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久事集团董事长龚德庆:让普通人走进外滩建筑,感受外滩文化

澎湃新闻记者 俞冰礼 臧鸣
2019-08-15 11:3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上海久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龚德庆谈如何用文化给外滩增添新活力。拍摄:张宇 剪辑:夏小桐(实习)卫佳明(02:42)
 “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外滩1号的上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将正式对外开放,我们对于外滩建筑文化内涵的挖掘又进了一步。”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龚德庆在采访中透露。

外滩,从历史中一路走来,几经沧桑,逐渐卸下如外立面般严肃的外衣,正变得富有情感和温度。而以公共服务为使命的上海久事集团,见证了这几十年来外滩的每一次进化,在它身上,不仅能看到外滩的变迁和未来,也能得窥一家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龚德庆。  张宇 图

外滩,在历史中与时俱进

站在位于中山南路28号的久事大厦落地窗前向外望去,百年外滩就在眼前,向远处延伸并优美地划了一道弧线,这里是上海的名片。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外滩核心区域的优秀历史建筑中,有16栋属于久事集团,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

201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战略。在久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龚德庆看来,如果要为四大品牌集中找一个窗口,那毫无疑问就是外滩,上海的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伴随着外滩的深度参与。

龚德庆介绍,刚开埠的上海是一个货物登陆点,外滩成为了上海乃至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码头、堆栈、商行和船厂开始兴建。随着贸易的升级,上海的金融功能越来越突出,外国的银行、保险、总会纷纷在此云集并大兴土木,逐步形成了目前外滩的面貌。

新中国成立后,外滩收归国有资产,这里变成了一个行政办公的集聚地,例如当时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就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12号汇丰银行大厦。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外滩再次进行了功能置换,政府机关退出外滩,中外金融机构纷纷入驻,外滩开始重振当年“远东华尔街”的雄风,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作为全国第一家政府性投融资公司,久事介入了外滩楼宇开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变更,除了中外金融机构,久事还吸引了餐饮休闲、高端酒店等商业企业入驻,进入21世纪,华尔道夫酒店、罗斯福会所等相继开业,成为外滩新的亮点。

“从外滩的变迁不难看出,外滩一直在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时提出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外滩的变迁和创新就是这十六字的集中体现。”龚德庆如是说。

利用外滩建筑,讲好外滩故事

今天的外滩无疑是美丽的,这里汇集了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经过了岁月的磨砺,折射出一种雍容质朴的气度。只是,高端商业和餐饮让人望而却步,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被那一道道厚重的大门阻隔在外,外滩建筑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它有怎样的前世今生?普通人无从知晓。

“外滩应该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龚德庆认为,“外滩在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定位,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外滩在当下适合做什么,不能一成不变,外滩的经济功能是有限的,它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需要被充分挖掘。”

龚德庆举了德国汉堡的例子,这个海运吞吐量曾位于世界第三的港口城市,建造了当时世界最大的仓库城,后来被改造成旅游景区、商业中心、剧院、博物馆等建筑,最成功的当属易北爱乐音乐厅,将传统哥特式红砖样式和玻璃幕墙相结合,成为汉堡的新地标,受到当地居民和世界游客的喜爱。“走在其中能感觉得到这个城市的温度,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很多建筑在发挥经济功能的时候都会注入文化内涵,因为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需求。我们的外滩也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一的商务功能已经渐渐式微,需要注入更多文化元素,来重现外滩的活力,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上海久事美术馆

近年来,久事集团开始着重挖掘和开发外滩楼宇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18年9月30日,位于中山东一路27号、前身是怡和洋行办公楼的上海久事美术馆外滩馆开馆,首展是“百年交响——上海外滩百年历史变迁油画作品展”,汇集了80多位上海老、中、青三代油画家的103幅精品,题材涵盖了外滩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内众多标志性的建筑与场景,展出后社会反响热烈。今年3月,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揭幕,这座原麦加利银行大楼的二楼今后将主要展出沪上著名海派美术家的个人优秀作品,喜欢外滩的人从此可以进入这些百年建筑,体验更多元的文化。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据龚德庆透露,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内的上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将于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这幢醒目的建筑位于曾经的“亚洲第一弯”拐角处,虽然有无数企业希望入驻,但龚德庆坚持认为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用文化的功能体现外滩的精神,未来的外滩1号,将会是世界顶级艺术品展示的平台。中山东一路1号、18号、27号这三处地标加上位于北京东路230号的久事艺术沙龙,将共同构成久事美术馆群落。

龚德庆表示,利用外滩建筑,讲好外滩故事,让后人看到一个有生命力的、鲜活的外滩,这是久事集团正在做且坚持要做的事。

外滩的加厚加深加长

外滩的未来是怎么样的?龚德庆指出了三点:加厚,加深,加长。

“加厚”就是将外滩的保护开发工作进行纵深拓展。久事集团与黄浦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整合资源,在全面推进外滩第一立面(临江建筑群)功能置换的基础上,同步启动包括外滩源二期在内的外滩第二立面(非临江的外滩建筑群)的功能置换工作。

“加深”则是指功能的再挖掘,包括文化功能、艺术功能以及一些社区的互动共享功能,从而体现整个外滩的丰富内涵。

龚德庆表示,久事集团已召集联合黄浦区浦江沿线企业,共同承担这个区域的党建联建工作,为城区和企业的发展一起探索新的方式,未来这个区域不是封闭隔阂的,它是联动的、互通的,内容是多元的,楼宇是开放的。

而最重要的是“加长”。外滩正在向两端延伸,向北有北外滩、东外滩,向南则是南外滩、徐汇滨江,那是它的“兄弟姊妹”。

“久事将承接北外滩的贯通工程,将那里的仓库改建成上海城市客厅对外开放,还准备参与徐汇滨江的开发,建设一个新的生活圈,将商业、文化、生活、社区完全融为一个联合体。”龚德庆讲道。

此外,近年来随着“外滩一体化”工程的推进,南外滩地区也进入了全面开发,未来将会以金融贸易功能为主,和老外滩的文化功能形成互补。

外滩正变得越来越让人期待,褪下了“高大上”的外衣,连同它的“兄弟姊妹”,成为一个生机勃勃、开放多元的公共空间。

“未来的外滩就和市委市政府对于上海定义的那样:‘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在这里,宜居、宜业、宜游、宜乐,每一个普通人都觉得自己和外滩紧密相连。”龚德庆说。

久久为公,事事为民

对于外滩,久事集团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上海的市属大型国有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显然不是它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目的,社会效益才是第一位的,而外滩的保护开发只是久事集团众多公共服务其中的一项内容。

如今,一个上海市民的周末可能是这样度过的,坐地铁或公交去上海国际赛车场看一场F1比赛,然后去外滩的久事美术馆观赏油画作品,晚上在江边感受浦江两岸的璀璨灯光。而这一切,从交通出行到体育赛事再到外滩建筑,都和久事集团有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面临着城市功能老化、工业设备陈旧、市政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困境,国务院以“国函(1986)94号”文批复上海市政府,同意上海第一批扩大利用外资32亿美元,来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后统称“九四专项”)。久事公司的名字,就来源于这个谐音。从此,一大批涉及轨道交通、市域铁路、枢纽场站、旧区改造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开始投入建设,众多著名的金融机构、五星级酒店、制造支柱企业等初创阶段都有来自久事的投资。从2015年公司制改制以来,久事集团确定了以城市交通、体育产业、地产置业和资本经营这四大板块为主体的发展战略,把公司打造成为优质的公共服务型企业。

目前,久事集团旗下拥有久事公交集团(原巴士集团)、强生控股、申铁公司、公共交通卡公司等与市民交通出行息息相关的企业;在体育产业方面,久事连续多年成功举办F1中国大奖赛、ATP1000网球大师赛、环球马术冠军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等国际顶级赛事,同时还承担了徐家汇体育公园、浦东足球场、东方体育中心、市民体育公园、久事国际马术中心等本市重要体育场馆的建设运营任务。就在不久前,久事集团还完成了对原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的收购,成为了上海男篮的新东家。在地产置业板块,除了外滩楼宇的保护利用开发,久事还参与了大量旧区改造工作,为上海城市更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久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结合久事的名字来说,我们提出的口号叫‘久久为公,事事为民’,一切以社会效益为先,这就是一个国有企业的担当。”龚德庆强调。

    责任编辑:王维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