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一汽副厂长范恒光口述:中国汽车工业“长子”的荣光与艰难
口 述 | 范恒光
采访时间 | 2018年5月24日
曾担任一汽副厂长的范恒光先生
范恒光,1930年出生在汉口,6岁后随家人迁到浙江宁波。1948年从上海陆行中学毕业,考入上海国立高机学校。1951年,被华东工业部领导作为留苏培养对象暂留人事处工作。
1952年年末,范恒光到大连工业俄文专修留苏预备班学习,后因华东工业部撤销,于1953年6月转入一汽俄文班。1954年,他赴苏联实习,回国后进入一汽生产调度处工作,曾担任一汽轿车厂厂长和一汽副厂长。
2018年5月24日,88岁的范恒光在其长春寓所接受访谈。
我心情复杂
听说你(编者注:指作者葛帮宁)要整理《解放》口述文集,我心情复杂,一方面挺高兴,一方面有些担心。高兴的是这个题目有意思,应该写,也值得写。担心的是这个题目比较大,不知道你怎么写,是史料、文集、故事,还是小说?
如果从头写,年代已久远,当事人中的重要人物都已故去。比如1953年参加一汽开工典礼的很多人的照片都已挂在了墙上,找亲历者讲述当年的鲜活故事已经比较难了。但也有有利条件,一汽出版过很多书籍、回忆录和纪念文集。要数字有数字,要故事有故事,要人物有人物。如果写小说,可以写得比《远离莫斯科的地方》更壮观、更好看,我还可以提供很多资料。
至于找我谈解放,我真有些顾虑。我虽是老一汽人,1953年开工典礼前到一汽,但我干解放的时间并不长。我1958年开始干红旗,1984年调任一汽总厂,有一年多时间在管解放生产。之后又改管轻型轿车,干到1988年。一汽-大众项目谈成后,我被指定为一汽奥迪KD2生产项目负责人,在“一仆二主”的情况下奔波了五年。
“一仆二主” 是哈恩博士(Carl H. Hahn,卡尔·H.哈恩,曾担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提的。当时,耿(昭杰)厂长向他介绍我,他说:“你是一汽奥迪项目负责人,我是奥迪的老板,那么我也是你的老板,所以从今天起,你有了两个老板,一个是耿昭杰,一个是我。”这样我就一下子有了两个领导。
5年后,我已经62岁了,到了应该退出一线的年龄。1992年年末,我被派往广东,到与一汽合资的一汽顺德汽车厂做协助工作。1994年,我在长春办理离休手续,但因该厂引进一批都市高尔夫KD生产项目,我没能离开。直到1997年年末,我才离开广东回长春,真正过上离休生活。
这是我在一汽的大致工作经历,年数不少但大多都跟解放无关。隔行如隔山,因此我真不是谈解放的合适人选,要谈也只能滥竽充数。但也有好条件。我是一汽的老职工,现在还是一汽咨询委委员,我对一汽比较关注,算是一个活着的亲历者。既然要谈,我有些想法。解放是车,单写车意义不大。解放车是一汽的主产品,一汽为生产解放而兴建。谈解放必须先谈一汽,谈一汽显然是比解放大得多的题目,所以我想从一汽角度谈谈我知道的一些事情和想法,而不纯粹谈解放。
一汽从1953年开始筹建,迄今已65年。其中,从1953年到1956年是三年建厂阶段。从1956年到1986年是解放投产后第一个30年,也是一汽作为我国汽车工业“长子”挑起重担的30年,我把它称为“30年长子生涯”,也是一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创业。
也有人把这30年称为解放“一贯制”的30年,但我认为给一汽戴这顶帽子有失公平。这30年来,一汽从初生到成长,头顶是风云多变的年代,肩上又有“长子”的沉重负担,物质条件极度拮据,但它坚强地走了过来。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一汽又急起直追,完成解放换型和工厂改造的重大任务,开启第二次创业。“长子”生涯充满荣光,也充满艰难。
1988年后,一汽开始第三次创业,主要做轿车,从单一品牌到多品种发展。这个题目跟解放离得有些远。我主要讲前面两段。
一汽为什么能三年建成
先说三年建厂阶段。
一汽从无到有,在远离北京的东北荒原上拔地而起,只用三年时间就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年产3万辆载重车的工厂,成为中国第一个生产汽车的基地,确实不容易。这个业绩值得骄傲。
一汽建设工地
一汽为什么能三年建成?我认为有四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国家领导重视。这可以从一汽项目开始说起。
其一,一汽项目是毛主席和斯大林这两个大国的领导人共同商定的,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中国首批项目中的重点。而且斯大林说了,他将全力支持这个项目,像支持斯大林汽车厂那样来建一汽。
其二,中央为一汽项目专门发文,号召全国人民支持。
其三,一汽厂址是周恩来总理定的。这个项目定在吉林有几个好处:离沈阳近,离钢铁基地近,离苏联也近。当时吉林省没有工业项目,周总理高瞻远瞩,将项目定在了长春。
其四,一汽厂名和奠基纪念题词是毛主席亲笔写的。
其五,建一汽时,许多重要问题都是中财委(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领导陈云同志拍板解决。
其六,一汽厂长人选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审定。一汽厂长最初是郭力,郭力提出要找比他更合适的人当厂长。这事很快被报送到中央,最终确定饶斌当厂长,这也是毛主席点头同意的。能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如此重视,应该是一汽项目能三年建成的重要因素。
第二个条件,全国人民拥护。
其一,汽车在当年虽然还没有普及,但它是国计民生中很重要的运输工具,所以受关注度高。
其二,当年中国没有造车能力,满大街跑的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万国牌汽车,数量少,价格高。现在要自己造车,老百姓都拥护。
其三,那个年代人民群众政治热情高涨,对党的号召一呼百应,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据说当年一汽叫652厂,是与计划投资额度有关,“652”是6亿5200万元的缩写,当年全国总人数是6亿5200万人,相当于全国每人出一元钱建汽车厂。
第三个条件,建厂领导班子优秀。
一个企业有没有战斗力,领导班子很重要。一汽三年建厂期间,担任领导的人并不多,党政加一起只有十来个人,其中行政7人——饶斌、郭力、孟少农、宋敏之、马诚斋、黄一然、刘西尧,党委5人——顾循、方、牛长学、史坚、赵明新。这12人并不是同时在一起工作,你来我走,同时工作的基本在10人以下。但应该说,这是60多年来一汽历史上最强的领导团队。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公认的三个核心人物是饶斌、郭力、孟少农。对他们,我不敢妄加评论,只谈谈个人看法。
饶斌英俊大气有风度,聪明,有前瞻性,有较强的号召力和指挥力,是一个称职的指挥员、一把手。我在纪念饶斌的文章里写过,在斯大林汽车厂生产处实习期间,饶斌到生产处参观并发表即兴讲话,陈祖涛当翻译。他离开后,在场的苏联同志都说,“你们厂长真有风度,英俊潇洒,确实是个领袖人物”。
对郭力,我在纪念文章里写了八个字:睿智、豁达、谦虚、求实。1953年年末,他到一汽俄文班宣布我和唐云显到苏联实习的职务时,我第一次跟他接触。他对我俩去苏联怎么学习做了嘱咐,话不多,但句句精明深刻,是一位有才气的领导干部。后来通过长期接触,我感觉他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工业管理专家,更是一位品德高贵的干部楷模。
社会上很少有主动谦让官位者。郭力当一汽厂长是中央任命,他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当下去,但他感到一汽项目繁重复杂,又地处东北,而他长期在河北一带工作,对东北人事关系不熟悉,对开展工作不利,因此一再要求上面找个熟悉东北且能力比他强的同志当厂长,他当副手。
“当着厂长找厂长”成为美谈,这说明他确实是大公无私。建厂初期,一汽干部职位紧张。郭力的爱人到一汽后,他坚决不让她参加工作,只让她从事厂区妇女扫盲等公益活动,他的子女也没沾过他的光。所以,我认为郭力是当之无愧的干部楷模。
孟少农是有真才实学的汽车专家,他为人厚道,胸襟坦荡,不太关心政治,是一汽新老知识分子公认的技术权威和核心。我跟孟厂长接触得比较早。1954年春节,生产处党支部书记丁方同志挑头,带着处里一帮爱热闹的年轻人去孟厂长家过节。孟厂长的爱人在苏联学习,家里没有女主人。大伙进门就嚷着说想吃饺子,要他出钱我们出力。结果我们真吃上了一顿全虾肉的饺子,我们一起过了一个愉快的除夕夜。后来一汽做红旗他不太赞成,他主张做东风。
这三人各有所长,且相互尊重,能真诚合作,组成了难得的领导核心,把大家团结起来。
一汽不光核心人物优秀,领导团队中的其他同志也都优秀。赵明新有很高的政治水平,为人厚道,能联系群众,团结同志。一汽第一批职能处室和车间(分厂)负责人都很能干,如孟戈非、王少林、李代胜、刘守华、李子政、赵润普、陈子良、王景侠、吴敬业等。
这些人年轻有活力,又有实际工作经验,有组织和指挥能力。他们当时都在各自的处室、部门工作,后来都成了汽车行业的重要骨干和领导人。比如供应处处长王景侠,我就听饶斌厂长表扬过他。
建厂时需要大量建材,这些材料从四面八方运来,长春车站和孟家屯车站都是重要集散地。特别是孟家屯车站,大批砖瓦沙石经火车运过来,堆放在车站里,再用汽车和马车往一汽各工地运送,工作量非常繁重。
饶斌厂长说,他常去孟家屯车站,在那里总能看到独臂的王景侠站在高高的砖瓦堆上,指挥搬运工和马车队(当时运送建材主要靠马车)工作,就像军队指挥士兵打仗的将军一样。
第四个条件,苏联无私援助。
一汽是斯大林亲自许诺的重要项目,要把一汽建成像斯大林汽车厂那样的工厂,斯大林汽车厂有的一汽都有,斯大林汽车厂能干的一汽都能干。因此,斯大林汽车厂全力以赴,动用全厂力量帮助一汽。
根据一汽竣工验收总结材料的记录,苏联援建提供的帮助主要有七项:一是提供关于工厂设计的全部图纸资料;二是提供整套吉斯150产品的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三是提供全部工艺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四是提供80%的通用设备和全部专用设备、关键设备;五是提供第一套生产用的工装、模具;六是派送188名苏联专家到一汽指导;七是组织518名中国实习生进行成建制培训,实习岗位从厂长到调整工都有。
我是这518名实习生中的一员,被派到斯大林汽车厂实习一年。在此期间,深刻体会到苏联对中国的无私援助,了解了当时的真实情况。比如,无私提供设备给中国。冲压汽车大梁需要大型压床,当时斯大林汽车厂只有一台大型压床,是从美国福特公司买来的旧设备。他们要让一汽也有这样的压床,但苏联没有单位能制造。斯大林汽车厂就自己制造这台设备。他们专门盖了一间厂房,制造出来的3500吨大压床比他们自己的都好,却无私给了一汽。
还有管理方面的帮助。我们实习时,正赶上斯大林汽车厂建厂30周年,斯大林汽车厂发动全厂干部,让他们把30年管理工厂的经验总结出来,编辑成《生产组织设计》的书稿,其中包括工厂的组织机构设置、工厂设计、工厂生产管理以及所涉及的具体工作。这些内容在书中都写得清清楚楚,解决了一汽不会管理工厂的难题。
至于在派遣专家指导和接待一汽实习生方面,斯大林汽车厂真正做到了热情友好、真诚无私。我的感受就像潘承烈说的一样,“一年实习,终身受益,永远难忘”。
1953年,实习生赴苏联学习
这是一座汽车城
在这些重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现代化的一汽工厂三年建成。建成的不只是一个工厂,还有公用动力、电讯、道路等配套设施和一大批职工宿舍,这里变成了一座汽车城。一汽建成后确实巍峨壮丽,比斯大林汽车厂更大气、更漂亮,达到了当年的世界先进水平。
即使是30年后,一汽工厂仍能得到国际汽车同行的赞赏。1984年,我接待美国克莱斯勒第一个来厂访问团时,团长凌费先生激动地跟我说,一汽是他在中国看到的真正的汽车制造厂,他为此感到振奋。凌费是克莱斯勒公司国际合作部部长,他表示愿意与一汽商讨合作业务。凌费回国后马上发来正式邀请函,双方很快签订四缸发动机技术和生产设备转让协议。这事充分体现了一汽工厂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
随后,我在接待德国大众几位来厂参观访问的专家时,也听到同样的感慨。他们都说,如果早几年看到一汽,大众公司与中国合作的第一个项目一定是在长春,而不是在上海。
建一汽实际总投资6.087亿元,比计划的6.5亿元节省四千多万元。为何节省?主要是受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反浪费运动影响。1955年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重点工程的特殊化》,一汽被点名批评,配图是一汽的大屋顶设计。同年6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上,李富春副总理两次点名批评一汽兴建大屋顶宿舍,擅自提高建设标准等。随后饶斌厂长带头作检讨,非生产性建设项目被大量削减,原计划中的厂部办公楼和俱乐部等项目都被砍掉,同时还减少了一批宿舍楼项目。
回头来看,一汽当年建厂节省了4000多万元投资,也留下一些遗憾。
厂部大楼没了,各职能处室放到哪里?厂里只有设计处和工艺处有工程大楼,其他几十个职能处和工厂领导都没有办公室。
结果厂办、党办、厂长和书记的办公室,生产调度、计划、财会等职能处就占据铸造车间大生活间楼的二、三楼。供应处、协作处安排在车身车间的生活间里。几十个职能处室东一摊、西一摊,分散得到处都是,工作难免受影响。
一汽什么时候才有第一个厂部大楼?包建二汽期间,一汽为二汽培训了一大批实习生,专门盖了一栋实习生宿舍楼,编号为123栋。培训任务结束后,这栋楼被加固改造,成为一汽厂部大楼,但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
这么大一个工厂,职工开会、业余生活总得有个地方。1955年10月,在饶斌厂长、赵明新书记和工会主席的带领下,一汽集合各职能处室和车间职工4000多人,利用业余时间,以工地上剩下的砖瓦沙石为材料,自力更生地修建俱乐部。
经过两个多月的劳动,建成了一个简陋低矮的俱乐部。因为小,职工都叫它小俱乐部。这是当年一汽唯一能看电影、听报告的场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经济情况好转,一汽才建起正规的俱乐部,小俱乐部被推平。建厂区街心花园也没有基建费用。全厂青年团员在团委书记的号召下,自己动手建成街心花园,定名为共青团花园。
因规划面积减少,一汽的职工宿舍供应量从投产开始就很紧张。原计划是一套房住一家人,因盖得不够,除了部分干部能分到一套房,大部分职工只能分到一间住房。这样导致多人共用一个生活间,上厕所得排队,烧煤气炉得抢,一汽的职工宿舍内纠纷不断。随着职工人数的逐年增多,宿舍短缺也越来越严重。
因僧多粥少,竟然出现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卧室分给两家人住的情况。一个房间里,并排放着两张大床,中间就靠挂一条床单遮羞,真是达到了极度难堪的程度。
为了与职工同甘共苦,“文革”前,一汽厂级领导都从标准宿舍搬到了厂里废弃的鸡舍居住。直到1979年,一汽有了留利(指留下一部分利润)政策和自主权后,允许专业厂和有能力的职能单位自己盖房子自己使用。全厂随即掀起建宿舍楼的小高潮。
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这里说一些个人感受和回忆,按时间分为三段。
第一段,初到长春。
1953年,我第一次到长春。虽然1952年我曾跟随华东工业部副部长马天水在东北参观学习近40天,去过沈阳、哈尔滨、鞍钢、大连、本溪等城市,但没去过长春。
6月的一个早晨,我们乘火车到长春站,车站冷冷清清,但卖熟鸡蛋的挺多,而且是串着卖,像串糖葫芦那样。这是我到长春后的第一个印象。
第二个印象——“皇宫”也能如此简陋。溥仪住的地方,当时还没有修缮,房子破破烂烂的,院子里荒草丛生。
第三个印象——工厂建在农田里,分不清南北西东。大客车把我们从老“皇宫”送到厂区参观,我们下车一看,全是高粱地。
第四个印象——百货公司只卖百十种商品。红旗街上的百货商店是我到长春后逛的第一个商店,店面挺大但商品奇缺。大厅只摆了一排货架,上面只摆一种同类商品。偌大的商场似乎只卖洗脸盆和热水瓶,顾客很少,冷冷清清。
第五个印象——在白雪皑皑中推着电车过大桥。1953年年末的一天,我从俄文班到绿园厂部大楼办事。那天长春刚下过大雪,我乘坐的电车从西安大路上桥,几次都滑了下来。最后车上乘客全部下车,一起推着电车过大桥。
第六个印象——一位好厂长。1953年冬天,郭力厂长到俄文班找我和唐云显谈话,说“你俩学俄语已经一年,现在可抽时间到厂里转转,见见你们处长孟戈非,他正忙着编明年的生产准备计划”。郭厂长说话简洁明了,两眼发光。第一次面对面谈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一位能干的好厂长。
第七个印象——孟戈非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和郭力厂长谈完话,我和唐云显到厂里去找孟戈非。他正在开会,丁方接待我们。丁方说,“你们可以进去听,帮着做会议记录”。就因为这份随手写的会议纪要,孟戈非觉得我不错,与我做了一次长谈。从此,我和他结下了长达一生的既存长幼之别又是知己的深厚友谊。
第八个印象——爱武装的总工女秘书。当年总工程师孟少农的秘书是天津大学毕业的女学生陈纫秋,她后来担任二汽副总工程师。她给我的印象是年轻有活力,既有女青年的秀美,又有男孩子的胆量。冬天上下班时穿着军大衣,戴着狗皮帽,看不出是男是女。
这些是我初到长春时的印象。林林总总,让我感觉似乎走进了苏联小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第二段,赴苏联以后。
第一个印象——歌词是真的。有一首赞美俄罗斯的歌,第一句就是“俄罗斯宽广美丽”。我们乘坐北京至莫斯科的列车从满洲里出发,一直在无边无涯的森林草原里行驶。七天七夜后才到达莫斯科,苏联真大。
第二个印象——莫斯科好美。特别是红场,真是威武雄壮。
第三个印象——难忘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们住在斯大林汽车厂小村,这是莫斯科边区,到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到了夜晚,在银色的月光下,听着欢乐的手风琴声,景境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样,使人难忘。
第四个印象——斯大林汽车厂。我在国内见过许多大工厂,所以见到斯大林汽车厂时并不感到惊讶。但这里的人很好,大部分干部都是工人出身,且有业余大学毕业文凭,工作经验丰富,又有良好作风。他们的年龄都比我大,称我为“娃娃科长”。一年时间不长,但我收获很多,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也学到了他们深入生产现场、结合实际、联系生产工人的好作风。
第五个印象——天堂之梦。新中国成立前,上海上映过一部电影《天堂之梦》,片中是这样描述天堂的:世界是美丽的,青年在工作,主妇有新房,但最后却是一场梦,而我们在莫斯科看到的并不是梦。苏联人生活得似乎比天堂还好,他们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住医院还能攒钱。与我一起实习的唐云显学滑冰时摔得小腿骨折,住院一个多月,不仅没花医疗费,还省了一个多月的伙食费。
第三段,回国以后。
第一个印象——一汽比斯大林汽车厂更美、更壮观。这是回国后见到新厂的感觉,尤其是中央大道两边的房子,甚是气派。
第二个印象——一汽是一个大工厂,也是一所大学校。全厂员工上班时是厂长和工人,下班后都成为老师和学生,很多人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学校从文化补习班到夜大,层次齐全,还有各种专业学习班,全厂职工都在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学习气氛热烈。我实习回厂后,也立即卷入这一学习热潮之中,成为培训班的老师和吉林工大夜校部的学生,几年以后也得了张文凭。
范恒光先生留存的手稿资料
第三个印象——这里有长春郊外的晚上。长春郊外夜晚很宁静,长春的夏天绿树成荫、花香沁人。当年汽车厂区里的居民多数是还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他们忙工作、忙学习,也忙着找对象。花前月下不乏年轻人的身影,有歌声,也有细语,情景与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相仿。
第四个印象——为我们的车欢呼。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汽车下线,全厂职工站在中央大道为之欢呼,一汽在欢呼声中结束了三年建厂阶段。
这三个阶段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迁,我的思想和心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从长春到莫斯科,又回到长春,就像是从“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又回到 “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只是所回之处变成同时拥有这两种氛围的一汽。
同时,在中央大道上为解放欢呼的人群也变了,从外地人变成一汽人。我也一样。
责任与帮扶
一汽竣工投产以后,就进入第二个阶段,我称为“30年长子生涯”。1983年7月15日,一汽举行建厂30周年庆祝大会。老厂长饶斌同志作了重要发言,题目是“大家动手,总结经验,实现汽车工业现代化”。
他针对国家和人民对一汽提出的“出汽车、出人才、出经验”3个主要任务谈了些看法,用3句话和15条主要经验,概括了一汽30年走过的路和取得的成绩。
3句话是针对3大任务讲的。
第1句话是出汽车方面:能力翻一番,出车100万辆。
第2句话是出人才方面:职工5万人,向外输送人才1.7万人。
第3句话是出经验方面:三年学会建厂、管厂,学习是伟大动力。
他用15条主要经验对一汽30年的成就作了概括,讲得很到位,也很亲切,是对一汽人的鼓励,也给了大家动力。我也认为,一汽在这30年里没有忘记“长子”的责任,一直在为帮扶“兄弟姐妹”和修身立业努力工作,作出了许多贡献。
我结合实际工作,再做些补充。我画过一张一汽历年汽车产量的图表,同时,把30年来国家对一汽的投资金额和一汽上交利税的情况作了标注。
从表上可以看出,一汽竣工当年出车,往后出车数量逐年上升。中间有几个波折,都与当时的国家大形势有关。第一个波折是1961年国家经济最困难那年,一汽只生产了1146辆汽车。第二个波折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尽管一波三折,也没有改变上升总趋势。1985年,一汽年产量达8.5万辆,是设计纲领的2.8倍,总产量超过100万辆,达到122万辆。
上交国家税额方面,1963年解放投产8年,累计上交国家的利税已超过国家投资数量,具体数字是61828.6万元,国家累计投资金额是51671万元,利税与投资之比是119.7%。1985年上交国家税额554482.3万元,国家累计投资金额为72636.9万元。
这些数字说明,一汽作为“长子”,多出车、多挣钱、挣钱多交国家的具体贡献。这是第一个补充。
第二个补充,我用一些项目来说明一汽帮扶与我国友好的国家及国内“兄弟姐妹”的情况。
一是支援朝鲜。1957年,一汽刚开工生产就承担了培训96名朝鲜实习生的任务。1962年,一汽为支援朝鲜,建设了一个年产33万个气门嘴和200万个气门芯的生产车间,提供了82台设备和408种工艺装备以及技术资料。1972—1973年,一汽支援40辆红旗CA770三排座轿车给朝鲜,而那两年一汽总共生产了110辆红旗CA770轿车。
二是支援古巴。1962年,为援助古巴兴建一个生产汽车减震器和活塞环厂,一汽提供所需生产设备、工艺装备、机修工具以及公用动力设施。
三是支援阿尔巴尼亚。这个项目很大,要给他们包建一个汽车厂。1972年,对外经济贸易部把包建任务交给一汽,一汽为此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援阿办公室。一汽从图纸资料开始,绘制编写了大量技术文件,承担了提供2412台设备和76台非标设备、制造22605套工艺装备、派遣专家前去指导和培训实习生的任务。一汽还专门盖了一栋阿尔巴尼亚实习生楼,就在一汽74栋旁边。这项工作从1972年9月一直干到1978年,后因世界风云突变,国际关系变化而中止,当时已做到设备调试阶段,但还没竣工。
四是支援罗马尼亚。项目从1973年开始,一汽承担了援助罗马尼亚筹建一个大型冲模制造厂的任务。工厂生产能力为年产1600吨冷冲模,规模比一汽模具厂还大。一汽做了全套工作,提供了从工厂设计到制造工艺、工艺装备的全部图纸资料,派专家协助安装和调试各类设备及工艺装备的工作。
五是支援二汽。这是一汽最大的外援项目。1966年年初,一汽工厂设计处就成立了二汽设计室,陈祖涛是设计处处长,负责二汽工厂设计。6月,一汽根据一机部指示,把全厂所有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分成三股,由二汽任选一股,抽调去二汽工作。此后又按工作需要,抽调了大批技术工人,向二汽支援的技术职工干部和工人达4200多人。
1966年12月,一机部下达包建二汽11个专业厂和2个系统的任务。包建要负责到底,从工厂设计开始,直到调试投产出合格产品,工作量很大。这个过程中,一汽还给二汽培养了大量实习生,还在一汽大门前专门盖了一栋实习生楼。
在产品设计方面,一汽把自己准备换型的新车型CA140的图纸资料提供给二汽。
甩掉“30年一贯制”的帽子
第三个补充。社会上一直有批评一汽的声音,说一汽产品实行“30年一贯制”,对此我想说说。
一汽不是不努力,不是没出新产品。
第一个增加的品种是红旗。毛主席1956年4月提出要坐上我国自己生产的小汽车。1957年5月,一机部给一汽下达试制轿车的任务。一汽立即开始试制工作,1958年4月试制了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并在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期间送到北京,让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审阅。毛主席亲自试坐了东风小轿车。
1958年8月,一汽又试制出第一辆红旗牌轿车,随后又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集中力量进行红旗轿车试制定型和批量生产工作。经过近一年努力,1959年9月,一汽将一批红旗牌高级轿车送到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庆祝活动,受到广泛赞誉。
以后,又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一汽推出新车型红旗CA770三排座轿车和多种变型车,出了专供高级领导乘坐的保险车。红旗车在国家外事活动中受到好评,获得声誉,进入世界高级轿车品牌行列。
红旗轿车从1959年批量出车,到1985年,累计生产2210辆,有两排座、三排座的轿车,有敞篷、活动篷的检阅车,有救护车以及防弹的保险车等十余种,基本满足了中央领导人乘用和外事活动的要求。
但红旗是赔钱的,到停产时累计赔了5000万元,是解放牌汽车承担着红旗亏损的全部压力。
第二个增加的品种是解放CA30越野车。一汽从1957年开始设计试制越野车。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视察一汽时,交给我们两个任务:一是为加强国防建设,要加快生产出越野车;二是要集中力量支援农业,在东北建一个拖拉机厂。
越野车从这时候开始快速起步,一汽很快上报年产3000辆CA30型越野车的建设方案,并指定一位副厂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1962年9月,国家计委批准此方案,一汽立即开始新建越野车车间,以及配套铸钢、有色铸造等工程。
1964年7月,越野车厂建成,面积2万平方米,有职工800名,拥有设备352台。当年生产317辆,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生产300辆的任务。后来,一汽陆续改进、提高了越野车的质量,到1985年年末,共生产出8.4万辆越野车,为国防建设提供了装备力量。
再说说老解放汽车换型和工厂改造问题。
解放是一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品,要改型整个工厂都得改造。这个大项目不是一汽不想干,而是国营企业花钱得报计划,需要上面审批。“文化大革命”前,国家很困难,哪有这么多钱给一汽?所以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项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工作重心转移,要搞经济建设。1979年7月,国家出台新政策,要将一批企业列为扩大自主权首批试点单位,一汽是其中之一。扩大自主权就是实行利润基数留成和增产留成。
有了这个政策后,一汽上报了技术改造初步设计方案。1982年8月获批,一汽换型改造工作随即启动,成立产品换型指挥部,由一汽常务副厂长黄兆銮担任总指挥,副厂长胡传聿担任副总指挥,集中领导和指挥换型改造工作。到1983年,国家又批准一汽实行利润新增包干和折旧基金全额留成等新办法,并给了一汽低息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汽换型改造有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工作得以全面铺开。
1983年9月,5吨载重车解放CA141通过国家鉴定,在产品技术指标上达到换型的要求。
1986年7月15日,第一批解放CA141下线,老解放车逐步减产,9月30日在总装线上装出第1281502号车后,老解放停产,甩掉了“30年一贯制”的帽子。
1987年7月,一汽换型改造工程通过国家验收。从产品换型到工厂改造历时8年,这8年一汽人历经千辛万苦,使出全部智慧和力量,在不停产、不减收的条件下完成了一项大工程。
要细说这一工程,我不是合适人选。虽然这一工程最早的发起者和领导大多已去世,但有部分重要领导还健在,如李刚、耿昭杰等同志,应该请他们讲讲。
如今,一汽已大变样,口号也很响亮——产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向世界一流大企业进军。这是现任领导提出来的,很振奋人心。
作为一个垂垂老者,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荣光。
本文原标题《长子的荣光与艰难》,摘选自《解放——中国第一个汽车品牌的前世今生》,葛帮宁 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本书内含多幅解放车重要历史时刻的图片、解放第一代到第七代车型的图片以及一汽建厂的珍贵历史照片等。
《解放——中国第一个汽车品牌的前世今生》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全景披露作为共和国长子的汽车品牌解放的前世今生,真实展现老一辈汽车人是如何坚守工匠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三年建成一汽汽车厂、制造出解放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作者采访了孟少农、李刚、沈永言、徐兴尧、范恒光等17位解放汽车的创造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由他们共同构成《解放》口述史的主体。通过他们的口述,解放车诞生、发展的脉络和细节立体丰富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每个口述者都从自身的角度讲述跟一汽和解放汽车的渊源,这其中既有成绩和反思,也有经验和教训。不同的讲述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让读者了解了解放汽车的沧桑历史与一汽的燃情岁月,还原了我国老一代汽车人在建造一汽、设计解放时葆有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同时,也让读者了解了解放车当前的发展方向和现状,对解放车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