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家要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无锡段会怎么建?

2019-08-01 20: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这个重磅消息您听说了吗?

国家要建3个国家文化公园

分别和长城、大运河、长征有关

现在已经确定了

江苏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建设试点省份

那么,大运河无锡段会如何?

【政策背景】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

建设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为了推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增进社会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文化与生态、城乡建设的协同发展,让运河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民群众参与保护和共享运河文化。

中国大运河

主体工程建于隋唐

历史最早河段可追溯至春秋战国

其中国南北动脉地位持续千年

2014年6月22日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大运河流淌千年

是最中国的奇迹工程

沿线河段富集水利、盐运、船舶等

多种类型人文积累

将这些文化遗产整合成国家文化公园

其传承和发展的意义重大

【江苏落点】2018年11月,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的开营式上就传出了消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首批规划了22个核心展示园,25条集中展示带和148个特色展示点。

此前

专家们已对大运河江苏段

如何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集思广益、发表见解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王健表示,大运河江苏段是全线历史最为悠久、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活态利用最好的段落,具备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的良好条件。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梅耀林介绍,江苏段的设计意在从整体层面挖掘大运河及其沿线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关注线性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与利用;通过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融入多元城市功能,带动地区的整体复兴和城市活力的提升;探索形成将历史文化景观转化为国家文化公园新的理念和实践方法。他透露,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淮安、徐州等运河城市均会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用园、点、带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大运河江苏段的魅力。

那么我们无锡呢?

作为唯一大运河穿主城而过的城市

无锡段该怎么建

才能凸显中国特色、无锡特色

并能契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无锡落点】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根据省里的统一规划,无锡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或将规划为“两园三带十五点”。

无锡对运河的整治与建设历经十余年,完成了全线河道的清淤、截污,修复驳岸,打造出生态人文景观,建成了运河文化核心区域。这些都为无锡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创造了条件。

这“两园三带十五点”

老无锡人或许都熟悉

但要放到国际层面上去

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

还有不少内功要抓紧“修炼”

1

“两园”

即清名桥和惠山古镇核心展示园

2

“三带”

清名桥——南禅寺运河展示带

南禅寺——北仓门——运河公园展示带

望湖门——江尖公园展示带

特色:依托清名桥、跨塘桥等水文化遗产展示无锡“城河相连”的运河特征;依托永泰丝厂、振兴纱厂等工业遗产展示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变迁;依托南长街、南下塘、大窑路与运河河道展示独特的水弄堂格局。

3

十五个展示点

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茂新面粉厂)、无锡商会遗址、东林书院、黄埠墩、民族音乐博物馆、周怀民藏画馆、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小娄巷、接官亭弄、荣巷、北仓门蚕丝仓库、业勤苑、西水墩、学前街(钱钟书故居、顾毓琇纪念馆、张闻天故居、薛福成故居)、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

为什么是这“两园三带十五点”?

且听专家们道来~

惠山古镇 核心展示园将定位为中国谱牒文化展示区,将依托百余座祠堂、中国谱牒文化研究中心、惠山寺、惠山老街等,展示康熙、乾隆南巡线路、临运河老街街巷肌理、老建筑风貌,再现祠堂文化、园林文化、佛道儒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融合,寄托华夏儿女寻根问祖的情怀,彰显家风家训在当代的意义。
大运河与惠山古镇关系尤为密切,古镇就在运河边上,是运河明珠,古镇因运河而兴,古镇的建设也始终围绕水做文章。

——无锡市文旅集团董事长张中云

黄埠墩 至今还在使用的千里大运河航道上,无锡保留有最古老的一段,即运河公园到双河尖,始于春秋的黄埠墩是重要地标,见证了大运河悠久的历史。
过去,北面来的船只,只要看到黄埠墩,就知道到无锡了。此次建国家文化公园是个契机,建议恢复接官亭和漕运码头等景观,无锡昔日的繁荣景象不能停留在纸上,而要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

——无锡文保专家夏刚草

专家们的叙述论证还有很多

共识包含着这样一些字眼——

★要准确认识大运河无锡段的时空特点;

★“千里大运河独此一环”;

★近现代民族工商业崛起于无锡运河沿岸,民族工业遗迹可以串珠成链;

★要讲好运河故事,发掘运河人物;

★坚持“保护、传承、利用”的原则,避免“开发、打造”;

★充分体现大运河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

★要处理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密切关系,探索出保护、传承、利用大型线性遗产的中国模式

襟江带湖枕河

无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

无疑将给无锡一个机会

地理优势+文化旅游结合完美

无锡人没有理由不去抓住!

【最新消息】近日,无锡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上提出,要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行动自觉下,推动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前列、形成示范。而无锡关于大运河文化带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将两规合一,目前已启动规划编制。

来源:江南晚报,部分图片图片来自:市政府新闻办

大运河,无锡美

,愿明天发展更好!

↓↓

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