城市的一个景象。甚至是黑死病威胁下,全欧洲的一个景象。
在这么一个背景下,这十个青年男女,逃离了这个像人间炼狱一样的地方,来到了一片安静的、青山绿水的乐土避祸。
这孤男寡女们,他们躲在这个世外桃源,会不会干出一些什么也不合伦常的事情呢?很奇怪,整本小说到头,他们就真的只是,天真无邪地在说故事,然而这是些什么样的故事呢,就像我们之前讲的,里面有太多你听起来通奸、偷汉子、男人跑去潜进这个修院搞修女。
5.由于“催情”的象征,曾成为禁书
这就说到,这个故事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面相:《十日谈》原来是有个副标题的——“加雷斯王子”。
他是谁?
加雷斯王子,是“亚瑟王跟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他最有名的事迹,那就是促成了他的好朋友,兰斯洛特骑士,和亚瑟王的老婆的相爱。
加雷斯得知兰斯洛特喜欢上亚瑟王王后之后,安排他们见面,促成了他们的初次幽会跟初吻。
从此之后,“加雷斯王子”这个名字,在当年的欧洲,或者至少是北意大利,就有这么一种暗示——一个促成情欲之事发生的触媒,一个催情的象征。
而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这么一个催情的象征。然后这本书,还要献给广大的妇女同志们,这难道不是在鼓励,广大的妇女同志们,一起去解放自己的情欲,催发她们的情欲吗?
难怪后来这本书,曾经被天主教会长期禁绝。
6.人伦败坏下的一场「实验」
在那样一个人伦败坏的背景下,在一个世外桃源,一个不可能出现的情景中。
其实在这里,薄伽丘是透过这一百个故事,去做一种实验。
这个实验是什么?就是假设社会上,所有的正常秩序都不管用了,人还剩下什么?
答案是,人类自然的本能。
在这本书里面,它不断地歌颂着人的自然本能,歌颂着一个不属于教会权威束缚的、人的本来的人性。
他在这本书里面还特别提到,启发他灵感的创作的这种女神,不是欧洲传统的那个住在奥林匹克山上的缪斯——自古以来,人们创作文学、音乐,都要把灵感归诸于缪斯女神的启发——薄伽丘却说,启发他的不是缪斯女神,而是活生生的女人。她们就像缪斯女神一样,美丽而可爱,他要为了她们而写作。
然后,为她们写作的这本书呢,却又要用佛罗伦萨方言来写,仍然被认为是种不登大雅之堂的语言。
却用一种不的语言,去写这些故事给女人去看。
但是他可以为自己辩解,这一切都只是个故事,就像这本书里面的十个人,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性行为,他们只是讲一些,这种有点情色味道的故事罢了,而这个故事背景,更是一个在灾难之中,正常社会崩塌的时候的一个背景。
所以,《十日谈》其实是一个架空的思想实验。这个思想实验假设:当社会秩序不存在时,人性到底是什么?
而且,在这个正常的社会秩序里面,总是男尊女卑,是父权在掌控一切。但既然这个秩序崩塌了,我们不妨在这里,自由地去探讨,一个男人不再称霸的世界,一个女人可以直接为自己辩护、说出自己的需要,去颠覆了所有既定的对女性想象的世界,又是个什么世界?
所以,薄伽丘会说,我这本书看起来,好像得罪了很多人,很颠覆,但是它就是个故事嘛!至于这个故事,会不会对人起到不好的作用,会不会有女性看了之后去模仿,那不关我的事,我只是创作文学,读者怎么解读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这就是差不多六百年前的时候,一位文人、他写这些故事的时候,留下来的一个直到今天都还常常被人提起的一种申辩:
我们做的是个虚构的故事,我们在这里做的,是一种想象跟实验,至于我的观众,你看了之后你会怎么做,跟我没有太大的责任。
因为你始终有你的自由,你有你的自主,我尊重你是一个平等的、有主体权利的一个人,你怎么能够把你的选择怪罪在我的实验上面呢?
所谓的文化艺术创作,很多时候就是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面,去想象、颠覆,以及实验,我们所熟悉的一切秩序。
——梁文道
本文为节目文稿节选
点击 阅读原文 收看本期完整节目
文字编辑:提图猫爷
监制:
本期道长足迹
桑干河湿地公园
节目用书
作者: [意] 薄迦丘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钱鸿嘉 / 泰和庠 / 田青
延伸阅读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