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那一年,我们出川抗战 | 连载④
编者按:“无川不成军”,抗战期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战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本书以丰富的中外历史资料参照,激昂而真实地再现了川军在正面抗日战场上的悲壮征程。不仅有全局性的视野,也有基层官兵、外国记者等的微观视角,对川军的装备、战法、高中层将领与基层士兵,川军与国民党其他派系及共产党武装的关系,中日军队战力对比等真实情况都有着细节丰富的刻画和解读。句句是抗战意志的坚定,字字是为国舍身的决然。
李军保障着平陆以南的黄河渡口平津渡,中条山的补给皆从此处出入,敌人因此视李军为眼中钉肉中刺,随时想要除掉他们。当时李军所面对的主要敌人为夏县、运城之敌,李家钰便将由新兵补充团改编而成的双宗海团派往前沿阵地乌龙圪塔,用于警戒和防守夏县、运城之敌。
双团刚刚与友军接防,就发现附近老百姓都在搬家,团长双宗海忙派人了解原因,老乡说:“老部队都难守住这个地方,这一批新兵怎么行?”
原来老乡打听到双团是新兵团,他们担心敌人一旦出来扫荡,双团就会弃乌龙圪塔而去。双宗海在组队前任重庆军官集训队分队长,系经李家钰直接提名担任新兵指挥官,对于新兵们能不能打,他是心中有数的。当下,双宗海便信心十足地对老乡们说:“我们是来打鬼子的,决不会贪生怕死。只有抗日的决心,新兵同样可以打仗,请老乡们放心,我们决不会轻易放弃一寸土地。”这样宣传了之后,人心才终于安定下来。
1938年夏秋之交,夏县、运城之敌及少部分伪军一千余人,向李军防守区域发动进攻,主要目标指向了李军所辖两师的师部。为了保卫两师师部及防守区域,两师主力部队分别在侯家岭、乌龙圪塔阵地与敌发生了激战。
在侯家岭,吴长林团充分利用山地之险,等敌人攻至阵地到达近距离时,才集中火力予以猛击。战斗中,军官们都带头杀敌,连长李国亮在率部反击时中弹牺牲。战斗一个上午,吴团凭借顽强的抵抗,终于将敌人击退。
吴长林团是老团,相比于吴团,乌龙圪塔的双宗海团实战状态如何,显然更受关注。
在乌龙圪塔一战中,双团不负众望,自始至终都打得很顽强。其间有一股敌人突入阵地,在战壕边沿与双团官兵拼起了刺刀。这时炊事兵李发生正好到前线送饭,见此情景,立即放下饭桶,抽出扁担,乘敌不备,向就近的敌人劈头砍去。日本兵在拼刺刀时精神特别集中,他们没有留意到背后还有偷袭者,而且用的既不是刺刀,也不是马刀,竟然是根扁担!
不要小看扁担,人激怒的时候也照样能用它来格斗拼杀,两个日本兵当即被砍倒在地。周围的敌人惊慌失措,不知偷袭者为何方高手,赶紧围攻上来,李发生虽然身上被敌人几处刺伤,但依旧忍痛与之奋力搏斗。看到李发生如此勇敢,官兵们大受鼓舞,乘势冲出战壕,打得突入阵地之敌狼狈逃窜。战斗结束时,李发生全身已八处负伤,他一人缴获了三支三八大盖,自己背下了战场。
乌龙圪塔一战证明新兵不但可以打仗,而且还可以打胜仗,双团在此战中的表现受到当地民众的交口称赞,部队士气也更为振奋。战后,蒋介石和战区长官部对李发生明令嘉奖,除颁予奖章外,又给他在家乡梓橦修了一所房子。
回头说说在作战风格上与李家钰极为相似的杨森。淞沪会战末期,第二十军(杨森军)在将阵地移交友军后,上级命令全军由两师缩编为两旅,即杨干才旅和刘席函旅。杨干才旅由从战场撤退下来的官兵组成,实际兵员不足一旅,刘席函旅是另外一种情况,因为途中遭遇敌机轰炸,旅长刘席函率陈亲民团刚刚到达前线,还没来得及投入战场,所以较为完整。
杨森当时身边只有杨旅,刘旅尚在别处。部队整编完毕,他就奉命率杨旅跑步前进,前去防守虹桥机场。出发时是晚上,大雨又突然不期而至,所以一路走得很是辛苦,等到了机场一看,更让人发愁了:到处黑漆漆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只有等到天亮再排兵布阵了,可是机场目标如此显著,自己的兵力偏偏还这么少,杨森深感捉襟见肘,一筹莫展。就在他为此大伤脑筋的时候,上级传来新的命令,要他立即放弃机场,向苏州、常熟一线开拔,以掩护从上海撤退的军民转移,同时还特地叮嘱说,行军速度一定要快,否则会被前方撤下来的部队绊住。
不用再防守机场貌似倒是轻松了一些,可上级的暗示究竟是什么意思,“小心被撤下来的部队绊住”,这该有多少撤退部队?杨森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凭借直觉,他知道大事不好,淞沪前线肯定是顶不住了。
上海市郊的大河小溪星罗棋布,走一段路就要过一座桥。由于形势危急,留守桥头的炸桥部队为了自身安全,往往不管后面的部队到没到,先炸了桥好先行撤退。刘旅走得早,加上杨森治军严格,部队秩序井然,行动迅速,一路尚有桥可过。只苦了其他行动迟缓或落在后面的友军,好不容易赶到河溪边,却发现桥已经被炸了,有些部队本来军心已乱,一看退路都没了,便立马崩溃,官兵们将枪械马匹抛弃一空,然后一哄而散。杨森及其所部耳闻目睹这些悲惨景象,虽然痛心疾首,但也无能为力,只有徒呼奈何而已。
杨森率部到达苏州后,与刘旅会合,部队的战斗力才总算部分恢复过来。杨森即令因未及参战而实际损失最小的陈亲民团为先头部队,为全军及撤退军民开路。
日本海军深入长江后,其陆战队在常熟登陆,企图迂回无锡,以截断京沪铁路,将上海撤退部队消灭在太湖地区。陈亲民团在到达梅李以北地区时,恰与日军登陆部队遭遇,日军架起重机枪,向陈团猛烈射击,以掩护步兵发起冲锋。
眼见得日军步兵离陈团只有五百多米远,已经可以听到一片叽里哇啦的喊杀声,在这种情况下,部队来不及再组织火力拦击,杨森只好直接向陈团官兵下令:“要像平时训练一样,端好枪杆,上好刺刀,一级监督一级,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陈团的优势在于初上抗日战场,未受折损,故士气旺盛,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随着杨森发出号令,官兵们纷纷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向敌人冲去,号声、冲杀声一时响彻云霄。
见习排长伍正良以前是四川蓬安县一所小学的校长。杨森在四川拥有防区较多的时候,常召集所辖各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军训,在一次军训结束的毕业典礼上,杨森当众说:“你们年轻教师不愿教书的,可到广安军事学校进行军事学习,三年毕业后到我的军队去当军官。”
伍正良正值年轻气盛,自己也不愿教书,听了杨森的这席话后,就约了其他两名教师一起到广安军事学校报到充当学兵。不久,杨森在四川失势,主动归顺蒋介石并被蒋介石调到贵州“清乡”,军校也跟着部队转移到了贵州。截至抗战爆发时,伍正良在军校满打满算只学习了两年,但前线急需兵员,杨森就把包括他在内的六百多名学兵全都分配到各部担任见习排长或服务员。
杨森的学生都以不怕苦不怕死为座右铭,伍正良又经过军事训练,年轻力壮,所以虽然是第一次跟日本兵打仗,且是连老兵都怯三分的肉搏战,但他并未感到心虚胆寒,经过一番殊死搏斗,亲手刺死了和他对拼的一名日本兵。
杨军以陈团为主,与敌人激战两昼夜,以伤亡两百余人为代价,终于遏制住了敌人的进攻和迂回包抄,完成了上级规定的掩护任务。在此期间,敌我除了白天激烈厮杀外,到了晚上,为防止对方偷袭,均在前沿阵地安设探照灯,照得黑夜犹如白昼一般。战斗中,伍正良右腿被日军飞机炸弹炸伤,送医院治疗,一个星期后伤口痊愈,由见习排长正式晋升为中尉排长。
推荐阅读——
《那一年,我们出川抗战》,关河五十州 著,现代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