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上丝路 | 19世纪下半叶的土耳其与叙利亚

2019-08-12 12: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对整个人类文明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近期,MoHI君将与各位分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地的人物群像、生活百态、人文建筑、自然风光等。(前情回顾点这里

此前,我们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亚东南亚地区,以及“印度与西亚北非的文明交会”中的印度和当时印度文化重要传播地的斯里兰卡。本篇我们将继续分享这一文明交会中的土耳其与叙利亚。

自9世纪开始,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交流频繁,特别是海上贸易在9世纪至15世纪中叶始终处于持续发展时期。贾耽《广州通海夷道》曾记载了中国通航印度洋的航路,其中就有在印度洋西部,沿东非北上阿拉伯半岛的环岛航线。宋朝时期,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开辟了麻离拔航线,航期缩短了一年。随着与阿拉伯世界的联系加深,阿拉伯人因经商或传播伊斯兰教而进入中国,他们或由中亚细亚抵达新疆或河西,或从海上来到华南沿海地区。唐朝时期,侨居在广州和扬州的阿拉伯人较多。14世纪,泉州曾有一条街全属穆斯林居住,另有寺院、济贫所和市场。现今,泉州出土的伊斯兰教徒墓碑近60块,其中多属于元代。

(请横屏观看下图)

伊斯坦布尔(Istanbul)全景组图,是由土耳其摄影师帕斯卡尔·赛巴(Basque Saeb)于1875年拍摄,取景地点位于苏莱曼清真寺(Süleymaniye Mosque)附近的贝亚兹特塔(Beyazıt Tower),以环景360度拍摄连接而成。

贝亚兹特塔始建于18世纪,多次损毁于火灾或动乱,后于1828年改建为石塔并保存至今。贝亚兹特塔高85公尺,由于位于伊斯坦布尔旧城区中心地带,向东可以清楚看见托普卡帕宫(Topkapı Palace)、圣索非亚大教堂(Hagia Sophia)及蓝色清真寺(Blue Mosque),向北可以看见对岸的加拉达塔(Galata Tower),是拍摄伊斯坦布尔全景的最佳摄影点之一。

该图右下角可以看到一座大理石门,该门曾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事权力的象征,现为伊斯坦布尔大学的校门。此外,图中可以看到大门附近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士兵。奥斯曼帝国在极盛时期,其领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控制着当时欧亚之间的联系及贸易。后于17世纪左右,其势力逐渐衰弱,在战场上连连遭受惨败,帝国统治者因此启动了一系列的变革。19世纪初,塞利姆三世(Selim III)参照欧洲制度,进行“新秩序”改革(Nizam-iCedid),却遭到近卫军(Yeniçeri)和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后改革失败。继任的马哈茂德二世持续改革并成功镇压了近卫军,建立了新式军队和预备部队,并改革军事管理制度。

图中左方的第二座桥为加拉达桥(Galata Bridge),其右侧即是伊斯坦布尔金角湾(Altın Boynuz),亦曾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基地所在,图中仍可看到三桅帆船。

19世纪70年代,从土耳其巴耶塞特二世清真寺(Bayezid II Mosque)的拜楼往东俯瞰大巴扎,画面的近景为伊斯坦布尔大巴扎,远处分别是圣索非亚大教堂(左)、奴鲁奥斯玛尼耶清真寺(Nuruosmaniye Mosque)(中)及蓝色清真寺(右)。

19世纪70年代  土耳其圣索非亚大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于公元4世纪修建,为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基督教堂。1299年,土耳其部落首领奥斯曼一世(Osman I)建立奥斯曼土耳其国家。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后,教堂又转变为清真寺,见证了伊斯坦布尔政权更迭与宗教兴衰。

从圣索非亚大教堂建筑内部装饰仍可看见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化的痕迹。

从圣索非亚大教堂建筑内部装饰仍可看见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化的痕迹。

19世纪90年代  土耳其苏莱曼清真寺

苏莱曼清真寺建于16世纪中期,由米玛·希南(Mimar Sinan)奉苏莱曼一世(Suleiman the Magnificent)之命所建。

19世纪90年代  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 Strait)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同时也是欧亚两洲分界。

19世纪80年代  叙利亚大马士革街景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的“乌马(Umma)”穆斯林公社,即为阿拉伯国家的原初形态,后于“四大哈里发时期”逐渐转变帝国形态。1258年,蒙古西征灭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大马士革(Damascus)现为叙利亚首都,曾是7世纪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首都。倭马亚王朝废止了哈里发选举制度,并开创了阿拉伯历史上世袭君主制的先河。

19世纪80年代  叙利亚大马士革直街

大马士革直街是古罗马统治时期修建的街道,它自东而西纵贯古城,曾作为主干道,现为大马士革古城区内最大的集市所在。

19世纪80年代  叙利亚萨拉丁陵墓

萨拉丁是阿尤布王朝首任苏丹,曾成功抵抗十字军东征并占领耶路撒冷。

19世纪70年代,也门当地居民在骆驼集市上以骆驼背负木材,在此处进行燃料、骆驼等商品交易。

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边上赶集的阿拉伯商队。

相关阅读:

展览推荐:“海上丝路与世界文明”影像展

海上丝路 | 晚清至20世纪中期的岭南地区

海上丝路|晚清至20世纪初的福建与台湾

海上丝路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江浙沪地区

海上丝路 | 1880年代至1920年代的朝鲜半岛

海上丝路 | 看1880年代的日本人是怎么养蚕制丝的

海上丝路 | 1880年代,日本人是如何制茶的

海上丝路 | 19世纪上半叶的缅甸与20世纪初的泰国

海上丝路 | 柬埔寨金边王宫 vs 越南顺化皇宫

海上丝路|1880年代至1930年代的马来西亚

海上丝路|1880年代的新加坡与1920年代的印尼爪哇

海上丝路 | 20世纪上半叶的菲律宾华人婚礼

海上丝路 | 英国摄影师镜头下的1860年代印度德里

海上丝路 | 莫卧儿帝国古城 & 英属印度首府

海上丝路 | 听说这是印度最具梦幻色彩的城市

海上丝路 | 1880年代的斯里兰卡茶园与佛教圣城康提

 

展览名称:“海上丝路与世界文明”影像展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5日 — 2019年8月30日
展览地点:越众历史影像馆
主办机构:越众历史影像馆
策展团队:黄丽平、梁秀青、刘健庚
展览设计:一木设计
*本展览系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